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 Mania

看板Biology作者 (persue the poem)時間22年前 (2002/09/09 08: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近年來大家特別重視分子生物學, 是一個明顯的趨勢 但是,與其去批評重視分生矯枉過正的一些看法 不如想想,為什麼分生會這麼受到重視? 特別是這個學術自由的年代 我覺得這要先從所謂「學術領域」開始去想 科學,或是說生物吧,本身是沒有自然的劃分領域的 一個「領域」其實是人為的劃分 劃分的依據往往是人們掌握科學的能力。 像是20世紀初,胚胎學跟遺傳學是「兩門學問」,但是現在已經被發育生物學整合 行為學跟演化也是壁壘分明,但是現在已經綜合探討 劃分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們不相干, 而是因為我們還不能掌握其中之間的關係 那麼回到「分生」這個領域 以前細胞學家跟生化學家是不相干的 現在已經整合成細胞分子生物學(雖然依主題,研究方向還是不盡相同) 而且是學界流行的領域 分生跟其他領域的最大差別? 我覺得是有機化學的雄厚基礎, 讓分生的所有現象,都可以向分子之間的化學反應逼近 而沒有跳脫或是抽象的哲學or經驗性假設 所有現象都可以歸為化學的反應 並且用化學反應的規則去得到標準化的答案。 所以分生領域的邏輯頗清晰 分生領域的現象與模型,描述的也頗精確 相較之下,生物學更高層次的基礎,似乎就沒有如此紮實 像組織跟生理學,也有很好的邏輯跟科學實驗發展 但是常常流於生物太過複雜,而沒有標準化的答案。 組織學的基底是細胞,對細胞還不夠了解,對組織的行為就只能先臆測 邏輯中的「因為(細胞如何如何了)...所以(組織出現了某某現象)」 ^^^^^^^^^^^^^^這就是不確定所在 所以學術領域的推進隨著層次而提昇... (這裡牽扯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物理次原子的性質不了解, 而化學界還可以穩如泰山? 因為化學的模型實在是太有力了,自己就可以做很好的基礎) 現在很多領域「應用」到分生,是怎麼說呢? 很多人說「分生只是工具,我們要好好的用它」我覺得這樣說怪怪的 因為分生本身是一個層次,哪ㄍ層次自己有自己的現象, 怎麼會只是工具? 現在生態、醫學、育種都「應用」分生 其實是藉重分生的化學基底,去建立十分穩固的模型 像考古定年,用地質的分析可能偏差較大 分生的分析不是萬無一失,而是相對的可靠 演化的DNA定序,比起型態和其他的證據的特色就是 它可以量化,所以意義跟誤差同時都量化了 這個基礎是其他分析所不及的。 同樣醫療的原理,從物理性的評估、診斷 到分生的檢定,分生是反映細胞直接的狀態,邏輯很好遞移 其他的症狀也非常有價值,那是更整體的評估 但是,其中對於病情的推移,邏輯上就隱含了一層層的不確定 所以說,學習分生的好處,是讓我們從物理化學分生的層次連接起來 使它能做為高層次的發展基礎,穩固所有的邏輯和誤差 便於量化、分析、建立模型 只學好分生只是打好基礎 對於生理、生態、演化、行為學等等領域來說 這個基礎還要該領域的專業研究去往上伸展, 才能算是完成科學研究的工作 所以分生很重要,如同以上所述,但是絕對不是一切... 我聽過一個演講:該主講說:21世紀的生物學只有2個重點: molecule biology and biodiversity 我覺得這果然是20世紀的說法^^||| 21世紀的生命科學是跨領域且跨層次的 在也不會像19世紀一樣,被喻為集郵了..... (這是當時一位物理諾貝爾得主所評論的) -- 天下最難的事,就是享受最簡單平凡的日子 而最簡單平凡的日子,往往是天下最單純的幸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32.3
文章代碼(AID): #zU_8hON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