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孩子(/大人)在公園能學到的事

看板BabyMother作者 (lacuna)時間7年前 (2017/01/13 08:18), 7年前編輯推噓17(1703)
留言20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某篇文章有感而發想談談孩子在公園能學到的事,大部分是帶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專業上 的一些想法 第一個 促進動作發展跟感覺統合能力 這個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答案 基本上的過程:小孩從看別人玩->自己嘗試->再看別人玩->變化玩的方式->自己創造新的 玩法。 自己帶孩子去公園玩,學習到的省思是 1.不要怕髒!!從神經質媽媽改變成大無畏,受不了就先轉開頭,自我催眠回家再清理就好 。 2.孩子可能這次偏好玩特定一種玩具(如:只溜一次滑梯,卻瘋狂搖搖搖馬。或是堅持排5 分鐘的盪鞦韆n趟,對旁邊的遊樂設施視若無睹),大人要剔除這樣不平均(/划算?)的迷思 ,尊重孩子的需求,也許是感覺刺激的需求或是他想重複練習某種動作技能,讓他自由遊 戲(free play)便是最好的選擇 3.所有他身材可勉強達到的設施,孩子想做就要協助他去嘗試,而不是直接設限說"這個 你不會玩","這個很危險"。協助的意思不是直接跳過過程,如:直接抱他上搖搖馬,爬攀 爬架時扶到孩子雙腳懸空,一手抓著大人,只剩一手抓架子,而是抓著他的手/腳他教擺 放的位置,會了就放手,輕扶他屁股確保安全,讓他自己出力上去,多試幾次只要孩子力 量發展足了他就能自己來。 4.玩法不只一種 ,只要不要影響其他人,每一種玩法都是好玩法,需要不同層次的動作 技巧跟認知概念。看過的溜滑梯招式:坐姿滑下,趴姿頭上腳下/頭下腳上,反向上爬,一 腳踏一邊滑道反向上爬,雙人面朝前抱著坐姿一起滑下,把玩具滑下人再滑下,大孩子直 接爬在隧道滑梯上層。例子裡面大概有很多是家長認為NG的玩法,例如:反向上爬會與人 相撞,玩具滑下後孩子滑下花時間撿拾會造成被追撞。所以我通常會提醒孩子觀察環境, 有人的玩法就要照"規矩",有人要滑下就是不能上爬,因為會撞到。有很多人的話,就要 動作快,不然會塞車。如果整個設施沒別的孩子,什麼方式都可以嘗試。如此一來,孩子 也會慢慢學會觀察環境,在不同情境下調整自己行為的尺度。 以上是早療工作者從孩子身上學到的事,請待後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74.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84266707.A.6AA.html

01/13 08:22, , 1F
好實用,感謝
01/13 08:22, 1F

01/13 08:27, , 2F
謝謝分享,慶幸我是神經大條媽XD
01/13 08:27, 2F

01/13 08:49, , 3F
謝謝分享,我真的會希望兒子平均的玩到每種設施,
01/13 08:49, 3F

01/13 08:49, , 4F
原來是媽媽要改正!
01/13 08:49, 4F

01/13 09:03, , 5F
謝謝分享!!
01/13 09:03, 5F

01/13 09:05, , 6F
謝謝分享,看完之後好汗顏,我太在乎別人觀感無意
01/13 09:05, 6F

01/13 09:05, , 7F
中會限制孩子
01/13 09:05, 7F

01/13 09:06, , 8F
推,謝謝分享
01/13 09:06, 8F

01/13 09:30, , 9F
01/13 09:30, 9F

01/13 09:39, , 10F
我都是這樣做的,同感
01/13 09:39, 10F

01/13 11:02, , 11F
01/13 11:02, 11F

01/13 14:08, , 12F
推~尤其最後一段,只要不影響別人,更喜歡創意玩法
01/13 14:08, 12F

01/13 14:40, , 13F
感謝分享
01/13 14:40, 13F

01/13 16:03, , 14F
謝謝分享!收穫很多
01/13 16:03, 14F

01/13 17:32, , 15F
大推!! 好文章! 好觀念! 好分享!! 謝謝!!
01/13 17:32, 15F
謝謝大家的鼓勵! ※ 編輯: hemo (223.140.66.249), 01/13/2017 18:31:06

01/13 19:49, , 16F
謝謝分享
01/13 19:49, 16F

01/13 21:43, , 17F
謝謝分享
01/13 21:43, 17F

01/13 23:23, , 18F
推!
01/13 23:23, 18F

01/14 00:21, , 19F
我也喜歡兒子的創意玩法,但身旁的大人會強力制止,
01/14 00:21, 19F

01/14 11:52, , 20F
謝謝分享:)
01/14 11:52, 20F
文章代碼(AID): #1OU1pJQg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