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色界初禪「有覺有觀」的相關解讀 (1)

看板Buddha作者 (green-tinted mind)時間5年前 (2018/09/22 17:25), 編輯推噓3(3037)
留言40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因為我隱約覺得, 目前較為流通的一些佛學辭典和翻譯注疏, 對於色界初禪的內涵說明, 以及當中「有覺有觀」(sa-vitakkaṃ sa-vicāraṃ)一句話的解釋, 還有可以重新檢討的可能, 所以我找了一些不常被人注意到的「經典」文獻, 作為依據, 將相關的解讀線索, 鋪寫於後。 ---- 我的考察經過大致是這樣: 1. 最早最早, 我碰到的一個問題是, 關於色界初禪的「心一境性」。 這個問題引起過一些小爭議。 因為傳統上認為, 色界初禪有五支:覺(尋)、觀(伺)、喜、樂、心一境性。 後來有人懷疑, 色界初禪可能只有四支, 應該沒有心一境性這一支。 2. 色界初禪被懷疑可能沒有心一境性, 的一個主要理由是說, 色界初禪仍有「覺、觀」的生起, 「覺、觀」可以跟「心一境性」相容嗎? 有覺有觀的色界初禪, 恐怕不能算是真正的心一境性吧。 無覺無觀的色界二禪才能算吧。 2-1 當然, 這關係到「心一境性」的意義。 如果心一境性指的是, 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或, 心的專注狀態之持續、保持, 這種意思的話, 在這種專注狀態下, 要進行起「覺、觀」, 也不是不可以吧。 就好像, 專心跟讀書; 我們可以 “專心讀書” , 自然也可以心一境性地, 進行覺、觀才對。   2-2 同時, 這也關係到「覺、觀」的性質。 就如同, 當我們說一個禪修者在進行「覺、觀」的時候, 我們是在說, 他的心識, 在進行一些覺知或觀察什麼的活動。 例如, 觀察自己的內心狀態和生理變化, 等等, 這種意思。 3. 於是我把問題方向, 轉到了「覺、觀」這上面。 看看各種傳統文獻如何解釋「覺」與「觀」。 3-1 但是, 許多傳統文獻, 似乎, 都有特定的學派立場。 一開始時, 我還不確定要選哪一種作為主要的解釋依據。 譬如某部常被引用的論典, 對「覺、觀」的解釋是說: 「心之麁性名尋(覺)」、「心之細性名伺(觀) 」。 據此, 我們知道, 心的思惟方式或活動狀態, 可分粗、細兩種, 粗的是覺, 細的是觀。這沒問題。 然而, 該部論典後續所作的解釋, 即關於「此二, 一心相應」的解釋, 顯然是為了破斥他說、提倡自說而立的。一家之言的色彩太濃。 事實是, 在該部論典提出自家學說之前, 已有他家學說的先行存在。 讓我有些不解: 這些學說的提出, 目的是為了解經、釋義, 還是為了立宗、破他? 這是其一。 3-2 其二是, 因為學派立場的不同, 而形成學理解釋方向的不同 試想一下, 「覺、觀」在色界初禪當中的功能, 應該是積極意義的, 還是消極意義的? 這也有看法上的分歧。 積極派主張: 修行者可以在初禪境中, 持續生起覺、觀, 藉由「覺、觀」來觀察諸法、覺知諸受。 但, 消極派則認為: 四禪是一種漸次寂滅諸行、漸次止息諸行的過程。 初禪的「覺、觀」, 也是要被漸次寂滅、漸次止息的諸行之二。 「覺、觀」的功能, 只是消極性的使用。 兩種觀點好像都有道理….。 3-3 其三是關於權威性解釋的經典依據 目前所知, 對於「覺vitakka、觀vicāra」最權威的解釋, 應該是南傳巴利文獻的《分別論(Vibhangapāli》這部論著, 許多後期論典和佛學辭典的解釋, 也是根據它而來的。 相關詳情, 可用vitakka(覺;尋)、vicāra(觀;伺)這些關鍵字, 去查一下目前市面上較為流通的巴利語佛教辭典, 即可得知。 但是, 好像很少有人再去重新查考《分別論》的說法, 又是怎麼來的。 我是比對過一些文獻, 而發現, 南傳論典《分別論》的解釋, 例如, 關於 vitakka(覺;尋) 的七種意義解釋, 也可以在相關的經典文獻, 如《中部》117經四十大經當中, 找到文句相同、或文義相近的對應內容。 只是文獻份量很少就是了。 也就是說, 論典的說法, 其實「經典」就已經有了。 只是很少被人注意到.... (題外話── 其實, 我知道某些佛教傳承系統, 在禪法教學的應用上, 會偏好於, 在那七個意義解釋當中, 挑選出當中的某一個, 來作為vitakka(覺;尋)的「最合適」的意義... 當然, 如果是為了理解方便, 要七選一也不是不可以。 一個佛教名相, 如果意涵種類太多, 也會是讓人無所適從。 「單」選出一個來用是ok的。 不過, 既然是挑選, 也就會有 “沒被挑選到” 的遺漏問題。 如果要用最嚴格的標準, 符合經典本義的標準, 來看的話, 我也會有點小納悶, 為什麼是選那一個? 或, 為什麼不是選 "思惟sankappa 或 正思惟sammāsankappa" 這一個? 在我比對過《中部》尼科耶的經文之後, 是有這樣的一些疑感....) ---- 總之, 一則因為傳統論典、傳統注疏的解釋, 常有分歧, 二則因為, 有些說法早已存在於經典裡面了。 所以, 保守之策, 我還是先看看「經典」的說法, 就好了。 而截至目前為止, 我從經典整理出來的東西, 是包括以下這些: 1. 《束縛經》關於「尋思(vitakka)」、「遊走(vicāra;vicārana)」的說法 詳情再等我後續的po文。 2. 助浴者的譬喻。 這個譬喻, 《中阿含經》、《長阿含經》等等各處都有提到。 (文獻出處, 例如, 可以參見:大正藏第1冊, 頁555中) 雖然它是個比喻,   但, 我個人認為它是, 解讀色界四禪的第一優先所應考慮的經典資料 3. 把色界初禪的巴利語原文, 重作語句解析。 這部分比較沒什麼好講。也許不用特地po出來。 但, 還是可以重新辨識一下「有覺有觀」的出現位置, 和上下文關係。   如果證據度夠強的話, 倒是可以針對我上面3-2那個問題, 給出一些新的判斷方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34.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37608347.A.E62.html

09/22 17:34, 5年前 , 1F
推研究精神,自己覺得哪個ok就採取就好,只要不離公約數太
09/22 17:34, 1F

09/22 17:34, 5年前 , 2F
09/22 17:34, 2F

09/22 17:34, 5年前 , 3F
不要講初禪,還有一些故事甚麼的也是各種版本
09/22 17:34, 3F

09/22 17:36, 5年前 , 4F
連十二因緣也分很多種
09/22 17:36, 4F

09/22 20:43, 5年前 , 5F
初襌定力淺,會被外境影響,心會起分別,分別就是尋伺,雖然
09/22 20:43, 5F

09/22 20:44, 5年前 , 6F
會受到影響,但不會作意,讓心離開所緣,所以仍是心一境性
09/22 20:44, 6F

09/22 20:48, 5年前 , 7F
這中間要了解,分別有三種,自性分別,隨念和計度.這裏是說
09/22 20:48, 7F

09/22 20:48, 5年前 , 8F
隨念分別.
09/22 20:48, 8F

09/22 20:51, 5年前 , 9F
還有,自性和計度會漸漸沒有.
09/22 20:51, 9F

09/22 20:53, 5年前 , 10F
所以才會說在襌定中,是無法做思考.無法思考,要怎麼做慧觀
09/22 20:53, 10F

09/22 20:53, 5年前 , 11F
這就要靠隨念分別,只是概念性的觀.
09/22 20:53, 11F

09/23 00:53, 5年前 , 12F
俱舍論我會再慢慢仔細讀的 :)
09/23 00:53, 12F

09/23 15:20, 5年前 , 13F
如果是道家修練自然無為法門的高手,因為不採止禪的方式
09/23 15:20, 13F

09/23 15:20, 5年前 , 14F
,應該有可能入無「心一境性」的色界初禪。
09/23 15:20, 14F

09/23 15:22, 5年前 , 15F
修練止禪法門至念頭極少時,再捨掉止禪法門不用,然後入
09/23 15:22, 15F

09/23 15:22, 5年前 , 16F
色界初禪,也有可能入無「心一境性」的色界初禪。
09/23 15:22, 16F

09/23 15:23, 5年前 , 17F
入色界初禪之後,再捨掉止禪法門不用,就不會有「心一境
09/23 15:23, 17F

09/23 15:23, 5年前 , 18F
性」的禪支了。
09/23 15:23, 18F

09/23 15:25, 5年前 , 19F
 
09/23 15:25, 19F

09/23 15:26, 5年前 , 20F
能捨心一境性的重點,在於身輕安發起之後,無須止禪止門
09/23 15:26, 20F

09/23 15:26, 5年前 , 21F
                        法門
09/23 15:26, 21F

09/23 15:26, 5年前 , 22F
就能自然而然地不起雜念。
09/23 15:26, 22F

09/23 15:27, 5年前 , 23F
 
09/23 15:27, 23F

09/23 15:28, 5年前 , 24F
入色界初禪,把心一境性捨掉之後,只剩那能觀之心,而所
09/23 15:28, 24F

09/23 15:28, 5年前 , 25F
觀之念,由於輕安之故,自然並不發起。
09/23 15:28, 25F

09/23 15:30, 5年前 , 26F
就我看元音老人及南懷瑾先生的著作,他們是傾向這就是開
09/23 15:30, 26F

09/23 15:31, 5年前 , 27F
悟、明心見性了,相當道家丹鼎派說的金液還丹。
09/23 15:31, 27F

09/23 15:35, 5年前 , 28F
你去看拙火瑜伽的著作描述四喜四空也差不多是類似的東西
09/23 15:35, 28F

09/23 15:36, 5年前 , 29F
(但不要看男女雙修派的觀點,因為他們把紅菩提認為是女
09/23 15:36, 29F

09/23 15:36, 5年前 , 30F
性的經血,白菩提是男性的精液。)
09/23 15:36, 30F

09/23 15:37, 5年前 , 31F
基本上,這是大多數有修練法門各家各派的共同境界,之後
09/23 15:37, 31F

09/23 15:38, 5年前 , 32F
由於修練哲學、體系及方法的不同,後面會非常分歧,也會
09/23 15:38, 32F

09/23 15:38, 5年前 , 33F
有不同的結果。
09/23 15:38, 33F

09/23 15:39, 5年前 , 34F
一、佛門的人會轉為修觀禪。
09/23 15:39, 34F

09/23 15:39, 5年前 , 35F
二、佛門有的人會轉為修止禪。
09/23 15:39, 35F

09/23 15:40, 5年前 , 36F
三、道門欲修陽神或修陰神的人,可能循著十月懷胎,三年
09/23 15:40, 36F

09/23 15:41, 5年前 , 37F
哺乳,九年面壁等等流程去練氣化神。
09/23 15:41, 37F

09/23 15:41, 5年前 , 38F
四、道門不修出神的人,之後各派的方法又不同了。
09/23 15:41, 38F

09/23 15:43, 5年前 , 39F
總之,很難講誰對誰錯,畢竟也沒人有能耐通通都修過一遍
09/23 15:43, 39F

09/23 15:43, 5年前 , 40F
09/23 15:43, 40F
文章代碼(AID): #1RfWgRvY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