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 顯微鏡底下的母乳+資訊分享

看板BabyMother作者 (Smile)時間7年前 (2017/01/09 16:54), 7年前編輯推噓28(28029)
留言57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文章內容在1/10已更新 覺得這實在太酷了,所以想跟大家分享 順便查了一下母乳成分, 因為我想知道為什麽母乳在顯微鏡下會動 原文在這邊,有重點上色加粗 https://goo.gl/nvtMKn ____以下純文字,有附上影片網址以及資料網址____ 午睡不著,滑手機看到媽媽餵的臉書分享的影片 原來是透過顯微鏡觀察母乳的紀錄 影片來自 Jansen Howard 的分享 中文貼文翻譯來自 媽媽餵mamaway孕婦裝.哺乳衣 「 哇!母乳是活的! Jansen Howard的爸爸是位血液顯微鏡師 她請爸爸用顯微鏡紀錄她的一滴母乳的動態 研究結果發現 母乳會隨著嬰兒飲用時的需要做適時的調節和轉變 母乳好厲害,完全無可取代!!」 影片在這:https://goo.gl/0iRGWc 雖然知道母乳有活性,但是還是很好奇為什麽有這個現象產生 所以上網找了一下母乳的組成,大家一起來看看+了解吧! 以下資料來自 國軍新竹地區醫院 https://goo.gl/m82oe7 母乳 每個母親所產生的乳汁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為嬰兒當下的需要量身定做。 母乳中含有嬰兒必需的各種營養素,比例配合恰當,是孩子最適宜的天然營養品, 內含容易消化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醣類和各種礦物質(如鐵、鈣、鋅 等), 對促進嬰兒生長發育最有利; 其次還含有幫助消化的酶、 增加抵抗力防禦感染的抗體、補體、溶菌酶、吞噬細胞等成分。 母乳冷熱合適、新鮮,直接哺乳,不易被污染,餵養方便,可培養母子感情。 也可促進母親子宮收縮,早日恢復正常的作用。 母乳的成分 母乳是一個動態的食物,它的內容與成分隨著下列因素而改變: 泌乳的階段 根據乳汁成分特點可分爲三個階段: 分娩後 5 天內分泌的乳汁叫初乳 (colostrum); 5~10 天分泌的乳汁叫做過渡乳; 10~14 天後分泌的乳汁叫成熟乳。 不同階段的乳汁適合不同年齡的嬰兒需要。 過渡乳和成熟乳脂肪含量逐漸增高,蛋白質及無機鹽含量比例也逐漸減少。 每次哺乳,嬰兒最先吸入的乳汁叫前奶,後吸入的乳汁叫後奶。 前奶與後奶並沒有清楚的分界。 在餵食過程中,脂肪含量逐漸升高。 前奶中富含蛋白質、乳糖以及一些其他的營養素,含水分也多, 因此哺餵母乳的孩子,藉著吸食前奶而獲得大量的水分, 在嬰兒 6 個月大以前,都不需另外補充水分(甚至在熱帶氣候的地區亦然)。 如果因擔心嬰兒口渴而補充其水分,因為新生兒的胃容積有限, 所以會因為這樣的添加,而造成其進食母乳的量減少。 由於後奶中富含脂肪,故其熱量也較前奶來的高。 所以當哺餵母乳時,必須讓嬰兒有足夠的時間吸吮, 而不該倉促停止餵食,如此一來,才能確保嬰兒有攝取到 足夠的後奶及熱量。 讓嬰兒能夠都喝到前奶及後奶,才算是獲得完整的一餐,並攝取其所須之水分。 有些母親們會擔心自己的乳汁「太稀」。 母乳永遠不會「太稀」或是營養份不足, 母體會因應著嬰兒的需要而調節濃度以及營養成分; 千萬不要把母乳的顏色與濃稠度, 與其他哺乳動物的乳汁(例如牛奶、配方奶或是羊奶)做比較。 母乳的構成 母乳不僅僅是單純的「食物」或「營養」而已。 母乳是由乳腺所分泌,除了營養素之外,還含有許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套用現代行銷的方式,母乳可稱為「健康食品」或是「機能性食品」 因為除了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以外,母乳也有特殊的健康促進功用。 Rodriguez-Palmero 把母乳中的成分, 分成四種類型:保護性、 促進成熟性、代償性以及營養性四種。 本文將就前三種特性稍作略述,把重點內容放在母乳的營養成分。 *保護性成分 因為新生兒的免疫系統並未發展完全,所以母乳中含有一些保護性的成分,保護嬰兒免於受 到 一,抗體以及免疫球蛋白 母乳含有人體內的 5 種免疫球蛋白,但以 S-IgA 為主。 而母體對抗環境中之致病菌所製造的抗體,也會分泌到母乳中。 二,白血球(我在猜影片中那些會不會是白血球呢?) 餵食母乳的嬰兒每天經由母乳攝入超過 100 萬個以上的活細胞, 其中,中性白血球佔了 60%,吞噬細胞 30%、淋巴球 10%。 這些活細胞的半衰期很長,有些可以存活數月、甚至數年,主要負責長期的防禦功能。 有研究顯示,母乳中的活細胞, 不但可以生存在嬰兒的腸道內, 甚至會透過循環到呼吸道、脾臟以及其他內臟器官。 三,促進成熟性 母乳中含有一些荷爾蒙與生長因子,對於新生兒臟器與機能的發展以及成熟相當重要; 在妊娠期時,上述因子藉由胎盤由母體運送給胎兒, 在新生兒出生後,乳腺細胞在子宮外的環境扮演類似的角色。 四,代償性 由於新生兒許多器官尚未成熟, 尚未能夠製造一些成長後人體能夠自行製造的物質(或是製造量不足), 母乳中含有這些物質,使新生兒免於缺乏。 待其漸漸成熟,體內便能自行合成。例如 DHA、牛磺酸、S-IgA 等等。 五,營養性 嬰兒期是一個敏感而脆弱的階段, 在人生過程中,只有此一階段需要完全依賴一種食物來滿足其營養需求。 在此階段營養代謝的組織及器官, 如:腸胃道、肝臟及腎臟等的功能尚未成熟, 嬰兒無法適當地代謝過多的營養素、以及製造不足的營養素。 很多的營養素以非游離形式出現在乳汁中, 使其不會被胃酸所分解,並可促進其吸收及使用。 母乳中含有上千種的營養素,可以分成下面幾大類: 蛋白質(proteins) ,水溶性維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 非蛋白質氮 (nonprotein nitrogen), 礦物質及離子成份,碳水化合物,脂肪(lipids),稀有元素(trace minerals) 以上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詳細成份,請參考 https://goo.gl/m82oe7 茲就主要營養素加以討論: 脂肪 為母乳中的主要能量產生成分,佔了母乳所提供總熱量的 50%,97~98%是三酸甘油脂。 其主要功用有: 1、提供能量; 2、促進與視網膜及神經組織的合成及成長。 人類的乳脂肪多由中、長鏈脂肪酸所構成, 但是牛乳含短鏈脂肪酸的比例較高。 人乳富含長鏈不飽和脂肪酸。 雖然目前,大多數的配方奶都開始添加長鏈脂肪酸 (如 DHA), 沒有研究能證明其長期的影響。 配方奶中濃郁的乳香是飽和脂肪酸的香味, 而由於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氣味自然與配方奶或是牛奶不同 因為母乳中脂肪酸的組成、以及其在甘油酯上的結構,都與配方奶有所不同, 因此母乳中脂肪的利用以及吸收率都遠超過配方奶。 乳脂肪在新生兒腦部、神經發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亦提供嬰兒生長所需的熱量。 這些脂肪亦含有脂溶性維生 素 A、D、E&K 以及前列腺素生成的前驅物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調節因子。 母乳還含有脂肪酶可幫助消化脂肪,在動物奶水或配方奶中不含有這種酵素。 所以母乳中的脂肪比牛奶或配方奶的脂肪消化的更完全被更有效地利用。 人工哺餵嬰兒的大便和吃母乳嬰兒的大便不一樣, 有一部份是因為吃配方奶嬰兒的大便含有較多未被利用的物質。 蛋白質與非蛋白質氮 母乳的蛋白質除了提供成長必須的胺基酸之外, 還提供保護因子、攜帶維生素、 提供荷爾蒙、消化酵素及其他生物活性因子。 人類乳汁的蛋白質含量(0.9g/L) 是所有哺乳類動物中最低的, 因為人類的新生兒是所有哺乳類中生長最慢的。 牛乳中的蛋白質含量為 3.5g/L,遠遠超過人類嬰兒的代謝能力。 有研究指出,大部分的嬰兒都會適應這樣高的代謝壓力, 但是無法確知這樣的代謝以及腎臟傷害所造成的長期影響。 從 1970 年以後,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漸漸減低, 由於母乳中的蛋白質利用率遠超過配方奶, 再加上母乳中的蛋白質與配方奶在品質上有顯著的差異, 近年來,學界亦開始質疑配方奶中生物可利用性蛋白質的量是否足夠。 蛋白質的成分 酪蛋白 泌乳初期酪蛋白與乳清蛋白的成份含量比為 10:90, 而成熟乳則為 40:60, 更晚期則為 50:50。 牛乳中的酪蛋白與乳清蛋白的成份含量比為 80:20, 因此喝配方奶的嬰兒糞便中,較常見白色乳凝塊。 配方奶中酪蛋白與乳清蛋白的成份含量比例不一, 但這個比例卻顯著影響蛋白質的消化以及利用率。 人類乳汁中的酪蛋白主要是β-酪蛋白,而β-酪蛋白會形成微小顆粒, 並且在腸胃形成柔軟、易消化的凝塊,在腸胃停留的時間較短。 牛乳中主要的酪 蛋白為α-酪蛋白,其所形成的顆粒較大、與較多的鈣質結合。 如此一來,則形成較緊密的乳凝塊,而這樣的乳凝塊不但難以吸收, 在腸胃道中停留的時間也比較久,這更增加了致病菌與腸道黏膜接觸的時間。 乳清蛋白(whey) 包括α-乳白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 以及其他保護性物質、消化酵素、澱粉 酶與膽鹽刺激脂肪酶及荷爾蒙。 其中乳鐵蛋白為母乳中主要的乳清蛋白之一,並且具有加成性的保護作用。 近期的研究陸續發現乳鐵蛋白其他保護作用的機轉: A。殺菌活性 B。對抗病毒 C。活化體內之殺手細胞 D。抗發炎作用 E。促進腸道 probiotics 以及益菌生長 F。刺激腸道表皮細胞生長及修補 G。非蛋白質氨的部分有超過兩百種成分, 包括游離胺基酸、carnitin 肉鹼、牛磺酸、核甘酸等,有一部分對嬰兒而言是必要的。 碳水化合物 乳糖為乳汁中最豐富的醣類,提供了母乳總熱量的 40%。 母乳中的乳糖有以下 4 個功能: 1、消化後的半乳糖為新生兒快速發展的腦細胞、以及神經系統所需; 2、乳糖提供了 60~70%母乳的滲透壓, 確保新生兒從母乳可以獲得足夠的自由水,而不需要補充水分 3、提供腸道中的益菌良好的生長環境 4、促進鈣、鐵與錳的吸收。 母乳中含有寡醣,在泌乳初期含量極高。 可避免致病菌粘附在腸胃道、尿道以及呼吸道的黏膜上,進而避免感染。 母乳中的比菲德(Bifidus)因子, 可以促進乳酸桿菌屬比菲德氏菌 lactobacillus bifidus 在腸道的生長, 並且創造一個適合益菌生存的酸性腸道環境。 若在早期添加非母乳的飲品, 則會稀釋腸道內比菲德 Bifidus 因子的濃度,減少初期益菌的繁殖。 維生素 母乳提供了新生兒所需的維生素,當母親攝取均衡飲食,並且無營養不良的顧慮時, 母乳中大多數的維生素都足以提供新生兒成長。 雖然市面上的嬰兒配方奶, 都以母乳為標準,所含脂維生素的量與母乳相近, 但由於母乳含有特定的結合蛋白在腸道中促進維生素的吸收, 所以母乳中維生素的利用率較配方奶來得高。 礦物質 母乳含有幫助礦物質吸收的結合蛋白,而且母乳中的鈣 磷比例,適合嬰兒的骨骼成長。 母乳中鐵質的含量和牛奶相似,都比配方奶的含量低; 但是其吸收利用率比牛奶高出 5 倍,比配方奶則高出約 12 倍。 純哺餵母乳六個月可以避免嬰兒出現缺鐵性的貧血。 *結論: 查完資料後發現母乳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東西, 應該也稱得上是第一個送給寶寶的禮物吧! 雖然我現在因為五個月後奶量莫名其妙大減而斷奶了 Q“Q 還是由衷地想幫母乳媽媽們加油!大家為了孩子們真的辛苦了! 如果身旁有人不支持餵母奶就把這文章給他們瞧瞧! 母乳真的是很神奇的東西!!!!! *補充: 我本來猜測影片中的情形是因為白血球等活細胞的活動, 但是看了影片內的留言後思考了一下, 其實應該說是「流動」,而不是生物的「動」 回想以前做實驗觀測到生物都會有蠕動或是改變形體的狀況產生, 但是這個影片內沒看到,就只是像血液中紅血球的「流動」一樣。 在影片留言內也有人說是乳脂肪的布朗運動~ 所以為了滿足我自己的好奇心,所以又上網查了一下有沒有相關資料。 很湊巧的還真的有!!所以大家就再來看看吧~ ( 以下資料來自 https://goo.gl/KBMXWd 顯微鏡下發現母乳竟然是“活的”!) 母乳是活的?母乳喂養的媽媽們也難以相信吧? 不過,這是真的。 新加坡的一位媽媽用家裡面的顯微鏡,拍攝自己的乳汁, 發現都是遊動的小顆粒,非常的可愛, 較小的應該就是(細菌?覺得應該是要打細胞而打錯)、維生素、其它蛋白質、碳水化合 物和脂肪。 影片在這:https://youtu.be/X_0oZx4cseo
從顯微鏡下,我們能看到母乳中都是遊動的顆粒, 有大有小,是不是覺得母乳非常神奇? 的確,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細胞, 其中白細胞也能吞巨噬細胞可直接吞噬、殺傷病原微生物, 同時它還能分泌釋放溶菌酶, 這是殺傷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武器,還有中性多核噬殺傷細菌。 *這段影片到兩分三十八秒前就很明顯不是「流動」, 後面應該是把顯微鏡放大倍數減小,所以就不會有在「動」的樣子。 但影片內也沒提及到底放大倍數是多少, 上面臉書分享的影片也有可能是放大倍數不夠, 所以只看到「流動」的情況。 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 刊登的最新母乳喂養領域研究意在分析全球母乳喂養的水平、趨勢和好處, 是迄今最大規模也最詳盡的同類分析。 下面來帶大家看一副顯微鏡下拍攝的圖片。 http://imgur.com/6GfbZvT
左邊的這幅是顯微鏡下的奶粉,右邊的是人的乳汁。 顯而易見,配方奶中是沒有細胞的, 而母乳中含有大量的白細胞(也就是白血球)和脂肪球, 白細胞可以增強免疫力,脂肪球幫助嬰兒眼睛和大腦快速的成長。 *再一次結論: 我發這篇文章只是想鼓勵母乳媽媽們 並沒有想要比較母乳和配方乳的好壞, 我自己的小孩現在也都是全配方呀!有什麽好比較的呢? 有些人因為身體緣故而沒奶, 有些人可能因為招受壓力而不得不斷奶,這都是不能勉強的。 就像我這次斷奶也是因為一整天奶量都不夠一餐, 而且那陣子身體非常不好,所以才會忍痛選擇斷奶。 我從以前觀念就是: [ 不管母奶或配方奶都是很好的, 重點就是媽媽要健康,媽媽要開心,這樣才能快樂的養育孩子。] 大家都是當媽媽的人了,何必要如此呢? 開開心心地找資料想大家分享,但是卻是這樣 真的很心寒 哎,還是祝福大家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 也希望以上的資料能夠給大家灌滿能量,繼續努力擠奶或餵奶! 加油,媽媽們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163.1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83952054.A.08B.html

01/09 17:02, , 1F
好棒喔!就算沒奶了,還是想硬擠一餐給寶寶!!母
01/09 17:02, 1F

01/09 17:02, , 2F
奶真棒
01/09 17:02, 2F
嗚嗚,我是擠ㄧ整天還都不夠一餐加上那陣子身體不太好,所以乾脆斷奶...(涙) ※ 編輯: aincourt (125.231.172.187), 01/09/2017 17:09:40

01/09 17:21, , 3F
硬擠+1
01/09 17:21, 3F

01/09 17:31, , 4F
0.0
01/09 17:31, 4F

01/09 17:34, , 5F
雖然也是少奶媽 還是想要餵到寶寶ㄧ歲
01/09 17:34, 5F

01/09 18:04, , 6F
謝謝分享
01/09 18:04, 6F

01/09 18:09, , 7F
好棒!而且沒次親餵時,看兒子努力吸吮的臉覺得超可
01/09 18:09, 7F

01/09 18:09, , 8F
愛的~
01/09 18:09, 8F

01/09 18:16, , 9F
謝謝分享,所以即使擠奶很累,還是努力持續中!
01/09 18:16, 9F

01/09 18:18, , 10F
之前兒子夜奶時都很氣他,後來斷奶卻好懷念。人還真
01/09 18:18, 10F

01/09 18:18, , 11F
麻煩吶xdd
01/09 18:18, 11F

01/09 18:22, , 12F
謝謝分享
01/09 18:22, 12F

01/09 18:29, , 13F
感謝分享
01/09 18:29, 13F

01/09 19:29, , 14F
謝謝
01/09 19:29, 14F

01/09 19:46, , 15F
我們也知道母乳好也想餵母乳,但天生就是沒奶連醫
01/09 19:46, 15F

01/09 19:46, , 16F
生都叫我不要勉強了…
01/09 19:46, 16F
我沒有要勉強大家餵母奶,我兩寶都是五六個月奶量不足而斷母奶,現在也都是全配方。 只是想鼓勵餵母奶遭受很多壓力的媽咪們要加油!請別想太多~ ※ 編輯: aincourt (125.231.172.187), 01/09/2017 20:18:00

01/09 20:55, , 17F
沒有奶 幸好閨蜜把她多的奶給我QQ
01/09 20:55, 17F

01/09 22:12, , 18F
感謝分享
01/09 22:12, 18F

01/09 22:39, , 19F
每次看到這種拿母乳跟配方奶比較強調母乳比較好的
01/09 22:39, 19F

01/09 22:39, , 20F
文章就很......沒有人會不知道母乳比配方奶好阿,
01/09 22:39, 20F

01/09 22:41, , 21F
而且對於純母乳能預防缺鐵性貧血這點滿懷疑的,從沒
01/09 22:41, 21F

01/09 22:41, , 22F
聽過餵配方的寶寶貧血,倒是常聽到餵母乳因為媽媽
01/09 22:41, 22F

01/09 22:41, , 23F
本身營養不夠而中獎的
01/09 22:41, 23F
其實我只是想查母乳成分,可能礙於政府政策所以都會提及母乳較好。但是我重點是在影 片...根本沒有要比較哪個乳好。缺鐵性貧血那個可以問醫生,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參考 資 料來源是國軍新竹地區醫院,感謝指教 ※ 編輯: aincourt (125.231.172.187), 01/09/2017 23:06:46

01/09 23:40, , 24F
"沒有人會不知道母乳比配方奶好阿,"這句話錯了~~
01/09 23:40, 24F

01/09 23:40, , 25F
我婆婆和小姑都一直鼓吹我老大要加配方奶
01/09 23:40, 25F

01/10 00:10, , 26F
推樓上,我婆婆也是配方萬歲一直問為什麼不餵配方!
01/10 00:10, 26F

01/10 00:14, , 27F
大部分的老一輩都覺得配方奶比母奶好,覺得母奶好
01/10 00:14, 27F

01/10 00:14, , 28F
的只有現今30幾歲上下的人,所以選擇餵母奶的媽媽
01/10 00:14, 28F

01/10 00:14, , 29F
面對長輩時是有壓力的,我的小孩母奶餵到三歲才完
01/10 00:14, 29F

01/10 00:14, , 30F
全斷奶,有驗過血沒有缺鐵的問題(因小孩食慾不振)
01/10 00:14, 30F

01/10 00:14, , 31F
,媽媽還是努力餵副食品,副食品有正確給與,缺鐵
01/10 00:14, 31F

01/10 00:14, , 32F
應該是不用擔心的。
01/10 00:14, 32F

01/10 00:19, , 33F
鄰居50歲左右去上保母課程,給的教科書教6個月後的
01/10 00:19, 33F

01/10 00:19, , 34F
母奶沒營養,要改成配方奶,叫我不要給小孩喝母奶
01/10 00:19, 34F
缺鐵性貧血是說這段「純哺餵母乳六個月可以避免嬰兒出現缺鐵性的貧血。」應該不是怕 小孩喝母乳導致貧血啦XDD

01/10 00:42, , 35F
沒母奶越看越心酸
01/10 00:42, 35F
我也沒母奶,單純想鼓勵媽媽們。有的推文也讓我覺得心酸。

01/10 04:26, , 36F
01/10 04:26, 36F

01/10 07:02, , 37F
母乳真的很棒!雖然母乳之路很辛苦、寶寶也不在身
01/10 07:02, 37F

01/10 07:02, , 38F
邊、我還是要持續下去的!
01/10 07:02, 38F

01/10 07:30, , 39F
天生乳牛型奶媽,真心覺得餵母乳沒有配方奶來的便宜
01/10 07:30, 39F

01/10 07:30, , 40F
,除了母乳袋需要箱購,冷凍櫃也買了兩臺,還爆掉經
01/10 07:30, 40F

01/10 07:30, , 41F
常自己喝,小孩還是26w的極低體重早產兒,供需嚴重
01/10 07:30, 41F

01/10 07:30, , 42F
失衡,偏偏又有點問題不能捐,小孩一歲前聽到最多就
01/10 07:30, 42F

01/10 07:30, , 43F
是叫我不要擠太多奶,不過之後回去上班無法定時擠
01/10 07:30, 43F

01/10 07:30, , 44F
奶,反而奶就火速縮水,只全母乳到一歲半而已
01/10 07:30, 44F

01/10 07:40, , 45F
母乳真的很棒!但是不夠冰也很糟!多了快2500袋奶,
01/10 07:40, 45F

01/10 07:40, , 46F
超級心疼
01/10 07:40, 46F

01/10 08:11, , 47F
誰說"沒有人不知道母乳比配方奶好",就是很多人堅
01/10 08:11, 47F

01/10 08:11, , 48F
持配方奶比較好啊~就算證據確鑿也要找個母奶的缺點
01/10 08:11, 48F

01/10 08:11, , 49F
來批一下~
01/10 08:11, 49F

01/10 09:57, , 50F
所以為什麼母乳在顯微鏡下會動??
01/10 09:57, 50F
我本來猜測是白血球等活細胞,但是看了影片內的留言後思考了一下。其實應該說是「流 動」,而不是生物的「動」,就像觀測血液中紅血球的「流動」類似。留言內也有人說是 乳脂肪的布朗運動~我再來研究一下 ※ 編輯: aincourt (125.231.172.187), 01/10/2017 10:33:28

01/10 10:52, , 51F
這些長的都不太像細胞 比較像是流動而已 布朗運動有
01/10 10:52, 51F

01/10 10:52, , 52F
一點點(小顆的) 不過母乳裡有很多白血球是真的
01/10 10:52, 52F
可以請E大幫我看看第二段影片嗎?因為這段影片的資料不是很充足,但是我真的很想知 道為什麼會這樣動呀~查一下資料好像也是布朗運動?

01/10 11:15, , 53F
最近看到諾羅病毒的說明,其中一項是說,若近一週
01/10 11:15, 53F

01/10 11:15, , 54F
有喝母乳,可減少得病的機率。害我又好想開始餵...
01/10 11:15, 54F
媽媽總是糾結呀~ ※ 編輯: aincourt (125.231.172.187), 01/10/2017 11:54:22 ※ 編輯: aincourt (125.231.172.187), 01/10/2017 12:01:42

01/10 13:18, , 55F
很棒的分享啊,這篇沒有母乳魔人或批評配方奶的意思
01/10 13:18, 55F

01/10 13:18, , 56F
,難道單純討論母乳的優點也不行嗎?不用這麼敏感吧
01/10 13:18, 56F

01/10 13:36, , 57F
感謝分享
01/10 13:36, 57F
文章代碼(AID): #1OSq-s2B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