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親餵改瓶餵。破關五招(含奶瓶比較文)已回收

看板BabyMother作者 (La Passy)時間9年前 (2014/12/17 20:44), 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YA! 我破關了! 破關好讀圖文版: http://lapassy0218.pixnet.net/blog/post/247511563 前言: 大約一個月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開始從全親餵改為瓶餵。 本來還想說這關應該很快就過,但沒想到卡關卡超久的! 果然是由奢入節儉難呀! 我發現請育嬰假比較久的媽媽,很多選擇全親餵, 而且很多都是餵到自然離乳,或是餵到滿一歲。 然後請假請兩個月三個月的媽媽, 則是選瓶餵比較多,然後幾乎都是一開始就選擇瓶餵, 或是在還不大會認人之前就選擇瓶餵。 像我這樣中途全親餵要改瓶餵, 還要母乳增加配方奶的小孩好像比較少。 (還是其實也很多,我不知道而已??有人要跟我相認嘛?><) 總而言之, 這裡就簡單統整一下,身邊親朋好友的建議, 以及我試過有用的方法,跟大家簡單分享。 首先,先跟大家報告阿比的基本資料: 1. 滿月後全親餵 (2m前糊裡糊塗瓶餵親餵都OK,之後就不行了) 2. 作息固定(2m睡過夜) 5:30 第一餐 8:00 第二餐 吃完跟著老師動一動後早上小睡 11:00 第三餐 14:00 第四餐 吃完跟著老師動一動後中午小睡 17:00 第五餐 19:00 洗澡 20:30 第六餐 動一動睡覺(5m~6m睡覺) #有時候無法一覺到天明,約莫半夜12點會起來哭鬧一下,但是拍拍可以再睡著。 3. 5m15d開始添加副食品(原因是不知道要4個月吃還是6個月,於是取中間值!哈哈) 4. 約莫3小時吃一次奶,喝多少不知道(因為全親餵) 5. 吃手不吃奶嘴(這是關鍵劇情) 接下來,列點講解。 但僅供參考,畢竟每個小寶貝的特質不大一樣,[0;43m大家還是要因材施教才好。 ㄧ. 訓練吃奶嘴 我知道關於吃奶嘴這件事情是有兩派支持者, 一開始也是不吃奶嘴的擁戴者,打從在月子中心我就不想讓他吃奶嘴, 之後因為全親餵的關係,阿比更不吃奶嘴了, 因為! 老娘的nipple就是它的奶嘴(淚奔.......) 也因為這樣,他特別排斥奶瓶,大概是口感不同吧。 在試著轉瓶餵的當中,我不想再讓他咬著我的Nipple行安撫作用, 同時也想戒奶睡。 我開始訓練吃奶嘴,關於奶嘴也是血淚史,我買了好多奶嘴來試, 之後將在寫一篇奶嘴比較文。 最後,發現兒子喜歡的是優生矽晶奶嘴,也是我最不想買的奶嘴 沒想到卻是眾裡尋他千百度,原來就是這顆在月子中心就被偷塞的奶嘴。 二.循序漸進,尋求次要照顧者協助。 先從白天開始瓶餵起,尤其是早上精神最好可以慢慢和他磨。 一餐兩餐慢慢替換。 我自己先慢慢磨了一個禮拜多,接著我媽接替白天幾次, 讓嬰兒知道媽媽不在的時候,就是得喝奶瓶,兒子似乎也比較甘願。 三.抱緊他,直立他,催眠他 我兒子手會亂揮,把手抱緊除了讓他固定,也可以有安全感。 並且貼緊胸部,放左側讓他聽心跳(雖然不知道聽不聽的到==) 盡量讓孩子的頭直立一些, 如果說親餵是和媽媽Nipple成90度,那瓶餵差不多是45度。 然後不斷的催眠他,跟孩子說:媽媽還是很愛你~用奶瓶喝也是一樣營養呀! 我們一起試試看~我知道有點難呀!但是我們一起努力看看~我很愛你很愛你喔~ (催眠是姐姐教我的,一開始聽到覺得怎麼可能,但沒想到似乎真的有效) 四.認識奶瓶玩奶瓶 親餵轉瓶餵前期,可能有點激烈,讓兒子一看奶瓶就大哭。 對他來說可能已經形成:奶瓶=沒有媽媽的ㄋㄟㄋㄟ的制約反應了吧! 所以我又再換招,只要下午的玩樂時間,就把奶瓶少量的奶或是水。 (已餵飽的狀態) 在他身下墊浴巾,或是頭的週遭墊高一樣墊浴巾。 讓他邊玩邊吸,雖然一開始他幾乎都是用咬的,然後流滿臉, 但我覺得多多少少有點效果。 至少改變奶瓶沒那麼恐怖的印象。 五.眾裡尋奶瓶 每個嬰兒嘴型都不同,每個媽媽nipple也都不同。 尋找適合的奶瓶就更顯重要了。 以下簡單說明我買的奶瓶使用心得: 1.還沒生產前我準備的奶瓶: AVENT 優點:a.和手動電動吸乳器相同相同,要儲存母奶很方便。 b.瓶身很紮實,摔過一兩次都沒破。 c.週遭配件齊全,例如擠完母奶可以蓋上專屬塑膠蓋在鎖上奶瓶。 缺點:a.奶嘴頭不夠柔軟,而且前面吸允處偏大。(可能比較適合西方國家的媽媽) b.大概只使用到2m左右,有點浪費錢。 c.個人覺得比較重。 產地:法國或英國 NUK 優點:a.奶嘴頭是特殊設計,符合媽媽nipple在baby嘴裡的形狀。 b.聽說對孩子的牙齒發展比較好。 c.瓶身設計流線,我兒子願意自己拿著。 缺點:a.奶嘴頭的孔在上面,一開始吸的時候會流出來。 b.奶嘴頭不夠柔軟 c.有橡膠材質的奶嘴頭,但我覺得很難買。 d.從S號變M號,不知道為甚麼M號一直嗆奶,S號一直吸不到。 產地:德國 2.第二批為了破關購入的奶瓶是: 貝親 優點:a.奶嘴頭非常Q軟,是眾所皆知的母乳實感。(日本人真的好厲害呀!) b.瓶身較歐美款輕一些,孩子也是願意拿著。 c.阿嬤覺得這支最好餵。 d.有搭配的奶瓶刷,我覺得很好用。 e.奶嘴頭的氣閥設計很好,我在餵食的時候真的可以看到bloop~bloop~的泡泡。 缺點:a.M號和L號母乳實感是Y字形孔,會越喝越大容易嗆奶。 但這是正常的,我一開始用S兒子不太喝,我以為是孔太小, 結果純粹是親餵轉瓶餵的陣痛期, 然後花錢買了M和L喝了幾次都還順利,過兩個禮拜後每喝幾口就大哭, 我自己乾脆拿起來吸吸看,才發現Y字型果然嗆奶) 產地:泰國 Chu Chu企鵝奶瓶 優點:a.奶嘴頭的前端比貝親再立體一些,官方叫做仿乳奶嘴。 竟然是我的破關奶瓶大功臣,第一次喝完一瓶就是靠他 (難道我的Nipple其實是長這樣(誤)) b.瓶身和貝親一樣好握。 c.可以和貝親互換奶嘴頭,可通用。 (讓爸爸不用再消毒鍋內配對,隨便抓都會答對) 缺點:a.是十字孔,號稱不會嗆奶,會依照嬰兒月齡開口變大,SML通用不用更換。 (但個人使用約莫兩三個禮拜,就開始嗆奶) 產地:日本 Comotomo 優點:a.全矽膠(除了接頭的部份),瓶身柔軟,彷彿媽媽的胸部。 b.防脹氣孔有兩個,方向不用調整都可以防脹氣。 c.奶嘴頭柔軟,比較長,用力壓還會內凹。 (是我剛剛提到讓孩子玩奶瓶的大功臣,因為它讓我兒子不再討厭奶瓶) d.奶嘴頭前端開二個孔,模仿nipple不會只有一個出水口的感覺。 e.偶而還可以壓一下瓶身,讓流速快點,模仿媽媽奶陣來的感覺。 缺點:a.個人覺得價錢高。 b.此奶瓶只能當配角不能當主角,正式要來的時候,沒有貝親好用。 c.因為奶嘴頭太軟太薄,容易內凹讓孩子不好吸允。 產地:韓國 Dr.Betta 優點:a.設計漂亮贏得媽媽的心。 b.設計概念防脹氣。 c.奶嘴頭還算Q。 缺點:a.我不喜歡PP材質,玻璃又太貴。 b.拿來做喝水杯而已。 NUBY 優點:a.大瓶,輕巧。 b.同系列商品多,可以一瓶抵多瓶。 c.朋友小孩很快就可以自己拿奶瓶。 (朋友小孩喝的很好,但我兒子很不喜歡(攤手)) 缺點:a.瓶身薄,會燙手。 b.個人對中國製比較坐立難安些... 產地:中國 最後的比較: 好用度:貝親>Chu Chu小企鵝>NUK (三者奶嘴頭可以用母乳實感搭配,但是NUK比較緊,氣閥氣泡看起來比較小) 奶嘴Q軟度:貝親>comotomo>Dr.Betta 奶嘴出水流暢度:貝親>Chu Chu小企鵝>comotomo 重量:AVENT>NUK>貝親=小企鵝>comotomo>Dr,betta 值得購買的第一名:貝親(果然還是第一名) 價錢有點忘了....請大家自行比價拉! 以上 報告完畢 希望有幫到大家 -- La Passy La Vie http://lapassy0218.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151.25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abyMother/M.1418820266.A.A22.html

12/17 20:56, , 1F
感謝
12/17 20:56, 1F

12/17 21:13, , 2F
我也是用貝親奶嘴,目前正努力改回瓶餵,但baby一
12/17 21:13, 2F

12/17 21:13, , 3F
看到奶瓶就哭天喊地...
12/17 21:13, 3F

12/17 21:42, , 4F
(拍拍)我有時候親餵一陣子,然後趁兒子有點恍神
12/17 21:42, 4F

12/17 21:43, , 5F
的時候再塞奶瓶,但他就會吸兩口驚醒!反覆幾次
12/17 21:43, 5F

12/17 21:43, , 6F
有時會騙成功
12/17 21:43, 6F

12/17 21:44, , 7F
哎哎~一定會哭的~他常常會嘴巴緊閉,或是邊喝邊流
12/17 21:44, 7F

12/17 22:13, , 8F
貝親寬口母乳實感好用+1
12/17 22:13, 8F

12/17 22:51, , 9F
謝謝分享
12/17 22:51, 9F
文章代碼(AID): #1KaNggeY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