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有四善事,獲得惡果。(轉)

看板Buddhism作者 (小新)時間14年前 (2009/11/30 21:32), 編輯推噓3(307)
留言1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十九願 臨終接引願 增修內容 道隱法師在《教行信證略贊》解釋什麼是“虛偽”:“虛者,謂雖修,為勝他名利,不如 實,為虛也。又雖入佛正法,內心走外道邪偽,失佛法正法,是外面佛教,內心外道,為 偽者。” “虛偽”的因果相狀是怎麼個樣子,我們可以讀讀《涅槃經》上佛對迦葉菩薩「有四善事 獲得惡果」的開示,不是善有善報嗎!怎麼會得到惡報呢?為什麼? “善男子!我雖複說一闡提等,名為常沒。復有常沒,非一闡提。”一闡提,就是沒有善 根的眾生,這些沒有善根的眾生,當然長劫以來在惡趣中流轉;但是,有另一類常沒常流 轉的眾生,不是沒有善根的眾生: “何者是耶?如人為有修施、戒、善。是名常沒。” 什麼樣的眾生?有目的性的,有酬償心態去佈施、持戒,修種種善行,這些都叫做常沒眾 生! “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做四種善事,會招致惡果,哪四種呢? 一者,為勝他故,讀誦經典。 二者,為利養故,受持禁戒。 三者,為他屬故,而行佈施。 四者,為於非想非非想處故,繫念思惟。 是四善事,得惡果報。 第一種,為了勝過別人而讀誦經典。 人家一天念佛一萬,我偏偏比他多個三五千,所以可以在道場吹噓:“我啊!一天念佛二 萬聲!”以前初學佛時接觸某位善知識,聽他常說“我閱藏三遍!”還特別加重語氣“三 遍哦!”以前不懂佛法,還為他生起敬仰之心,這個不僅是“勝他”而且帶有第二種的“ 為利養故”的氣味。 如果“讀誦經典、受持禁戒”是為了突顯我相的獨特性,招感名聞利養,“名聞”是近益 ,“利養”是遠利。 現代社會龍蛇混雜,很多的出家人、在家人、半僧半俗、非僧非道的“大師大德”,聽說 這位大德功夫深吶、有神通吶、持戒精嚴吶、不倒單吶,“名聞”就傳開了,幾百萬幾千 萬的“利養”就進來了,接著蓋起富麗堂皇的道場,圈地自成一派來了! 第三種,是“為他屬故,而行佈施”,就是拿屬於別人的東西來佈施,這是屬於偷盜的行 為。佛經上講佈施,有“為他屬故而行佈施”,這一種是心術不正的佈施,所謂慷他人之 慨;另一種是“屬他故而行佈施”,把自己的財物、王位乃至頭目腦髓,都佈施給眾生, 這叫做“屬他”,無我我所,是真正的佈施。 第四種講修禪定,修定的動機想要生到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最有 名的就是郁頭藍弗仙人修非想非非想處定,生到無色界天,八萬大劫壽命享盡之後,因為 自己咒願的關係,投生成為飛狐與水獺。 “若人修習如是四事,是名沒已還出,出已還沒。何故名沒?樂三有故。何故名出?以見 明故。明者即是聞戒、施、定。何故還沒?增長邪見,生憍慢故。”這四種善事,通指六 度法門,四種善事,修的就是智慧、持戒、佈施、禪定。這四種行門,在六度裏屬於方法 ,忍辱與精進屬於態度,因地不正來修行六度,得到的是不善的果報。 修習四種善事的人,內心狀態也就是善導大師一直勸諭我們的“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 內懷虛假,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 雜毒之行,不名真實業也!”果報如何?沒已還出,出已還沒! 我們常說的載浮載沉,為什麼能浮出頭?聽聞六度法門之善業力。可是聽聞佛法,他是用 來增長自己的邪見,憍慢心,所以又沉淪下去,頭出頭沒,永無出離之緣,這也是凡夫修 諸行功德潛在的毛病所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102.121

11/30 22:42, , 1F
感謝分享,想問此四者出於何經?
11/30 22:42, 1F

11/30 23:42, , 2F
想請教若是家裡有長輩是道親 而我想表達佛
11/30 23:42, 2F

11/30 23:43, , 3F
法才是解脫道 但目前本人障礙還太多無法完
11/30 23:43, 3F

11/30 23:43, , 4F
整正確傳達正見佛法 所以心中暗發了一個願
11/30 23:43, 4F

11/30 23:44, , 5F
想要好好精進 讓長輩知道佛法才是真正解脫
11/30 23:44, 5F

11/30 23:45, , 6F
這樣是不是也算發心不正而感昭得惡果呢?
11/30 23:45, 6F

12/01 03:59, , 7F
想幫助人和想勝過人的基本動機不同
12/01 03:59, 7F

12/01 04:00, , 8F
發心要先悟道以幫助別人是善心
12/01 04:00, 8F

12/01 17:02, , 9F
大般涅槃經卷36迦葉菩薩品第12之4
12/01 17:02, 9F

12/02 03:39, , 10F
內心柔軟
12/02 03:39, 10F
文章代碼(AID): #1B4ybxoY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