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Mamaway背巾

看板BabyMother作者 (無限期徵才)時間1年前 (2023/02/02 13:15), 1年前編輯推噓12(1207)
留言19則, 11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這篇的主旨其實不是Mamaway背巾有多好用。 (或多難用XD) Mamaway背巾的新生兒直背法讓我困擾很久,我一度想放棄。 後來發現,只有新生兒短腿須全收到背巾裡時較難用; 等到腿長到可將小腿放出背巾外時,就很好背了。 Mamaway的Youtube影片教學對我助益不大。 為了學會新生兒直背法,我特地到店面接受教學。 店員說: 「你只要豎抱起嬰兒,他自動會把腿收成蛙腿, 你不須特別喬他,就可以輕易把他包起來了。」 但我回家後多試幾次,仍無法次次成功讓嫩嬰收成蛙腿, 有時包起後會變形成壓在臀部下方變成盤腿打坐的姿勢。 幾經失敗後,我求助我的助產師郁晴, 她於是特地來我家示範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 用過Mamaway背巾的郁晴也沒有收折過嬰兒短腿的經驗, 因為早期的Mamaway大多教橫背法(不須把腿收折成蛙腿)。 但最近嬰兒髖關節發展知識更發達後, Mamaway改教須折成蛙腿收進背巾的新生兒直背法。 (雖然Youtube上仍留有橫背法教學,但官網和店面都只主打直背法了。) 不過郁晴仍三兩下就直背成功了。 她的做法是讓寶寶有力的兩腿頂在自己上腹,再抱近圍上背巾, 然後蛙腿就收得很好看。 「我抱過太多嬰兒了,」她說, 「只要夠熟練,你憑直覺就知道要用什麼姿勢把他喬好。」 郁晴這句話有畫龍點睛之妙—— 我突然覺得我遲早也能這麼熟練,什麼問題都不會是問題。 漸漸的,我就步入一個自以為「育嬰很輕鬆」的境界—— 不管實境是不是真的很熟練,至少心境很隨喜。XD (附帶一提, 是郁晴輔助我完成了很好的順勢生產(溫柔生產)歷程。 歷程所感受到的自主性與自信, 也成功的連續帶進了我的育嬰生涯裡。 所以「助產師」在我經驗裡是個很有重量的角色。) 還記得當初要離開月中時,護理師有感而發的說: 「你學得真的很快。 我一開始反而最擔心你,因為你好像滿多問題的……。 但現在看你很敢學、很會實作,我覺得你一個人帶寶寶一定沒問題的。」 剛住進月中時,我真的很愛發問, 因為想儘量減少嘗試錯誤的機會,儘快上手。 不過後來發現啊,並不是急著問到官方解答就必能立收成效; 例如Mamaway背巾使用法的官方解答也未必適合每位媽媽啊, 總是有需要自己摸索的時候。 月中教的水洗屁屁姿勢,我摸索了一陣。 想看網路教學來複習, 卻發現沒有任何網路影片教的是月中展示的這種水洗屁屁法。 月中的方法乍看之下有點詭異, 我想傳給已為人父的朋友看, 但因為護理師教學時我沒錄影,我自己操作時也無法拍, 所以只好傳一個近似的姿勢照片: https://i.imgur.com/OhpocHb.jpg
(這張照片是現在已長大成人的那隻嬰兒分享的。XD) 朋友看了覺得有點驚恐。XD 後來我發現一個較溫和的相似例子是The Ho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2C8MkY7Co8
但月中水洗屁屁法並不將嬰兒手臂收包起來, 而是像頭一張照片那樣垂掛在大人手掌/手臂前沿。 這種洗屁屁姿勢看似驚世駭俗(?),但其實超好用。 從我第一次操作到今天,寶寶就從沒哭過,乖乖的讓我洗完。 出月中後進入一個多月的一打一日子,總之我四兩撥千斤(?)的活過來了。 送保母第一天,我看保母一個叉腰就把嬰兒夾在她臂彎裡, 嬰兒妥妥的坐在她手上。 我看這姿勢真帥, 把寶寶拿回家後,我也依樣畫葫蘆用這種方法夾他, 果然很順手、很穩固又很省力! 另一隻手可以空出來做事, 也可以就這樣手叉腰跳舞,帶寶寶跳完兩三隻舞曲。 「四兩撥千斤」 ——我覺得育嬰困難的主因,就是嬰兒很重! 如果寶寶輕得像根羽毛,你不會腰痠、不會媽媽手, 不會在每次夜啼抱起他時都覺得筋疲力盡。 我像個雜技藝人一樣, 第一要務就是試驗用各種省力的姿勢抱嬰兒, 諸如怎樣抱嬰兒跳舞、怎樣把嬰兒收進Mamaway背巾裡…… 不管什麼稀奇的姿勢都樂意嘗試, 幻想他就只是一根羽毛…… 目標就是像頭一張「單手捧嬰兒」的爸爸照片那般雲淡風輕。 (所以,平時的運動訓練就很重要了。 我從孕前一直運動到生產都沒有停過, 產後也很快恢復運動。) 出月中時,是那位看過「單手捧嬰兒」照片的朋友來接我和寶寶的。 出月中前,我還曾跟他說我嬰兒床還沒組好,回家後也許把寶寶放抽屜放地上。 (因為我有另一個朋友的寶寶頭幾週就是睡整理箱抽屜的XD。芬蘭箱的概念。) 離開月中回到家後,我抱嬰兒時,嬰兒頭頸整個後仰, 朋友看見忍不住說一聲: 「你要護他頸部。」 我簡答:「我有護。他本來就那樣。」意思是那是寶寶愛玩硬要後仰的,我扳不直。 (寶寶在出生第一天就能抬頭,頸部很有力。) 接著朋友說一句: 「我沒有要指導你的意思。」很謹慎、很貼心的口吻。 ——其實我跟這位朋友一點都不熟,因為我們只是網友,之前從未見過面。 但一見面他就送我很多恩典牌,又來接我出月中, 帶著他的太太與嫩童一起,為我打氣。 就算一點都不熟,但我似乎有識人之明, 我知道他會是一個幽默的人(是認識了20年的網友), 對我把嬰兒放地上(但最後沒有放地上啦XD,因為我從月中請假把嬰兒床組好了)、 對我用各種古怪的方法育兒, 都不會有意見的人。 (雖然他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但立刻自覺。可是其實我完全不介意。) 所以我看似在一個毫無後援的環境下走了過來, 但其實身邊一直有親友願意傾聽, 而且還享受了幾乎沒有人下指導棋的自由。 以前我在網路上介紹「single mothers by choice」的觀念時, 有網友說:他反對單身育兒, 若真要育兒,「須先考到保母證照」。 雖然我覺得他這句話帶有歧視, 但若事先熟悉各種照顧法,的確會更有把握, 舉重若輕。 月中護理師都知道我是single mother by choice。 有個護理師在幫我護理乳房時,聊到若能重來一次,她也不要結婚。 我:「是不要有配偶,也不要有小孩?還是……?」 她:「不要有配偶,但要有小孩,像你這樣。」 ……所以,若都先接受過育嬰訓練的話, 大家對單身育嬰也許會更有自信?XD --- 順便附上一個我最近演講時用過的圖: https://i.imgur.com/dVKgzI7.png
補充: 瑞典40歲女性這世代的生育率有到達2。 台灣40歲「已婚」女性這世代的生育率也有到達1.9。 所以,關鍵差異之一在「未婚」女性的生育率…… 關於少子化議題,中研院鄭雁馨副研究員也有給過幾場演講, 有興趣的人歡迎留意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37.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75314931.A.4B7.html ※ 編輯: ballII (1.169.37.84 臺灣), 02/02/2023 14:33:30

02/02 14:39, 1年前 , 1F
推!很愛看原po文章!:)
02/02 14:39, 1F

02/02 16:09, 1年前 , 2F
跪求插腰夾嬰兒法(?),我也想解放一隻手嗚嗚
02/02 16:09, 2F
其實就是一般單手搖籃抱法(左手會抓住嬰兒左大腿), 但不是以搖籃姿勢橫抱在腹前, 而是往旁豎抱在左側腰, 用腰窩核心分攤寶寶的重量。 (不過這姿勢小心不要過度彎折手腕喔。) 若真要解放雙手, 我有時會用背巾背寶寶做家事吔。雖然不常。

02/02 16:49, 1年前 , 3F
喜歡你的分享:D
02/02 16:49, 3F

02/02 17:21, 1年前 , 4F
想知道照片中的姿態洗屁屁,手是支撐在寶寶的胸還是肚子呢
02/02 17:21, 4F
胸。 細節是:左手虎口卡在坐姿微前傾的寶寶右腋下, 寶寶胸部會靠上左手掌與左前臂,左腋下卡在你左臂上。 右手掌捧著他屁股抱起來,帶去水龍頭下。 水是直接淋在寶寶屁股上的(確保水柱細柔且水溫穩定), 用右手拇指(或其他指頭)撥洗。

02/02 17:21, 1年前 , 5F
?也想知道叉腰抱嬰是什麼方法,謝謝
02/02 17:21, 5F

02/02 17:49, 1年前 , 6F
文章很好,希望可以改標題讓更多人看看
02/02 17:49, 6F

02/02 18:02, 1年前 , 7F
其實我就是想不出合適又溫柔的標題,才直接從背巾談起^^||
02/02 18:02, 7F
※ 編輯: ballII (1.169.37.84 臺灣), 02/02/2023 18:25:17

02/02 18:42, 1年前 , 8F
謝謝回覆!有機會試試!
02/02 18:42, 8F

02/03 02:09, 1年前 , 9F
謝謝分享,希望有機會可以看到媽媽餵的揹巾照片或影片分
02/03 02:09, 9F

02/03 02:09, 1年前 , 10F
享,目前也覺得有些困擾不知道如何使用比較快上手Orz
02/03 02:09, 10F
很抱歉, 一來我沒有合適的工具方便自我拍攝, 二來我寶寶變大隻了,早改用大寶寶直背法,已經很難將全腿收進背巾裡。 (只有一張以前腿全收的照片: https://i.imgur.com/Gltu6vD.png
) 若學會新生兒直背法, 大寶寶直背法(小腿放在背巾外)會顯得非常簡單,看官方影片就能學會。 另外,我寶寶腿特別有力(兩個月時就靠腿踢床墊差點把自己踢下床), 所以可輕易達成文中「兩腳頂在媽媽上腹」的狀態。 不確定此法是否適合每個新生兒。 我之前也搜索過厲害的媽媽們拍攝的教學(但大多是橫背法), 仍學不會,所以決定去門市學。 仍很建議將寶寶帶去媽媽餵門市學一次。 訪前最好打電話確認值班店員是較資深的店員(一年以上); 若資淺,可能只會教官方背法,無法客製化變通出各種撇步來輔助你。

02/03 08:19, 1年前 , 11F
標題:「舉重若輕育兒心得」?XD
02/03 08:19, 11F

02/03 09:28, 1年前 , 12F
我覺得上面這標題似乎會太囂張……XD
02/03 09:28, 12F
※ 編輯: ballII (1.169.37.84 臺灣), 02/03/2023 10:00:50

02/03 10:29, 1年前 , 13F
我是媽媽餵愛用者 寶寶2m起開始用 也沒有收過腿 我
02/03 10:29, 13F

02/03 10:29, 1年前 , 14F
覺得揹巾其實很看身形 只要脊椎跟髖安全就好 沒有一
02/03 10:29, 14F

02/03 10:29, 1年前 , 15F
定要怎麼揹
02/03 10:29, 15F

02/03 10:45, 1年前 , 16F
我覺得樓上這可能是好方法,直接用大寶寶直背法。
02/03 10:45, 16F
補充: 媽媽餵官方說:「寶寶開始會蹬腿時,就可把小腿放出來。」 我剛把小腿放出來時,可能寶寶還太小隻、腿太短,坐得不夠深, 又愛蹬腿, 有時從蛙腿突然蹬成直腿(有點要跳出背巾的感覺,但不至於真的掉出來), 本來正確的「膝蓋高於屁股」蛙腿姿勢,就會滑成膝蓋低於屁股。 但再大隻一些,就完全不會有這種問題了。 ※ 編輯: ballII (1.169.37.84 臺灣), 02/03/2023 13:38:46

02/04 17:12, 1年前 , 17F
真的很欣賞妳
02/04 17:12, 17F

02/04 21:20, 1年前 , 18F
02/04 21:20, 18F

02/05 06:32, 1年前 , 19F
真的不好用也!我後來把恩典還朋友,火速去買了另個牌子
02/05 06:32, 19F
文章代碼(AID): #1ZsqRpIt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