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軸心與同盟(7)戰略:美國

看板BoardGame作者 (Nothing left to do)時間12年前 (2012/05/13 03:54), 編輯推噓6(6016)
留言2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其實在正式回文前,我想請教一下,作者在玩到「除接下來連續出現異常 極端骰運,否則可以直接判定某方獲勝。」,例如德國在不可能兩回合內失去 首都的情況下拿下莫斯科並完全或幾乎全滅蘇軍;或是在德軍未能對莫斯科有 絕對勝算前,英美就已經進軍到首都西側且美軍環狀運輸完成,可以每輪補上 兵力,而德國無力反攻等。   如果閣下要花到十回合或以上,那我想我們兩個玩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遊戲 ,因為時間長度是完全不同的。(請注意,對AI固定的電腦是不算的。)   另外其實很有趣的一點是:1942年版本是沒有額外IPC規則的....而作者所 使用的地圖則是2004年出品的1942年版本無誤,但於2009年出的並不同,而除此 之外也沒有額外IPC規則....雖然這只是一點小暇疵,並不影響全文就是了。 ※ 引述《eyt9050 (eyt9050)》之銘言: (與欲回部分無關,故刪,底下有刪除部分亦同) : 諾曼地威脅法是將你的運輸船直接通通編上滿編步砲丟到這邊來,這方式戰略上 : 最大的優勢在於,即使同時日本攻破莫斯科依然可以用完整的大集團一搏,而整體來說最 : 大的好處是,非常有歷史感。缺點就是實在太慢,而且就一開始的集團軍而言,有一半的 : IC變成運輸船,導致工業力轉換強度在前期只有0.5,攻破之後四回合(回國再運)以後雖 : 然永遠是1,但是太慢了,這種作法其實打久了就知道問題,大概只比把戰機丟去俄羅斯 : 幫忙防守,這種為了合理化某些東西的存在而硬是生出來的奇怪玩意(簡單的計算就能發 : 現這種作法完全是莫名其妙,美國能用下述的打法,英國北開局就好,這樣搞每元現賠 : 0.54),只能協防沒辦法共同進攻,單獨進攻就是沒肉盾的方式好上那麼一點。   首先,既然是既然是1942版本,又有科研與國家優勢,那麼怎麼會遺忘租借 法案呢?有了租借法案,俄國可以很快的靠著美國不停提供的空軍,加上自己堆 出的大量步兵,就可以正面硬扛德軍的單一大部隊,並且有著小規模絞肉的能力 ,至於怎麼絞,後敘。   即便沒有租借法案,跟蘇軍主力站在一起,也足夠擋住德軍進攻,加上美- 蘇間不會被德國阻撓,也沒有蘇軍後撤會拋下美軍戰機的問題,只要蘇方有先跟 美方溝通即可。 : 這論點我已經重複很多次了,我就再重複一次也無妨,純空軍勉強進攻純步砲要 : 33:40才能占優勢(只用32台的結果是勝率大約只有41%左右),工業力轉換強度只有低得可 : 怕的0.42,而防守的狀況下,工業力轉換強度剛好達到0.5,比美國應有的還低,總之你 : 生一台空軍就是虧掉一半以上的錢,也不用想甚麼空軍會越打越多,會讓空軍越打越多的 : 情況下就是對手兵力分散,在兵力合理調配下絕無此問題(呃,好累,還不知道所謂兵力 : 合理調配的請移駕軸心與同盟(3)正確的兵種選擇下)   至於所謂的飛機越打越多,我想你完全沒看懂我在說什麼。   簡單來說,對於一步或是極少量部隊的區域,與其拿步砲去撞,讓對方下次 行動把步砲都消滅,還不如用步兵加飛機,打完後飛機後撤,只留下步兵當砲灰 即可。   以兩步一砲進攻一步,然後被消滅,損失$10,以兩步一飛機進攻一步, 然後兩步被消滅,損失$6;誠然飛機起始較貴,但在不損失的情況下,常久下 來,就是比較有利的狀況。   更何況起始配置就有戰鬥機,不用額外花錢去生,或是在確認守得住的情況 下,再補即可。 : 在對手已經布好陣的情況下,空軍只能選擇: : 1.單獨去撞大兵團:找死。 : 2.配合步兵去撞大兵團:那何必生空軍。 : 3.單獨飛去敵後撞運兵鍊:我們都知道部隊越多打越少的一方越有利,假設有無限台戰機 : 去打一支步兵就好,步兵被秒殺但是讓戰機方掉了0.33台戰機等於損了3.3元,在如此無 : 比偏袒戰機方的模擬中還是吃虧,可見這打法有多差勁。 : 4.幻想中的對手沒集中的X隻兵,自己也是大概X隻兵,然後多了兩台飛機配合把對手X隻 : 兵打光自己還剩一些兵和飛機無損:此情況不存在。   你忘記第五個選擇,把主力堆在你的主力旁,然後拿飛機+少量步兵吞掉你 的一兵。   以原文這張圖為例:http://tinyurl.com/83vhnnt   先不論怎樣的行動會導致這麼「完美」的配置,畢竟這是範例;但假定蘇軍 以兩步一飛機或三步一飛機拿下南北兩個一兵區域,而主力還在西俄羅斯,德軍 主力強攻勝算很低,那麼輪到德國,德軍會如何反推?   不拿出點東西,簡單收復,那麼那兩塊地就是德蘇都會拿到收入,一直換邊 ,但德軍實際上經濟毫無長進,對盟軍有利。   使用後方部隊去收複,蘇軍就有了「幻想中的對手沒集中的X隻兵」可打。   把主力散開,同上。   放著不管,在後面再放一兵,或是放空。前者蘇軍可以每輪多派一兩隻兵, 反正本來那些兵就是要消耗去交換領土,遲滯德軍進度,等堆了一些再配合飛機 前進,德軍還是要處理;放空的話就是一兵前進佔地,不賺白不賺,後面再讓兵 跟上,繼續添麻煩。   而在作者認為沒必要進攻非洲與中東的情況下,德方的經濟要怎麼能成長? 畢竟這是個起手軸心兵力較多但經濟較差,而盟軍剛好相反的遊戲。雖然我同意 作者所言的兩件事:一個40勝過兩個25(一般情況來說確實如此);美軍有嚴重 的工業轉換能力低下的問題。   但錢比較多就是比較多,而美軍如果採用堆飛機給蘇軍的方式,也就沒有了 多少轉換率的問題,雖說比純生步兵防守虧,但算上運輸艦及護航部隊之後,就 沒差很多了,而美國大兵並不會飛,所以在計算時並不能單純比較單一個單位的 性價比。 : 空軍會占優勢的情況下就是在對手沒有布好陣的情況一點一點的吃掉對手(實際 : 上我也不認為這樣能占到甚麼優勢,看起來是很爽啦,對手只能打不還手,步砲走得慢得 : 要死讓人第一印象就很差,實際上對上陣又亂又生其他兵的人,直接推掉首都更快,一點 : 一點吃還嫌太慢),所以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會讓人認為空軍是有用的,因為前述正確 : 陣型並非顯而易見,A&A通常來說也很少人能夠連續開開到足夠讓你研發到這種陣型。   我是不知道要開多少場才可以這樣研發啦,50場夠嗎?100場夠嗎?若 是單就2004的1942revised打100場不夠的話,那也太過強人所難了點。而我們 並非沒有嘗試過這種打法。   總之,步砲平推的問題就是慢,而軸心至少在前幾回合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除非你有一套規劃熟練,且對方『不管怎樣應對』,你都可以對付,否則越拖延 就是讓英美準備越充份,而就算美軍使用作者所稱最慢的四回合輪轉戰術(四組 運輸船隊分別在以下地區並往下一點移動:Zone10-12-7-9,且在12有少量護衛, 海軍主力在7)成形後,西邊也要開始面對永無止盡的登陸戰。   而作者似乎宣稱放棄海權才是最好的策略?我倒是很好奇在作者認為空軍陸 戰無用,只要步砲即可的理論,可以拿出多少空軍?而遇上空母加戰機與戰艦等 的英美聯合艦隊又有多少威脅性呢?   在陸戰宣稱拋棄空軍以純步砲可取勝,在海戰宣稱艦隊無用,空軍+潛艦即 可,那麼最終的生產究竟是只要步砲,還是其實還是要生空軍呢? : 火炬打法是我中期使用的方式,用法就是每回合生運輸船+滿編步砲往這邊走, : 然後沿著北非一直往高加索,這方法稍稍解決了諾曼地威脅法早期拿不到IC的問題,速度 : 上大致就是快一回合,後來我還是覺得有點緩不濟急。   這個連所謂的諾曼地威脅一起回。   說實話,不管打不打諾曼地登陸,火炬都是一定先登的,前文寫的Zone12就 是,然後再看要堆一波進入地中海,還是堆一波玩諾曼地登陸,或是開始輪轉地 每回合登陸一次諾曼地消耗德軍(對,這樣美軍比較虧,不過德軍就是要在西線 補兵,而西線每必須補一隻兵,東線就少一隻,而如果德軍放棄,英美可以在短 時間堆出英國先全力一波,再換美國一波,就可以讓德軍不回防守不太下的攻擊 ,畢竟登陸部隊恰巧就是以步砲組合為主,但德軍主力此時,嗯,走不回來的, 只有飛機有這個機會,坦克說不定可以。   事實上正因為看到了所謂的「諾曼地威脅法」竟然是直衝諾曼地,而「火炬 作戰」竟然是下船後「走」到高加索(四回合),而用這種緩慢且全線都會受到 來自海上威脅的運兵線,讓我好奇作者一場都打幾回合.... : 太平洋進攻在50周年版難用無比,這劇本是日本先動的,不能像舊版一樣英國幫 : 你先消掉一堆部隊,要不要跟英國兌掉的權力掌握在日本手中,夏威夷外的海軍還會再被 : 打一次像這樣。 : 1戰機1轟炸機來自日本本土,其他海軍來自菲律賓外海,所羅門群島外海以及卡 : 羅林群島外海,基本上海軍會全滅,然後輪到美國的時候美國能打到的海軍加上能打到的 : 本土空軍能贏(不換白不換),但是會剩不到3隻,基本上就等於海軍要重蓋了,而日本這 : 時還有一支主力在東印度群島。 : 這等於是要追回日本海軍的IC要多花1回合左右,而日本的IC其實根本沒比美國 : 少到哪去,尤其日本觸發IC+5的獎勵很容易。   說實話,在1942Reised這版本,美國打太平洋線基本上是很不明智的選擇, 畢竟海戰獲勝,還是要佔地才有收入,才會真的挫傷日本,但又要海戰獲勝又要 能夠不停登陸,是很大的一筆支出,特別是這是會隨著日本追加艦隊而上浮,永 無止盡的一筆龐大支出。   但是這樣的海軍交換有一個用處,日本就是要拿錢生海軍,錢拿去生海軍就 是會影響陸軍軍費,而陸軍少了,中英等就更有存活機會。   當然,這需要美國能夠兩邊兼顧,且英蘇要能以兩國之力(最多加上美國一 點點協助)撐住德國,所以並非是個好的策略。 : 說了那麼多,終於該來介紹美國的神之打法了,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全部生轟炸 : 機戰略轟炸就好,這戰術生效快,風險可計算,轉換強度高,而且還是齊頭式的削弱(一 : 個40IC的國強於兩個25IC的國),假設今天你有6台轟炸機去炸某地,先被射掉一台,5台 : 可以打掉17.5的IC(我知道有上限,這只是個方便計算的例子而已),也就是說你花掉12元 : (或15元)掉了一台轟炸機換來的是對手工廠地IC被炸乾(或者要修到乾,規則總是改些不 : 重要的地方結果還不是一樣),反正美國本土安全得很,根本不需要像其他國家一樣生步 : 砲,正常情況下的工業轉換又爛,轟炸機飛得快一回合就能到英國,還有一堆科技跟國家 : 優勢能支援(科技篇述),管其他人幹嘛反正炸就對了。   戰略轟炸是個值得稱道的作法,但是原作者的敘述有一些問題。   首先,在這個版本,戰略轟炸能夠炸掉的IPC上限是該地價值,以最有價值 的德國本土來說,是$10上限,當然這很都,但每次只要掉了一架,就是虧本 ,雖說美軍虧這幾塊不怕,但其他的就虧更多了。   (如果是要修理的版本多半會上限高一些,但對方可以選擇修或不修,比起 強制掉錢來說,比較有彈性,雖然大多數時候是非修起來不可的。)   再者,如果美軍只有轟炸機,單靠英軍很難短時間內對德國西線作出有效力 的威脅(登個挪威差不多了),那德軍至少可以忽略西線一陣子,一來一回,其 實並不能說特別划算。   還有,這版本在移經有防空砲區域時,是會被攻擊的,所以打德國本土以外 的工廠,在以英國為出發點的情況下,除去轟炸德國本土可以全走海域以外,是 有可能被打兩次以上的。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準備個四架轟炸德國本土,掉一架就補一架,剩下 的錢還是拿去作別的事吧,不是什麼東西單看此單位性價比最高,就可以無窮盡 的使用它,而忽略了大環境的各種狀況限制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36.144

05/13 04:18, , 1F
錯字好多....大家多包涵 Orz
05/13 04:18, 1F

05/13 04:21, , 2F
原PO是用50周年版的1942劇本,所以可以炸到20傷害
05/13 04:21, 2F

05/13 04:22, , 3F
不過美軍從頭到尾只轟炸而不組織登陸武力確實很難取勝
05/13 04:22, 3F

05/13 06:11, , 4F
感謝說明
05/13 06:11, 4F

05/13 16:45, , 5F
但是50週年紀念版有義大利。
05/13 16:45, 5F

05/13 16:46, , 6F
原作者聲稱版本為:1.無義大利 2.驅逐艦12元 3.坦克3/3
05/13 16:46, 6F

05/13 16:47, , 7F
顯然最可能是2004年的重製版,也就是我們之前常開的版本
05/13 16:47, 7F

05/13 16:55, , 8F
換言之,轟炸德國的極限就是10+6,頂多加上高加索的4
05/13 16:55, 8F

05/14 04:12, , 9F
代貼者(雖然就我遇到的狀況我懷疑這點)砍文了,所以也就
05/14 04:12, 9F

05/14 04:12, , 10F
沒啥好討論的了,不過說是一切都因為我然後砍文關站....
05/14 04:12, 10F

05/14 04:13, , 11F
原來我的回文可以操控人類心靈與自由意志呢,我都不知道!
05/14 04:13, 11F

05/14 07:32, , 12F
說是我大概又要被稱沒仔細看,是「很多像我這種人」....
05/14 07:32, 12F

05/14 07:33, , 13F
不過嘛,我只能說原作者你想太多了
05/14 07:33, 13F

05/14 11:11, , 14F
我也很懷疑他的動機,說懶得養帳號,但桌遊板發文門檻低
05/14 11:11, 14F

05/14 11:26, , 15F
貼在公開討論區,又不允許討論,那也不用多談了
05/14 11:26, 15F

05/14 18:20, , 16F
寄私信嗆人還滿沒品的。
05/14 18:20, 16F

05/14 21:21, , 17F
有人問了,抱歉沒講清楚。就是原發文者用免洗ID寫信嗆
05/14 21:21, 17F

05/14 21:22, , 18F
Enrik,用詞還很幼稚說要灌爆信箱云云,叫他趕快換帳號
05/14 21:22, 18F

05/15 00:57, , 19F
看過他網誌最後一篇文,就真的是很幼稚的謾罵
05/15 00:57, 19F

05/15 00:58, , 20F
雖然他提出的一些觀點,有特別之處,但是能不能真的應用
05/15 00:58, 20F

05/15 00:59, , 21F
還是有待商榷,畢竟是很極端的打法,可能還有誤導的疑慮
05/15 00:59, 21F

05/15 12:34, , 22F
都二十三、四歲的人了...。
05/15 12:34, 22F
文章代碼(AID): #1Fhi0JbN (Board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