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繪本推薦《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看板BabyMother作者 (包子臉)時間3年前 (2020/08/21 14:47),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學習與悲傷共處,不用急著好起來!】 https://i.imgur.com/o8falV8.jpg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是本以「死亡」為主題的繪本。 封面是一個小男孩滿臉困惑的仰望著父母,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既是書名,也是孩子內心疑問的雙關呈現。 全書畫面以厚重的黃褐色油畫筆觸呈現, 給人一種無以名狀的壓抑氛圍。 / https://i.imgur.com/oP2gcOs.jpg
故事的第一頁, 用誇張化的視角呈現小孩再怎麼嘗試, 都只看到皮鞋鞋底的畫面。 小孩的渺小與巨大的皮鞋形成強烈對比, 是非常不合乎真實世界的比例。 但,或許這就是小孩眼中的大人世界吧? 一切都是那麼巨大且遙不可及。 / 布魯諾認出那是爺爺的皮鞋, 平常爺爺穿西裝就一定會配這雙皮鞋, 因此,他非常想知道「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 https://i.imgur.com/aHoogpR.jpg
後來,有人抱起布魯諾, 他看到爺爺穿著西裝眼睛閉著在睡覺。 他聽到大人說「葬禮」, 「葬禮」聽起來好像「藏起」, 大家要怎麼把爺爺藏起來呢? 布魯諾不懂死亡的意義, 他穿著雨衣高興得走在喪葬隊伍裡, 他不明白大人為什麼哭?誰該來安慰他們? 葬禮結束後, 大家聚在酒館裡開心得喝酒吃肉, 布魯諾不明白為什麼爺爺還活著的時候 沒辦過這麼開心的慶祝會呢? / 最後一段的童言童語, 對我來說簡直是當頭棒喝!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道理大家都懂, 但說真的,如果平常在異地生活, 把週末假期跟父母相聚的時間累積起來, 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少很多。 前幾年有一本書,書名就叫 《別以為還有20年, 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 這書名雖然聳動, 但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換個角度想, 如果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只剩55天, 見面一次就少一次的話, 就更應該把握每次見面的相處時光。 台語有句俗諺說: 「在生一粒豆,卡贏死後拜豬頭!」 (在世時用豆子孝敬,勝過死後拜一顆豬頭) 就是在說愛要及時、孝順要趁早的道理。 人一旦死了, 那些儀式排場都是給活著的人心理寬慰用的。 / https://i.imgur.com/dtXn3fr.jpg
幾天過去, 「爺爺現在在哪裡?」布魯諾問。 爸爸說:「在天堂!」 沙飛說:「在墓地!」 媽媽說:「兩個都對。」 布魯諾聽了非常生氣, 「怎麼可能一個人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 以往有任何問題,都是爺爺幫他解答, 但現在,爺爺到底在哪裡? / 畫面裡, 小小的布魯諾坐在爺爺大大的舊沙發上, 拿著爺爺旅行帶回來的小木船。 爺爺非常喜歡船,他曾經夢想去航海, 而爺爺唯一一次的旅行,就是去熱那亞, 那裡有一座港口,停泊了很多船隻。 小船是爺爺的旅行紀念, 現在則成了布魯諾想念爺爺的寄託。 / https://i.imgur.com/PcJWWfg.jpg
這天,布魯諾去湖邊釣魚, 他望著湖水想到爺爺之前承諾要教他釣魚、 怎麼用樹枝做成哨子、 怎麼接近正在吃草的小鹿,還有好多好多事。 但爺爺卻一聲不響的去了天堂, 現在這些都無法實現了。 布魯諾覺得非常生氣, 因為爺爺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突然間,他不覺得生氣,反而難過了起來, 這是爺爺過世之後,他第一次哭。 / 讀到這裡, 我想到Kubler-Ross提出的悲傷五階段: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不論是摯愛離世,還是遭遇天災人禍, 或是告別一段感情, 都會經歷一連串複雜的心境變化, 往往會出現這五個階段的過程。 這五個階段沒有必然的順序性或發展近程, 每個人度過悲傷的時間長短不同, 有的人能很快的「接受」現狀, 有的人可能一直停留在「憤怒、沮喪」之中。 / 這一頁的布魯諾 從憤怒到沮喪的心境轉折非常的直接, 想生氣就生氣想哭泣就哭泣, 老實說我很羨慕他可以這麼直接又強烈。 大人的世界裡, 隨時保持情緒平靜好像才是成熟的表現。 所以我們壓抑悲傷, 告訴自己不能哭,不然死者無法安息, 但這樣做,傷痛也一直留在心中。 / https://i.imgur.com/8UrLTcU.jpg
幾個禮拜過去, 原本停擺的生活慢慢回歸正軌。 剛開始的時候, 布魯諾每做一件事胸口都會有點痛, 好像心破了個洞。 每晚睡前他都會看著爺爺的照片, 有空的時候他也去爺爺的墓地 幫花澆澆水、跟爺爺聊聊天。 漸漸地,去的次數少了, 直到有一天,爸爸說: 「一年前的今天,爺爺去世了!」 布魯諾發現胸口不那麼痛了, 也不生爺爺的氣了, 現在他心的爺爺就像照片中那樣微笑著, 很幸福的樣子。 / https://i.imgur.com/4FvQCWe.jpg
故事最後,米琪阿姨生了一個小女嬰, 小女嬰被包巾團團圍住,只露出一雙小腳, 布魯諾只能抬頭看著那雙小小的紅鞋子。 最後的這一幕, 讓我雞皮疙瘩掉滿地, 跟故事一開始幾乎如出一轍的視角, 卻是生死之間的區別。 抑或是換個角度想, 生死之間或許就是一體兩面。 人一出生就是在邁向死亡, 而死亡之後或許才有新生的可能? / 這本書雖然是以小孩的角度出發, 敘述爺爺過世時自己心中的困惑, 還有眾人反應的經過。 但,在我讀來, 我也跟著主角布魯諾的步伐, 再次處理自己內心的傷口。 即使大人如我, 理智上明白死亡代表的意義, 但面對深愛的人離世, 情感上始終無法真正接受。 尤其離開的對象是我深愛的人的時候, 隨之而來的悲傷, 猶如滔天巨浪般將我一把吞噬, 而當時的我,下意識的選擇逃避。 把自己放在一個安全的距離, 跟著傳統儀式焚香祭拜、 折元寶紙蓮花、 唸過一遍又一遍的經文迴向。 看起來非常真切參與其中的我, 實際上卻像〈父後七日〉的主角一樣, 現實之於我是那麼樣的恍惚不真實。 / 當然,面對悲傷,我還是無法瀟灑, 但或許就跟布魯諾一樣, 接納自己的情緒,慢慢讓傷口癒合, 時間,是最好的解藥! —————————————— 嗨,我是Check, 這裡記錄我的育兒日常,還有偶爾的自我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88.2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97992465.A.1A3.html

08/21 17:47, 3年前 , 1F
嗚嗚嗚大推
08/21 17:47, 1F

08/22 10:20, 3年前 , 2F
好繪本來推個
08/22 10:20, 2F

08/22 16:01, 3年前 , 3F
推推
08/22 16:01, 3F
文章代碼(AID): #1VFsuH6Z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