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新北板橋 林家花園

看板BigBanciao作者 (歡迎來我的Blog)時間10年前 (2014/04/13 21:47),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名稱: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9號 電話:(02)29653061~3 開放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公休,其他休園日請至官網查詢) 早上09:00~下午05:00 門票:無 官方網站:http://www.linfamily.ntpc.gov.tw/ 好讀圖文網誌版: 上集: http://triccsegg.pixnet.net/blog/post/165179106 下集: http://triccsegg.pixnet.net/blog/post/165179580 ========================== 本文 ========================== 林家花園全名為「林本源園邸」,位於台北捷運府中站步行約10分鐘路程之處,為台灣四 大名園(台南吳園、新竹北郭園、板橋林家花園、台中霧峰萊園)中保存最完整的園林。 林家在台灣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乾隆年間,當時林應寅先生自漳州龍溪至淡水廳新莊教書 。 其次子林平侯先生從事運米業,於林爽文事件米價高漲時期,累積了不少財富。 由於 漳泉械鬥盛行,林家一度遷往桃園大溪進行開墾、出租田地。 後來,為了收租方便,道 光年間在枋橋(板橋舊名)建立「弼益館」,是為林家板橋建物的起始。 取「飲水本思源 」之意,林家將旗下的店號分別命名為: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分別由林平侯 先生的5位兒子掌管。 5子之中,3子林國華先生與5子林國芳先生最為賢能,於是就以2位 掌管的本記、源記做為家號「本源」。 咸豐年間,2人受枋橋漳州人之託於弼益館旁建 立三落大厝,成為抵禦泉州人攻擊的指揮所。 此後不久,三落大厝旁漸漸蓋起園林。 在 下一代林維源、林維讓先生的努力之下,林家成為台灣鉅富,興建五落大厝並擴建花園, 整個建築群於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落成。 甲午戰敗後,林維源先生等人撤回中國, 僅留林彭壽、林祖壽先生2人留台管理家產。 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台,林家花園成為遷台 人士暫居之地並設「留侯里」,顛峰時期曾有300戶、1000多人,但建築群也在居民任意 拆建下毀損嚴重。 民國66年,林家將花園的產權捐給政府,經遷移居民、修復建物,終 於在民國75年將之恢復至光復前的面貌。 全盛時期的林本源園邸可分為3部分:三落大厝 、五落大厝、板橋別墅。 今日五落大厝已拆除,三落大厝為「邸」,板橋別墅則為我們 所稱的「花園」。 ▼地圖(取自導覽手冊)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694076 ▼大門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4100 ▼入門長走道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232 三落大厝(2013/09/01起封閉維修一年) 導覽時段:10:00、11:00、13:30、14:30、15:30 三落大厝仍為林家私人產業,每日只有上述5個時段開放,並須由導覽員帶領下才可進入 。 三落大厝導覽約30分鐘,全區導覽則約2小時,欲參與的朋友記得先到入口服務台索票 喔(免費)! ▼導覽證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212 ▼三落大厝導覽集合處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052 進入三落大厝後,最先看到的是厝前的聖旨碑。 該碑是因為林維源先生於光緒年間捐軍 費60萬兩而獲賜,原位於新莊「樂善好施牌坊」上,後因蓋路而遷至此地。 聖旨碑再往 前走些是「半月池」,半月形狀的池子只有家中達官顯貴才可興建,是個身分的象徵。 此外,它還提供生活用水與防火用水,以及防禦泉州人來犯的功用。 ▼聖旨碑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0878 ▼半月池(前)、三落大厝(後)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155261 時人常用「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來形容三落大厝。 「落」(「進」)是用來計算和 門面平行的房間排數,為縱向單位;「開間」為4根柱子圍起的區塊,為橫向單位。 因此 ,三落大厝代表有3排房子,分別為第一落為門廳、第二落為祖廳、第三落為後堂。 大厝 的前落(第一落)寬五開間,後落(第三落)為九開間,由後落向前延伸的左右護龍(左右2側 的房間)好似環抱的動作,是為「九包五」。 整座大厝擁有2座門廊、2個房間,以及120 座門窗,因得「百二門」之名。 門口懸掛的「光祿第」匾額則是清廷為感謝林維源先生 的貢獻而賜。 由於三落大厝為私人財產,之中仍供奉著祖先牌位,因此是無法照相的, 欲體會建築的精雕與巧思,只能靠各位朋友親自前往了。 ▼三落大厝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034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0888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0940 ▼光祿第匾額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221 四方亭 四方亭雖然沒標註在參觀圖上,不過小小的亭邊還是有許多的美景,值得一看。 亭右後 方的大樓,曾是光緒年間興建的五落大厝舊址。 ▼四方亭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046 ▼石堆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078 ▼小噴泉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040 ▼五落大厝舊址的大樓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072 ▼往汲古書屋小徑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311 汲古書屋 林家藏書處所,仿明代毛子晉「汲古閣」命名。 建築的特色是屋前南洋風、具有「卷頂 」的四柱軒亭。 後方一牆之隔是方鑑齋的小水池,可防書屋火災。 ▼汲古書屋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377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014 ▼四柱軒亭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032 方鑑齋 「方鑑」為方形的鏡子,指的是此地的方形水池,齋則是書房。 沿著水池建有戲亭、看 臺、遊廊,以及假山小橋。 讀書之餘還有美景與表演助興,可見舊時文人的風雅。 ▼看臺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425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47972247 ▼水池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374 ▼假山與小橋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472 ▼戲亭與遊廊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518 來青閣 來青閣為昔日貴賓下榻之處,2層樓高,可盡收附近綠野山景。 屋前建有戲台。 建材除 磚造之外,也大量使用楠木、檜木,以及樟木,雕工之難度與細緻皆為花園之首。 似乎 有個窄梯可登上2樓,不過當時沒有發現所以錯過了。 ▼來青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287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237392 ▼戲台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012 ▼雕梁畫棟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526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666 ▼屋頂的4隻蝙蝠有「賜福」之意。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532 ▼古文物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776 橫虹臥月橋 以此橋為基準,花園分為2部分,前半部為剛剛介紹之部分,後半部等會兒介紹。 橋上可 通行,而順著橋下中的小通道向外走,會發現一只孔雀籠。 ▼橫虹臥月橋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443948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443951 ▼橋下通道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443966 ▼橋下通道出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4443963 ▼橋下通道出口之孔雀籠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806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800 香玉簃&花園 「簃」是閣樓旁的小屋,因此,由來青閣穿越橫虹臥月橋後就來到了香玉簃。 屋前有個 小花圃,從前會依四季蒔花種草,招待賓客共賞。 ▼香玉簃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844 ▼屋前花圃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786 香玉簃本身位於迴廊轉折處,參觀完後,順著迴廊就能繼續往後走。 迴廊上的漏窗,也 是滿有看頭。 ▼竹節窗-取竹節步步高升之意。 單數屬陽(宅),因此竹節數皆為單數。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810 庭園分隔牆(花牆)上的窗稱為「漏窗」,這裡的4扇窗分別為胡瓜、金瓜(富貴)、桃子、 石榴(多子),各自代表福、祿、壽、喜之意。 ▼胡瓜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706 ▼金瓜(南瓜)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730 ▼桃子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590 ▼石榴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716 (待續) 參考資料: 1.林本源邸導覽手冊 2.Wikipedia 3.http://www.linfamily.ntpc.gov.tw/ 4.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7905 ========================= 下集 ================================ 接著來到的是觀稼樓。 上集請看新北板橋 林家花園(上)。 觀稼樓 觀稼樓規模小於來青閣,又被稱做「小樓」。 「觀稼」是觀賞農作物的意思,源於舊時 登上此樓可遠眺附近農田的緣故。 建築物正面三開間,樓前、左、右各有小院,而前篇 樓提到的胡瓜、金瓜、桃子、石榴四面漏窗即位於樓前的花牆上。 此外,另有一面形似 書卷之牆,取「開卷有益」之意。 觀稼樓曾在西元1907年被颱風摧毀,後來原址變為一 座小亭,直到林家花園重建時才恢復原貌,目前一樓為文創商店。 ▼觀稼樓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9100251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9100260 ▼書卷牆-靠觀稼樓的那面牆。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876 越過書卷牆後就進入榕蔭大池的部分。 榕蔭大池 池畔有榕樹垂蔭而得名,沿著湖一周依序可見酒瓶池、三角亭、疊形亭、假山、敬字亭、 釣台、方亭。 讓我們依序看下去吧。 ▼酒瓶池-位於三角亭旁,形如其名,代表著「長久」、「平安」。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4190 ▼三角亭-林家花園地勢最高(不包含建築)之處,據說西元1996年賀伯颱風淹水時,該亭 未受波及。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408 ▼疊形亭(圖左藍色亭)、假山、敬字亭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282 疊形亭-亭中椅除了可坐,還兼具欄杆的功能。 此種椅子因為常出現在古代仕女畫中,所 以叫做「美人靠」,而從外形來看,由於椅背向外突出,弧度與鵝頸相似,又稱「鵝頸椅 」。 出亭的台階高低落差非常大,長輩往往需晚輩的攙扶才可行走,因此被稱為「孝子 階」。 ▼美人靠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310 ▼孝子階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356 ▼假山-據說是仿林家漳州老家的地勢而造,規模不大卻靠著排列與參差的高度塑造出層 次感。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9100245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356 ▼敬字亭-焚紙的火爐。 「敬字」兩字顯示出國人惜字敬紙的美德,又稱惜字亭、惜字爐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1948 ▼方亭-池中的小島,與池岸由一座拱形石橋連結。 此亭曾懸一匾「雲錦淙」,為匯聚之 水面之意,後來也成為亭名。 拱形石橋旁(圖中石橋後方)有座藍色木造空間,功能為釣 台,主要是提供不方便露臉的林家小姐垂釣之用。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8714 離開榕蔭大池後,緊接的建築是定靜堂。 定靜堂 定靜堂為林家花園中面積最大的四合院,名字取自於四書《大學》「定靜思慮得」一句。 堂前左右花牆各有2幅蝙蝠、2幅蝴蝶,合計4幅漏窗,音近「賜福」而吉祥。 堂中空間 多不隔間且中庭設有穿心廊,可容納多人,昔日常於此地舉辦盛大宴會。 後堂懸有堂匾 ,為林維源先生於光緒年間親題,甚是有名。 ▼蝴蝶漏窗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126 ▼定靜堂入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278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034 ▼堂匾為林維源先生親題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294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422 離開定靜堂前往月波水榭的途中,會經過一座日式花園,以及出菜口。 日式花園與出菜口 ▼日式花園-園中立有「大典紀念」一碑,一說為紀念日本天皇即位,另一說為紀念日治 時期舉辦的博覽會而建。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268 ▼大典紀念碑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59100248 ▼出菜口-小小的窗口為廚房的出菜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266 月波水檞 位於水池中的雙菱形建築,精緻小巧,除了木造本體外,還有一座假山。 假山設有階梯 ,可「拾級」而上。 ▼月波水檞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602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722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696 看完月波水榭,繞回出菜口即可出園。 ▼出口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2140 出口附近的大觀書社,又稱大觀義學,當時是林家為了平息漳泉械鬥而設立。 書社中亦 祭祀著文昌帝君與孔子,目前新北市祭孔所在地。 ▼大觀書社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4104 http://triccsegg.pixnet.net/album/photo/126753982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林本源邸導覽手冊 2.Wikipedia 3.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06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00.21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igBanciao/M.1397396857.A.9F0.html

04/14 05:16, , 1F
我很喜歡林家花園的導覽簡介設計成從中間打開大門的感覺XD
04/14 05:16, 1F

04/14 10:23, , 2F
自從沒有收門票後覺得裡面的維護差很多
04/14 10:23, 2F

04/14 13:10, , 3F
三落大厝修好了嗎?
04/14 13:10, 3F

04/14 14:51, , 4F
感覺最近才正在開始修..
04/14 14:51, 4F
文章代碼(AID): #1JIfLvdm (BigBanc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