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因浩鼎案遭彈劾 64中研院士連署挺翁啟惠

看板Bioindustry作者 (海拉女皇莫伊拉)時間7年前 (2017/07/10 23:01), 編輯推噓3(3012)
留言1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浩鼎案遭彈劾 64中研院士連署挺翁啟惠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10日電) 64名中研院士今天發布最新連署書挺前中研院長翁啟惠。聲明中寫到「檢方把翁啟惠 擔負推展生醫研究及產業的使命當作原罪,既傷害了頂尖的科學家,亦嚴重影響其他學者 全力投入研發的士氣」。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4日因浩鼎案遭到監察院彈劾,而8日中研院士陳良博因誤傳導致未 獲得全部70名院士同意的「譴責監察院」聲明曝光,引發爭議。今天陳良博再度發出包含 杜正勝、王汎森、朱經武等64名中研院士連署聲明,盼向大眾說明浩鼎案相關疑慮。 有關翁啟惠用院長身分介入技轉,違反利益衝突部分,聲明中表示,單位的首長對於 和自身相關的公事,都要迴避由他人審查而後批核,不能自行批准。即使總統也是如此。 聲明中說,且中研院的規定,更納入了普遍性的利益迴避原則。亦即技轉的談判、決 定及簽約等種種程序,全部由智財技轉處(前身為公共事務室)負責。即使智財處在談判 過程中需要就技術相關事務多做了解,發明人也只能在受徵詢時被動表達意見。 聲明中也指出,早在2003年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任職期間,中研院就規定所有的技轉案 件,最高核批層級只到副院長。中研院前秘書長吳金洌日前也已投書媒體說明中研院技轉 規定。所以中研院有獨立於院長之外的技轉談判與決定機制,院長並無主導之間。 有關翁啟惠身為院長,不應該從事技術轉移、和產業界有任何沾染部分,聲明中認為 這樣的想法和今天的知識經濟脫節。 聲明中表示,翁啟惠的化學研究屢獲世界級的榮譽肯定,他的發明在於拯救生命、防 治疾病上有極高價值。從美國回國之前,翁啟惠就在美國擁有數十項專利,並成功創立公 司,因而累積可觀的資產。台灣社會及政府看好生技產業的潛力,視為經濟發展的重點。 由於台灣的生技產業還在嬰兒學步的階段,正需要翁啟惠這樣的人才帶領。 聲明中也提到,據他們了解,當年中研院在院長遴選面試時,身為候選人的翁啟惠始 終婉拒提名。因為他寄情自己的研究及發明,擔心擔任院長後必須放棄這些工作。最後遴 選委員及評議會還是最高票提名他,等同付託他在院長職務上繼續從事研究與發明,帶動 中研院及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 翁啟惠擔任院長期間也帶領研究團隊持續發明,以6件技轉案為國家及中研院創造了 保守估計9位數新台幣以上的技轉收益。此外,他也以國外的經驗積極協助政府制訂及修 訂科研相關法規(生技產業發展條例、科技基本法),改善科研環境(國家生技研究園 區、中研院南部院區)。 聲明中說,科學家(包括中研院院長)擔任科技公司的創辦人、股東、擔任顧問,並 從發明與技術轉移中獲利,不但得到「生技條例」與「科技基本法」的許可及鼓勵,也是 美、英、德、法、日等先進國家的通例,目的在改善生活、挽救生命、促進經濟發展。 聲明強調,期待從事專利技轉的中研院院長兩袖清風,與企業界無任何財務的沾染, 放棄獲利。這樣的期待違背世界各國科學家參與技轉的常規與實務。發明人與投資人的財 務關係及獲利,應該健康地看待。 至於外界有關翁啟惠在技轉簽約之前,就讓廠商參觀實驗室,並提供廠商材料,傷害 中研院利益一說,聲明中也表示,生技廠商如果要取得中研院的技術,需事先支付高額的 技轉金,更要投資龐大的資金,從事相關的後續開發工作。 依據國外經驗,開發1種新藥通常要10到30億美元的資金,而且成功率不到 10%。面 對這麼高的風險,廠商經常要求到實驗室仔細檢視技術的內容,並要求提供材料測試。國 際生技業稱呼這種檢視的責任為「Due Diligence」。更何況中研院並非免費提供廠商材 料,而是請廠商簽署有償材料轉移合約,中研院也在簽約前進行嚴謹的訪價程序。 聲明中也期盼,社會大眾了解翁啟惠放棄美國待遇優渥的職位,回台投入研究,符合 了台灣社會的期待和「科技基本法」的意旨,亦即科學研究應該為人類社會帶來福祉,並 有益國家的經濟發展。 聲明強調,檢方把翁啟惠擔負推展生醫研究及產業的使命當作原罪,既傷害了頂尖的 科學家,亦嚴重影響其他學者全力投入研發的士氣,不利於國家長遠發展。1060710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7100362-1.as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87.5.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industry/M.1499698903.A.469.html

07/11 10:13, , 1F
沆瀣一氣
07/11 10:13, 1F

07/11 18:00, , 2F
先是全國教授研究經費使用有問題引檢警全國大調查
07/11 18:00, 2F

07/11 18:00, , 3F
一堆教授出來大嚷讓調查跟控告不了了之 爽上癮了 現在又
07/11 18:00, 3F

07/11 18:01, , 4F
出來嚷嚷 總之就是一副我國教授跟學術研究員應該比其他
07/11 18:01, 4F

07/11 18:01, , 5F
草民在法律前更平等就是了
07/11 18:01, 5F

07/11 20:54, , 6F
有沒有臉書名單 想看
07/11 20:54, 6F

07/11 20:54, , 7F
點進新聞看到了
07/11 20:54, 7F

07/11 20:54, , 8F
*連署
07/11 20:54, 8F

07/15 12:30, , 9F
這個不是說有人出來抗議 沒簽署?
07/15 12:30, 9F

07/15 12:30, , 10F
所以到底64位裡面確實拿得出證據有簽署的有幾位?
07/15 12:30, 10F

07/15 12:31, , 11F
連個簽署都弄得不明不白 那也難怪科學都不科學了~~
07/15 12:31, 11F

07/15 12:35, , 12F
中國時報說61位
07/15 12:35, 12F

07/15 12:35, , 13F
中研院61院士、130研究員 連署挺翁啟惠
07/15 12:35, 13F

07/15 14:16, , 14F
反正就是一種自認夠多有力人士艇就可以干預司法的意思
07/15 14:16, 14F

07/15 14:17, , 15F
所以說要團夥 不要單幹
07/15 14:17, 15F
文章代碼(AID): #1POvRNHf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