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阿含經的基本介紹與瞭解

看板Buddhism作者 (不可有一絲惡念)時間14年前 (2010/01/20 12:07), 編輯推噓11(11048)
留言5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載自 http://agama.buddhason.org/AgAs.htm 以下是佛教的發展史 西元 -511 釋迦牟尼佛誕生 -432 釋迦牟尼佛入滅 此時間內四部阿含經與律典集成 (依靠背誦流傳) -330 第二次結集完成 此時間內論典發達 -50 大乘經出現 並開始用文字記錄 此時間內初期大乘經論興起 並傳入中國 200 此時間內後期大乘經論發達 (如來藏系與唯識系) 700 此時間內秘密大乘經論發達 並傳入西藏 1203 印度佛教滅亡 阿含經的價值:阿含經為佛滅後第一年開始,在百年內佛弟子們所記錄當時流傳的佛法, 為目前最貼近佛陀時代的佛教經典,是往後各時代、各地區、各宗派佛教發展的根源。  四部阿含的特色:   ˙雜阿含經(相應部):以顯揚佛法核心意義為主,利於建立佛法正見。   ˙中阿含經(中部):以集錄出家僧眾修行法門為主。   ˙長阿含經(長部):以破斥而又融攝通俗神教信仰為主。   ˙增壹阿含經(增支部):以生善得福之一般教化為主。 ˙「佛教與《阿含經》要略」的介紹: 前言:在現今世界上主要的三大宗教中,多數人知道基督教有《聖經》, 回教有《可蘭經》,但佛教呢? 1.佛教的出現: 起源於釋迦牟尼佛(喬達摩悉達多)自證解脫後的教導,教導的內容, 在修行上的稱為「法」(達摩);對個人與團體所制訂的紀律稱為「律」(毘奈耶)。 2.佛經的出現: 佛陀在世的時代,佛陀的學生背誦佛陀的教導,並輾轉流傳背誦,但不採用文字記錄, 一直到西元-50年左右,才開啟文字記錄的風氣。 佛陀去世那年(-431),佛陀第一代弟子大迦葉,召開僧團會議,「蒐集、審定、編輯」 流傳於僧團中的「法」與「律」,佛經正式問世。 這種以正式召集僧團會議,「蒐集、審定、編輯」的過程,稱為「結集」。 這一次的結集,後來稱它為「第一次結集;王舍城結集;五百結集」, 當時所集出的佛經,稱為《修多羅》(sutta,sutra),義譯為「經」。 (此部份收錄於雜阿含經之內) 佛滅百年(-331)內,有了第二次結集(毘舍離結集;七百結集), 這一次集出的佛經就是四部《阿含經》。 這次結集後不久,僧團逐漸分裂成各個部派,各部派持續有經典的結集, 但都是部派各自的結集。 西元-50年起,大乘佛教逐漸興盛,大乘經典的出現,已沒有結集的會議形式與審定, 只有「蒐集、編輯」,內容趨於多元博雜。 現代考定大乘經的出現年代,例如《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經》 約在西元一世紀前後,(佛入滅後五百年) 《法華經》、《華嚴經》約在西元二世紀後半葉,《如來藏經》約在西元三世紀。 小結: 1.佛經其實是記錄了該部佛經所出現的年代與地區之佛弟子對佛陀教導的理解。 2.從傳承來看,《阿含經》是佛教的根本經典。 3.阿含經的價值與特色: 價值:阿含經為佛教現存最早成立的經典,距離佛陀時代最近,並且是往後各時代、 各地區、各宗派佛教發展的根源,可以說,《阿含經》是佛教的根本經典。 我們願意努力讓人們(不論教內或教外)提到佛教就想到《阿含經》; 而願意了解《阿含經》內容的人都能自己讀。 特色:四部阿含經的成立時間,以《雜阿含經》最早,第一次結集所成立的 《修多羅》就在其中,其特色以顯揚佛法核心意義為主,有利於學習者建立佛法正見。 《中阿含經》其次,其特色以集錄出家僧眾修行法門為主。 而後為《長阿含經》,其特色以破斥而又融攝通俗神教信仰為主。 《增壹阿含經》最後,其特色以生善得福之一般教化為主。 4.佛教的核心教義: 緣起:依……而一起生起;條件齊全後生起。 無我(非我):常恆、主宰、獨存、實有「我」(非緣起我)的否定。 緣起無我的實踐:離開死亡,離開所有的苦;以知道問題,知道問題的根本原因, 用有效的方法,徹底解決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6.243.96

01/20 12:40, , 1F
根據你的言論與引用內容,我個人認為你
01/20 12:40, 1F

01/20 12:41, , 2F
需要瞭解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的精神
01/20 12:41, 2F

01/20 12:41, , 3F
達賴尊者之所以可以長期與國外頂尖科學
01/20 12:41, 3F

01/20 12:42, , 4F
家們交流的原因,你可能也不瞭解。
01/20 12:42, 4F

01/20 12:44, , 5F
有心想學好佛教的 都要看看這篇
01/20 12:44, 5F

01/20 12:44, , 6F
佛學考證必須結合文學考證(literary
01/20 12:44, 6F

01/20 12:46, , 7F
criticism)與實證研究 (emperical
01/20 12:46, 7F

01/20 12:47, , 8F
research),況且佛學考證是否同等與佛法
01/20 12:47, 8F

01/20 12:48, , 9F
這些都是需要再釐清的問題。這樣的行為
01/20 12:48, 9F

01/20 12:51, , 10F
只能祝福你善業早發,遠離障難。
01/20 12:51, 10F

01/20 13:13, , 11F
另推 雜阿含經內容為佛法初學者須瞭解~
01/20 13:13, 11F

01/20 13:21, , 12F
守戒 瞭解阿含經 修習四念住 便足夠證得
01/20 13:21, 12F

01/20 13:21, , 13F
阿羅漢果得到解脫 因為這些是佛法的核心
01/20 13:21, 13F

01/20 13:22, , 14F
切勿捨近求遠
01/20 13:22, 14F

01/20 13:28, , 15F
羅漢解脫輪迴道,菩薩拔苦與樂道,道道
01/20 13:28, 15F

01/20 13:29, , 16F
有異同源起,勿因羅漢捨菩薩。
01/20 13:29, 16F

01/20 13:33, , 17F
佛陀與佛陀的五百大弟子(皆阿羅漢) 都是
01/20 13:33, 17F

01/20 13:34, , 18F
菩薩 才會證果解脫之後依然在僧團渡化世
01/20 13:34, 18F

01/20 13:35, , 19F
人 要怎麼渡化世人 讓世人解脫呢?
01/20 13:35, 19F

01/20 13:36, , 20F
依據佛陀與五百大弟子的言行 就是繼續宣
01/20 13:36, 20F

01/20 13:37, , 21F
說 戒定慧三學 讓世人以戒為師 依四念處
01/20 13:37, 21F

01/20 13:37, , 22F
住 因為四念處是證得涅盤的唯一道路
01/20 13:37, 22F

01/20 13:38, , 23F
讓世人也都可得涅盤而永脫輪迴之苦
01/20 13:38, 23F

01/20 13:39, , 24F
也就是皆證得阿羅漢果 這就是佛陀的菩薩
01/20 13:39, 24F

01/20 13:39, , 25F
01/20 13:39, 25F

01/20 13:40, , 26F
而當時佛陀與五百大弟子的言行與渡化方式
01/20 13:40, 26F

01/20 13:41, , 27F
就於第一次結集時記載在阿含經裡
01/20 13:41, 27F
※ 編輯: SkyElder 來自: 61.66.243.96 (01/20 13:50)

01/20 13:56, , 28F
有關羅漢道與菩薩道的解釋,引用經典比
01/20 13:56, 28F

01/20 13:57, , 29F
較妥當。
01/20 13:57, 29F

01/20 14:48, , 30F
佛陀與五百大阿羅漢一生所做的事情 就是
01/20 14:48, 30F

01/20 14:49, , 31F
菩薩道了 而他們一生所做的事情 就在
01/20 14:49, 31F

01/20 14:49, , 32F
第一次結集時記錄在雜阿含經裡
01/20 14:49, 32F

01/20 14:52, , 33F
阿含很好,但不是佛教的全部。
01/20 14:52, 33F

01/20 14:58, , 34F
戒律 阿含經 四念住(包含在阿含經裡)
01/20 14:58, 34F

01/20 14:58, , 35F
是佛法的核心 四念處是證得涅盤的唯一道
01/20 14:58, 35F

01/20 14:59, , 36F
路 佛陀入滅前遺言是 以戒為師 依四念處
01/20 14:59, 36F

01/20 14:59, , 37F
住 修習這些 就足夠獲得解脫
01/20 14:59, 37F

01/20 15:49, , 38F
沒錯,完全正確,但能否引此作為批判其
01/20 15:49, 38F

01/20 15:50, , 39F
他之有效依據呢? 能否擴張至其他範疇呢
01/20 15:50, 39F

01/20 15:50, , 40F
能否依此詳細推知十方諸佛菩薩所學呢?
01/20 15:50, 40F

01/20 16:50, , 41F
大德既已接受戒律 阿含經 四念住為佛法
01/20 16:50, 41F

01/20 16:53, , 42F
核心 且四念處是證得涅盤的唯一道路
01/20 16:53, 42F

01/20 16:56, , 43F
大德可以試著依此道路前進
01/20 16:56, 43F

01/20 16:57, , 44F
畢竟這些就能讓您達到修行佛法的最終目的
01/20 16:57, 44F

01/20 16:57, , 45F
即涅盤
01/20 16:57, 45F

01/20 18:39, , 46F
哈,我認為佛法的核心教義不是「緣起」耶
01/20 18:39, 46F

01/20 18:39, , 47F
緣起法是為了破當時的斷滅見的外道所說
01/20 18:39, 47F

01/20 18:40, , 48F
那只是方便法!! 佛法的究竟真實義,叫做
01/20 18:40, 48F

01/20 18:40, , 49F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01/20 18:40, 49F

01/20 18:43, , 50F
但只是我粗淺的鄙見啦,我對佛法認識不深
01/20 18:43, 50F

01/20 18:43, , 51F
僅供參考
01/20 18:43, 51F

01/20 19:16, , 52F
請問如何能見諸相非相?
01/20 19:16, 52F

01/20 20:51, , 53F
to o大:見諸相非相即是觀見緣起性空的深
01/20 20:51, 53F

01/20 20:52, , 54F
義。《大乘稻稈經》云:「見緣起則見法,
01/20 20:52, 54F

01/20 20:52, , 55F
見法則見佛。」
01/20 20:52, 55F

01/20 22:14, , 56F
推這篇文章 其實我認為阿含經作為佛教經典
01/20 22:14, 56F

01/20 22:14, , 57F
的根本應該是佛教徒基本的常識 可是似乎
01/20 22:14, 57F

01/20 22:19, , 58F
有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
01/20 22:19, 58F

01/20 22:23, , 59F
to o大 緣起應該是佛教的核心教義沒錯
01/20 22:23, 59F
文章代碼(AID): #1BLe6C-W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