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詩詞賞析

看板Buddhism作者 (嘆)時間11年前 (2012/12/28 11:03),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最近生活的體會讓我想起以前讀過的一首詩, 以前沒有這麼有感觸,現在好像比較能體會, 特地上網查了一下這首詩的賞析,感覺這篇寫得蠻有共鳴,好像也和佛法比較相關, 柳宗元這個作者好像也從小接觸佛教。 不過以正統佛法的角度來審視,不知道有什麼看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a2fd50100bdrr.html (模仿連結裡的上色)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的詩,寫主人翁披著竹片和草編成的雨衣(蓑笠)在江面上唯一的一條小船 上垂釣,江面向著層層迭迭的千山,江旁有很多枝節的道路,但沒有一隻鳥、 也沒有一個人,只有他自己。一般這樣理解,景物的描寫為了襯托主人翁冰雪班潔白無暇 的心。 這首詩用普通話讀的風味不如用河洛話,河洛話可以讀出「絕」「滅」和「雪」的韻。 我的想法是,真正像冰雪般潔白純潔的心不必等到鳥飛過了,也不必等到行人都走空了, 才能映現出來。如果真要等到外物皆空,那就是一張瞬間的照片而已。一首詩應該可以像 是一幕戲,可以讓我們在其中感受到一個動態的對比。所以,鳥是在的,人也很多來來往 往,在這些繁忙的、雜亂的、繽紛的、變動的外境中更能凸顯主人翁那顆獨一無二的、清 靜純潔潔白的心。 也就是說,在這景裏有沒有鳥?有的,而且很多,但對一顆一塵不染的真心來說,這些鳥 雖然存在,但並不落入心裏產生任何影響,因此,這樣的「有」,也是「非有」,所以「 絕」。 馬路上有沒有人?有的,恐怕還很多,但這些往來的人也不落入真心裏,因此這樣的「有 」也是「非有」,所以「滅」。 江水流動,亦如萬事變化,無常無盡,而此真心亦不隨波而動,而在變動中,依然保持自 身,所以「孤」。 他似乎是在垂釣,但釣的是「雪」,雪只是個假的垂釣物件,他是借著垂釣讓 自己進入心無旁鷺的境界,那時候,他釣的是他的心,而且是一顆不為外物所染的真心。 重點還是這顆真心,心,在這個世界裏,多的是「不潔白」的樣貌。比如,看到千山飛鳥 的喜悅和看到千山鳥飛絕的惋惜,看到行人往來的雜亂思緒或期盼心情。外在於心的一切 事物總是會把改變這顆心的狀態,因為得到想要的,而開心;因為失去想要的而傷悲。 實際上,這些都不是我們那顆純淨本心所有,都是外來的。作為人,本來就會因為外物和 欲望而改變這顆心的狀態,也是因為這樣讓我們看不清這外物的本相。 獨釣寒江雪的主人翁找到了那個真心,而能再見「非有」的鳥,再見「非有」的人蹤,一 切無名與有名,而現其心原始的純淨。 -- 唐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0.214.67 ※ 編輯: Anderens 來自: 175.180.214.67 (12/28 11:04)

12/28 11:27, , 1F
這有需要連發兩篇嗎?@@
12/28 11:27, 1F

12/28 11:37, , 2F
只有一篇啊....樓上那篇內容與本篇無關吧!?
12/28 11:37, 2F

12/28 13:47, , 3F
樓上的最末不是已經放了?
12/28 13:47, 3F

12/28 13:50, , 4F
那是[簽名檔]啊
12/28 13:50, 4F
文章代碼(AID): #1GtGmBXv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