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十集‧迦奴梭尼經》

看板Buddha作者 (Mindfulness)時間8年前 (2016/03/02 15:0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一次,一位名叫迦奴梭尼的婆羅門,前往袛園精舍詢問佛陀, 如果把佈施的功德,迴向給已經去世的親戚或血親,是否能夠為他們帶來利益? 佛陀回答: 「婆羅門,如果因緣具足的話,它會為他們帶來利益。 但是,如果因緣不具足的話,便不會……。」 接著,佛陀解釋,某人可能會造作十種不善行 (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婪、嗔恨、邪見), 因為這些不善業,而投生到惡趣或地獄裡……。 佛陀說: 「在身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地獄裡。 在那裡,他依靠適合地獄眾生的食物來維生,這是他的因緣。 婆羅門,這是錯誤的因緣,依此因緣,該佈施的迴向功德,不能為他帶來利益。」 他也可能因為同樣的不善業,投生到惡趣而成為動物。 「在身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動物的胎裡。 在那裡,他依靠適合如此投生的動物的食物來維生,這是他的因緣。 婆羅門,這也是錯誤的因緣,依此因緣,該佈施的迴向功德,不能為他帶來利益。」    他可能戒除這十種不善行,而多行善業,因為這些善業,他投生到人間。 「在身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人間。在那裡,他依靠適合人類的食物來維生, 這是他的因緣。婆羅門,這也是錯誤的因緣,依此因緣,該佈施的迴向功德, 不能為他帶來利益。」    他也可能因為同樣的善業而投生到天界。 「在身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天界。在那裡,他依靠適合天神的食物來維生, 這是他的因緣。婆羅門,這也是錯誤的因緣,依此因緣,該佈施的迴向功德, 不能為他帶來利益。」 接著,佛陀解釋,某人可能會造作十種不善行,而因為這些不善業, 投生為某種鬼: 「在身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鬼界。在那裡,他依靠適合該界眾生的食物來維生, 這是他的因緣。無論他的朋友、同伴、親戚、親屬把任何佈施迴向給他, 他便依靠它來維生,這是他的因緣。 婆羅門,這正是其因緣,依此因緣,該佈施能為他帶來利益。」 由於鬼不能吃人類的食物,因此這並不是說,鬼道有情能夠吃人們所做的佈施, 因為那只是白費氣力。 鬼類所得到的,並不是人類所佈施出的食物或東西, 他們得到的是迴向給他們的佈施功德。 在此,如果某人拜祭死屍、遺照,或拜祭墳墓、靈位、代表祖先或逝世者的其他東西等, 而該有情又已經投生到地獄裡,他便是在拜祭地獄裡的有情。 如果該有情是動物,他便是在拜祭動物(例如豬、狗或蚯蚓)。 如果該有情是一個天神,他便是在拜祭天神; 如果該有情是人,他便是在拜祭人 (可能是在很遙遠的國家,投生在擁有邪見的下等家庭,或擁有正見的上等家庭, 或投生為一個造惡的人,或投生為一個行善的人)。 如果該有情是鬼,他便是在拜祭鬼。 這樣的話,便可說該人對佛、法、僧三寶的歸依已經消失了。 因為他在那個時候,對業報法則及生死輪迴擁有邪見。 如果一位比庫,已經培育了足夠的定力,他能夠見到某位比庫去世時已是阿拉漢 (因此不再投生),或聽一位可靠的、擁有這種能力的比庫這麼說。 那麼,該比庫便可以禮拜這樣一位比庫的死屍、遺照、舍利塔等等。 但是,如果他沒有這種能力(或他知道去世的比庫不可能是位阿拉漢), 卻又這樣地去禮拜。那麼,他便是在禮拜一個未受具足戒的有情, 或瓦薩比他低的比庫(如果那位去世的比庫再投生為人,而且在滿二十歲後受具足戒)。 佛陀曾經制了一條戒,不允許比庫禮拜未受具足戒者及瓦薩較低的比庫。 我們回到《增支部‧迦奴梭尼經》, 迦奴梭尼婆羅門詢問佛陀: 「但是,果德瑪大師,如果他這位已經去世的血親,沒有來到鬼界的該處, 誰能夠享用該佈施?」 佛陀回答:「如果是這樣的話,婆羅門,其他已經去世、來到該處的血親, 將會享用該佈施迴向功德的利益。」 「但是,果德瑪大師,如果他這位和其他已經去世的血親,也沒有來到該處, 又有誰能夠享用該佈施?」 佛陀說:「婆羅門,那是不可能的。在這漫長的生死輪迴裡, 他不可能在該處沒有已經去世的血親。 無論如何,婆羅門,把佈施功德迴向給去世親戚的人,不會沒有得到其果報。」 接著,佛陀解釋,對於造作十種不善行,又同時做了佈施的人: 「在身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惡趣的象群當中。 在那裡,他得到飲食、花及其他飾物。 由於他前世是個殺生者等,因此在身體分解死亡後,他投生到畜生界的象群當中。 但是,由於他前世佈施婆羅門與沙門飲食等善業,因此作為一頭象, 牠它能輕易地得到飲食、花及其他飾物。」 對於死後投生到馬群、牛群、豬群、羊 群、雞群當中的人,佛陀也給與同樣的解釋。 接著,佛陀解釋,對於造作十種善行、又同時做佈施,死後再投生為人的人: 「在那裡,他擁有上等的五種欲樂。由於 他戒除殺生等,因此死後他再次投生到人間。 由於他佈施給婆羅門與沙門,在這世他擁有上等的五種欲樂。」 以下,繼續討論關於佈施及把佈施的功德迴向給去世的人。 《小部‧小誦‧牆外經》記載,有一次, 賓比薩拉王(古譯 頻婆娑羅王)供養佛陀和僧團。 在那個時候,有一大群在過去世曾經是該國王的親戚(這包括朋友、同伴、同事) 的鬼們,聚集在牆外,期待國王會把佈施的功德迴向給他們……。    佛陀使得這些鬼類有情,都能夠被國王看得見。 在倒佈施水(滴水迴向)時,賓比薩拉王迴向道:「這是給我的親戚的。」 在那一刻,出現了一個長滿蓮花的水池,給那些鬼類有情享用。 他們在該池裡沐浴、喝水,去除了他們的煩惱、疲累及口渴,皮膚的色澤也變成金黃色。 在賓比薩拉王,供養食物、粥、主食和副食給佛陀與僧團的時候, 他也把這些佈施的功德,迴向給那些過去世的親戚(現在的鬼類)。 就在那一刻,出現了天界的食物、粥、主食和副食等,給那些鬼類有情享用。 吃了那些食物之後,這些鬼道有情的諸根已經復原。 在供養袈裟和住所給佛陀與僧團的時候,賓比薩拉王也迴向給他們。 那時,出現了天界的衣服、鞋,以及附有地毯、臥具等傢俱的天界宮殿, 給那些鬼類享用。 正如世尊所決意的,所有人都能夠看見這奇妙的現象,賓比薩拉王也感到非常滿意。    接著,在世尊食完賓比薩拉王供養的食物,以及表示吃飽之後, 他誦出這些偈:「在牆之外他們站著等待……」, 作為給與賓比薩拉王的一堂『增喜』開示。 增喜是在供養後給與的開示或念誦,其巴利語是anumodana,modana是『歡喜』, anu是『重複』。 因此,anumodana是增喜開示或念誦,以提升眾佈施者的信心, 增強他們的善業、福業,以及把它深刻地印在心中。 這不是感恩之言(那是外來的信念),也不是給予祝福(更糟的外來信念), 也不是任何形式的魔術:只有善業與福業的『祝福』和『魔術』。 佛陀在《牆外經》說: 「在牆之外他們站著等待,還有在交接及三叉路口, 回來到他們以前的住家 (注釋說,這是指他們以前住的家,或者是親戚的家,因此他們覺得那也是他們的家), 他們在門柱邊引頸等待。 但在準備了豐盛的餐會,具備各種各樣的飲食品, 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憶起 (他們以前對佈施產生嫉妒和慳吝,導致沒有親戚能憶起現在作為鬼類的他們), 這些由舊業產生的生物。」 投生為鬼,是過去世的業(舊業)——嫉妒與慳吝——的果報。 在巴利聖典協會對這部經的譯文裡,譯者智髻尊者給予一個注解。 他引用佛陀在《增支部‧第一有經》的開示: 「阿難,如果沒有在欲界成熟的業,是否會有欲有(欲界生命)?」 阿難回答:「不會,尊者。」 佛陀說:「便是這樣,阿難,對於受到無明蒙蔽、受到貪愛束縛的有情, 業是田,識是種子,愛則是水份,把識種在下等界。 這是如何在未來世產生新生。」 對於色有(色界生命)和無色有(無色界生命),也是同樣的道理。 涅槃則完全沒有這一切。 只要眾生還擁有無明和貪愛,他們便會投生到各種不同的 生存界裡,那就是三有:欲有、色有和無色有。 鬼界被包括在欲有裡。 再者,佛陀在《長部‧大因緣經》中,對這些事也給與了既清楚且詳細的解釋。 回到《牆外經》,佛陀說: 「因此那些心懷慈悲的人,會為他們的親戚做供養,供養那些既清淨 (不是偷來的,不是用偷來的錢或其他不如法的方法得來的錢去買來的) 且殊勝、適時又適當 (適合給僧團吃,是許可的。如果要有福業的話,施物必須是戒律許可的) 的飲品食物(這包括了一切的必需品)。 這是給我的親戚的 (投生到餓鬼界的親戚。只有投生到餓鬼界的親戚, 才能夠從這佈施迴向的功德中獲得利益),願親戚們得到快樂。 那些來到該地聚集,逝世的親戚餓鬼眾,定會急著給與隨喜,以便獲得豐盛飲食。 願我們的親戚長壽,我們依他們而得到 (注釋說,佈施者使得三個必需條件具足:餓鬼眾自己的隨喜、 把佈施的功德迴向給餓鬼眾、受施者是佛陀或僧團——殊勝的福田)。 已向我們作出致敬(已經做了佈施和把它迴向給鬼道有情),沒有佈施者會缺果報。」 該經的義注解釋,不可誤解人類所造佈施的善業,可以在另一個有情身上產生果報。 鬼類有情會從該佈施當中得到利益,是因為他們自己隨喜該佈施、 歡喜充滿、對業報法則充滿信心:這是善業與福行。 所以鬼道有情的痛苦,也會因為該些善業而得到減輕。 對別人的佈施感到隨喜與歡喜,正好與導致他們投生為鬼的嫉妒和慳吝的不善業相反。 佛陀說:「在那地方沒有耕種,也找不到牧養牛隻,同樣沒有經營商業, 也沒有金幣的交易:逝世的親戚餓鬼眾,靠這裡的佈施維生。」 義注解釋,在鬼界裡,只有一個方法能得到人類的利益, 那就是隨喜人類迴向給他們的佈施功德。 只要有情還是在鬼界裡,他們便會依靠這樣的利益。 「如降落山上的雨水,向下流到空的山穀,同樣地這裡的佈施,能夠利益那些餓鬼。 正如河床漲滿之時,能承載河水去填海,同樣地這裡的佈施,能夠利益那些餓鬼。」 這兩首偈是眾比庫接受供養後常誦的偈,有時也會實行一個儀式, 即把水倒進由一個較大的盤托著的小碗裡,以此作為一個標誌,以令心專注。 當水滿到溢出來時,眾比庫便會念誦這兩首偈。 「他已給了我,他為我而做,他是我的親戚、朋友、密友。是故當為逝世者行佈施, 回憶他們以前常做的事。不是悲泣,不是傷心,也非任何一種哀慟, 能夠利益到逝世者,親戚還是依舊不變。」 義注解釋,當親戚們逝世時,如果人們只是悲泣、哀慟等等,卻沒有為他們做佈施, 他們的淚水和哀慟只是一種自我折磨,根本不能為逝世者帶來任何利益。 「但為他們做了這項佈施,妥善供養給僧團的時候,它能夠長久地利益他們, 在未來乃至立刻便見效。」 義注解釋,那些鬼類有情,在之前過去世所造的善業,能夠在很遠的未來世產生果報, 也能夠即刻便產生果報。 「已如是開示利親戚之法 (透過佈施及把它迴向給逝世者,已經開顯了對過世親戚的責任之法。 這是實行對親戚的責任的方法,而不是傷心、悲泣等。 在此,佛陀解釋他已經透過這些偈解釋了那些責任), 及如何向鬼類致以敬意,及如何給與諸比庫力量,及你們如何積累許多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21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56902268.A.438.htmlEvolutionWin:轉錄至看板 Buddhism 03/02 15:04 EvolutionWin:轉錄至看板 marvel 03/02 17:22

03/03 07:54, , 1F
隨喜~
03/03 07:54, 1F
文章代碼(AID): #1Mrf1yGu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