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達賴喇嘛尊者講授【中觀四百論】逐字稿-1

看板Buddha作者 (曼曼)時間7年前 (2016/10/04 17:21), 編輯推噓3(3011)
留言1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m.facebook.com/notes/man-ling-chen/%E9%81%94%E8%B3%B4%E5%96%87%E5%98%9 B%E5%B0%8A%E8%80%85%E8%AC%9B%E6%8E%88%E4%B8%AD%E8%A7%80%E5%9B%9B%E7%99%BE%E8%A B%96%E9%80%90%E5%AD%97%E7%A8%BF-1/10210807170562267/ 【願消三障諸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光是祈禱或發願是不夠的。像你們在念願消三障諸煩惱,你念一千遍一億 遍,煩惱也不會消滅的。 所以願消三障諸煩惱,在唸咒的同時,礙我執越來越強烈,把煩惱視為是自己的親友,以 這樣的方式來唸誦的話,會幫助自己的煩惱增生。三障煩惱要如何去除呢? 智慧真明了, 透過智慧來去除的。去除煩惱,是要透過了解空性,了解自我真性來發生,像我們了解貪 的空性是甚麼,嗔的空性是甚麼。 但三毒最主要是來自於癡,一切的三毒煩惱最主要來自於無明,無明有兩種,一種是不知 道的無明,另一種來自於顛倒的無明,兩者裡面最主要是來自於顛倒了解的無明為主。顛 倒了解的無明又有初分的人我執,與細我的人我執和法我執等。最主要煩惱的根本來自於 最細我的人我執,也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必須要了解諸法的真相為何。所以要透過對諸法 的認知,也就是透過無我的認知,來去對治三毒煩惱。 普願災障悉消除 也就是在學法的時候,一切的內外密災障都消除,其實最主要的災障都來自於內心,也就 是內心並未調服。 世世常行菩薩道 大乘或菩薩經道提到的內容,不只三毒煩惱要斷除,三毒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也就是內 外惡的障礙也要斷除,要斷除的話雖然是智慧真明瞭,透過了解真我本性的智慧來去斷除 沒有錯,可是這背後需要有強大的福報自量,也就是透過六度的福報的自量來支撐著這個 空正見,才能斷除這細微的所知障。所以菩提心設持的情形下來產生的設持才有辦法做到 。如果沒有菩提心,空正見哪怕以千劫的時間也沒辦法斷除對治所知障。所以為了斷除煩 惱障與所知障,也就是煩惱與煩惱留下的習氣能徹底斷除,所以必須要學習菩提心、菩薩 行、佛子行。 有了菩提心,才有辦法獲得一切的遍治。所以佛的果位是否能夠獲得,主要看是否有菩提 心設持的情況下來做決定。 所以這個祈願文是非常強而有力的。 願得智慧真明瞭的智慧,如同我們在念心經的時候,在心經裡面講授的內容是指空性,心 經又稱般若二十五頌。心經是般若經之一,金剛經也是般若經之一。而這些分兩種,顯義 空性、隱義道次第。最主要以隱義先觀道次第為主。 以密來講主要是佛,以顯來講是菩薩。 無論有無須彌山,解脫是一定有的。 中觀四百論裡面有提到,如果是正理的話,不該因為是外道而不認為是正理,所以如果能 以邏輯來去推理立論的話,即使是外道也必須要去承許。一切的正理都是要依賴著現世現 量。 所以佛陀也給予我們權力去觀察他的立論。所以龍樹菩薩也說哪怕是佛所說的也不一定要 馬上接受,會去觀察,如果跟正理有所危害的話,釋迦牟尼經典哪怕是佛所說的,與正理 有違的話,也不會馬上如言可取,他會去觀察是否與正理有違,是否有以正理為後盾,如 果未與正理有違,是以正理為後盾,他才會去承學接受這些佛所說的教典。這是完全符合 科學精神。 甚麼是空?以自己的力量去執行,這是空的。每一個法都有他的性質與作用,這是沒錯的 ,但在此性質去尋找是找不到的,是抽象存在的,但從自己的境上力量去尋找是找不到的 。透過無我正見,初轉法輪時說到無我,但最主要是從人我去詮釋無我。 五蘊本身也無有自性,所以般若經裡面提到照見五蘊「亦」皆空,但在漢譯裡面並無亦字 ,中文日本韓國越南等都無法翻譯出此字,所以這些心經版本只有照見五蘊皆空,但在梵 文版本裡面是有亦字,藏譯的版本這是最正確的,最完整的詮釋。 【甚麼是自性空呢?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從色法去尋找自性,不被抽象化所滿足,想要跨越這界線從境像本身性質,是找不到的, 所以這便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看色法時,好像有色身香味觸的感覺存在,但這些感 覺從它的境上去尋找是找不到的。 現在量子物理也這麼說,透過分析之後證論,最後的粒子是找不到的。 量子物理的專家們,去尋找外在的事物時也說,沒有一個粒子是以自己的力量為立足點。 所以我也常與專家們討論,他們說到當我們客觀地去看境的時候,看這些粒子的時候,粒 子會產生波動,這與惟識派所說的,這境是惟以意識所造,惟以意識所現,所以境與識是 同一個執體,這是惟識派所說的遠離異質體,而以同質體的論述。這與量子物理所說是一 模一樣的。 現在科學家也以理由去觀察與實驗,就像惟識與宗觀派,他們以理由去推理再推理一般, 所以色即是空,我們看色法時,色法並不是以他自己的力量去形成它的作用讓我看到,所 以我們覺得一切的色法是以他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看到的這個說法,應該要是被破除的。 難道色法是不存在的嗎?也不是。色法的力量是存在的,是有形狀有顏色的,這些是色法 的特徵。所以有特徵存在,便要有特徵所依處的事物存在。如果色法是不存在的話,就又 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 那色法又是甚麼呢?空即是色。因為色法並非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形成作用,所以它的存在 更需要依賴它者。因為自性空的緣故,色法就更需要存在。如果自己已經可依靠自己的力 量存在顯現,那何必去依賴色緣色因呢?如果可以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那幹嘛依賴它者 。 但我們可以肉眼去看待因果互相的法則。我們可以從果上去看到因如何慢慢形成果的,這 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果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 之所以稱為因,是因為將來會生成果。不是說先有果,再來取名為因。因之所以為因,不 是在因為時就已經有果了。因為有觀待的緣故,所以色法可以成為色法,空即是色啊,色 法並非完全的不在或否認,而是因為無法完全依賴自己的性質去形成,所以更需要觀待其 他的因緣,性質才能在抽象化的形式下安立。因為空性的緣故,色才能依賴色因色緣,才 能夠產生厲害的作用。所以空即是色啊。 所以可見像的色法與可見像的空性,兩者其實是一樣的,因此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它只 是凡體的不同,一個性質,不同的凡體。心經裡從空,到色不異空不異色,這是非常重要 的。之後再根據不同的空有法再去闡述不同的空性。 空性的目的又是甚麼呢?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三世諸佛,也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才能得到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都是透過三正見的觀修,來獲得佛果位,唯有這條道路沒有其他道路。 所以這是我說的中論第十八品裡面所提的 【業煩惱滅故 明知為解脫 業煩惱非時 故空悉 羅滅】。 這句記頌文是給你們的承諾,你們要背下來。 這句話非常重要,你們才會知道空性是很需要的,空性不是學者間爭論的話題或發表論文 的議題,好像與自己無關。而是為了斷除我們的煩惱,我們是想要離苦得樂的。我們是自 然地不想要痛苦,痛苦並非是常依自主的痛苦,痛苦是依賴著因緣而有的,這是我們可以 依靠著覺受知道的。 那這個因是甚麼呢?仔細地去觀察的話,如同十八品內所說的,我們的苦蘊確實是一切痛 苦之所依,如果想要離開苦蘊,必須要找到這個苦的因緣是甚麼,找到後來去斷除。所以 業煩惱滅故也就是苦蘊,也就是輪迴,為了遠離苦蘊,它的因緣就是業與煩惱兩者,所以 業和煩惱隨著它的每一個剎那的轉變,而去改變它的本質。如果不是產生對制力的話,它 會持續存在的,如果對制力產生而會去拔除業和煩惱的話,這個業和煩惱若滅除的話,明 知為解脫,就會得到解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80.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5572896.A.E8D.html

10/04 19:01, , 1F
10/04 19:01, 1F

10/04 21:36, , 2F
隨喜~有些筆誤的地方,訂正如下:礙我執->愛我執;真我
10/04 21:36, 2F

10/04 21:36, , 3F
本性->真如本性;凡體->反體;調服->調伏;福報自量->福
10/04 21:36, 3F

10/04 21:37, , 4F
報資糧;菩提心設持->菩提心攝持;獲得一切的遍治->遍智
10/04 21:37, 4F

10/04 21:38, , 5F
隱義先觀道次第->隱義現觀道次第;惟識派->唯識;根據不
10/04 21:38, 5F

10/04 21:39, , 6F
同的空有法->根據不同的空依有法;「業煩惱滅故 明知為解
10/04 21:39, 6F

10/04 21:40, , 7F
脫 業煩惱非時 故空悉羅滅」->「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
10/04 21:40, 7F

10/04 21:41, , 8F
。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
10/04 21:41, 8F

10/04 21:44, , 9F
無明又有初分的人我執,與細我的人我執和法我執->無明又
10/04 21:44, 9F

10/04 21:45, , 10F
有粗分的人我執,與細分的人我執和法我執。
10/04 21:45, 10F

10/04 21:58, , 11F
不是在因為時就已經有果->不是在因位時就已經有果
10/04 21:58, 11F

10/04 22:02, , 12F
去除煩惱,是要透過了解空性,了解自我真性來發生->去除
10/04 22:02, 12F

10/04 22:03, , 13F
煩惱,是要透過了解空性,了解真如本性的智慧的發生
10/04 22:03, 13F

10/06 00:05, , 14F
謝謝你們!
10/06 00:05, 14F
文章代碼(AID): #1NytIWwD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