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寶寶哺育用品準備分享/奶瓶/奶嘴/吸乳器

看板BabyMother作者 (驕傲的V)時間6年前 (2018/02/25 23:32), 編輯推噓9(900)
留言9則, 9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因為在版上受惠很多資訊,所以之前在版上過我的待產包,以及新生兒用品準備清單。 針對新生兒用品準備清單中的項目,在把我的使用經驗分享給各位新手媽媽。 希望能幫助到跟我一樣,懷孕時對怎麼準備寶寶物品很茫然的新手爸媽。 --- 建議閱讀圖文網誌版:http://sheating.pixnet.net/blog/post/34869721 --- 寶寶一出生就要吃,在還沒有開始添加副食品之前,奶就是寶寶的主食。 餵寶寶喝奶,聽起來是件很間單的事情,其實卻是有很大的學問! 婆婆媽媽的年代崇尚喝配方奶,我小時候也是喝配方奶長大,懂事後幫忙照顧弟妹,同樣 餵配方奶。 但是近年,政府提倡母奶最好,漸漸的媽媽也餵母奶為優先。 所以在孕期時,我就以母乳哺育為優先考量,加上懷孕後期離職待產,決定以親餵的方式 育兒。 --- 我的新生兒物品準備清單,是以親餵方式為主,瓶餵方式為輔。當然各位媽媽也可以反向 操作,以瓶餵為主來準備。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有疑惑,是不是一定餵母奶才是好媽媽? 我必須說,餵母奶很好,但還是要考量到媽媽的身心狀況,不要為了餵母奶而讓自己精疲 力盡。 --- 那麼餵母奶到底親餵好?還是瓶餵好? 碧安朵參照自身與周遭媽媽的經驗,建議是,如果生產半年內會回職場,可以採用瓶餵為 主,親餵為輔。 雖然親餵有說不盡的好處,但是也有缺點,就是失去睡眠與自由。 目前艷寶一歲八個月,即使她現在餐餐正常,有時還外加吃點心,但我仍舊親餵中,因為 奶是他最好的飲料與慰藉。 其實,我也甘之如飴,我跟艷寶的感情非常親密,她也因為有充足的安全感而非常活潑大 方。 所以媽媽們,不要去管任何人的想法或是言論,自己覺得最舒服的哺育方式就是好方式。 --- 以下針對清單的內容,我會分享實用後的心得,以及實戰購買的建議。 --- 【寶寶最重要的食器---奶瓶】 是寶寶吃飯最重要的工具!選擇的方式要從三個角度,一是材質,一個是尺寸,最後是容 量。 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材質,而目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嬰兒奶瓶,主要有六種材質。 『PP、PES、PPSU、玻璃、矽膠、不鏽鋼』 (要注意PC材質已經禁用,所以目前市面上應該不會買到PC的奶瓶) 材質那麼多種,那應該買哪一種呢? 在解釋所有的材質的優缺點之前,我先來分享我選擇奶瓶的方式與原因。 --- 【我選擇奶瓶材質的考量】 因為決定以親餵優先,所以在奶瓶的選擇上,我立刻以「玻璃」為首要選擇。 因為玻璃奶瓶耐熱性佳、玻璃透明度高,不易在清洗時刮傷,就不易藏污垢,而且不論蒸 汽消毒,或是煮沸消毒都適用。 大部分嬰兒奶瓶的玻璃,都是採用「矽硼玻璃」,此玻璃的的特性是耐熱,廚房用品保鮮 盒就是用矽硼玻璃。 雖然集萬千優點於一身,但是缺點就是較重,以及容易摔破! 當寶寶漸漸長大, 大約4~5個月大,要學習自己拿奶瓶喝奶的時候,玻璃奶瓶就相對危險 。 不過我以親餵為主,瓶餵為輔,沒有這層顧慮,加上艷寶5個月大之後開始全親餵,沒有 繼續使用瓶餵,無法得知她是否會摔瓶子。 但是我周圍很多使用瓶餵的媽媽們,即使寶寶長大了,在家裡還是使用玻璃奶瓶(因為現 在都強化得很好),只有出門才換不同材質使用。 可見玻璃奶瓶還是相當受到喜愛的!建議新手媽媽們可以以需求考量購買不同材質的奶瓶 。 --- 【玻璃奶瓶不適合儲存母奶嗎?】 另外有件值得討論的事情,就是我曾經看過有人說「玻璃奶瓶不適合儲存母奶」。 觀點是,玻璃會吸附母奶的乳清蛋白,關於這件事,我查證許多資料,都沒有一個比較完 整的資料。 但是台灣母乳協會表示,會有「玻璃奶瓶不適合儲存母奶」的說法,應該是認為玻璃瓶在 冷凍時會吸附奶水中的活細胞。 但是,雖然奶水中的活細胞會沾黏在玻璃表面上,使得活細胞量在一開始會減少。 然而,在儲存24小時後,就不會再沾粘在玻璃表面上,因此對細胞量影響不大。 在我認為,只要不是親餵,在擠奶與儲存的過程中母奶的養分一定會流失少部分,而玻璃 儲存已經是最安全的選擇。 --- 保存母奶的方法與重點( 媽媽寶寶雜誌 第 343 期 ) --- 【奶瓶材質細分與比較】 PP奶瓶:是採用PP(聚丙烯)材質製成的奶瓶,不含致癌物雙酚A,市面上的微波餐具都 使用材質,價格最經濟的一款材質。 PP奶瓶 熔點大概是130~165度 ,溫度超過120度就容易變形,使用壽命比較短。 --- PES奶瓶:是一種透明琥珀色的無定型樹脂,具有優異的耐熱性,也是目前最受媽媽愛用 的塑料材質之一。 可耐高溫達180℃,所以不管是用熱水高溫煮沸,或是蒸氣鍋消毒,都不會產生環境賀爾 蒙雙酚A,價格比PC奶瓶稍高。 大部分的母嬰品牌,都有PES奶瓶可以選擇,廣泛性很高。 --- PPSU奶瓶:採用目前最安全的新型材質PPSU(聚苯碸)製成,不含雙酚A。 PPSU耐熱性極佳,最高耐熱可以達207度,適合反覆高溫煮沸或是蒸汽消毒,顏色偏茶色 ,質地略軟。 基本上,PES和PPSU的特性相同,但是PPSU材質比PES更高級、更耐刮、更硬,抗壓性、溶 水性也比PES的奶瓶好一些。 也因為PPSU奶瓶通過日本厚生省食品衛生法,是安全合格用品,所以目前在日本奶瓶界是 銷售排行的第一名。 因此,在價格上也比PES奶瓶要高一點,目前台灣有4~5種品牌的PPSU奶瓶可以選擇。 --- 玻璃奶瓶:優點是安全性佳、玻璃透明度高,耐熱性佳,且不易刮傷、不易藏污垢、易於 清潔。 可以使用蒸氣鍋或是煮沸消毒,即使多次高溫消毒不變質,適合一天需要吃多次奶的新生 兒使用。 缺點較是,較重不易外出攜帶、新生兒不太能練習手拿、容易打破。 基本的價格會比PES奶瓶或是PPSU奶瓶便宜一點。 --- 矽膠奶瓶:用無色、無味、無毒的液態矽膠(LSR)製成,不含雙酚A,也不會破碎。 瓶身柔軟,餵寶寶奶的時候,輕壓瓶身即可幫助寶寶喝奶,而且輕巧耐用,在安全性上勝 於所有的塑膠奶瓶。 耐熱度高達250℃,不管用怎樣的消毒方式都相當安全,因為市面品牌少,所以價格較高 。 --- 不鏽鋼奶瓶:近年在歐美很流行的一種材質,防摔、防撞、耐熱、完全不因高溫產生有毒 化學物質,而且使用時限長。 以環保的概念來看,當寶寶不再喝奶後,還可以變成喝水的杯子,是非常的環保的一款奶 瓶。 但是缺點就是因為不透明,刻度在瓶身內,比較難以定量,也不方便觀察奶的溶解情況。 目前台灣的價格上比矽膠奶瓶再高一點。(記得購買不鏽鋼時要確認材質編號) --- 價格比較:PP奶瓶>玻璃奶瓶>PES奶瓶>PPSU奶瓶>矽膠奶瓶>不繡鋼奶瓶 以上價格比較是以材質區分,實際上會有品牌價格的差異喔! 同一款品牌也會販售不同材質的奶瓶,像是貝親就有玻璃奶瓶和PPSU奶瓶可以選擇。 --- 【奶嘴的選擇方式】 奶瓶的奶嘴材質有「乳膠、矽膠、橡膠、矽晶」等,目前市面常見的奶嘴材質多以矽膠與 乳膠為主。 購買的建議,是先買少量讓寶寶試用,看他喜愛哪一種材質,再一次購入較多的數量,比 較不會花冤枉錢。 --- 矽膠奶嘴優缺點:觸感較硬、顏色透明、沒有特殊的味道、耐熱度較高,不易老化。 (可使用4~6個月,醫生建議2~3月要更換,避免滋生細菌) 乳膠奶嘴優缺點:有彈性且柔軟,與媽媽乳頭觸感相近、顏色黃色、有乳膠氣味,容易因 溫度過高而變質。 (可使用2~3個月) 不只是奶瓶的使用的奶嘴有分成矽膠與乳膠,安撫奶嘴也是如此區分,可以視爸媽的需求 購入。 --- 除了材質,奶嘴孔也有不同,必須依照寶寶不同的月來分段使用。 圓孔(0~4個月):奶水會自動流出,比較不用費力,孔洞有分尺寸可以選擇。 十字孔(4個月以上): 寶寶吸吮力可以自行控制流出奶量多寡,十字孔可以調節流量及 預防奶瓶倒置外漏,容易被寶寶咬斷。 Y字孔(4個月以上): 奶水流量較均勻穩定,切口設計不易被寶寶咬斷,較不適合吸吮 力較弱的寶寶。 而各式奶嘴孔依流量大小有尺寸區別,基本上可分成S、M、L三種尺寸。 S尺寸適用於0~3個月初生兒,M尺寸適用於3~6個月的小寶寶,L尺寸則適用6個月以上的大 寶寶。 --- 如何選購奶瓶、奶嘴等相關器具?( 親子天下,2017/02) 奶嘴材質、種類分不清楚?5招重點教你選( BabyHome編輯,2014/09) --- 【我選擇奶瓶&奶嘴的方式分享】 因為親友會送奶瓶,加上自己參加媽媽教室也拿到幾款奶瓶贈品,所以一開始沒有太大的 喜好區別。 想說把贈送的奶瓶都試用看看後,再來買自己最喜歡或是最順手的。 由於參加了貝親的母乳哺育媽媽教室,獲得兩只一般口徑的玻璃母乳實感奶瓶,離開月子 中心回家開始有需要瓶餵時,就讓艷寶試了這款。 還願意接受瓶餵的艷寶,當時喝得很開心,也沒有乳頭混淆的情況。 唯一的缺點就是在把母奶從集乳袋倒進奶瓶時,因為一般口徑較小,狼爸常常不小心沒倒 準,浪費我辛苦擠出來的母奶啊!!! (看到自己的奶流的滿桌子,心是會淌血的!爸爸們絕對不會懂擠奶的辛苦~~~) 剛好當時狼爸的的老闆娘送了三盒AVEN的PES奶瓶,因為是寬口徑,所以我決定打開來試 用看看。 果然寬口徑在倒母奶時好用多了,當下就想,我再也不用擔心母奶被老公倒出奶瓶外。 沒想到艷寶不喜歡AVEN的PES奶瓶的奶嘴!而我也比較想要用玻璃材質勝過於PES材質。 在個人喜好與雙重試驗下,我決定購入貝親的「寬口徑母乳實感玻璃奶瓶」。 --- 奶嘴頭,一開始我則是挑選貝親母乳實感最小口徑SS,此款為圓孔。 當時的想法是因為瓶餵吸吮容易不費力,擔心艷寶吸了奶瓶就不想費力吸母奶,選擇最小 口徑,享讓她連瓶餵吸的費力一點,就不會排斥親餵。 大約艷寶四個月大後,有更換口徑為S,艷寶六個月後開始不願意瓶餵,只接受親餵,隨 後我就沒有再使用奶瓶。 --- 個人使用貝親的「寬口徑母乳實感玻璃奶瓶」的心得是,寬口徑好用,號稱能在媽媽乳房 與奶瓶自由轉換的奶嘴,也相當優秀。 缺點就是很重,即使艷寶四個月後也無法讓她自己拿奶瓶,但是因為瓶餵的機會也少,所 以並不影響。 再來就是,貝親的價格,比一般的同為寬口徑的國產品牌會高一點。 如果想試看看貝親的奶瓶,目前除了玻璃材質外,也有PPSU奶瓶,最近還推出有矽膠保護 層的玻璃奶瓶(更貴了!)。 --- 省錢小撇步:網路上也有媽媽分享比較划算的購入方式,就是小獅王寬口奶瓶+貝親的奶 嘴頭!新手媽媽們也可以試看看喔~ --- 【媽媽的兩難---安撫奶嘴】 說到安撫奶嘴,新手媽媽很容易會有很兩難情緒產生,到底該給?不該給? 在論戰上,安撫奶嘴的使用有許多的討論,正反兩派的立論都有,而我也在給與不給之間 周旋斟酌很久。 我小時候是不吃奶嘴的,而是有一個外婆縫製的安撫小枕頭,陪我到幼稚園時期。 因為外婆不讓我帶去上學,就把它扔了,我到現在都還能想起我抱著小枕頭的感覺啊! 上述只是要說明,寶寶需要外在的安撫物,尤其是剛出生到六個月的寶寶,更是需要口腔 的安撫。 安撫奶嘴真的是一個很實用的育兒工具,能幫助新手爸媽度過很多艱難時刻啊! --- 大部分認為不要給寶寶吸奶嘴的論點如下:會造成咬合不正、暴牙、蛀牙、影響母乳哺育 、乳頭混淆、中耳炎、影響語言發展。 其實閱讀台灣醫生與國外文章,奶嘴其實並非想像中可怕。 其中只有中耳炎的部分,是有經過研究後,確認如果六個月以上的寶寶長時間使用奶嘴, 沒有消毒,會容易造成感染。 其他的論點,包括咬合不正、暴牙、蛀牙、影響母乳哺育、乳頭混淆、影響語言發展,沒 有實質的醫學證據,或是實際的研究數據佐證。 --- 如果想知道更多的奶嘴使用迷思內容,可閱讀以下文章: 破解醫療迷思的52張牌:嬰兒可不可以用奶嘴?(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 師 李秉穎 ) 可以給寶寶吸奶嘴嗎?(曾任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朱曉慧醫師) --- 反而,已有幾項研究發現,安撫奶嘴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症 (SIDS)」的發生。 嬰兒在吸吮奶嘴時,通常會處於較淺眠狀態,因而可以降低呼吸停止的機率,同時保持呼 吸管道通暢。 美國小兒科學會建議晚上睡覺時可以提供嬰兒奶嘴,但如果寶寶不喜歡使用奶嘴,千萬不 要勉強。 --- 安撫奶嘴使用不可怕,重點是使用的方式與戒除的時機點。 如果真的怕影響到臉型、牙齒的發育,以及語言的發展(媽媽擔心的真的好多),以下取三 位醫生的建議,讓媽媽們參考。 ---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醫師:最晚1~2歲就應開始戒除奶嘴。 若超過2歲仍在吸吮奶嘴,可能會影響日後的牙齒發展,對口腔衛生也不好。 曾任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朱曉慧醫師:大部分的寶寶在一歲至一歲 半之間會漸漸對奶嘴失去興趣。 為了避免恆牙的咬合受影響,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在2-4歲間必須戒斷,最好是在3歲以 前。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最好是1~2歲之間戒除奶嘴,最好兩歲前能完全戒除。 --- 【我的安撫奶嘴實用的分享】 因為認為奶嘴有其實用性以及必要性,所以我在孕期的時候就事先準備了奶嘴放在待產包 中。 選擇的方式是經過媽媽好友的推薦,畢竟一開始對於新生兒用品一竅不通,只能靠周圍好 友推薦。 她說媽媽界很紅的奶嘴就是「香草奶嘴」!推薦我可以先買起來備用。 上網查了之後,發現「香草奶嘴」是育兒界的明星,因為除了是醫療級矽膠一體成型製造 ,而且還會有淡淡的香味。 本來我還不相信「香草奶嘴」跟其他奶嘴在氣味上有差別,但在我買了其他的奶嘴試用之 後,才真的發現「香草奶嘴」氣味真的很好。 因為親餵的關係,艷寶對於人肉奶嘴的喜好一直高於香草奶嘴,雖然願意偶爾吸安撫奶嘴 ,但是新生兒的吸吮力不夠,很容易掉。 當人肉奶嘴(媽媽)需要休息的時候,還是必須有人在艷寶身邊,把不停掉落的奶嘴塞回去 ,同樣是累人的一件事。 --- 艷寶四個月大的時候感冒,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感冒的關係,她而不願意再吸安撫奶嘴,只 鍾情人肉奶嘴。 疲憊的我只好嘗試不同的奶嘴,希望她只是因為奶嘴的型狀不喜歡而不吸。 因此購入也是相有許多媽媽推薦的「拇指型奶嘴」,使用乳膠材質製造。 材質摸起來比香草奶嘴還要柔軟。 這款奇哥的「拇指型奶嘴」標榜通過義大利 義大利畸齒矯正協會認證 ,有助於寶寶嘴型 正確發展。 但是艷寶還是不領情,所以又改買貝親的「扁型奶嘴」,優點是更符合口型,而且有蓋子 不易沾灰塵。 試驗的結果,艷寶依舊不愛這款安撫奶嘴,於是我就決定嘗試到這裡了! 和許多媽媽友討論,的確是有一些親餵的寶寶,一開始會接受安撫奶嘴,後來漸漸會排斥 不吃。 --- 其實挑選安撫奶嘴,也還是要看寶寶的接受程度,有些就是好相處的寶寶,任何一種奶嘴 都不挑。 但是有些堅持度高的寶寶,會不願意吃安撫奶嘴,或是只願意吃某一款。 親餵的媽媽,如果不願意當人肉奶嘴(我是放棄掙扎了),就要多試不同的奶嘴,才能找到 寶寶最喜歡的那款。 因為沒有繼續讓艷寶嘗試其他品牌的奶嘴,所以綜合網路上親餵媽媽們的實用推薦,新手 媽媽可以參考購買: 『AVENT雙扁型安撫奶嘴、小獅王拇指型安撫奶嘴、NUK乳膠奶嘴 』。 --- 無論如何,使用安撫奶嘴時,爸媽注意奶嘴材質、按時清潔,並與依照建議時間更換奶嘴 ,避免滋生細菌造成寶寶生病。 再來就是注意戒斷奶嘴時間與方式,使用安撫奶嘴就不是一件讓人兩難的事情了! --- 【母奶媽媽必備的---吸乳器】 吸乳器這件物品,一開始真不知道是否該歸類於寶寶用品,但是想想這也是關於哺育寶寶 很重要的工具,就列入清單。 我在待產時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先買吸乳器,原因是我當時決定要親餵,很怕買了吸乳器不 用會浪費錢。 和精打細算的狼爸討論後,我們還是決定先不購買任何吸乳器,等待生完之後再視親餵的 情況購入。 --- 雖然不預先購買,但是我也已經在網路上搜尋過,問了周圍友經驗的母奶媽媽,做過不少 功課。 然而,在訂購月子中心的時候,月子中心說會贈送一台「AVENT輕乳感PP手動吸乳器 」。 我當下非常開心,因為這一台就是我一位很有經驗的母奶學姊推薦的手動吸乳器呢! 後來,「AVENT輕乳感PP手動吸乳器 」也一直陪伴我大約半年的時間。(直到艷寶六個月 大,她不再接受瓶餵) 這台集乳器,並非我唯一使用過的集乳器,在醫院住院以及住月子中心時,我都是使用「 美樂---醫院專用型吸乳器Lactina 」。 因為後來都是全親餵就不再使用吸乳器,所以使用過的吸乳器很少,因此,除了分享我自 己吸乳器的實用的心得。 同時,我也搜了一些網路以及PTT媽寶版推薦的電動吸乳器,新手爸媽可以參考一下。 --- 【電動吸乳器的選擇方式】 電動吸乳器的選擇,端看以每個人不同的需求,但是大抵還是會以幾個要點為優先。 使用上的舒適度、吸力及頻率的選擇及調整、按摩泌乳模式、適合的罩杯、方便拆洗。 另外,就是有些媽媽會考量馬達聲音的大小,因為如果半夜起來擠奶,馬達太大聲可能會 吵到寶寶。 選擇要點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使用的舒適度:乳罩的舒適度,使用的手感,還有吸力強度的感受。 吸力及頻率的選擇及調整:電動吸乳器會有不同段數的吸力,還有吸引的頻率也不同,每 個人喜歡的感覺不一樣。 按摩泌乳模式:就是促乳模式,大部份的電動吸乳器都會有。 適合的罩杯:依照每位媽媽乳暈的大小選擇,一般選擇合適的乳罩貼近乳暈處的乳罩內徑 比乳頭周圍寬各3mm 。 方便拆洗:電動吸乳器會有許多的配件,通常拆洗起來比較費時。 --- 【我的吸乳器經驗分享】 使用過的手動吸乳器為「AVENT輕乳感PP手動吸乳器 」,電動吸乳器則是「美樂---醫院 專用型吸乳器Lactina 」。 先分享手動,因為AVENT吸乳器,不管是手動或是電動,都是非常知名的一款,很多母奶 媽媽推薦。 AVENT手動吸乳器兩款,想使用手動吸乳器的準媽媽,推薦買輕乳感,比另外一款使用起 來更省力。 手動吸乳器的優點就是便宜、不需要充電裝電池,攜帶非常方便。 但是缺點就是使用久了手會痠,大拇指的關節容易因為長期施力而受傷。 如果和我一樣是以親餵為主,瓶餵為機動輔助的媽媽,其實也不用花大錢買電動,AVENT 輕乳感&手擠乳就非常好用了! --- 電動吸奶器我在住月的第二天開始使用,當時護士發現我在第二天的泌乳已經非常多,手 擠乳開始會噴濺。 就建議我可以先使用電動吸奶器,醫院提供的是「美樂---醫院專用型吸乳器Lactina 」 ,但是乳罩需要自己去買。 因為在醫院購買了美樂的乳罩,進入月子中心後,發現月子中心的電動吸乳器也是美樂 Lactina,就繼續沿用。 Lactina的優點,吸起來完全不會痛,段數可以調整,有媽媽分享在月子中心都是靠這台 追奶成功。 我自己在月子中心時也是都用這一台,回家才開始用AVENT輕乳感手動吸乳器。 缺點就是太大台了,不可能外出攜帶,只能放家裡。 單價很高,官網訂價一台48000元,但是官網有提供出租,網路上可以找到提供租用服務 的非官方店家。 美樂官網:醫院專用型吸乳器出租辦法 --- 【網路上媽媽們推薦的好用電動吸乳器】 目前市面上有幾個母嬰品牌都有推出電動吸乳器,而討論與使用度較高廣泛的是: AVENT新安怡輕乳感雙邊電動吸乳器、貝瑞克(9s&9+)、優合雙邊電動吸乳器。 優合(大陸品牌)是目前PTT版友推薦的一款,當初我老公非常想購買這一台,不過我後來 全親餵就不再使用吸乳器,因此沒有購入。 網路的評價是,優合功能以及整體效果和AVENT一樣,但是馬達的聲音比AVENT小很多! 最大的缺點就是配件很容易壞,建議可以買AVENT的配件裝在優合上,會耐用很多。 (既然可以把AVENT的配件裝在優合上,大家應該就可以推測,優合的製造商應該是代工廠 出身) 但是,如果想要知道這三台的比較,可以再自行上網搜尋喔! --- 吸乳器使用五撇步,電動吸乳免驚奶頭變形又塞奶 --- 【消毒鍋】 消毒鍋也是必須要購入的產品,記得小時候幫外婆照顧表弟表妹,都是用煮沸水消毒。 隨著科技進步,消毒奶瓶也變得越來越輕鬆,目前市面上有兩種消毒方式的消毒鍋: 「蒸汽+烘乾消毒鍋」&「紫外線消毒鍋」。 至於要買哪一種?也是要看每個爸媽的需求以及喜好。 紫外線消毒鍋是利用紫外線破壞細菌結構,就像是將產品放置在陽光下曝曬,其優點為乾 式消毒,不需另行晾乾。 但是狼爸在研究消毒鍋的時候,紫外線會有照不到的死角,有可能無法全面消毒。 第二點就是,有很多材質都不建議用紫外線消毒,包括寶寶的奶嘴、餐具或是顧齒器等。 例如貝親的母乳實感奶嘴,就有標明不適用紫外線消毒鍋,原因是紫外線消毒容易造成物 品快速老化。 因此,我們就決定購買「蒸汽+烘乾消毒鍋」,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的蒸汽消毒鍋,比較多 人推薦的就是Combi和nac nac。 我最後選擇「Combi微電腦高效烘乾消毒鍋」,主要原因是容量夠大! 使用到現在都還非常好用,唯一的缺點就是上層置物架很容易掉落。 --- 去年Combi還推出全新升級版,外型雖然還是一樣,但是顏色就是很優雅時尚啊! 可惜我已經買了經典的白綠消毒鍋,不然我應該會被全新的Combi消毒鍋燒到一定要下手 購入。 --- 【溫乳器】 溫乳器和吸乳器一樣,我都是等到確定泌乳順利,而且要用瓶餵輔助的時候才購入。 因為使用的機會不多,所以只考慮簡易式的基本款溫乳器,而且以二手價購入。 這一款「KU.KU酷咕鴨多功能調乳器 」,的功能是45~100度可調溫設計,除了溫奶,還可 以'當作是煮水壺。 煮沸後調溫50度長期保溫,任何時間皆可調乳,清洗也很方便,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是玻 璃瓶,所以我常常很害怕打破。 大約使用了半年左右,艷寶不瓶餵之後就收起來沒繼續使用,是很耐用的一款溫乳器,畢 竟它也是有經歷過前一段主人啊! --- 除了「KU.KU酷咕鴨多功能調乳器 」,我在月子中心也使用過「奇哥基本款的溫乳器」, 覺得加熱速度小輸酷咕鴨。 因為不少媽媽會以加熱速度來選擇溫乳器,畢竟寶寶餓肚子會哭,能越快把奶溫好,就能 越快讓寶寶吃飽不哭。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溫乳器,也有推出微電腦溫乳器,到底要買哪一款,也是要看自 己的預算和喜好。 --- 網路上媽媽們推薦加熱速度優秀的有以下幾款,想要比較的新手爸媽可以自行上網搜尋喔 ! AVENT快速食品加熱器、奇哥微電腦第二代溫乳器、nac nca 微電腦多功能溫奶器。 其實價格差異都不會很大,所以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品牌,或是看哪一個品牌有在辦折扣活 動時購入。 --- 【奶瓶刷】 奶瓶刷大家一定都知道,任何的生活百貨都可以購入,奶瓶刷只要注意更換的時間就對了 。 所以我要推薦的就不是一般的奶瓶刷了,而是貝親的「母乳實感乳首刷」,專門用來清潔 母乳實感的奶嘴。 這是完全依照母乳實感奶嘴形狀打造的刷子,可以徹底清潔平常不易清洗的奶嘴,也可刷 洗貝親莫哭杯的奶嘴。 特點是沒有塑膠刷毛,不會造成刮痕,而且手柄的設計好握易拿,還有方便的懸掛設計。 「母乳實感乳首刷」有分成寬口徑和一般口徑可以選擇,而且有賣替換海綿。 --- 「母乳實感乳首刷」是我在參加貝親媽媽教室時拿到的,本來還想說這東西也太雞肋。 沒想到一用之後還真的非常好用,尤其是針對母乳實感奶嘴的清潔方面,把乳首刷剛好放 進奶嘴頭當中,會有無縫隙的清潔感! 推薦如果是想要購買母乳實感奶嘴的媽媽們,可以一併購入,算是很實用的一款刷具。 --- 【母乳袋】 說到集乳袋,應該很多新手媽媽都跟我一開始一樣,看到市面上那麼多品牌,那麼多不同 的容量,會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購買。 所以我一開始的策略是,上網申請母乳袋試用品,或是參加媽媽教室以及婦幼展,廠商會 贈送不同品牌的試用母乳袋。 試用了各家品牌,不同的容量之後,在決定自己喜歡想要用哪一種,當然也有用到超難用 的母乳袋。 --- 母乳袋的型式基本上分成「平面式」和「站立式」,如果冰箱夠大,我個人是推薦購買「 站立式」。 因為平放式的母乳袋,如果封口沒有確實密封好,母奶很容易流出,優點就是可以節省很 多空間。 「站立式」也還有分成兩種不同的形狀,一種是平面式一樣的長條型,一種就是茶壺型。 我自己式喜歡茶壺型,因為撕口相當方便,在把母奶到入奶瓶的時候也不容易灑出來(尤 其是讓爸爸不會失手)。 --- 平面式我個人試用過四種,最推薦的是「六甲村母乳保鮮袋」,有分成150ml和250ml。 首先是外包裝就是夾鏈袋,然後材質雖然厚,但是非常容易封口,封口處除了有夾鏈之外 ,還有自黏貼封條。 填寫日期的標示也是附在母乳袋上,不需要額外自行黏貼,而且使用一般的原子筆就可以 填寫。 在來就是母乳袋底下的撕開口,形狀很方便撕開到入母奶,以我使用過的平面式來比較, 都很優秀。 唯一比較不漂亮的是價格啊!算是是稍嫌高價的母乳袋。 --- 加上因為使用母乳袋的時間不長,所以用完第一盒之後,就改用朋友贈送的「培寶母乳袋 」以及後續購入的「優生母乳袋」。 這兩款母乳袋雖然是不同品牌,但是外型完全一模一樣,連寫日期的貼紙也長得好像。 缺點就是有時候密封的狀況會不完全,再來就是田寫日期的貼紙的黏度不夠,常常會掉落 。 但是我後來還是有持續使用「優生母乳袋」,原因是它有160ml容量。 --- 在冷凍母乳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件事情,就是冰凍的母奶應該是因為液體的物理特性,所 以會稍微為膨脹一點。 因此必須在封口的時候留一點空間,也就是不能裝太滿,大部分的母奶袋都會有個標準線 ,讓媽媽好目測裝袋。 但是我當時的奶量剛好就是150ml上下,有時候如果多擠了5ml或10ml,那麼150ml的母奶 袋就裝不下了! 加上價格的原因,因此才會持續選用「優生母乳袋」160ml容量,但是我也有搭配「站立 茶壺式母乳袋」使用。 --- 「站立茶壺式母乳袋」我使用過「傳家知寶」和「小獅王」這兩個品牌,其實差異也不大 。 主要是「傳家知寶」標榜是感溫母乳袋,可以知道母奶溫度的狀態,但是以夾鏈封口的穩 定度,「小獅王」比較優秀。 後來我選擇「傳家知寶母乳袋」,原因也是在於容量,它有240ml,小獅王則是260ml。 我那段時間只有外出時間才擠乳,因為外出時間也不常,大約只會擠到完整的一次,另一 次就是回家後稍微擠一點出來,再親餵。 單日最大累積量差不多是230ml,所以才選擇「傳家知寶母乳袋」。 --- 所以母乳袋除了形式的選擇之外,容量的選擇也是媽媽們要注意的。 大部分的品牌都會有不同的容量,150ml、200ml、250ml是基本的容量,如果有特殊需求 的容量就要自己選擇一下。 另外,我也蒐集了網路上媽媽推薦,但是我沒有使用過的品牌,讓各位新手媽媽參考一下 : 芬蒂思母乳袋、mammy shop母乳袋、Qmami母乳袋。 --- 碧安朵也要反推一款母乳袋,就是「貝親母乳袋」! 雖然我是貝親的愛用者,但是我真的被貝親母奶袋嚇到了,因為參加貝親媽媽教室而拿到 試用品,用了第一個之後立刻被我判出局。 除了很薄之外,還很難到入母奶,更難把母奶到入奶瓶中,我還在想是不是我使用方式錯 誤。 --- 【保冰袋&冰寶】 母奶媽媽如果是全瓶餵,這個是上班擠奶後,要把母奶帶回家的時候使用,要它配著冰寶 一起,才能暫時維持母奶的溫度。 雖然我是親餵媽媽,但是有時候總是有無法隨身攜帶寶寶的情況,所以就必須要準備。 像我第一次使用保冰袋&冰寶的時候,是艷寶四個月大,我必須從台北去台中參加研討會 ,發表一篇論文的時候。 隨身攜帶吸乳器、兩個奶瓶、母奶袋、保冰袋、三塊冰寶,陣仗超級大! 因為覺得實在太累,所以後來就盡可能減少離開艷寶獨自外出的機會。 但是因為不可能隨身攜帶小冰箱,所以上班媽媽如果要把母奶帶回家,也是很需要這樣的 工具啊! --- 以上是針對我的「新生兒用品準備清單懶人包」內的「新生兒哺育用品清單」,更詳細的 介紹,希望對各位新手爸媽有所幫助。 當然我也是依照個人經驗分享,但是,因為每個人的感受與使用物品的習慣不同,所以也 不一定要完全參照。 --- -- 我用僅存的一點驕傲,瘋狂的活著 http://www.wretch.cc/album/sheat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240.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19572776.A.B9D.html

02/25 23:39, 6年前 , 1F
推,謝謝分享
02/25 23:39, 1F

02/26 00:07, 6年前 , 2F
好實用,謝謝分享
02/26 00:07, 2F

02/26 00:20, 6年前 , 3F
推推推 好用心整理!!
02/26 00:20, 3F

02/26 01:02, 6年前 , 4F
謝謝分享 很實用
02/26 01:02, 4F

02/26 06:41, 6年前 , 5F
實用推
02/26 06:41, 5F

02/26 08:23, 6年前 , 6F
實用!推一個!
02/26 08:23, 6F

02/26 09:06, 6年前 , 7F
推~
02/26 09:06, 7F

03/14 07:21, 6年前 , 8F
用心的媽媽
03/14 07:21, 8F

03/14 09:11, 6年前 , 9F
整理得很詳細,謝謝媽咪
03/14 09:11, 9F
文章代碼(AID): #1QajSekT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