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以惡引善是錯的

看板Buddha作者 (Richard)時間11年前 (2013/07/16 19:16), 編輯推噓4(4030)
留言3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起因於之前有人寫信給我,所以我想到了一個問題 某些宗教團體雖然不正派,斂財 但是 信徒卻因為信奉了這些宗教而行善,改善了自身和家庭 雖然最後可能會被騙走金錢財產,但是只不過是損失了金錢 而金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失去了又有何妨 更何況不是我的錢XD 乍看之下我總是想不明白,因為這一定是錯誤的,但是造成的結果是對的 那麼這樣的錯誤是否是該遏止的?還是我錯了,這樣的惡是應該容忍的? 心裡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不是應該容許這樣的惡存在 但是心裡就是覺得,錯誤的東西,就是錯誤,應該不只是這樣而已 直到剛剛想到我看過的影片,才猛然頓悟,這絕對是錯誤的 以惡引善絕對是錯誤的 這個影片是 一場思辨之旅-Michael Sandel 書: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作者:邁可.桑德爾 哈佛的教授 其中有一段提到: 急診室來了五個受了重傷的患者,每個人不同臟器都受了嚴重損傷 如果不能即時找到臟器來幫他們開刀,可能五個人都會死 而隔壁病房有一個健康的路人甲,他只是來做健康檢查 那我們是否能夠或應該偷偷摘取他的器官來救活另外五個人 也就是殺一人救五人 答案是不應該,因為就算此時真的多救了五人 但是也會造成沒有人會再信任醫院醫師了 更多的患者可能就算生病了也不敢就診,這樣的先例一開 可能反而會害死更多人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宗教,這些宗教斂財或宣傳錯誤的觀念佛法 但是幫助了一些人暫時或提升了生活 這些宗教還是錯誤不應該容許存在的 因為他造成了其他更多人對於正派宗教的誤解或不信任 使得原本可能可以皈依正法的人,卻不信任宗教是良善的,認為他只是斂財 就像台灣很多的職業乞丐,造成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反而得不到幫助 因為人們的不信任 在其他地方也有看到類似文章,有些人也跟我有著同樣的困惑 明明知道有些宗教團體是錯誤不正派的,但是似乎又應該容許其存在 所以把自己想到的提出來給大家參考 -- 『想要我的財寶嗎?想要的話 自己去拿吧! 我把所有的寶藏都藏在Buddha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77.49

07/16 20:13, , 1F
這例子失敗,因為這是有傷害人的例子。
07/16 20:13, 1F

07/16 20:14, , 2F
某些宗教團體的不正派其實不過是錯信,錯信而學到更好品德~
07/16 20:14, 2F

07/16 20:14, , 3F
若說該宗教傷害了某人以幫助另一人,才能以文中例子來類比
07/16 20:14, 3F

07/16 20:17, , 4F
如果是錯信的話,我想應該不算不正派,不正派的話,
07/16 20:17, 4F

07/16 20:17, , 5F
已經是以斂財騙色之類的為目的,而傷害的是錢包~~
07/16 20:17, 5F

07/16 20:18, , 6F
如果是以謊言之類的來宣揚自己的理念,謊言本身也是
07/16 20:18, 6F

07/16 20:18, , 7F
一種傷害吧
07/16 20:18, 7F

07/17 22:36, , 8F
hmm, 生死學裡有提到,那得視「善」「惡」「正義」的定
07/17 22:36, 8F

07/17 22:37, , 9F
義而定..學理的名詞我忘了,但想表達的是:只要是正知
07/17 22:37, 9F

07/17 22:38, , 10F
正覺,不管透過何種方法,都只是在人間道場修行的過程.
07/17 22:38, 10F

07/17 22:39, , 11F
比方説thismy板友所言:我們覺得是"正"的,另個角度可
07/17 22:39, 11F

07/17 22:39, , 12F
能是"斜(邪)";好比某些傳道士、僧侶或道士的莫名堅持..
07/17 22:39, 12F

07/17 22:41, , 13F
換個角度來說,人命短矣;生而為人,百劫難遇。活在當
07/17 22:41, 13F

07/17 22:42, , 14F
下,才不枉前世(或累世)積福,才可借這肉軀一用。肉身
07/17 22:42, 14F

07/17 22:42, , 15F
之命有期,慧命則無..引自哪篇經典我也不確定了。
07/17 22:42, 15F
只要是正知正覺,這裡不就已經判斷是正了 ? 如果是正知正覺當然沒問題呀,對我而言,各種宗派各種法門都沒什麼不好 就像你要從台北到花蓮,可以坐火車、坐飛機、開車、騎車、走路 問題在一些團體本身就是以斂錢為目的,或者本身就是在散播錯誤的觀念 因為肉身之命有期,所以才要更趁這時候走對路,更珍惜為人的這段時間

07/17 22:43, , 16F
再拉回到原PO的論點:"錢"是物質的,但若將其視為有生
07/17 22:43, 16F

07/17 22:44, , 17F
命之物,不管是消費牠、儲存牠、捐獻祂;只要是抱持著
07/17 22:44, 17F

07/17 22:45, , 18F
一顆清淨、無我的"心",捨棄利益、權名,或許就不會去
07/17 22:45, 18F

07/17 22:46, , 19F
在乎這三度空間的二元化概念,而是更高層次的"中性不動
07/17 22:46, 19F

07/17 22:46, , 20F
點"了吧。就好像泰山那樣:叢林間抓著藤蔓,從這邊盪到
07/17 22:46, 20F

07/17 22:47, , 21F
另一邊。一旦分心了(無明)、不敢放手(我執),好一點是
07/17 22:47, 21F

07/17 22:48, , 22F
錯過時機,仍在原來的藤蔓擺盪,只要等待即可再次往"彼
07/17 22:48, 22F

07/17 22:49, , 23F
岸"前進(即:【心經】中,圓覺者們所在的涅磐之處)
07/17 22:49, 23F

07/17 22:50, , 24F
壞一點,就看泰山從樹上摔下來罷了。
07/17 22:50, 24F

07/17 22:52, , 25F
『謊言』與否,時間會證明它~ 不需言行,自然會被淘汰
07/17 22:52, 25F

07/17 22:53, , 26F
感覺上,講的有點亂。因為自感思緒跑得比手指敲鍵盤快.
07/17 22:53, 26F

07/17 22:56, , 27F
簡言之..法不分善惡,只是得"道"的過程,結果是相同的~
07/17 22:56, 27F
其實我的論點不著重在錢財XD 錢財利益這些只不過是身外之物 重點在於這些斂財的宗教對於佛教的傷害,甚至對於想進一步修習佛法之人的傷害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是好人無誤,在妙X門下十五年了吧 我去不到半年就覺得有問題離開了,但是他還是依然感恩師父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知道什麼是假什麼是真的 法門還是有善惡之分的,在網路上有看到這個故事 關於 鴦倔磨羅 http://ybamswk.cdc.net.my/ebook/faq3/faq3-4.htm 節錄: 終於,他想到了一個借刀殺人的詭計,他要利用國王的武力來解決伽瞿的生命。 他把伽瞿叫到面前,裝著非常嚴肅而又懇切的樣子,對伽瞿說︰「你是我最喜歡的學生, 我現在要教你一個得道生天的秘密法門。」   「謝謝老師的恩典,弟子願意承教。」伽瞿是個聽話的好學生。   「那麼你聽著︰你在中午之前,持劍站在進出城門的大路口上,見人就殺,殺一個人 ,便割取一隻手指,用線貫穿,戴在頭上,成為指鬘;殺滿一千個人,穿夠一千隻手指, 你就得道了,被殺的人也可生天了。」 如果今天一個宗教為了人們的錢財,跟大家說 你們必須要把所有的財產拿來供養師父才能得道升天,那是真的會有人照做的 甚至有些家庭失和就是因為信佛太迷,把過多錢財都拿去捐獻 http://www.book853.com/wap.aspx?nid=289&p=11&cp=12&cid=67 節錄: 但也有一些貧窮困苦的人,為了面子而強作金錢布施,這些 都不是佛教所希望的。甚至 有些人學佛,由於不合理的布施,導致家庭失和。譬如先生或妻子信佛以後,經常到寺院 發心,布施做功德,卻不管家裡的生活,這樣很 容易造成家庭失去平衡、快樂,這都是 不合理的處理錢財的方法。 佛經佛理看多讀懂了,自然應該要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 編輯: flydragon198 來自: 118.171.77.49 (07/18 21:34)

07/24 05:52, , 28F
原來是這樣.. 我只知道伽瞿故事的後半段, 但最近可能較
07/24 05:52, 28F

07/24 05:53, , 29F
多事情,無法仔細回覆:故事的後段是,伽瞿被佛陀點化,
07/24 05:53, 29F

07/24 05:54, , 30F
靠的是一句話(那時伽瞿已999人斬):『請你在斬我之前,
07/24 05:54, 30F

07/24 05:54, , 31F
把路旁的那樹枝折下。』(折下後)『其實我只把要求說了
07/24 05:54, 31F

07/24 05:55, , 32F
一半:請你把樹枝接回原樣。』雖然眾人不願讓伽瞿成為
07/24 05:55, 32F

07/24 05:56, , 33F
佛弟子,但佛陀說:『我需要敢作為的人。』原文參考自
07/24 05:56, 33F

07/24 06:05, , 34F
ISBN: 957-86930524, 第139~141頁:能量
07/24 06:05, 34F
文章代碼(AID): #1HvIjslH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