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職是幾A?投手強度問題大

看板Baseball作者時間4年前 (2020/05/07 03:14), 編輯推噓6(6015)
留言21則, 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38170 記者蕭保祥/台北報導 台灣中華職棒(CPBL)在全球疫情期間作為最先開季的職棒聯盟,比賽水準也受到國外媒 體討論,台灣球迷自有看法。從過往小聯盟台灣選手回歸來看,差不多在2A左右,但投手 強度則是待解的難題。 陳金鋒從1999年進入美國職棒體系開始,台灣陸陸續續有不少選手到過小聯盟打球,絕大 多數最後還是要回到台職打球,能在小聯盟2A以上長時間生存的球員,回到台職多半能獲 得不少出賽機會,驗證度較高是野手。 不少旅外的投手回中職,可能有年紀因素、有些人身上受過傷,狀況很難定論。 台灣進入4隊、單隊要打120場比賽開始,由於單一球隊每年對戰40次,等於如果固定先發 輪值投手,每年可能對戰8次以上,對戰組合少,熟悉度太高。 投手熟悉度高,等於打者也更多時間準備「球種設定」,打者猜球比重過高,投手如果沒 有控球更準的變化球、或更有球威的直球,中職平均長打率就會被推高,也是中職打者銜 接國際賽的問題點。 王柏融2019年加盟日本火腿,初期表現不振時,時任Lamigo桃猿總教練洪一中去年4月20 日接受訪問曾說,「用8分力抓1顆球、5分5分抓兩種球,打法是不同的……」 投手強度、對戰熟悉與比賽用球彈性係數等因素相加,讓中職成為「大分聯盟」,減輕比 賽中的每一個得分的重量,球隊為了更多分數會排上「打優於守」球員,連帶影響是守備 、盜壘不被看重,比賽品質無法走得更細膩,這是中職大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27.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88792453.A.628.html

05/07 03:36, 4年前 , 1F
都知道你會投哪種角度的球種,專注某些球路就夠了
05/07 03:36, 1F

05/07 03:36, 4年前 , 2F
更慘的是,投手沒辦法隨心所欲的控球
05/07 03:36, 2F

05/07 03:37, 4年前 , 3F
投手三原則:投好球、球壓低、快節奏
05/07 03:37, 3F

05/07 03:37, 4年前 , 4F
很多人都辦不到
05/07 03:37, 4F

05/07 03:38, 4年前 , 5F
優點是速度更快了、變化球軌跡更大
05/07 03:38, 5F

05/07 03:42, 4年前 , 6F
說話小心點 中粉森77
05/07 03:42, 6F

05/07 05:44, 4年前 , 7F
講白一點高中就弱掉了 高中生打木棒養的出什麼好投手?
05/07 05:44, 7F

05/07 05:44, 4年前 , 8F
?
05/07 05:44, 8F

05/07 05:48, 4年前 , 9F
過往2A+回歸的選手大都能站穩主力這到沒錯,但是跟其他
05/07 05:48, 9F

05/07 05:49, 4年前 , 10F
非主力的選手一起平均下來,不可能到2A八
05/07 05:49, 10F

05/07 05:49, 4年前 , 11F
這跟木棒沒直接關係
05/07 05:49, 11F

05/07 06:45, 4年前 , 12F
不是投手吧 守備+裁判啊
05/07 06:45, 12F

05/07 07:31, 4年前 , 13F
土投就一堆廢物拉低平均
05/07 07:31, 13F

05/07 07:44, 4年前 , 14F
中職投手很多比美國大學隊還弱吧
05/07 07:44, 14F

05/07 08:41, 4年前 , 15F
大家一直唱雖,那如果把國外的對戰頻率改成跟中職一樣
05/07 08:41, 15F

05/07 08:41, 4年前 , 16F
,他們是不是就會變成來台灣那些洋投了,防禦率要在4以
05/07 08:41, 16F

05/07 08:41, 4年前 , 17F
下都難
05/07 08:41, 17F

05/07 08:43, 4年前 , 18F
韓職的守備其實也好不到哪去,看看之前王維中的韓職比
05/07 08:43, 18F

05/07 08:43, 4年前 , 19F
賽,看那些守備真的會吐血,就像是你打電動結果守備都
05/07 08:43, 19F

05/07 08:43, 4年前 , 20F
是D和E能處理起來的球少很多
05/07 08:43, 20F

05/07 09:41, 4年前 , 21F
守備E和F
05/07 09:41, 21F
文章代碼(AID): #1Uimo5Oe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