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簡單評估寶寶的幼兒園入學準備

看板BabyMother作者 (13)時間3年前 (2021/03/30 01:32), 3年前編輯推噓11(1101)
留言12則, 1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之前面臨是否準備將寶寶送去上學的問題, 覺得2~3歲的寶寶很小, 有點捨不得又不知道怎麼評估是不適合去。 所以上網看了一些文獻。 看了之後覺得這個議題牽涉還蠻廣泛的,也有一些可以思考的地方。 摘錄整理成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 成功的幼兒入園適應範疇,包括「微系統三要素— 角色、活動及人際關係」 三層面(生態系統觀點)。亦即,在學生角色上,能與家人平順分離的獨立表現、 或配合作息投入活動;活動參與上,則是從不參與、獨自活動,漸漸到平行遊戲 或有同儕互動在人際關係上,能與教師及同儕發展出和諧的人際互動模式。每位 學童進入學校時能準備好參與(engage in)並從早期教育經驗中受益。 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而言,進入學前教育系統其實面臨了很多的機會與挑 戰,他們從一個非正式的養育環境(家庭或托育機構)轉換到一個正式、結構化 的學習環境,也意味著學童即將正式進入「團體生活」,這種轉換的歷程被稱作 轉銜或銜接(transition)。學童在學校面臨許多與過去不同的經驗,例如教師能 給予注意力不像家裡的主要照顧者那麼多;幼兒在家庭是「子女」角色,備受呵 護,在幼兒園是「學生」角色,期待自理與獨立;在家中,用餐可以在餐廳,也 可以在客廳;而在幼兒園中,玩具角的玩具就不建議在圖書角玩,玩具收拾之後 接著是用餐時間……等等的差異。 為了協助學童能成功適應入學環境,宏觀的入學準備(school readiness)至 少包含了孩子本身、家庭、學校、整個社區甚至政策面向:學童準備進入學校、 學校提供能接納學生的個別差異的軟硬體設施、家庭及社區能支持並協助學童成 功適應學校….等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動態歷程。若微觀放在學童的身上看, 則應具備一些入學的「基本能力」可以幫助孩子更順利的融入群體生活,整理自 美國的入學建議及一些文獻,基本能力大致可分為五個面向: 1.生理健康與動作發展: 基本健康狀態、達到發展的里程、精細動作 (能夠拿蠟筆、翻書)與粗大動作(跳、跑、 爬、丟球),其他還有包含按時接種疫苗等 等。 2.社交能力: 能夠順利地和其他同齡相處,能夠有基本的 行為規範禮儀(manners),懂得輪流、等待 、合作及規則、規範,能夠自己玩也可以和 其他同齡一起玩,有同理心。 3.情緒發展: 有基本表達情緒的能力,也能夠理解他人的 情緒、能夠藉由大人的協助從負面情緒或壓 力情境中平復(例如分離焦慮)。具有學習 傾向(熱情)或好奇心。 4.語言與認知發展: 能順暢地與其他大人或孩子溝通(聽、說) ,表達自己的需求,理解故事、能夠辨識些 許的文字符號及聲音。其他包含文字覺識 (print awareness)、基本顏色、圖形、數 字概念的理解等。能聽懂並遵守基本的指令。 5.自理能力: 能夠自己處理部分的事情,例如能自己吃飯、 上洗手間、穿衣服、收拾自己的東西等。 2019年,香港大學的學者(Sha Xie)及Hui Li(Macquarie大學)曾發表一 篇,針對中國3歲幼兒適應幼兒園的檢核表,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YWQGXl (家長也許可以參考對照自家小孩的情況,評估入學後的適應情形。) *檢核表內容直接擷取並無更動內文用語 Chinese Preschool Readiness Scale (24 items) Items (Chinese) [自我照顧與情緒成熟度] 1. 早上入園時大哭大鬧或持續悶悶不樂,不願與家人分開 2. 吃飯時持續哭泣或抗拒進餐 3. 午睡時哭泣要回家或要找媽媽/家人,或者悶悶不樂 4. 大部分時間在哭泣或情緒低落 5. 依戀老師,經常粘著老師 6. 午睡時間不願進入睡房或上床 [認知與溝通能力] 7. 辨別基本的顏色,如黃色、藍色、綠色等 8. 辨別基本的形狀,如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 9. 會說普通話 10. 能夠聽懂普通話 11. 發音清晰 [社會、社交能力] 12. 自信,相信“我可以” 13. 表現出同伴交往的願望 14. 能夠主動發起與同伴的友好互動 15. 積極主動向老師表達意願 [學習性情 learning dispositions] 16. 集體活動中大部分時間注意力集中 17. 遇到困難願意想辦法解決 18. 集體活動中積極回應老師 19. 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堅持完成任務 [教室規則] 20. 不爭搶、獨霸玩具 21. 排隊時能自覺站好 22. 玩完玩具後,能主動把玩具歸位 23. 需要老師反復提醒才能遵守集體活動的規則 24. 吃完飯後,記得把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 其實,年齡不應該是唯一的入學標準,因為發展的歷程個體差異很大,更何 況以一個學年而言,最大與最小學齡的孩子可能差距一年,一年的發展對於兩歲、 三歲的孩子而言也是不小的差異。但是基於政策上的平等與方便,基本上大部分 的國家都以年齡作為標準。也有文獻提出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裝備自己 的能力,作為家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充足的營養、各種環境刺激與互動、教養… 等等,都在協助孩子發展適應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階段的入學準備可能有不同標準,例如認知發展對於小 學適應、成就表現可能是重要指標;但是對於幼兒園入學來說,自我調節 (self regulation)的能力可能是相對重要的。 -- 參考文獻: ‧Britto, P. R. (2012). School readiness. New York, NY: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High, P. C. (2008). School readiness. Pediatrics, 121(4), e1008-e1015. ‧Daily, S., Burkhauser, M., & Halle, T. (2010). A Review of School Readiness Practices in the States: Early Learning Guidelines and Assessments. Early Childhood Highlights. Volume 1, Issue 3. Child Trends. ‧High, P. C. (2008). School readiness. Pediatrics, 121(4), e1008-e1015. Learning Guidelines and Assessments. Early Childhood Highlights. Volume 1, Issue 3. Child Trends. ‧Maxwell, K. L., & Clifford, R. M. (2004). School readiness assessment. Young children, 59(1), 42-46. ‧Sahin, I. T., Sak, R., & Tuncer, N. (2013). Comparison of Preschool and First Grade Teachers' Views about School Readiness.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13(3), 1708-1713. ‧Xie, S., & Li, H. (201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preschool readiness scale.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0(4), 522-539. ‧林秀錦、王天苗 (2004)。幼兒入學準備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 89-108。 ‧萊素珠, & 廖鳳瑞. (2014). 上學這條路: 兩歲兒從家庭進入幼兒園之銜接研究.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 28(2), 69-9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50.2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17039165.A.070.html

03/30 01:57, 3年前 , 1F
謝謝分享!
03/30 01:57, 1F

03/30 09:00, 3年前 , 2F
謝謝!
03/30 09:00, 2F
※ 編輯: mailinmoo (140.112.87.86 臺灣), 03/30/2021 09:57:31

03/30 10:37, 3年前 , 3F
感謝分享
03/30 10:37, 3F

03/30 10:50, 3年前 , 4F
感謝分享
03/30 10:50, 4F

03/30 11:46, 3年前 , 5F
謝謝分享
03/30 11:46, 5F

03/30 12:29, 3年前 , 6F
感謝分享
03/30 12:29, 6F

03/30 12:39, 3年前 , 7F
謝謝分享
03/30 12:39, 7F

03/30 15:20, 3年前 , 8F
謝謝分享
03/30 15:20, 8F

03/30 15:30, 3年前 , 9F
好仔細,謝謝分享
03/30 15:30, 9F

03/30 15:55, 3年前 , 10F
謝謝分享
03/30 15:55, 10F

03/30 21:52, 3年前 , 11F
謝謝實用分享
03/30 21:52, 11F

04/01 08:00, 3年前 , 12F
謝謝分享
04/01 08:00, 12F
文章代碼(AID): #1WOWyz1m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