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心靈與生命對話『量子物理』『神經科學』

看板Buddhism作者 (雲淡風輕)時間11年前 (2013/01/22 22:38), 編輯推噓3(3019)
留言22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3年1月21日)印度卡納塔克邦孟各:在第26次心靈與生命研討會的第2、第3天 的議程,達賴喇嘛尊者與數百名佛教、科學領域的學者、專家,針對「量子力學」和「神 經科學」進行討論;這場心靈與生命的對話,就在素有那爛陀大學美譽的藏傳佛教哲蚌寺 佛學院舉行。 1月18日,在亞瑟.札烱克(Arthur Zajonc)開始談論量子力學之於我們認知現實的影 響之前,主持人約翰.杜蘭特(John Durant)提醒與會者說,量子力學並不容易了解。 「昨天我們談到了古典科學,在120年前,致力於賦予物理學很多的偉大思想;物理 學家認為,他們已經走到了盡頭。開爾文(19世紀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曾說,『我們了解一 切,除了兩片烏雲外;一片是乙太理論的困難,一片是能量均分定理的困難。』」 這兩個困難(兩片烏雲)到20世紀都得到了解決,乙太理論的困難是由狹義相對論消除 的,能量均分定理的困難是量子論解決的。所以在這些挑戰中出現了兩項重要的發展:量 子力學和相對論。這兩種理論,改變了科學家們對現實的看法。 亞瑟.札烱克(Arthur Zajonc)提出兩枚硬幣的圖像,看起來完全是相同的兩枚硬幣 ,但非常容易地藉由標記和刻痕來區分兩枚硬幣的不同。不過,亞瑟先生以更微妙的說法 來解釋,如果你有兩個氫原子,不僅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區別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即 使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他們佔據了相同的空間和位置。以此說明了「不可分辨性」。 尊者說,從佛教唯心論的觀點來看,如果認知到有東西、便是存在的,反之便沒有。 亞瑟.札烱克(Arthur Zajonc)解釋說明,《纏結(entanglement)》是典型的量子現 象,這是薛丁格1935年在那篇將他的貓介紹給全世界的論文裡發明的名詞。《纏結》將幾 個獨立粒子綁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一個古典系統總是可以分割的,至少原則上是如此;由 個別組件集合而得的性質,在個別組件裡也會有。但是纏結的系統無法如此分割,並且會 導致奇怪的結果:纏結的粒子即使互相遠離,仍會表現為單一整體,這就是愛因斯坦所稱 、著名的「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法國知名科學哲學家米歇爾.比特博爾(Michel Bitbol)回憶說,當他還是個騎著單 車的男孩時,發現了月亮似乎與他的動作完全相同,當他騎車時月亮也跟著前進移動;停 止時,月亮也靜止不動;這是他第一次開始對科學有了疑問。他覺得很奇怪,後來才明白 視覺運動和月亮的動作沒有任何關聯性。哥白尼,反駁托勒密天文學說(Ptolemaic Astronomy);15、16世紀以前,大家都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陽和其他星體都環繞地球 運行,只有波蘭的天文學家哥白尼根據觀察和應證,勇敢的推翻當時宗教信仰的理論,提 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的「地動說」,影響了後來的天文學發展。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 爾(Nils Bohr)說,「我們可能要重新學習如何去理解。」 米歇爾.比特博爾(Michel Bitbol)討論的主題,「什麼是現實?」在幾個方式,包 括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歐文.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在1935年所提出的一個思考性 實驗—薛丁格貓的弔詭;根據薛丁格的理論,將貓放進一個箱內,再加入一個裝有毒氣的 容器,然後關上箱子。箱內的毒氣容器每當放射性原子衰變後就會釋放出毒氣,薛丁格以 此類推來解釋量子力學的侷限:像原子一樣的量子粒子能同時處於兩種或多種不同的量子 狀態,但他也說,由大量原子所組成的物體,例如一隻貓,當然不應該處於兩種狀態中。 在箱子中的貓,可能死亡、也可能生存。只要不打開箱子,重疊的狀態就一直存在(雖然 主持人約翰.杜蘭特插話說,在這場思想實驗裡不該採用殘酷的理論)。 米歇爾總結說,「粒子具有彩虹模式(Particles have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a rainbow)」,與太陽、空氣中的雨滴和觀察者之間的運作有關聯,並且評論說,要了解這 些關係,必須了解緣起。 尊者說,「談論事情之間的關聯性很重要的。四聖諦裡的滅諦和集諦,談到可以通往 滅除痛苦之道;看看二諦,就是檢視真相和導正扭曲的觀念。好極了!」 亞瑟.札烱克(Arthur Zajonc)在午休後,繼續談論量子物理學及其含意,「在現代 物理學一次又一次地試圖使這個世界客觀化,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存在關係中的物體 。」向尊者表示說:「我要和您談談相對論;我知道您喜歡把手錶拆開,然後再把它們組 合回去,看看手錶是如何運作的;就古典物理學而言,這是可行的。但基於量子力學,我 們發現一些與舊思維不同的方式,就是兩個方面: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愛因斯坦曾說,『 我們要去理解物體的存在和現實。』」 如何將25米長的柱子放進20米的穀倉的解決方案,來比較古典物理學和量子力學之間 的差異。根據古典物理學的觀點,簡單的說就是柱子太長了;但在量子力學中,如果行進 速度快些、可以變短。在這種思想實驗中,柱子必須行進速度夠快,才可能變得夠短、然 後被送進榖倉裡。 米歇爾.比特博爾(Michel Bitbol)返回談論量子力學,是對一種對這個世界新看法 的理論依據;在討論期間,他提問 ─ 什麼是科學?它是自然的一面鏡子?還是我們腦子 的投射或是中道 ─ 神經生物學家、心靈與生命研究中心創辦者之一弗朗西斯科瓦雷拉所 說的了知者的緣起? 尊者回應說,「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在新德里的一個場合上,印度核彈之父拉賈拉曼 告訴我,他一直閱讀龍樹菩薩的論著,發現隱含的量子理論。他充滿自信地認為印度從兩 千年前就開始思索這些想法。 「據龍樹菩薩的中觀派,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去)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依眾多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存在現象,不論是有形的或無形 的,都只是約定成俗地給一個名字來稱呼,而在名字裏,並沒有一個不變的實體存在。從 廣義上來講,雖然存在一些分歧,我認為佛教哲學和量子力學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是有共 通點的;我們可以從這些人類思維偉大的成果。無論我們對這些偉大的思想家感到崇敬與 否,我們不應該忽視一個事實,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人類。」 當尊者被問及是否想要進行超過下午2點時,尊者答應,也說了他很享受大家的陳述 ,也喜歡這樣的學習機會。 ─────────────────────────────────────── 1月19日,當心靈與生命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們在哲蚌寺與達賴喇嘛尊者進行會議時 ,約900名僧尼二眾、學生和受邀的外國喜賓,以及另約5000名僧人聚集在哲蚌寺洛色林 大殿的道路兩旁共同與會。 里奇.戴維森(Richie Davidson),曾參與心靈與生命研討會超過20年時間,開始了 他的有關「神經科學」的演講;「專注力和情緒調整這兩項,與冥想有相當的關聯性。我 將把重點放在有關神經迴路和心理訓練的效果。」 他引述威廉.詹姆斯的洞察關注。詹姆斯建議,當我們看到一隻老虎時,信息傳達上 升到大腦皮層,下達五臟六腑,造成心跳加速、產生恐懼,信號然後再回溯到大腦。大腦 檢測身體產生一連串激動的反應。尊者對此例子提出質疑,他聽到因恐懼而造成血液奔湧 ,讓我們的腿可以快速奔跑,以及憤怒的血液,使我們還要防護自己的性命安全。里奇. 戴維森解釋說,經過測試完成之後,消除了傳達到內臟的途徑,結果顯示詹姆斯有部分是 正確的。 在威廉之後,詹姆士.巴貝茲(James Papez)提出情緒反應所包含的大腦連結區域有 下視丘(hypothalamus)、視丘前端(anterior thalamus)、扣帶迴(cingulate gyrus)及海 馬迴(hippocampus),這個神經迴路現在被稱為巴貝茲迴路(Papez circuit)。。 古典的看法是,情緒功能在皮質外的作用。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傷男子進行的研 究顯示,額葉遭到破壞也造成了對感情的障礙。這表明皮質,特別是額葉皮質之於情感上 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現代的理解,調整情緒的能力位在額葉皮層。 里奇提醒與會者有關針對5-6歲兒童的糖果實驗,在附帶條件之下他們可以立即吃下 一顆糖果,但如果他們能等待五分鐘,他們將可以擁有三顆糖果;結果發現較能克制的孩 童,傾向於成長為有成就的成年人。「這樣重要的洞察力表明了,如果我們能夠教導孩子 遵守紀律,當他們長大後將對社會及他們有幫助。」 尊者想知道,如果實驗中不提供獎勵,而是警告孩子們說,如果他們不能夠等待的話 ,將受到懲罰的結論。 里奇表示,神經可塑性屬於不偏不倚的中立傾向;如果受到積極的影響,導致了積極 的變化。尊者提問,是否儘管這樣,神經可塑性也可以解釋成有負面的影響。 「神經元,只有在積極的情況下,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在消極的情況下,產生消極 的影響。」提到三種關注類型:警報、定向和控制執行;這是從兒童經過內觀冥想訓練超 過3個月的研究所得到的結論。 塔尼亞.辛格報告運行培養悲心的計劃。她說,他們必須確定什麼是他們想要測試的 可塑性,因為不同的程序在大腦中有不同的迴路。 「如果想要問,我怎麼會知道你們的感覺?那是因為有不同的路徑:涉及同情、悲憫 的情感路線,還有另一條透過知識的基礎及敏銳的觀察路徑。」 情感包括慈愛、感恩、關懷和溫暖,而敏銳的反應,包括內存記憶和認知元,或是正 在做什麼的心理意識。她還提到,研究對象的遺傳背景和環境特點。大腦的不同部位能夠 清楚地識別這些不同的反應。她說,「我們有很多的證據表明,觀察他人的情緒活動,正 好也與我們的情緒相應;我們以掃描方式對馬修.李卡德進行測試,並要求他進入不同的 心理狀態,不同的悲心狀態等。當他培養對於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的狀態時,我可以從大 腦掃描看到,我們得到了對於同情心的不同信號。」 尊者說:「一般來說,如果看到悲心、慈愛美好的本質,於是希望或渴望更有效的擁 有,那麼必須針對他們的智慧、理解和積極的動機著手。」 -- 「“不喜歡自己”是一種很負面的態度,如果我們稍微往表面之下探索,就會發現, 這樣的情緒其實肇因於對自己的期望過高,因為不計代價想要成為最好的,所以沒 有辦法忍受在自我的理想形象上有一點點瑕疵。這是驕傲的一種。我第一次聽到有 所謂的自我憎恨時,覺得很訝異,後來想了想,發現這其實是太過自戀的關係。」 ~達賴喇嘛尊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70.149

01/22 22:38, , 1F
我就是簽名檔的那種人
01/22 22:38, 1F

01/22 22:39, , 2F
而我確實引以自豪 無論花多大的代價
01/22 22:39, 2F

01/22 22:40, , 3F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點要隨喜自己。
01/22 22:40, 3F
推文中提到的相關心理因素,以下這則對話供補充參考── 達賴喇嘛:最近有一位僧侶的經驗可以用來討論這點。這位僧侶曾經發生過我們 所謂的氣機失衡(imbalance of the winds),就像精神崩潰的初期現象,也是一種 焦慮和憂鬱症。我懷疑這種失衡現象是不是因為寺院的廚房完全供素,已經持續七年 了。這位僧侶說:「不是,那沒問題的。」他認為較直接的導火線是他非常密集的在 修煉生死無常。我覺得,也許這位僧侶的方法還不周延,他不應該將注意力單單集中 在生死無常上,如果他能補充一點其他的因素,例如人類的生是何等珍貴的機會,也 許就可以避免發生不平衡的狀況。 這告訴我們,即使是在心靈的修煉上,如果只是狹隘的專注於一點,而犧牲了其 他層面,就可能產生破壞性的後果。 Paul Ekman:這是很實際的問題。還記得我們在2000年達蘭薩拉的研討會第一次 碰面時,我問你,加州州長如果說:「我給你一段時間,為所有監獄的管理員和老師 進行禪修訓練,最少要多少時間,才能夠產生明顯的不同?」你會怎麼回答?你說: 「四十五個小時。」 我們全盤接受這個回答。我們用科學方式研究禪修如何改善情緒生活時,就給參 與者四十到四十五個小時的訓練時間,根據最近西方研究情緒所得到的結果,設計出 訓練課程,其中並結合了居士版本的修行方式。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149 (01/22 22:57)

01/22 23:05, , 4F
如果代價只是發瘋的話對我來說算是十分廉價的
01/22 23:05, 4F

01/22 23:06, , 5F
為什麼要那麼不喜歡自己呢?
01/22 23:06, 5F

01/22 23:07, , 6F
不喜歡的是「缺點」就因為太自戀才想填補這些缺點
01/22 23:07, 6F

01/22 23:08, , 7F
而我對於自己的忍耐力也非常自豪 足以藉此獲得終極成長
01/22 23:08, 7F

01/22 23:08, , 8F
簡單說就是變態啦 不能用一般人的得失來看的
01/22 23:08, 8F

01/22 23:10, , 9F
那你說的可能是一種上進心。而不是這裡說的因為自我憎恨導
01/22 23:10, 9F

01/22 23:11, , 10F
致自殘(如有些青少年會在手臂上割劃刀痕)或自暴自棄等。
01/22 23:11, 10F

01/22 23:12, , 11F
一體兩面吧
01/22 23:12, 11F

01/22 23:12, , 12F
不過尊者說的可能是另一種過於自負注重形象愛面子的問題。
01/22 23:12, 12F

01/22 23:12, , 13F
事實上像我這種性格很容易就死掉的 不過命不該絕就是
01/22 23:12, 13F

01/22 23:14, , 14F
完美主義也是一種人格,有時候確實帶著驕傲與自戀。
01/22 23:14, 14F

01/22 23:16, , 15F
你是指《惡之教典》的主角那種吧 只能說根本在胡鬧而已
01/22 23:16, 15F

01/22 23:17, , 16F
連假象都能接受的話 那還有什麼爛東西不行
01/22 23:17, 16F

01/22 23:17, , 17F
沒看過哩。這裡要說的是煩惱的對治。
01/22 23:17, 17F

01/22 23:46, , 18F
當然,有時候完美主義也來自責任心,但要觀察是否來自過多
01/22 23:46, 18F

01/22 23:47, , 19F
控制欲望的驅使(例如相對要求很多回報),總之要平衡調整
01/22 23:47, 19F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149 (01/22 23:48)

01/23 10:05, , 20F
阿彌陀佛
01/23 10:05, 20F

08/13 11:46, , 21F
不喜歡的是「缺點」就因 https://noxiv.com
08/13 11:46, 21F

09/17 06:19, , 22F
40推文中提到的相關心 https://daxiv.com
09/17 06:19, 22F
文章代碼(AID): #1G_gHJbe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