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版] 中醫:小孩可以吃中藥嗎?

看板BabyMother作者 (~~娃娃~~)時間10年前 (2014/03/26 22:45), 10年前編輯推噓19(19011)
留言30則, 1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很多家長對於"小孩多大可以吃中藥"有疑問, 不同的中醫師會有不同的見解, (我們家兩個中醫師,看法就不一致了) 因為並沒有明確的"介入時間點"可遵循, 所以這篇提出一些想法與大家討論, 雖然沒有絕對的是與非, 但希望至少能夠釐清常見的盲點,有助於大家發展各自的結論. 1.一代名醫張景岳認為小兒氣血尚未充盈,身體盛衰的根基全建立在幼時, 重心應擺在飲食方面, (關於這一點,我個人也非常認同駐版營養師所呼籲的,均衡的天然食材最好) 而對於藥物的使用必須十分謹慎. 有病的時候使用藥物,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而沒病的時候使用藥物,就會傷害元氣. 根據這一點,我們不妨反思,為什麼要給小孩吃中藥?是因為此刻有什麼疾病嗎? 還是生長曲線沒有維持在最頂尖就急著趕快"開脾"? 需要調整的到底是小孩的生理還是大人的心理? 再者,寶寶的腸胃系統發育尚未完全, 即使是補養類的藥物,也必須身體具備消化的能力,否則一樣會形成負擔. 小兒藥證直訣的作者錢乙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 在一暝大一寸階段,無須過分補養, 就像有時候我們吃太油會拉肚子,是類似的道理, 以飲食平補,只要營養均衡,自能順利育成. 2.中醫看診需要「望、聞、問、切」, 古代稱兒科為「啞科」,正因為寶寶沒辦法用言語清楚表達. 問診的部分只能由主要照顧者代為回答, 甚至因為陪同就醫者不一定是主要照顧者,有時候家長也不太確定自己的回答, 而切診(把脈)的部分,小兒脈與成人不同,又是另一個課題. 在這樣不齊全的資料下,要達到精確的診斷,說真的需要一定的功力, 再加上小兒服藥劑量大多根據體重來斟酌, 但嬰幼兒生長發育快速,個體差異大,用體重來換算藥量只能得到粗略的估計, 著名醫家孫思邈曾經有感而發「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寧治一婦人,莫治一小兒」, 一句話道盡中醫小兒科的難度. 3.古代中醫治療不外乎「一針二灸三用藥」, 若真有必要,初生嬰兒當然可以吃藥也可以施以針灸(不然古人怎麼辦...), 現代嬰兒出生之後沒多久也是陸續接觸疫苗及西藥. "寶寶有XXX的狀況,可以吃中藥嗎?" 這是許多家長的疑問,甚至許多長輩二話不說就堅持吃中藥是最好最合適的, 但是如果把上述的問句改成: "寶寶有XXX的狀況,可以針灸嗎?",大家是不是就會猶豫了? 然後開始思考, 只是XXX的狀況,有必要針灸嗎?還是再觀察看看好了!說不定過陣子就慢慢好了! 然而針跟藥都同屬中醫範疇呢! 尤其是家有氣喘兒或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媽媽, 用這個角度切入,對於服藥與否或許會更謹慎. 謹慎很好,病急亂投醫往往誤事, 從日常生活(衣著,家中環境,飲食...)遠離過敏原,是第一道防線, 不一定非得立刻逼孩子吞藥, 特別是早產兒或嬰兒階段,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整, 中藥多屬含氮有機成份,除非病證明確,否則不建議任意添加. 古籍有明確記載對新生兒常見疾病的治療, 包括改變母乳提供者的飲食作息,提醒照顧者注意天候... 現代臨床中醫師也有人專長於此, 然而會從小開始長期用針用藥的(藥物不一定是口服,也有可能外用或吸入) 幾乎都有明確疾病(比方腦性麻痺,川崎氏病後遺症,癲癇,早產兒肺部或眼部相關疾病...) 但畢竟大多數寶寶基本上都是健康的, 感冒時鼻塞咳嗽,天氣熱時起紅疹,在幼稚園常被傳染,食慾不佳... 到底要不要積極治療,真的見人見志. 上面講過小兒服用中藥與成人的差異,劑量主要用體重換算, 這裡也說明一下針灸的部分, 小兒針灸針直徑比一般針灸針細,長度較短,治療時的留針時間也會視情況調整, (但依然會痛,小朋友還是常常哇哇大哭... 也仍有可能會流血,這都是正常的,家長要有心理準備) 不過在針灸的整個過程中,小朋友常常亂動,不但三方俱疲, 遺漏針或者針灸位置跑掉的危險性都比成人大. 4.看了前三點,是否會覺得吃中藥弊大於利呢? 這就回歸到大家心中所認定的「中藥」, 是科學藥粉,水煎藥,外用的各種洗劑擦劑粉劑,或者包含各種食療呢? 中醫在東方文化裡的發展最初從藥食同源的概念開始, 食物有它的偏性,像羊肉溫熱椰子寒涼,所以我們不太會在夏天吃羊肉爐,冬天喝椰子水, 這是身體很自然的反應,利用食物天然的性味盡量維持生理平衡,讓自己舒服,是生物本能. 藥材也有其獨特的屬性,有些入肝(比如烏梅),有些入脾(比如紅棗), 而某些藥材在料理中經常會以食材的姿態出現. 中醫與西醫一個很大的相異點就在於「治未病」,也就是預防醫學的概念, 人體在亞健康的狀態下,做各項現代醫學檢查結果往往都正常,沒有特殊疾病, 但身體其實默默的在表達, 可能睡眠品質沒有從前好,每到下午就頭昏眼花,偶爾偏頭痛,稍微吃快了點就腸胃脹氣... 中醫的強項便在於治療這個階段,調整身體從亞健康回到健康狀態. 跟藥材一樣,每個人先天體質加後天生活方式也會形成身體的偏性, 把握幼兒階段進行體質的矯正調整,比成人階段容易,效果更好. (路是慢慢走偏的,在前期,偏一點點就趕快拉回來比較容易, 等到已經完全迷路,困難度當然大增) 就像青春期給予適度的調整,把握轉骨的黃金期一樣, 人生中有些時刻,錯過就沒有機會. 尤其中醫生理學中認為小兒的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所以常聽到要給寶寶補肺和補脾胃) 於是,給幼兒吃中藥似乎是一件非得把握黃金期去執行的事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原則上都以溫和的方式進行, 我想這也是板上大多數家長討論是否可給小孩吃中藥的真正核心疑問. 舉幾個常見的例子,(以下內容摘自本草備要) 黃耆補元氣,壯脾胃. 甘草解百毒,包含解胎毒. 人參大補肺中元氣. 枸杞潤肺清肝,滋腎強筋骨,明目. 紅棗補脾潤心肺. 山楂健脾行氣. 燕窩大養肺陰,化痰止嗽. 上述藥材幾乎也是食材,藥饍中不難見其身影, 菜市場買得到,一般民眾絕不陌生, 配合雞湯或熬成甜湯,做為保健養生,其實是老祖宗早就有的智慧. 5.最後是我無法回答的部分,也就是四神水、八寶粉一類的民間偏方, 不屬於中醫古典方劑範疇,沒有藥字號, 也不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合格中醫的健保門診處方裡. 偏方有個特性,年代久遠,流傳極廣,出處往往不可考,所以成分和劑量千變萬化, 但這不表示它沒有效,相反的,很多民間驗方之所以可以保存下來,正是具有奇效. 兩罐不同來源的八寶粉,內容幾乎不可能完全相同. 簡單的說, 我既然無法確定它是什麼,當然不可能知道安不安全,可不可以吃,如何檢驗,有何副作用... 不過小兒發育迅速,對重金屬(如鉛)的吸收能力比成人高出許多,這是需要留意的部分. 另外個人好奇想問一下, 我才疏學淺不認識所謂媽媽雜誌裡推薦的四神水,google也找不到, 四神水是指四神湯,"湯"的部分嗎? 如果是的話,這就好玩了, 四神湯是以前一個小漁村流傳出來的偏方,漁民出海捕魚前都會喝上一碗, 雖然這麼的有名,但同樣的,它也不屬於中醫古典方劑,四神到底是以下哪四味藥? 欠實、茯苓、蓮子、薏苡仁、山藥(淮山) 各家說法不一喔! 這篇沒有結論,我自己也還在思考, 耐著性子看到這裡的爸媽,對於是否給小孩吃中藥,不曉得大家心中的答案是yes or no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3.119.14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abyMother/M.1395845131.A.127.html

03/26 23:00, , 1F
我的孩子有吃,不過次數跟劑量都很低,爸爸本身是中醫師
03/26 23:00, 1F

03/26 23:03, , 2F
我們夫妻傾向均衡飲食跟固定作息,非必要才讓寶寶吃中藥
03/26 23:03, 2F

03/26 23:17, , 3F
我爸爸是中醫師 我自已也是(皆為國內中醫系畢業)
03/26 23:17, 3F

03/26 23:18, , 4F
因為可以隨時觀察改藥 小劑量多次服用 所以我跟我弟
03/26 23:18, 4F

03/26 23:18, , 5F
從小生病只吃中藥(科學中藥) 但一般人無法做到觀察小
03/26 23:18, 5F

03/26 23:19, , 6F
孩的變化改藥 覺得大約五六歲之後開始吃中藥較好
03/26 23:19, 6F

03/26 23:20, , 7F
我們從小都很少感冒 即使感冒也很快好 咳嗽鼻水也不會
03/26 23:20, 7F

03/26 23:20, , 8F
拖很久...在醫院小兒科住院看到很多久咳鼻塞不好的小
03/26 23:20, 8F

03/26 23:20, , 9F
謝謝分享
03/26 23:20, 9F

03/26 23:21, , 10F
朋友也很好奇如一開始用中藥治療是否不會到住院的地步
03/26 23:21, 10F

03/26 23:22, , 11F
推!
03/26 23:22, 11F

03/26 23:53, , 12F
推~藥饍口味不重的可以接受,寶寶已吃過枸杞和紅棗,至於"藥"或偏
03/26 23:53, 12F

03/26 23:53, , 13F
方則沒使用過~
03/26 23:53, 13F

03/27 00:08, , 14F
推!謝謝分享~~~
03/27 00:08, 14F

03/27 00:16, , 15F
1推~
03/27 00:16, 15F

03/27 01:27, , 16F
推,感謝您的用心
03/27 01:27, 16F

03/27 05:44, , 17F
西藥劑量的部分在小兒是用"身體表面積"下去計算
03/27 05:44, 17F

03/27 05:45, , 18F
因為用體重計算會不夠精準 請問中藥也有類似的算法嗎
03/27 05:45, 18F

03/27 08:01, , 19F
給婆婆看
03/27 08:01, 19F

03/27 09:24, , 20F
我家1y9m因為咳嗽,我讓她吃中藥,吃了晚上比較不夜咳
03/27 09:24, 20F

03/27 09:24, , 21F
,目前吃了一禮拜多,我覺治咳中醫比西醫好...
03/27 09:24, 21F

03/27 10:54, , 22F
推 我也因興趣看了很多中醫的書,目前也盡量只給中藥
03/27 10:54, 22F

03/27 11:17, , 23F
推~~ 受教良多 :)
03/27 11:17, 23F

03/27 12:57, , 24F
推!!謝謝你
03/27 12:57, 24F

03/27 21:18, , 25F
大推,感謝用心撰文,受益良多!
03/27 21:18, 25F

03/27 22:11, , 26F
推 我家寶寶感冒是吃中藥 我覺得效果不錯
03/27 22:11, 26F
※ 編輯: candyshop (220.143.76.67), 05/13/2014 11:34:18

06/09 23:22, , 27F
我家寶寶從小就是吃中藥,只要是合格&有經驗的中醫師
06/09 23:22, 27F

06/09 23:22, , 28F
,我
06/09 23:22, 28F

06/09 23:22, , 29F
都可以吧。
06/09 23:22, 29F

01/10 16:20, 5年前 , 30F
01/10 16:20, 30F
文章代碼(AID): #1JCkWB4d (Baby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