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小新:走近日韓球迷—日韓俱樂部球迷借鑒

看板B_supporters作者 (台客@魅敵森)時間19年前 (2005/06/10 22:1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可否認,近年來我們的鄰邦韓國和日本的足球已經超越了我們幾個檔次。中國足球的步 伐也許在一段時間內無法跟上並趕超他們。但僅僅比中國甲A早開始一年的日本J聯賽和近 幾年來逐漸走上正軌的韓國K聯賽,從A3聯賽和亞洲冠軍聯賽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球迷隊伍已 經非常職業和國際化。同樣,在球迷文化方面日韓也已經趕超了我們。   五年前,韓國"紅魔"在上海的瘋狂表演讓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球迷俱樂部誕生。 上海藍魔的誕生是及時和必須的,事實也證明了藍魔的出現帶動了全國各地的球迷認識到 了球迷文化的含義。在中超、中甲的各個主場也已經出現了身穿主隊球衣,喊著口號的球 迷。這與職業聯賽初期吹著小喇叭,喊著加油的球迷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進步。但是當 他們發現J聯賽、K聯賽的球迷唱著歐錦賽時那些歐洲球迷唱的球迷歌時,當他們看到世界 盃上那些全場喊著同一口號,唱著同一歌曲的紅魔時,其實日韓的球迷在這幾年又達到了 一個新的高度。   與世界的球迷文化同步,是日韓球迷一直所追求的目標。這一點是為何他們始終走在 我們前面的原因之一。洋為中用有時候並不是"崇洋媚外"。足球水平也許不是一兩年所能 趕超的,但球迷文化和助威方式可以通過短時間的努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那就讓我們走 近日韓球迷,瞭解他們為何始終氣勢如虹。   借鑒之一 --大 旗   這裡的大旗並不是可以拿在手上的普通旗幟。真正的球場大旗應該是擺滿球門背後一 整片看臺的大型旗幟。旗桿放置在看臺上,寬大的旗面可以直接放在看臺下的地面為最佳 。旗幟圖案可以是球隊的隊徽、富有震撼力的標語和霸氣的龍或獸的圖騰、核心球員的名 字等等。大旗揮舞時是上下揮舞而不是傳統左右揮旗。比起掛在看臺上靜止不動的橫幅, 上下揮舞後運動著的大旗就是富有動感的橫幅,尤其會給在場內的主隊球員很大的精神鼓 舞。球員在場內比賽看到球門之後一整排看臺都是揮舞著的大旗,其氣勢和力量是普通橫 幅所無法比擬的。   J聯賽那些旗桿其實都是用質地較軟較輕的釣魚桿製成,這對球場安全也非常有利。大 旗的數量可以靈活機動,能擺滿球門背後的看臺最佳。   借鑒之二 --彩 帶   這裡所說的綵帶是擺放在看臺上並跨越整片看臺的彩色布幅。寬度1米左右,長度以能 豎跨看臺為標準。綵帶顏色可以同一或間隔,但不可超出球隊隊徽的顏色。比如申花的綵 帶可用藍、白、紅、黃這四種顏色。綵帶數量以能橫跨整片看臺為標準,綵帶與綵帶間應 有一定間距。   考慮到綵帶舉起舞動時會遮擋球迷的視線,放在地上又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如果把綵 帶都放在球迷的肩膀上用手按住,當唱球迷歌的時候隨著歌曲一起跳動,那綵帶就會隨著 跳動而一起跳躍,這樣也不會遮擋視線。綵帶適合和大旗一起使用,這樣整片看臺都彷彿 是跳躍的火焰,對客隊會產生很大的震懾力。   借鑒三 --巨型幕布和"手持式標語"   巨型幕布就是能完全覆蓋整片甚至幾片看臺的巨型橫幅。表現方式通常有巨型主隊球 衣和隊徽、大型的標語橫幅和國家隊比賽時的國旗等。國內賽場雖然會時常見到這樣的橫 幅,但能完全覆蓋幾片看臺的幕布卻不多見。真正的巨型幕布製作工藝非常講究,需要專 業設計人士的指導才能完成。幕布完全展開覆蓋看臺後可以由一個看臺傳遍體育場的所有 看臺,成為流動的大幅標語牌,讓對手完全被眼前的陣勢所震撼進而產生心理壓力。   "手持式標語"其實是用類似兩根竹竿的材料豎著撐起一塊小型橫幅標語牌。標語牌質 地不一,但用布料方便折疊和重複使用。由於是小型手拿的標語,所以方便每個球迷手中 都有一個在賽前舉起。標語內容可以是自己喜歡的球員名字和畫像、簡單而有力的標語等 等。手持式標語最早起源於意甲和阿根廷聯賽,後來被傳到日本J聯賽。由於製作方便而被 廣泛使用。   借鑒四 --看臺拼圖和紙帶   所謂看臺拼圖就是全場球迷或者幾個看臺的球迷用不同顏色或者圖案的紙張拼出特定 的圖案或文字。比如去年J聯賽最後決賽時浦和紅寶石的球迷就在看臺上拼出了"PRIDE OF URAWA" (浦和的驕傲) 的字樣。看臺拼圖完成後可使整片看臺都充滿圖案和文字,現場看 上去非常壯觀。但由於事先需要精心排練適合關鍵場次使用。   紙帶就是在賽前可以拋向場內的白色紙卷。材料其實就是超市裡打條行碼用的條碼紙 。拋出後紙帶就像流星一樣拋向球場後的跑道。很多數量的白色紙帶拋出後非常好看。但 為了球場安全只適合看臺離球場較遠有跑道的體育場使用。專業足球場裡的球迷可以拋灑 事先準備好的碎紙屑,這樣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   以上幾點借鑒只是日韓球迷場面上的一些助威模式和道具的介紹。這些只是球迷文化 的一部分。比如對一支球隊不變的忠誠,比如對球隊戰績不佳時不變的鼓勵,這些真正球 迷文化的形成需要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但相信如果我們能不斷吸取那些國外聯賽中球迷 助威的方式,把那些方式做一些改動變為我們所有,我們就能做得越來越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75.177

210.58.40.242 06/11, , 1F
210.58.40.242 06/11, 1F

10/16 03:18, , 2F
10/16 03:18, 2F
文章代碼(AID): #12gP_NES (B_suppor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