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關於藍芽

看板Bluetooth作者 (我要p幣~~~)時間19年前 (2005/01/18 19:5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noteobook版的精華區資料,特轉來藍芽版賀一下 ^^" 藍芽技術是一種 "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 ,在 1994 年由 易利信 ( Ericson ) 所提出,當時的目的是要研發出一種新的 無線連結技術可以用在低耗電的消費裝置上。藍芽這個名字 源自 "丹麥的維京國王",這個國王一統了丹麥和挪威的江山, 而開發藍芽技術的小組也希望這個新的無線連結技術也能統一 業界標準,因此就以這個國王的英文譯名「Blue Tooth」作為 這個新技術的名稱,最後成為「Bluetooth」。 ------------------------------------------------------------------ ※補充 藍牙”是 Bluetooth 的音譯,。 藍色的 牙齒. 在英文中意思是 “藍色的牙齒”,來源于西元 10 世紀丹麥 一位 國王 Harald Bluetooth 的名字。他生于西元 908 年。他的名字來自于 兩個 丹麥 詞,“ bla ”( 藍色的 . )指的是深皮膚, 以及“ tan ”指的是偉大人物。在他權力尖峰期曾統一過丹麥和挪威, 建立過 Danes 王朝 。他在執政期間,將四分五裂的瑞典、芬蘭和丹麥 統一起來,他像中國的成吉思汗和秦始皇。而愛立信公司用 Bluetooth 為這種無線技術命名,有一統天下的含義,足以見他們對這一技術 的信心。中國人按自己習慣,形象化的稱為“藍牙”,預示著“藍牙” 技術能在人們的生活中生根、發芽和茁壯成長。 ---------------------------------------------------------------- 這種無線技術的特點是 "針對小型的短距網路" 設計, 後來 Intel、IBM、Nokia 等公司相繼加入了這個技術陣容, 成立了 "藍芽特別興趣群組" ( 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簡稱 Bluetooth SIG ) ,目的在推廣藍芽技術並將其 制定為 "開放的標準"。 Bluetooth 如果從英文字面翻譯為『藍牙』,但是有一個 說法是 "為了強調這項通訊技術及其應用方面正處於『萌芽』 的階段,所以中文翻譯取名為 「藍芽」。 相較於其他無線通訊技術,藍芽的優點包括: 一、資訊傳送安全度高,傳輸時每分鐘跳頻 1600 次,每個封包 都在不同的頻率下傳輸,不易受到週邊環境干擾。 二、由於藍芽應用的是低功率,對人體傷害遠較手機或 Wareless Lan 為小。 三、低耗電,節省能源,適用在攜帶式裝置上。 四、不像紅外線需要兩個傳輸埠連成一直線,而且在有效範圍內 可以穿過牆壁等屏障。 五、應用的範圍廣,有許多應用模式的規範都被定義在藍芽規格內。 藍芽的應用範圍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一、是做為小型的區域網路,有藍芽的手機、PDA、筆記型電腦等 可以很方便的互傳資料; 二、應用是取代現有的線路,例如現在使用最廣泛的藍芽耳機,其他 原來需要用線(電線)連接的周邊裝置,如滑鼠、鍵盤、印表機 等,也可以用藍芽裝置來取代。 三、資料/語音存取點的通訊,例如要用手機透過區域網路取存點連到 Internet 等等。 藍芽通訊架構--和 ISO/OSI 七層通訊架構差不多,暫略過. 藍芽 Profiles 除了通訊協定外,藍芽規格也定義了跟使用模式有關的 Profile。 這裏的 Profile 是指藍芽通訊在那一種用途下應該使用的通訊協定 和相關的規範。不過因為藍芽 Profile 的種類繁多, SIG 認為藍芽裝置 不需要也不可能支援所有的 Profile ,所以定義出四個最基本的 Profile: General Access Profile ( GAP )、Service Discovery Application Profile ( SDAP )、Seriak Port Profile ( SPP )、與 General Object Exchange Profile ( GOEP ) 。 所有的藍芽裝置都必須至少支援這四個 Profile 才能正常運作, 而其他的 Profile 必須以這四個基本的 Profile 為基礎來發展。 --------------------------------------------------------------------- ※再補充 Bluetooth,這個名詞的起源,有一說是以一位丹麥國王之子的名字命名, 另一說是來自於 "一塊描述騎士精神的石碑拓文" ,同樣都是丹麥文。 從英文直翻原本是「藍牙」,但為了強調這個技術及應用正在萌芽的意義, 中文翻譯正名為「藍芽」。 BlueTooth是以一個小型化的無線及基頻模組晶片,裝置在終端器中, 使用與微波爐相同的 2.4GHz附近免付費、免申請的無線電頻段,為避免此頻段 電子裝置眾多相互干擾,因而以一千六百次高難度跳頻以及加密保密技術, 傳輸速率在 432Kbps 到 721Kbps 不等,未來的版本將達 2Mbps。 藍芽是由 易利信( Ericsson ) 、諾基亞 ( Nokia )、英特爾 ( Intel ) 、 IBM 及 Toshiba ( 東芝 )等五大廠商在去年( 1998 )五月發起,目前已有 五百多家通訊、資訊、電子廠商響應,預定一九九九年下半年第一個產品問世, 展望到二○○二年將有一億台的可攜式通訊、電腦及週邊使以藍芽為標準配備, 在晶片技術方面,未來的趨勢將走向單一晶片化。 除了藍芽,今後也將常見到 Home RF、Wireless PC,這都是一種將 家用電子產品間無線化連接的標準,不過與藍芽的協定有些許的差異, 尤其Wireless PC這個字眼,帶有將無線通訊淋漓盡致應用在個人電腦上 的廣大想像空間。 ----------------------------------------------------------------------- 支援藍芽的產品,除了遵守 Bluetooth Profile 外,還必須通過 "藍芽認證". 而藍芽產品都有打上由兩個三角形組合成的「字母B」符號。 ( 此符號彩色的為藍色底和白色線條 ) -- ※ 編輯: tingyang 來自: 140.122.142.138 (01/18 19:57)

140.116.202.93 08/24, , 1F
借轉自夢大140.116.250.3 P_Hamutaro 謝謝~
140.116.202.93 08/24, 1F
文章代碼(AID): #11xFbNGY (Bluetoo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