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冒失的檀膩觭

看板Buddhism作者 (南無觀世音菩薩)時間11年前 (2012/11/30 09:47),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冒失的檀膩觭 從前有個人,名叫檀膩觭。家境清寒,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寒。 有一年秋天,他從田裡收成了一些稻穀,可是因家裏窮,養不起牛,無法打穀子。於是, 他向鄰村的熟人借了一頭牛。打完穀子後,正準備把這頭牛送回去。 當他把牛送到鄰居的門前,看見人家正在忙著,便沒有向人家打招呼,將牛繫在門旁的樹 上就走了。 牛的主人雖看見他牽牛過來,但以為他還要用牛,所以既沒有細問,也沒有將牛牽回自己 家去。 結果,牛不見了! 過了幾天,牛主人見檀膩觭還沒還牛來,就上門索討。 檀膩觭說:「我早已把牛送還了。」兩人便爭吵起來。 牛主人見檀膩觭不肯還牛,氣極了,拉著他去見國王評理。 兩人走了一段路,遇到一個人正在追趕一匹逃逸的馬。 馬夫看見有人迎面過來,便大聲喊:「快幫我攔住牠!快幫我攔住牠!」 這時,剛好路旁有塊石頭,檀膩觭便撿起石頭扔過去, 這一扔,正巧砸在馬腿上,馬腿一下子斷了。 原來這馬是從國王的馬群中逃出來的,馬夫見到這景狀,嚇壞了,害怕國王怪罪,便抓住 檀膩觭去見國王。 三人一起順著大路前進,來到一條河前,不知道那裏有渡口。 這時,他們看見一個木匠左手提著工具、右手挽著衣服,還剩一把斧頭沒法處理,便啣在 嘴裏,摸索著涉河而過。 檀膩觭問:「請問,您那兒水深嗎?可以涉水過河嗎?」 木匠回答:「行!」 沒想到一張口,斧頭就掉入水裏, 木匠十分生氣,揪住檀膩觭,要他一起去見國王,償還斧頭。 四人一起前進。檀膩觭這時又餓、又渴、又累,心情特別煩燥。 突然間,發現前面有一道牆, 心想:「這可是好機會,跳過牆,就可以逃之夭夭了。」 猛地掙脫幾個人的手,像兔子一樣竄出,一下子翻上牆頭,跳了過去。 可是誰也沒想到,一個老織布匠帶著他的兒子正在牆的那頭休息,檀膩觭翻過牆頭,正好 落在老織布匠身上,兩腳正踏在心口部位,老織布匠一口氣上不來,頭一歪,死了。 織布匠的兒子見父親被人踏死,那肯罷休,抓住檀膩觭揍了一頓。這時牛主人、馬夫、木 匠也都趕到,大夥扯著檀膩觭,一同向王宮走去。 走了不多遠,看到路旁有棵樹,樹上有一隻鸚鵡。 鸚鵡看見他們過來,就問:「檀膩觭,檀膩觭,你到那裏去?」 檀膩觭把自己的倒霉事一五一十地敘述一遍,並且告訴鸚鵡說:「現在他們抓我去見國王 。」 鸚鵡說:「聽說國王很有智慧,你既然去見他,請你代為打聽一件事。不知為什麼,我在 其它樹上時,叫的聲音不如在這棵樹上時叫得好聽。你見了國王,就請你問問他,這到底 是為什麼?」檀膩觭答應了。 又走了一會,看見路旁有個洞,洞口有條毒蛇。 毒蛇看見他們走來,便問:「檀膩觭啊!您要到那裡去?」 檀膩觭把自己的倒霉事又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且告訴毒蛇:「他們要抓我去見國王。」 毒蛇說:「你到國王那兒去,請幫我打聽一件事。我每天早晨剛出門出洞時,身體柔軟, 那兒也不疼;但到了每天晚上入洞時,身體僵硬,全身疼痛,入洞很困難。請問有智慧的 國王,這到底是為什麼?」檀膩觭也答應了。 就這樣,檀膩觭被牛主人等幾個人挾持著來到王宮。 牛主人首先上前向國王稟告說:「這個人借了我的牛,我去索討時,他卻不還我。」 國王問檀膩觭:「你為什麼借牛不還?」 檀膩觭回答:「我因為太貧窮,收獲的稻穀沒法打,便向他借了一頭牛。承他好意,把牛 借給我。我打完穀就把牛送到他家,他自己也看見了。雖然沒有當面交代清楚,但這頭牛 確實是繫在他家門前了,我是空著兩隻手回家的。也不知道這頭牛會給弄丟了。」 國王問牛主人:「他講的經過對不對?」 牛主人說:「對。」 於是,國王對他們兩人說:「你們兩人都有錯。檀膩觭還牛時,應該交代一聲;而牛主人 既然已看見,就該把牛收好。現在聽我宣判--檀膩觭還牛時,口不吭聲應當割舌頭;牛 主人見牛不管好,應當挖眼睛。」 牛主人一聽慌了:「不!不!大王!那頭牛我不要了,請不要割他的舌頭,也不要挖我的 眼睛。讓我們自己和解吧!」 國王說:「你們願意和解最好了。此案宣告審理結束。」 接著馬夫上前告狀:「這人太沒有道理,把馬腿砸斷了。」 國王沉下臉來,問檀膩觭:「這是我的馬,你為什麼好端端地砸斷牠的腿呢?」 檀膩觭嚇得連忙跪下,說:「牛主人抓住我來見大王時,碰巧這位馬夫叫我攔住國王的馬 。馬跑得太快了,實在攔不住,於是我撿了塊石頭扔過去,沒想到誤把馬腿打斷了。大王 ,我實在不是故意的。」 國王問馬夫:「他說的是實話嗎?」 馬夫說:「是。」 國王臉色和緩下來說:「你們兩人都有錯。」並對馬夫說:「誰讓你喊他攔馬的?該割掉 你的舌頭!他手擲石頭砸斷馬腿,該砍掉他的手。」 馬夫聽了也慌了,連忙說:「大王,這匹馬就由我賠償吧。請不要割我的舌頭,也不要砍 他的手了,讓我們和解吧!」國王也答應了。 再接著,木匠告狀:「檀膩觭害我把斧頭搞丟了。」 國王問檀膩觭:「這又是怎麼回事?」 檀膩觭跪下說:「我向他打聽那兒能過河,他開口回答,這時口中啣著的斧頭就掉到河裏 了。」 國王一聽原來是這麼回事,便把木匠叫到面前說:「由於他問你話,才使你丟了斧頭,所 以我宣判割掉他的舌頭。不過,東西應該是用手拿,由於你用嘴啣斧頭,斧頭才掉到水裏 。所以應該敲掉你的門牙。」 木匠一聽急了:「大王!我寧願不要斧頭了,請饒了我吧!就像牛主人、馬夫那樣和解吧 !」 於是兩人也和解了。 最後,織布匠兒子上前告狀:「大王,這個人生性兇暴,把我父親踏死了。」 國王一聽,是條人命,忙問檀膩觭:「你是怎麼踏死他的父親?」 檀膩觭回答:「這麼多人圍逼著我,拉我來見大王。我心中害怕,想要越牆逃跑,可沒想 到他們父子兩人正在牆的那頭休息。我一不小心掉在他父親身上,把他父親踏死了。這實 在不是出於我所願啊!」 國王這才明白又是誤傷,便對織布匠的兒子說:「這件事你們都有錯。為什麼不找個平坦 、安全的地方,而要在這牆後休息呢?好吧!你父親反正已經死了,就罰檀膩觭做你的父 親。」 織布匠的兒子一聽急了:「我可不要這個人做我的父親。」 國王說:「那麼你們也和解了吧!」 織布匠的兒子無奈,只好答應了。 就這樣,檀膩觭的一身官司,全讓國王解脫了。 他十分高興,也非常感謝國王。 這時,又有兩個婦女前來打官司。 她們兩人帶來了一個小男孩,都說這個孩子是自己的,在國王面前爭吵不休。 國王也搞不清楚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 他眉頭一皺,計從心生,大聲斥責說:「得了!得了!誰能搞得清你們的這些事。這樣吧 ,你們一人抓住孩子的一條胳臂,誰能把孩子拉到自己身邊,孩子就算誰的。」 兩個婦女聽國王這麼一說,就扯著孩子的胳臂拉。 冒充的母親一心想把別人的孩子據為己有,毫不考慮地扯住胳臂拼命地拉。 而真正的母親心疼孩子,唯恐孩子受傷,抓住胳臂又想拉,又不敢使勁。 國王見到這種情形,趕忙叫他們鬆手, 指著那拼命地拉扯孩子的婦女說:「你是冒充的,對孩子一點也沒有愛憐的感情,你難道 不怕把孩子拉傷嗎?你如果能老實認罪,我可以饒了你,否則一定嚴辦!」 那婦女慌了,連忙跪下磕頭,承認自己的罪行。 另一個婦女則帶著自己的兒子高高興興地辭別國王走了。 這時,檀膩觭想起路上毒蛇和鸚鵡的囑託,便上前跪下,說: 「大王,剛剛在路上,有一條毒蛇想請教大王,為什麼牠每天從洞裏出來時身體柔軟,動 作方便靈活;回洞時卻感到僵硬痛苦。」 國王說:「每天早晨從洞裡出來時,沒什麼煩惱,心平氣和,所以身體很柔軟。在洞外, 牠遇到其他動物,常常動火,這樣身體就變得僵硬,自然就僵直,行動不便了。你可以告 訴牠,要時常保持柔和的心境,不要動不動就生氣,就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了。」 檀膩觭接著問:「我還遇到一隻鸚鵡,牠在其他樹上時鳴叫聲都不好聽,只有在這一棵樹 上叫起來最婉轉動人。不知道是為什麼?」 國王答:「這是因為那棵樹下埋有一罈金子,所以叫聲好聽。」 國王接著說:「你這個人冒冒失失的,犯下許多過錯,但今天都原諒你。按照國法,樹下 這罈金子應該歸國王所有。但我念你家庭貧窮,沒辦法生活,人還老實,所以這罈金子賞 賜給你。你去把它挖出來,回家好好地過日子去吧!」檀膩觭十分感謝國王,返回家去。 路上把國王的回答一一告訴毒蛇和鸚鵡。他用挖出的那罈金子,進行貿易,添置田產,從 此再也不愁吃穿,過著幸福的日子。 當時的國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檀膩觭即賓頭盧埵闍尊者。 原公案出自《賢愚經》卷第十一 省思 -------------------------------------------------------------------------------- 「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衝著自己最愚鈍的弱點 而來;    因為粗心,損財傷人。    因為疏懶,青絲白髮虛度一生。    因為識淺,似乎沒有一件事是站在自己這邊。    由於不知道緣起性空,執著萬有,逐物流轉。    由於不明白本具佛性,攸攸忽忽,迷沒本性。 甚而不識三世因果,恣意任為,終遭苦果。       檀膩觭所遭遇的逆境,不也如同我們遭遇的逆境一般? 人生真苦,其實我們不也就是冒失、迷惑的檀膩觭嗎?    檀膩觭後遇國王,猶如迷失的心靈遭逢大善知識,因智慧和慈悲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也 由於他心內無害意,故而有善緣出現之轉機。 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085.htm -- 忍耐或耐心的最大好處,在於它是治療憤怒這種苦惱情緒的最佳藥方。 --達賴喇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149.92

11/30 11:57, , 1F
隨喜讚嘆
11/30 11:57, 1F

11/30 14:57, , 2F
好看的故事^^
11/30 14:57, 2F

11/30 18:43, , 3F
好看
11/30 18:43, 3F

12/01 00:05, , 4F
很有趣的故事 後面的比喻發人省思!
12/01 00:05, 4F

12/01 00:18, , 5F
阿彌陀佛!
12/01 00:18, 5F

12/01 07:28, , 6F
賓頭盧頗羅墮還在世間給眾生種福田的機會。
12/01 07:28, 6F

12/02 01:08, , 7F
這故事感覺超有梗的,好像融入不少格林童畫,天方夜譚的情節.
12/02 01:08, 7F

12/02 01:09, , 8F
一個到處闖禍,至少也得落個[過失殺人]罪的嫌犯,不只無罪開脫
12/02 01:09, 8F

12/02 01:09, , 9F
,還能抱一缸金子回家.. XD
12/02 01:09, 9F
文章代碼(AID): #1Gk10N05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