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被告怕了!台灣婦產科醫師遭集體「殲滅已回收

看板BabyMother作者 (不要連環奪命扣好嗎!!??)時間10年前 (2014/06/07 14:24), 編輯推噓36(3604)
留言40則, 3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長,覺得很棒的文章想分享 但不知道是否適合用新聞做分類 感嘆台灣的醫院快被健保整垮了 許多專業醫師都沒了尊嚴 被部分扭曲觀念的民眾踐踏 付錢醫不好就是醫生的錯。 (之前急診室亂呼巴掌事件等等) 婦產科醫生也愈來愈少… 當然一些純圖利的個案不在討論範圍內 希望大家一起來維護醫療品質 不要讓婦產科人才在台灣絕種呀 ============================== 商業周刊 原文網址 http://m.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aspx?id=3959 在大自然界裡,瀕臨絕跡的物種往往都具有這幾個特性: 1. 成長、繁殖的速率緩慢 2. 獵人無情地屠戮 3. 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很不幸的,婦產科醫師恰好都符合這幾項特性。一位婦產科醫師的養成,從醫學院開始,最短需要12年,甚至更漫長的歲月才能孕育出一位成熟的婦產科醫師。 但是,嗜血的媒體為了求取激情的新聞價值,頻繁地拿「生產意外」大作文章。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都是可能致命的生產併發症,但這些人力所無法預測、更難以避免的「生產意外」均被魯莽、武斷地歸咎於婦產科醫師的責任。一則偏頗錯誤的報導,便足以摧毀一位珍貴的婦產科醫師;一個纏訟多年的官司,就會讓婦產科醫師從此不願再替人接生。 懷孕生產本身伴隨了許多風險,一直都是婦女所面臨的重要關卡,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孕婦死亡率高達850人/每十萬名活產,亦即每十萬名活產會有850位孕婦死亡。經過無數婦產科醫師的努力,台灣的孕婦死亡率從1957年的125.9人/每十萬名活產,下降至2011年的5人/每十萬名活產。台灣的孕婦死亡率已經達到先進國家的水準[1]。不過,如今婦產科醫師的處境卻是每況愈下,全台灣368個鄉鎮市區中已有超過六成找不到婦產科醫師替人接生。 婦科醫師正在瀕臨絕種 「歷年婦產科專科醫師核證人數」,換言之就是每年投入婦女健康照護的新血。1990年時,核證人數為121人;而2006至2011年間,核證人數每年均只有30多位。 近十三年來,台灣執業醫師的總數逐年增加,由28,149增加到39,960人,成長約四成,但婦產科醫師的總數卻維持在2,100餘人,幾乎是零成長的局面。 商業周刊 menu 優生活alive 被告怕了!台灣婦產科醫師遭集體「殲滅」 撰文者劉育志 非讀BOOK2013-06-26 近十三年來,台灣執業醫師的總數逐年增加,由28,149增加到39,960人,成長約四成,但婦產科醫師的總數卻維持在2,100餘人,幾乎是零成長的局面。 目前台灣婦產科醫師的平均年紀已經接近55歲,而苗栗縣、屏東縣婦產科醫師的平均年紀更高達58歲。每年退休的人數遠大於每年加入的新血,在短短的五至十年內,執業婦產科醫師的總人數將不斷下降,而執業環境的工作負荷量也會加倍沉重,正如同棲息地遭到破壞一般,終將導致更多人離去,成為不可逆的惡性循環。 如果依舊感受不到婦產科醫師的稀少,讓我們換個方式來說明。 「議員」是台灣社會最受關心注目、家喻戶曉的政治產物。親眼見過議員的人恐怕相當有限,但是從下圖可以清楚見到,在台灣有許多個縣市的議員數量可是超過婦產科醫師的數量。所以說,在很多地方,婦產科醫師比議員還要稀有! 台灣婦產科醫師短缺的困境恐怕還會逐漸惡化,未來咱們的產婦便需要仰賴助產士(師)的協助。但是,因為長久以來助產士(師)的角色完全被忽視,也已經出現很大的斷層。近十五年來,助產士核證人數由每年兩、三千名銳減至每年數十名。2012年助產師助產士公會的會員人數僅712人;根據衛生署的資料,全台灣登錄執業的助產師總數更僅有84人,這個數量比立法委員的席次還要少呢! 助產士(師)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澳洲助產士(師)的密度很高,每十萬人口有89位助產士(師),冰島每十萬人口有79位助產士(師),英國每十萬人口有53位助產士(師),日本每十萬人口有21位助產士(師),而台灣每十萬人口卻僅有0.5位助產士(師)。 請珍惜難得的婦科醫師 十多年來台灣懷抱著美麗的醫療願景,也達成了世上少有的成就。普及、完善的婦產科讓主管機關完全忽視助產士(師)的培育,如今這場「醫療盛宴」走向尾聲,我們這才驚覺無以為繼。台灣的婦女即將在面臨一個既沒有婦產科醫師,又沒有助產師的狀況,究竟該如何是好? 身在台灣一千萬的婦女同胞們,你們要爭取並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一千萬的男士們也應該要重視這樣的問題,因為你的所愛是女人,你的家人也是女人! 下回當媒體報導又出現因為「生產意外」而包圍、攻擊婦產科醫師的新聞時,請大家站出來抵制這種行為。婦產科醫師已是不折不扣的瀕臨絕跡的族群,請勿攻擊、請勿威脅、請好好珍惜! 防禦性醫療是什麼玩意兒? 「防禦性醫療」是什麼東西?若非醫療從業人員可能會很難想像,「醫療」跟「防禦」到底要怎麼扯得上關係。 讓咱們先來說兩個最近遭遇的小故事,大夥兒應該就能明瞭什麼是「防禦性醫療」的概念。 一、老王事件 大多數的百貨公司因為蓋在市區,停車場的面積很有限,所以便需要機械式停車設備。沒有停過機械式車位的駕駛,常會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能把車塞進狹小的小空間裡。百貨公司為了服務客人,當然會派員在場協助指揮。 有天,老王開著心愛的福斯倒退進車位時擦撞到了隔壁的車。老王勃然大怒,立刻下車臭罵在場協助指揮的工作人員,怪他指揮不好才釀成禍事。可以想見,老王肯定是要百貨公司負責賠償所有的損失。 後來事情如何了結,賠了多少錢,我們無從知曉,但是隔沒幾天,停車場的牆上就貼出一張公告,「停車場之工作人員不負責指揮停車。」 此後,所有的駕駛都得自己想辦法把車安穩地駛入車位,工作人員再也不主動出面協助。想來,這張公告裡肯定還有另一段話沒寫出來,就是「停車過程如有損害,一切責任自負,照價賠償。」 這家百貨公司開業十多年了,就因為「老王事件」,從此改變了停車場規則。 二、張嫂事件 第二個故事是這樣子。 健身房的更衣室裡為了方便客人淋浴後使用,都會準備棉花棒,多年以來一直如此。這天,張嫂沖完澡,吹乾頭髮後,順手拿了支棉花棒掏耳朵。好巧不巧,棉花棒的棉花頭竟然就這麼掉在耳道裡。張嫂慌了,趕緊到醫院去請醫生把棉花頭夾出來。 問題不嚴重,也解決了,但事情卻沒有就此落幕。張嫂回到健身房理論,當然,最重要的是請求賠償。平心而論,張嫂如果想要理論,實在該去找棉花棒的製造商,不過張嫂卻是緊咬著健身房。 「張嫂事件」最後有沒有賠償,又賠了多少,我們都無從知曉。但是,幾天之後,更衣室裡的棉花棒就全部被收掉了,而且是幾十家分店的棉花棒統統收掉。 同樣的,擺了這麼多年的棉花棒,就因為張嫂事件,而徹底的改變了。 這兩個事件其實都稱不上大事,牽扯的金額也都有限。但是在事件發生之後,老闆的決定都很乾脆也很簡單,就是「少做少錯」。 這麼多年來,停車場工作人員指揮停車已不知有幾千幾百次,但是碰到一個老王,吃了虧後乾脆就不再指揮。而健身房裡使用過棉花棒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但是既然出了一次張嫂事件,就乾脆全部收掉,省得自找麻煩。 當健身房的客人因為找不到棉花棒而暗暗咒罵張嫂時,可能沒有發現,我們周遭的醫療正陷入一模一樣的困境。 沒有傷亡,且牽涉金額如此有限的「張嫂事件」就能夠讓全部分店的棉花棒消失,那動輒千萬的判決會讓什麼人消失? 防禦性醫療讓醫病關係更緊張 「防禦性醫療」的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避免惹禍上身。在面對訴訟如此頻繁的環境時,醫師便被迫採取「防禦性醫療」。 為了避免陷入訴訟與糾紛,醫師可能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增加許多額外的檢查、額外的照會、額外的給藥或治療;這些醫療行為對患者來說可能很多餘,甚至不必要。因為醫療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所以做大量的檢查一方面是為了「以防萬一」,另一方面更是要避免所謂的「應注意而未注意」。這些檢查的存在常常不是為了「病患」,而是為了「法官」。這類「防禦性醫療」被稱為「正向的防禦性醫療」(Positive Defensive Medicine)。 另一型態的「防禦性醫療」跟方才故事裡提到的狀況很類似,稱作「負向的防禦性醫療(Negative Defensive Medicine)」。「負向的防禦性醫療」指的就是將某些患者轉介給其他醫師或醫院,並拒絕提供可能伴隨較高風險的治療,諸如接生、手術、心導管、大腸鏡、或是各種侵襲性較高的醫療行為。願意處理急症、重症這類較困難、較複雜,又可能牽涉到死亡的醫師就越來越少。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所做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醫師在臨床工作上會採取防禦性醫療防禦性醫療。有超過九成的受訪醫師採取「正向的防禦性醫療」,42%的受訪醫師採取「負向的防禦性醫療」。 有兩成的外科醫師和近三成的骨科醫師,不再替創傷的病患執行緊急手術,更有有超過一成的外科、骨科、神經外科醫師停止執業。在婦產科方面,有接近五成的婦產科醫師停止執行產科相關業務。又,因為乳房攝影所衍生的醫療糾紛很多,使得受訪的放射科醫師中有54%不願判讀乳房攝影[5]。另外,我們也會見到各種敘述型的報告越寫越模糊,越寫越保守。過去,大家總會把提供精確的報告視為一種驕傲;如今,「明哲保身、但求無過」似乎已成了不得已的上上之策。 從「老王事件」和「張嫂事件」我們不難體會讓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醫師陷入青黃不接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面臨著無數的風險,行車風險和生命風險一樣都是無所不在;沒有人喜歡蒙受損失,但是當我們總是把自己的損失轉嫁予他人而要求賠償之時,更多的問題就會不斷浮現,糾纏著你我。表面上我們好像討回了什麼,實際上我們卻已失去了難以估計的許多許多。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7.8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abyMother/M.1402122291.A.C7A.html

06/07 14:46, , 1F
真的!什麼都怪別人最簡單!超音波產檢健保只給付醫師1
06/07 14:46, 1F

06/07 14:46, , 2F
次,其他都是醫生送的,真的要心存感謝!
06/07 14:46, 2F

06/07 14:58, , 3F
好推最後一句話。值得深思。
06/07 14:58, 3F

06/07 15:08, , 4F
好文推
06/07 15:08, 4F

06/07 15:12, , 5F
有點傷感情,不過醫生的選擇會被一些病人影響也是真的
06/07 15:12, 5F

06/07 15:42, , 6F
推+1
06/07 15:42, 6F

06/07 15:57, , 7F
06/07 15:57, 7F

06/07 16:01, , 8F
06/07 16:01, 8F

06/07 16:43, , 9F
06/07 16:43, 9F

06/07 16:46, , 10F
06/07 16:46, 10F

06/07 17:02, , 11F
互相體諒和感恩。
06/07 17:02, 11F

06/07 17:04, , 12F
大家要尊重醫師,謝謝他們的付出!
06/07 17:04, 12F

06/07 17:16, , 13F
大推!!台灣的醫療崩壞已經邁向末日了!
06/07 17:16, 13F

06/07 17:18, , 14F
請不要對醫護人員比對犯人還苛刻啊!
06/07 17:18, 14F

06/07 17:19, , 15F
互相體諒呀 醫師不是神呀
06/07 17:19, 15F

06/07 17:46, , 16F
06/07 17:46, 16F

06/07 18:00, , 17F
06/07 18:00, 17F

06/07 18:03, , 18F
06/07 18:03, 18F

06/07 18:23, , 19F
06/07 18:23, 19F

06/07 18:28, , 20F
06/07 18:28, 20F

06/07 18:40, , 21F
推~
06/07 18:40, 21F

06/07 18:48, , 22F
推!媽媽很偉大,醫生也很努力的在幫忙媽媽們。
06/07 18:48, 22F

06/07 19:21, , 23F
06/07 19:21, 23F

06/07 19:33, , 24F
推!!
06/07 19:33, 24F

06/07 20:24, , 25F
06/07 20:24, 25F

06/07 20:47, , 26F
06/07 20:47, 26F

06/07 21:04, , 27F
06/07 21:04, 27F

06/07 21:12, , 28F
06/07 21:12, 28F

06/07 21:59, , 29F
醫生真的很不容易!
06/07 21:59, 29F

06/07 22:07, , 30F
內外兒科在30年前曾是醫科生的第一選擇,現在是皮膚
06/07 22:07, 30F

06/07 22:08, , 31F
精神科才是上選了,唉~
06/07 22:08, 31F

06/07 23:44, , 32F
06/07 23:44, 32F

06/08 00:12, , 33F
06/08 00:12, 33F

06/08 03:24, , 34F
推~
06/08 03:24, 34F

06/08 07:17, , 35F
06/08 07:17, 35F

06/08 07:54, , 36F
推!
06/08 07:54, 36F

06/08 15:23, , 37F
就一堆愛告人的家屬老鼠屎害好醫生越來越少
06/08 15:23, 37F

06/08 21:44, , 38F
推!
06/08 21:44, 38F

06/09 01:53, , 39F
大推,發現我們未注意到的問題。
06/09 01:53, 39F

06/11 02:40, , 40F
大推~!
06/11 02:40, 40F
文章代碼(AID): #1Jah0pnw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