[請益] 學佛後有很多的雜想出現

看板Buddhism作者 ( )時間11年前 (2013/08/02 11:26), 編輯推噓9(9046)
留言55則, 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由於上一代父母兩人個性極度不和。 老母認為遇人不淑 就開始遍信道教、道佛、佛教來求慰藉。 參加法會或是善行布施 但似乎沒有什麼用 煩惱一樣生,還殘害到我們這代。 最討厭聽到就是說"這是前輩子欠你老爸的,這輩子還一還 不要欠到下輩子。" 就我看到不離婚的狀態,一樣是惡口、發嗔念 等等 看起來不像是還債,而是造更多的惡業。 所以我就不太喜歡宗教,但我認為心中要相信世界有個神(佛!?) 用來詮釋那人類還不知道的東西 且是勸人為善 這樣就夠了。 一切其他什麼怪力亂神 我覺得都是人在搞鬼。 因此只要是人,我不就是不信,就是抱疑。 後來是母親介紹我去接觸廣論,接觸到佛教那更深的一層探究 尤其是心性部分 我是很歡喜。 剛好同事中有人也對佛教頗有研究。 同事則是天生因緣頗深,從以前就被認為是有乩的體質(道教) 而且遍問答案都是一致。 最後尋求解答,佛教各派都有所涉獵 但最後鍾情於佛陀的原始佛教。 我從同事的口中所了解。 大致上就是修心性、自覺,著重於禪修。 當然自覺後,接著的行為造作,自然就會趨於圓滿。 還有什麼佛陀說不要拜神(佛)、也不唱贊頌、也不辦法會~ 似乎就是專注於對治自己的心。 這點我不太清楚是不是佛陀真是這樣說~ 但我還挺認同! 現在一堆人參加宗教,不是拜神 或是辦什麼活動 也會唱歌 認為做好事就會有好報。 但就我看來,大多人就像我的母親 都是離心越遠~ 如果只是勸善做好事幫助別人 何必需要信仰?? 難道是因為得到好的果報才願意做善事?? 怕得到惡果,或是死後下地獄等等 所以不造惡?? 那這樣感覺就落下乘了~ 參加廣論之後,我也一直疑惑到底什麼是... 功德? 隨喜也有功德? 什麼是累積資量? 為何這樣就有功德? 累積資量跟求功德是所求為何? 如理聽法說法又有何殊勝功德? 菩薩如何解救眾生?? 雖然我廣論也上了一點點,真的就只有一點點 但我疑惑一直生。 我則是揣摩從佛陀的角度來思維。 佛陀就是自覺後,把自覺的方法傳授下來 到處說法。 真正的佛法,應該就是佛陀所傳下來的法,其他後來種種不同派別 就是附佛外道。 因此我認為功德應該就是心性上的提升,也就是斷除煩惱 是更進一步往涅槃 這當然是無上的殊勝功德。 隨喜功德就是隨喜能斷除一些煩惱,像是妒忌等等, 因此有功德。 做善事有功德。 不是因為會得到功德福報而高興,而是你的心藉由做善行的方式 斷了一些雜念煩惱 因此這是得到法喜 也是心性的增上。 現在的人大多都不是這樣,越是有所求 則心性越無法增上。 當然在因果上,至少是造好的業果。 至於為何有這麼多各派別的佛教產生?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因果 是因應人性而生 我認為我所認知的原始佛教,感覺就是缺少行銷 一般普羅大眾不太容易會有興趣。 因此後來各種派別,就創出不同的修行方式 蓋寺蓋廟 辦法會 拜佛念佛 各項善行活動~等等 讓一般大眾更容易接受佛教(其他宗教也是)。 分成佛法跟事業(行銷)。 強調佛法 缺乏事業,那佛法就不容易推廣出去。 而太著重於事業,就很容易流於形式 而大眾就容易忽略去了解佛法的真諦。 至於佛菩薩可以救眾生。 我也很疑惑當人們求神求佛菩薩 為了求平安、求健康、求衣食無慮 求考試上榜等等 佛菩薩是大慈大悲。 但佛菩薩怎能隨意介入眾生自己的果報 且這些慾望在佛菩薩眼中都是空阿。 唯一就是只能自覺自救,或許這就是為啥佛陀到處說法的真諦。 打了一大串~想必各位看倌應該略知小弟我的雜念有多深了。 看過一段話說明什麼是佛教。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佛法是高深難懂。 由我粗淺的看法來看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主要是斷諸惡業 造善業。 "自淨其意" 這是佛教最精要的部分,觀自己的心 每個起心動念 真正的斷除煩惱。 請問各位師兄師姐,就小弟我目前的狀況 該從哪著手才是。 感謝看完^^ -- 有時候我被逼著說話,有時候卻沒有人願意聽我講。 後來我也看見了彼此拼命說話又或者一句話也沒的人們。 但還好,我們終究可以遇見說與不說都能開心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5.107.2

08/02 11:31, , 1F
廣論繼續學下去 你可以將你的問題去問團體的法師 可解答
08/02 11:31, 1F
^^ 我會繼續學廣論 謝謝你的建議

08/02 12:52, , 2F
觀自己的心就是修心念處,因為心的剎那生滅太快速,
08/02 12:52, 2F

08/02 12:53, , 3F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一開始就修心念處是很難修的,
08/02 12:53, 3F

08/02 12:53, , 4F
修四念處通常是從修身念處覺知地水火風開始修。
08/02 12:53, 4F

08/02 12:54, , 5F

08/02 12:55, , 6F
你可以參考帕奧禪師的禪修入門與次第看"四界分別觀"
08/02 12:55, 6F

08/02 12:55, , 7F
怎麼修。
08/02 12:55, 7F
謝謝你的推薦 我只是空有大話,佛法真是很精深的。

08/02 13:29, , 8F
你繼續修學廣論,有空不妨一起來聽淨空法師講經 :)
08/02 13:29, 8F

08/02 13:30, , 9F
(如果妳對廣論或所謂原始佛教比較有興趣的話)
08/02 13:30, 9F

08/02 13:32, , 10F
如果妳是還在摸索尋找階段,那我就推薦淨空法師
08/02 13:32, 10F

08/02 13:35, , 11F
看你的思路和問題,是很適合聽淨空法師講經.
08/02 13:35, 11F
我會去聽看看淨空法師的講經 感恩 ※ 編輯: cartain 來自: 111.255.107.2 (08/02 16:22)

08/02 19:26, , 12F
普賢菩薩的十願~廣論涵攝成七支~~~隨喜功德除了不造惡以外~
08/02 19:26, 12F

08/02 19:27, , 13F
也無形中防了你看到佛起瞋心而墮落~佛不會在臉上寫我是佛..
08/02 19:27, 13F

08/02 19:28, , 14F
建議廣論可以多聽幾遍~把所立、所破找出來~次第在哪裡~師父
08/02 19:28, 14F

08/02 19:29, , 15F
舉的喻和公案是在證成宗大師哪一個理路~好好學~進步會很快
08/02 19:29, 15F

08/02 19:32, , 16F
隨喜是最容易修的一支~講個隨喜~平等的對方~所造的功德你都
08/02 19:32, 16F

08/02 19:33, , 17F
有~這麼容易賺的法財不賺嗎?有了法財~就是所謂的資糧~看您
08/02 19:33, 17F

08/02 19:34, , 18F
要回向到成佛~還是回向到增長智慧~~~不建議回向現世安樂
08/02 19:34, 18F

08/02 19:40, , 20F
如果對方比你厲害~隨喜了就有對方一半的功德
08/02 19:40, 20F

08/02 21:56, , 21F
如果認為自己沒業障當然就不用拜佛或拜三十五佛懺
08/02 21:56, 21F

08/02 21:57, , 22F
讚頌的話~是接引福友的其中一個大方向~也算是適應眾生根器
08/02 21:57, 22F

08/02 21:58, , 23F
法會的話~算是大力又快速的在淨罪集資
08/02 21:58, 23F

08/02 22:00, , 24F
聽法會有大功德是因為一入耳根永為道種~會生生世世延續下去
08/02 22:00, 24F

08/02 22:01, , 25F
專注對治自己的心~沒錯~但要有一個可以對治心的環境~這就是
08/02 22:01, 25F

08/02 22:02, , 26F
拜懺~讚頌~法會~三者內都含有的內涵了~只要會用都在集資
08/02 22:02, 26F

08/02 22:04, , 27F
自淨其意~主要在講意業~可以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第二集~意惡
08/02 22:04, 27F

08/03 00:28, , 29F
既然你對原始佛教有興趣,我是推薦[阿含經故事選]至少一定要
08/03 00:28, 29F

08/03 00:29, , 30F
看過, 其實你在本文當中某些看法跟阿含經故事選還蠻契合的
08/03 00:29, 30F

08/03 00:30, , 31F
本版關鍵字搜尋: [阿含經故事選]即是; 我之所以推薦,是因為
08/03 00:30, 31F

08/03 00:31, , 32F
南傳的話以內觀法門修習毘缽舍那觀慧為主,不過若要如實證
08/03 00:31, 32F

08/03 00:31, , 33F
該書多以佛陀的行誼、與弟子的對話、與外道的論證來描述佛法
08/03 00:31, 33F

08/03 00:32, , 34F
毘缽舍那觀慧不錯謬,廣論後半的毘缽舍那有詳細檢擇,也許
08/03 00:32, 34F

08/03 00:32, , 35F
將來有機會研讀學習,看您的機緣。
08/03 00:32, 35F

08/03 00:33, , 36F
的意義,算是很平易近人,簡單明瞭的入門書籍
08/03 00:33, 36F

08/03 00:34, , 37F
一切其他什麼怪力亂神 我覺得都是人在搞鬼。 <- 你這句話深
08/03 00:34, 37F

08/03 00:35, , 38F
得我心,相信佛陀也是如此認為。
08/03 00:35, 38F

08/03 22:39, , 39F
賺了很多法財之後,要不要花?花在那裡?心攀緣在外境,拜多
08/03 22:39, 39F

08/03 22:46, , 40F
少佛,禮多少懺都是夢中佛事.聚集很多資糧,多還要更多,這
08/03 22:46, 40F

08/03 22:48, , 41F
是那一種精進?佛法講的是捨己為人,不是從人為己.利他亦非
08/03 22:48, 41F

08/03 22:52, , 42F
為了自利.發廣大菩提心,何曾有私毫利己之心
08/03 22:52, 42F

08/04 10:40, , 43F
樓上去想想什麼是增上生吧
08/04 10:40, 43F

08/04 11:12, , 44F
宗派是不同文化、不同根機的人理解佛陀智慧的途徑,只要
08/04 11:12, 44F

08/04 11:16, , 45F
用對心契合根機,其實每一門每一法都是好的。在大乘大集
08/04 11:16, 45F

08/04 11:18, , 46F
地藏十輪經的有依行品云:「於此三乘正法,應普信敬勿生
08/04 11:18, 46F

08/04 11:21, , 47F
謗毀障蔽隱沒。」以這樣的態度看待各種宗派會學到更多。
08/04 11:21, 47F

08/04 11:24, , 48F
推薦認識天台宗,漢傳佛教中的教下就是講天台宗,多數人
08/04 11:24, 48F

08/04 11:29, , 49F
所知的禪宗淨土重視行門,天台唯識長於教理。像淨空法師
08/04 11:29, 49F

08/04 11:32, , 50F
常用唯識的概念講解,蕅益、印光大師常用天台的概念。
08/04 11:32, 50F

08/04 11:35, , 51F
個人覺得天台宗在理解佛陀的整體教法有特別殊勝之處,可
08/04 11:35, 51F

08/04 11:36, , 52F
以連點成線,連線成面,減少很多疑惑。在天台宗的知識體
08/04 11:36, 52F

08/04 11:41, , 53F
系中,三乘都包含進去了,不妨當作日後學習的重要參考。
08/04 11:41, 53F

11/09 04:16, , 54F
//www.youtu https://noxiv.com
11/09 04:16, 54F

01/02 12:16, 5年前 , 55F
以連點成線,連線成面, http://yofuk.com
01/02 12:16, 55F
文章代碼(AID): #1H-oRsaF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