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ty Three新專輯Toward the Low Sun

看板Brit-pop作者 (big bands are boring)時間12年前 (2012/02/20 17:11), 編輯推噓9(903)
留言1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專輯將在本月底發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敝人世界最愛的樂團之一Dirty Three,在隔了上張大作Cinder長達約七年時間, 終於將在本月推出全新專輯Toward the Low Sun,在這張唱片尚未發行前,基本 上才剛完成後製時,就聽到一大堆的Buzz,就是和他們比較親近得有先聽過的(這 裡面還包括一些獨立界的大牌藝人,相信我),而Warren Ellis在一個有關 Grinderman解散的訪問中,當記者問到Dirty Three新專輯時,Warren說:"I think we may have cracked it. This may well be the definitive album from Dirty Three."(基本上就是生涯代表作的意思),而後來馬上我又聽到 Cocteau Twins團員Simon Raymonde和我講,然後在Facebook大聲公告: ''we can tell you this....THE ALBUM IS FUCKING INCREDIBLE!' 而Simon Raymonde同時也是知名英國獨立廠牌Bella Union的負責人(旗下藝人包 括Fleet Foxes, Laura Veirs, Midlake, Howling Bells, Andrew Bird, The Dears, Explosions in the Sky, Radiohead的Philip Selway還有最新加盟的M Ward),由於發行日期還早,他又外補一句: ''I can tell you this much....new Dirty Three album is absolutely amazing!" 然後又聽到一堆有聽過的藝人blah, blah, blah的講,但是我最近實在是太忙 了,一直巡迴一直跑一直跑,還有到歐陸出差,實在沒有時間到Mick Turner家去 ㄎ一ㄤ一張來聽聽XD,這兩個月一直聽很多人講,搞的老子一直心癢癢的,但是 實在是太忙了,上個禮拜我終於拿到傳媒試聽片(而且是成品),一聽完我終於知 道為什麼大家會這樣講了,因為實在是齁齁齁齁~~~~~~~ XD 但是我還蠻確定應該 不是所有人都搞得懂他們在幹嘛的(尤其是那些POST ROCK掛的),而且這也不是一 張可以只挑任何一首歌聽的那種唱片,除了一定要整張聽之外,而且要聽好幾遍 才知道為什麼那些人會這樣講,因為基本上我也是這樣想的XD 這的確是一張非常 不同的Dirty Three專輯。 真正的Dirty Th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對Dirty Three其實有很多人都有個非常大的誤解,就是小提琴手很帥勁、還有 什麼鼓手很屌一堆的,但是事實上是其實重點並不一定是在音樂上,是真的在三 人間的情感表達上,那種三人真的用樂器對談,就像是真人在對你講話一樣,而 且那種非常unique 的默契,還有絕對由心出發的音調,絕對是世間少有,更套句 Nick Cave講的:絕對是World Class!而他們每個人的獨特音調,甚至於就算是 他們每個團員和別人合作,你一聽就可以知道是誰,而且別人就算要抄也很難 抄,我曾經在Bonnie Prince Billy的唱片,一聽就知道那是Mick Turner,因為 那種拖泥帶水的彈奏方式,真的是舉世無雙,你在PJ Harvey、Cat Power、Beth Orton或是Marianne Faithfull裡聽到Jim White,別人也不用告訴你,那的確就 是Jim White,因為在小聰明上的運用和那種獨特的擊鼓法,搖滾和獨立界也很難 找到相同的,而Warren無論你是在Bad Seeds、Grinderman等,甚至於是完全不同 風格的德國女伶Ute Lemper或是Primal Scream裡聽到他,或是與世界級古典樂鋼 琴大砲郎朗,你也一定可以知道那就是Warren Ellis。 Nicak Cave & Warren Ellis The Rider Song (from The Proposition OST ft. Jim White) http://tinyurl.com/6qzmwpr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Oh My Lord (from No More Shall We Part ft. Warren Ellis) http://tinyurl.com/8ytt8qn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Love Letter (from No More Shall We Part ft. Warren Ellis & Jim White) http://tinyurl.com/2756r2 Marianne Faithfull How Many Worlds (from Easy Come Easy Go ft. Jim White) http://tinyurl.com/6txg4u7 Cat Power Metal Heart (from Moon Pix ft. Mick Turner & Jim White). http://tinyurl.com/6vj4vlc Bonnie Prince Billy 2/15 (from Get on Jolly ft. Mick Turner) http://tinyurl.com/83g92e8 Smog Our Anniversary (from Supper ft. Jim White) http://tinyurl.com/6onbpx3 PJ Harvey Dear Darkness (from White Chalk ft. Jim White) http://tinyurl.com/7p5nlya Post Roc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們那般音色的處理,還有絕對特色的彈奏方式,的確讓他們三人湊在一起時, 基本上就像是在說話一樣,也絕對不是formatted 的東西,這是為什麼不是全 部,但是我覺得有些所謂post rock,是個有夠無聊的東西,不只就是個完全 formatted的產物,完全predictable,除了沒有什麼動能外,說真的講無聊應該 是客氣,還不如去聽純噪音掛或是現代音樂,還比較真而且比較有料,而且絕對 是從心driven,我一直覺得Dirty Three根本不是坊間所謂的post rock團,只是 不好彩的被那個無聊的tag賽到XD 我還寧可他們被歸在什麼民謠團、爵士團、搖 滾團甚至於是龐克團,因為post rock這種東西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假如把一些 很簡單的chord progression,拆成一個一個note來彈,然後所有用的 arrangement基本上就是predictable到靠悲,你feedback到爆都沒有用,我真的 完全搞不懂還有什麼所謂感動或是噴淚的空間XD,formatted就是formatted,而 其實說實話很多早期被歸類在這個tag下的所謂大咖藝人,基本上都很堵爛這個 tag,尤其是爵士底的,或是以前追六七零年代合成樂器或是實驗音樂那掛的,也 搞不懂為什麼小孩是拜那個formation,而不是其背後之無限創意,公開很含蓄因 為還要賣唱片XD 但私底下講基本上就是幹聲連連XD 早期的 Dirty Th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其實Dirty Three無疑是個百分百的現場團體,並不是唱片型的樂團,成為他們 樂迷將近二十個年頭,很負責任的講,基本上幾乎沒有一張唱片抓住過他們情感 的精華過,除了早期可能前三張外(1994年的Sad & Dangerous、1995 年的Dirty Three和1996年的 Horse Stories),尤其是1995年的同名專輯Dirty Three,基本 上的確是他們成軍來最好的作品,除了真正抓住了他們完全原創的獨特性,也在 情感的保留上得到充分的發揮,也有當個時代同期團很少有人見得到的創意,而 且沒有太過的over production厄殺的他們的情感的那個部份,是一種情感不溫不 火的在三人之間傳遞,而且除了沒有太過外,在唱片中你可以聽到無盡的星空, 你更可以聽到吵鬧的酒吧聲,像是熱汗淋漓和烈酒滿杯的小酒館,而像是小品作 品Everything's Fucked,到目前為止還是Dirty Three無疑的define moment,讓 你在深夜聽時那種滿滿的哀愁,不禁道出一聲:幹!我的人生實在是太幹了!XD 最後再外加三聲:幹!幹!幹!來呼應一下歌名!XD Everything is Fucked (from The Dirty Three 1995) http://tinyurl.com/7g25q6u 而因為那時他們還比較菜,而且也沒有什麼recording budget,所以很多東西都 是現場的,沒有過多的over polish或是overdub,其實那才是真正的Dirty Three ,因為可以保留住比較多的東西,而在那個時期結束後,他們便進入了一個比較 注重production的時期(指唱片的部份),由知名制作人Steve Albini開始接手他 們經典專輯Ocean Songs後,那時Jim White學了還有抓到了很多自創的技巧運 用,包括他不只是刷擊式擊鼓法(但是是用他很獨特的方式),還有在鼓件上放不 同物件,而發出別種鼓手做不到的奇怪鼓聲,還有Warren因為搬到歐陸完全不同 的樂風大轉變,雖然這張已經成為許多人口中的經典專輯,All Tomorrow's Parties的負責人Barry Hogan更道出,此團因為其完全的獨特性,成為他那個時 期最愛的樂團之一,而Ocean Songs更是他裡面的首選,也邀他們在歐陸和澳洲 ATP的Don't Look Back系列中演出,其中在他們倫敦Barbican劇院的售罄演出 中,Nick Cave還意外現身,負責彈奏全場鋼琴的部份,而在Flaming Lips邀請他 們到紐約的ATP演出時,Nick Cave更再度現身助陣,但是實話在唱片的部份,還 是沒有抓到Dirty Three的重點。 Rolling Stone Interview @ Flaming Lips ATP New York http://tinyurl.com/6dsghhp Dirty Three ft. Nick Cave - Sea Above, Sky Below @ ATP NY Hotel http://tinyurl.com/3gw6pos Whatever You Love, You A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後來下一個時期的Dirty Three,又更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便是他們正式進入了 完全分隔在世界三地的時期,首張專輯便是在老牌英國傳奇樂團The Who吉他手 Pete Townshend的私人錄音室錄製的Whatever You Love, You Are,其實的確是 一張佳作,而那時Warren其實很迷戀他的新遊戲,那便是looping和sampler,而 創造出了他們從來沒有過的感官豐富感,而且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是充分計畫過 的,但是因為over dub太嚴重,變成了一張有點高貴典雅的作品,但是多少還是 因為如此的關係,還是少了一些他們早期那珍貴的row和情感上的直接,但是實話 講的是,他們那時的現場,基本上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驚人時期,真正在他們的絕 對最高峰(一直到他們第一次來台表演的那時),我還記得Eddie Vedder在一場表 演看到他們,因為太過震撼,直奔後台指名要見他們,而Placebo的Brian Molko 更自己出資,做他們的小電影Sue's Last Rider到影展參展,反正他們的現場真 的是那時的佳話,只可惜唱片還是很難抓住他們,幾乎是現場演出的一半都不 到。 I Offered It up to the Stars & The Night Sky (from Whatever You Love, You Are 2000) http://tinyurl.com/6n38497 I Really Should've Gone Out Last Night (from Whatever You Love, You Are 2000) http://tinyurl.com/79vqud8 Brian Molko (Placebo), Jep Thornton & Tarantula presents "Sue's Last Ride" - Short film http://tinyurl.com/6s35peb Part One http://tinyurl.com/7mooczh Part Two She Has No Strings Apollo 台灣首演十週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其實後來的She Has No Strings Apollo的母帶,其實是從台灣寄出去的,因為 那時他們在台灣巡迴,然後去唱了澳洲第二大音樂節Livid Festival,而我記得 那時Mogwai唱他們前面,而Morrissey唱他們的後面,而他們還和Oasis對衝,但 是還有絕對大量人數的人留在現場放棄Oasis看他們,你就知道他們的現場演出, 當時在家鄉真的是傳奇佳話,因為我也沒去看Oasis,而且是三場都沒看XD 但是 在當時他們並沒有表演任何新專輯的歌曲,反而是在台灣首度表演他們新唱片的 歌,裡面像是She Has No Strings和Sister Let Them Try and Follow (尤其是 後者),那個現場實在是太讚了,我還記得當時在以前台北唯一的場地聖界, soundman還是Freedy XD,當時小小的場地擠了約兩百五十人,那到目前為止還是 我目前看過Dirty Three最棒現場之一,當然從十四歲看他們到現在,當然有很多 其他場,但是那場真的是最棒之一,連Warren都有這樣講過,最主要還是團真的 處在完全的高峰,但是同等的,因為現場太過驚人,拿到唱片時還是有點小失 望,你的確可以看到此團在每張專輯的確都還是有在創作上突破,並不是走原地 踏步或是走回頭路那種,但是唱片還是抓不到他們現場演出的Dirty Three。 Everything is Fucked @ 台北聖界2002 http://tinyurl.com/2ccfnhx Red @ 台南誠品歌友會2002 http://tinyurl.com/95xa3d No Stranger Than That @ 台北記者會 2002 http://tinyurl.com/7u8mqkb Cind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05年的Cinder再度回到了Whatever的後製方式,而的確還是有突破到,因為他 們分隔三地,基本上就像小孩一樣,一年見面幾次,而互相的向告訴對方,分開 時到底又學到什麼new tricks XD 然後一起激起新的火花,而Cinder的確還是有 做到,的確還是張佳作而且樂評也買單,而Warren也再度回歸至looping和 sampler,但是其實還是回到老問題上,專輯還是沒有抓住現場的Dirty Three百 分之一,而其實他們那時還有很多別的歌,只是沒有被挑入專輯裡,其實那些歌 很多都有抓到真正的Dirty Three,比如說是只有日本和台灣版本有的bonus tracks,像是In Falls和一堆搞不好連歌名都沒有的,但是他們都沒有用(很可惜 ,因為那才是真的Dirty Three),還是決定用一些旋律比較鮮明的曲目。 Flutter (from Cinder 2005) http://tinyurl.com/7g2k546 In Fall (from Cinder 2005 - JP/TW bonus track) http://tinyurl.com/7vxsul7 Why Toward the Low Su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這是為什麼Toward the Low Sun,的確是他們近年來最重要的專輯之一,我也 的確能明白為什麼Simon Raymonde和Warren Ellis(還有其他聽過這張專輯的)會 那麼講了,其實此種被歸類的樂風,基本上已經存在將近二十個年頭了,當你年 紀大點,你會知道其實那些旋律鮮明的東西,讓人一聽就高潮formatted的那種, 是一件很白癡完全沒有soul的東西,基本上就是騙小孩的東西,或是小孩子在騙 同樣的小孩子,但是hipsters就是hipsters,說真的現在的音樂圈,而且獨立圈 搞不好比主流圈還嚴重些,還是非常的安全牌,聽久了其實讓你彈性疲乏整個大 軟屌,而其實這幾年Dirty Three有點忘記了,為什麼他們早期時有種任何人都無 法取代的獨特性,他們以前真的是一組用『心』說話和互相對話的樂團,而近年 來卻變成了,用『音樂』對話的團體,其實在某個程度上是有點本末倒置的。 Toward the Low Su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Toward the Low Sun基本上真的應該可以說是他們近年來最完整的一張作品, 而且在錄製時就講好了,不用很多的overdubs,基本上就是用現場,而且是三人 的現場,其實這是我等了好久的一張我要的Dirty Three的作品(搞不好十年有), 從第一首Furnace Skies噴出,完全不是旋律鮮明的那種噁心formatted曲調,就 真的讓你心情大爽,這次終於不會讓Post Rock tag到了齁~~~~~~~ Avant-jazz 的亂七八糟,瘋狂大鼓點,像是完全破音六零年代organ聲的bass riff,Buzzing 的吉他一直亂轟,然後Warren提琴不是主角的互相對話,讓你不禁激動終於不是 張給小孩子聽的作品了 (T . T) 因為基本上就是回到早期比較improvised和比較instinctive approach,而幾首 歌甚至於連幾首小提琴都不在是主角了,有像是爵士、有像是原聲帶、鄉村或是 improvising的作品,Sometimes I forget you've gone延續上首Jim White的鼓 點,完全沒有小提琴而Mick Turner只是小點綴,基本上就真的是Avant-jazz的東 西,然後Moon on the land馬上接著是民謠式的佳作,三個人完全沒有over the top的互相對話,而且這次真的是用『心』對話,而並非是用『音樂』對話,而且 這次還不搶話喔XD 真的是很久沒有找到Dirty Three的感動,然後同樣是鄉村民 謠的Rising Below 和 The Pier串連,那種很久沒有的Dirty Three的感覺,真的 油然而生,一路直到唱片結尾幾乎是像是電影原聲帶的Ashen Snow,同樣幾乎把 小提琴拋到十萬八千里遠,用鋼琴來當真正的主軸。 而完美終結曲You Greet Her Ghost,在Jim White的大鼓當背景下,完美的勾勒 出最Dirty Three呢喃式的結尾,整張唱片完了後,就像是看了場香汗淋漓的現場 演出樣,而Casey Rice真的是在那麼多年來,除了早期外真正唯一在唱片抓住 Dirty Three的人,這點基本上連Steve Albini都沒有抓到,Dirty Three基本上 不是『音樂』,一直都是在『心』和『情感表達』上,這才是真的Dirty Three! 是早期的那種很raw的情感,真的是你們從來沒有見過的Dirty Three,因為他們 第一次來台時,基本上已經是下一個時期了,我十四歲第一次看Dirty Three,那 種噴淚是很少人可以想像的,那時本地最大宗的樂風龐克搖滾和Garage Rock, Dirty Three在那時在圈內出現,基本上就是一個衝三小得時空錯亂樂團XD,我曾 經看過龐克頭在現場哭過後,跳到台上瘋狂,也曾經看過長髮metal head,跳到 台上head bend然後被Warren踢下台,不信請看下面那個帶子XD 只能用 incredible來形容,整個大搞笑XD The Dirty Three - live at the Meredith Music Festival 1994 http://tinyurl.com/77mucjr 我想這不是一張所有人都搞得懂的唱片,而且是要聽很多遍而且只能聽整張的唱 片,但是身為樂迷其實還蠻高興他們是丟這樣子的作品的,尤其是等了七年後, 不只是不是小孩取向,更是從心出發,無比完整,讓我再次聽到Mick, Jim和 Warren真的是由心對話,假如再丟那種曲調鮮明,犧牲情感的作品,讓人等了七 年,那才真的是叫衝三小了! Label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rty Three 新專輯Toward the Low Sun,在台將由小白兔唱片代理發行,這個 月底美陸將會由Drag City發行,而歐陸是Bella Union、澳洲是Remote Control 、日本是P-Vine Records、在香港則是Love Da Records。 Dirty Three Li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一些Dirty Three現場演出的Footages Sea Above, Sky Below @ Studio Coast (Tokyo) http://tinyurl.com/7er8sua Authentic Celestial Music @ Studio Coast (Tokyo) http://tinyurl.com/6s3kcqt Deep Water @ Royal Festival Hall (London) http://tinyurl.com/7sfdm6y 1000 Miles @ 10 Years of ATP (Minehead) http://tinyurl.com/7nx3jv9 The Restless Waves @ Meredith (Meredith) http://tinyurl.com/7zwlbhz The Last Night @ Brighton (Brighton) http://tinyurl.com/62qwrch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39.53.227

02/20 21:26, , 1F
等很久囉!
02/20 21:26, 1F

02/20 23:30, , 2F
長知識啊!大推此篇!
02/20 23:30, 2F

02/21 00:04, , 3F
學海無涯
02/21 00:04, 3F

02/21 00:34, , 4F
http://0rz.tw/xu4Jn 整張試聽
02/21 00:34, 4F

02/21 01:59, , 5F
真的…聽過這張會很想把他們以前的唱片全都丟掉
02/21 01:59, 5F
沒有那麼誇張啦XD 只是這張真的有抓到比較多『真正』的Dirty Three,有 保留到比較真實的他們,而Casey Rice是以前芝加哥那掛的一個響咖,也做 過那時真的紅到爆的Liz Phair 成名代表作 Exile In Guyville,他是 Tortoise那掛的,也是第一代Tortoise的touring engineer,基本上對做和 抓improvising的那種團很厲害,而後來娶個澳洲老婆,就base在墨爾本了 (雖然還是全球錄唱片),以前在九零年代中至兩千年初,芝加哥真的是此類 樂團在美陸的集散地,那幫集團真的在紐約幫和洛杉磯幫中殺出一條血路, 你們現在很多膜拜的,幾乎一開始都是簽芝加哥幫的(包括現在很紅的Arcade Fire、DCFC等一堆的),但是近年來被污染了XD 但是我還是覺得同名專輯Dirty Three(台灣沒有代理)和Horse Stories,是 和這張一樣是有真正抓到他們的,尤其是同名專輯,下面你可以點連結聽一 下。 Dirty Three (1995) http://tinyurl.com/758chzp Horse Stories (1996) http://tinyurl.com/7umj8pd

02/21 05:11, , 6F
不知道有機會再來台灣表演嗎?
02/21 05:11, 6F
They are touring Japan & rest of Asia in 2012. Nick Cave MAY tour here in 2012 as well. ;) ※ 編輯: theleaf 來自: 220.239.53.227 (02/21 05:56)

02/21 06:28, , 7F
我覺得Albini把他們弄的好俗氣 XD
02/21 06:28, 7F

02/22 06:26, , 8F
這篇應該轉到後搖板XD
02/22 06:26, 8F

02/22 16:57, , 9F
Nick Cave!!
02/22 16:57, 9F

02/23 10:46, , 10F
第一次聽到他們現場是在海洋音樂祭 在海邊聽他們的音樂
02/23 10:46, 10F

02/23 10:46, , 11F
震撼無比
02/23 10:46, 11F

02/23 11:28, , 12F
認同對後搖這個TAG的說法
02/23 11:28, 12F
文章代碼(AID): #1FGWv6Bt (Brit-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