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BTC會後報導 文末Q&A有許多精彩意見

看板Bioindustry作者 (鋼鐵泡泡)時間7年前 (2016/09/06 20:54), 編輯推噓1(2117)
留言2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6 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詢委員會(BTC) 會後報導 http://www.geneonline.news/index.php/2016/09/06/2016btc/ 台灣行政院 2016 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詢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 BTC) 於 9 月 6 日上午十點在福華飯店舉行,此次會議以打造台灣成為國際生技醫藥產業重鎮為主軸 ,現場包含台灣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召集人吳政忠政務委員、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台灣科技 部部長楊弘敦、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及海內外 BTC 委員專家等產官學研各界代表約 150 人參與,針對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的「人才、法規、智財、資金、資源以及選題」六大項目 作深入探討。 行政院政務委員 吳政忠在開幕致詞表示,生技醫藥產業是台灣行政院依據蔡總統施政藍 圖,在「創新、就業與分配」的施政大方向下所規劃推動的策略性產業;台灣生技醫藥產 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優勢,目前全台有 15 家上市櫃公司、19 家醫學中心、124 家臨床試 驗中心,以及嚴謹的藥品審查制度,今年生技醫藥產業的營業額達到四千多億新台幣,民 間投資約五百億元,若能與台灣的強項 ICT 產業結合,將有機會成為國際生技醫藥研發 產業重鎮。行政院特別提出「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推動方案」,協助推動生技醫藥 產業的發展,而未來一、兩年內將加強生技人才的延攬與資金的募集。 台灣大學 楊泮池校長於會中表示,全球精準醫學和 P4 (Predictive, Personalized,Preventive, Participatory) 醫學的時代來臨,台灣醫療技術在國際享有 盛名,全球前 200 大醫院中,台灣佔了 14 家,僅次於美國及德國,排名全球第 3,也 是亞洲第 1。台灣擁有高居國際醫界翹楚的 12 項醫療技術,如顱顏中心、肝臟移植、人 工生殖、人工關節置換、眼科及植牙手術等,以及優秀的研發人才,並已建立優良的生技 研發環境平台等,期望政府後續可在調整法規,建構友善研發成果產業化環境;政策推動 的彈性與延續性;國家級醫學中心應將推動轉譯及臨床試驗列為首要任務,以及多鼓勵成 功案例等方向來努力。 英國 Archigen Biotech Ltd.董事長 楊育民,分別從國際經驗與台灣內部契機,提出全 球趨勢觀察,鼓勵眼光要長遠,善用台灣特色,並以科學數據事實為本,建立研發成果產 業化的強大的創新生態系統,有效開發人力與財力資源,方能促進生技醫藥產業的永續發 展。台灣可向生技醫藥產業的重鎮─舊金山和波士頓的生態學習,並與 ICT 產業互相結 合,發揮更大的效益。另外,他也提到十年後全球生技產業的趨勢,大藥廠的研發能量將 會下降,而如矽谷 / 波士頓的中小型企業將興起;單株抗體、基因療法,細胞療法,幹 細胞和 RNA 相關療法仍為熱門項目;未來生技產業將邁向工業化、普及化及平凡化,因 此質量、速度、彈性、智慧財產權,以及 process development 的能力將是勝出的關鍵! 下午場次「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推動草案)」構想報告,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秘 書 丁詩同指出,方案推動包含完善生態體系及焦點領域發展,整體規劃上軟體與硬體兼 顧,不僅持續鼓勵創新,也在地方串連北中南的生技園區與在地產業能量,積極拓銷既有 利基藥品與醫材。整體的產值目標預計由現有成長 6%,藉由政策鼓勵創新、突破以及既 有利基產品的向外拓銷,將成長提升至年成長 9%,包括新藥、創新醫材及健康福祉的創 新營運模式所帶動的突破性的成長。 接著在完善生態體系方面,科技部生科司司長 蔡少正於會中報告表示,目前我國生技醫 藥產業生態體系仍有改善空間,因此政府針對「人才、資金、智財、法規、資源、主題」 等六大面向,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包括: >人才培育:延攬創新研發與產業經營高階領導人才 >智財保護:強化智慧財產保護、提升技術移轉效能 >法規完善:推動國際標竿法規標準協合 >資金募集:營造友善經營環境、促進招商引資 >資源整合:整合生醫核心設施與資源中心、支援生技產業創新研發 >主題慎選:慎選醫藥產品研發主題、聚焦及掌握東亞疾病之特殊健康照護。 希望藉由這六大行動措施的推動,健全生技醫藥產業的生態體系,以達成亞太生技醫藥研 發產業中心之目標。 在 Q & A 時間,產業代表也針對政策推動草案提出意見,其中以人才、法規、資金與南 向政策討論最為熱烈,歸納重點如下: 1. 制度方面: >陳委員表示應設立一個單一窗口(已有的話應該廣為宣傳),讓大家遇到問題能夠反應。另 外一個建議部長覺得應該修正的事情,只交待權責單位修改是不對的,應該全面性的考量 。 >醫材方面劉委員提出,每個國家產業策略不同,日本、韓國法規偏向保護內需市場,中國 則仿照美國,希望政府能考慮是想要去搶美國市場,還是全球或是南向?我們產業策略的 方向要朝哪裡走?這樣制定法規會比較實際。 >林秋雄委員:「韓國政府在紐約設立 KHIDI,幫助所有韓國產商在美國蒐集資訊,讓韓國 廠商知道美國市場的動態,以利後續的市場布局,這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楊育民委員針對現場法規鬆綁問題提出解釋 ,應該要鬆綁現有法規,把創新能量釋放出 來,執法也要鬆綁,心態要改變,替國家發展產業,這些法規應該不是來限制,而是指出 一條道路,讓國內產業跟人家競爭,司法改革是很大的題目,就是執法心態要改。 2. 南向政策: >部分產業代表希望政府能明確說明南向政策的利多,並在南向政策上給予進入東南亞市場 的法規、制度與外交上的協助。政務委員回覆:「歐美市場仍是第一市場,很多的醫材在 歐洲賣得很好,南向是因族群接近,所以覺得非常有機會,相關細節將在明天的藥品醫療 器材討論。」 >楊育民委員表示:「南向政策是一個 promoter,而不是 screener。」 >產業代表另指出美國市場仍是生技醫藥產業最大的市場,建議台灣生技產業布局應以健全 、完善的美國市場為主,才能真正創造利多。 3. 人才: >積極彌補產學上的落差,改善博士生的就業情形;台灣雖然有良好的研發能量,卻在 Business model、Marketing、風險管理等方面差強人意,因此無論是生技公司求才或校 園裡的人才培育,除了本身的專業領域,也應注重擅長行銷、管理、商業模式等的人才。 >產業界代表認為延攬國外人才僅能解決短期問題,培育能與產業接軌的本土人才才是長久 之計。另有產業代表指出,台灣環境無法提供足夠誘因和友善的環境留下高階人才。 4. 資金: 部分產業代表表示,此次會議並無財政部、金管會等單位代表出席,如何期待新政府能有 效整合跨部會的合作 ? 期待行政院發揮號召力,制定出能有效執行的產業發展計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51.170.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industry/M.1473166468.A.31F.html

09/06 20:55, , 1F
以下歡迎無緣到現場的各界菁英給予建議<(_ _)>
09/06 20:55, 1F

09/06 21:07, , 2F
講這麼多沒用啦,把薪水調高才有意義!
09/06 21:07, 2F

09/06 21:09, , 3F
薪資高還怕找不到人才,還怕人才外流嗎?
09/06 21:09, 3F

09/06 21:48, , 4F
「另有產業代表指出,台灣環境無法提供足夠誘因和友善
09/06 21:48, 4F

09/06 21:49, , 5F
的環境留下高階人才」這句也應該給資方 @@
09/06 21:49, 5F

09/06 21:50, , 6F
台灣資方無法提供足夠誘因和友善環境給員工 人才都跑去
09/06 21:50, 6F

09/06 21:50, , 7F
別的產業了 也無法吸引跨領域的人才投入....
09/06 21:50, 7F

09/06 23:11, , 8F
政府有辦法解決台灣生技產業的低薪問題嗎?只請資方與談
09/06 23:11, 8F

09/06 23:12, , 9F
是否能拉高薪資,解決人材外流,感覺都是請鬼拿藥單
09/06 23:12, 9F

09/06 23:15, , 10F
台灣藥廠爽爽賺,不願意利潤分享員工,起碼科技業還願意
09/06 23:15, 10F

09/06 23:15, , 11F
高薪聘用。醫院壓榨醫護人員,血汗勞工,另頭不斷壓低台
09/06 23:15, 11F

09/06 23:15, , 12F
廠成本,怎麼沒看到政府檢討醫院獲利?
09/06 23:15, 12F

09/06 23:38, , 13F
之前空服員的聲音政府聽到了
09/06 23:38, 13F

09/07 08:34, , 14F
我應該比較衰,一直遇不到有「產值」的博士
09/07 08:34, 14F

09/07 13:16, , 15F
塊陶啊..
09/07 13:16, 15F

09/07 17:08, , 16F
有人才也要懂得用法 一些老闆聘了博士然後命令他照自己
09/07 17:08, 16F

09/07 17:08, , 17F
的想法去做 也不參考博士的意見 因為業界經驗最重要
09/07 17:08, 17F

09/07 17:09, , 18F
學界的經驗都是披 然後再抱怨博士沒有用
09/07 17:09, 18F

09/07 17:10, , 19F
甚至更抱怨博士"意見太多" 不如碩士聽話
09/07 17:10, 19F

09/08 14:47, , 20F
炒股做show啊
09/08 14:47, 20F
文章代碼(AID): #1Npho4CV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