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高雄國藝中心5年後完工 後現代三廳院 比下仿古兩廳院

看板BROADWAY作者 (Music)時間17年前 (2007/04/09 23:4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高雄國藝中心5年後完工 後現代三廳院 比下仿古兩廳院 中國時報 三明治、乳酪蛋糕和大魟魚的關係,恐怕連達爾文都不清楚。然而,一座預計耗資 八十三億、五年後完工的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卻試圖透過藝術的介面,以後現 代綠建築重新銓釋這段三角關係。 荷蘭著名建築師 侯班設計 建築雄偉壯麗的台北國家兩廳院,曾為國內西方藝術的茁壯注入一股活泉。但隨著 政經情勢著重南北平衡,即將在高雄縣市交界處衛武營新建的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 心,除了規模更勝台北之外,在後現代綠建築的風貌下,如何凝聚呈現本土藝術精 髓,也讓各界十分期待。 廿年前,台北市中山南路中正紀念堂側,重簷歇山彷古宮殿的屋頂,搭配豔麗的朱 紅樑柱與銘黃色琉璃瓦,採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風格的國家兩廳院啟用,曾引起國際 藝術界的矚目。無數檔期的國際級藝術家到此演出,更滋養台灣正萌芽的西方藝術 幼苗。 上個月廿三日傍晚,在南台灣國家級三廳院的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國際競圖會上 ,宣布由荷蘭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的建築師法蘭馨.侯班(譯音),贏得首獎及設 計監造權。接著從四月廿一日起,五件參加決選的國際作品,更將在中心預定地高 雄衛武營展出一個月。 乳酪蛋糕魟魚 生態綠建築 法蘭馨.侯班的得獎作品,讓評審認為符合現代生態綠建築的趨勢。外型遠眺像一塊 令人垂涎的大乳酪蛋糕,制空往下望則頗像一尾大魟魚。 這棟律動感很強的後現代建築設計,為三層樓建築,地下室是停車場及貨物進出口, 最上層為屋頂,並設計為開放式的公共藝術空間;中間一層則有五個劇場,並採用大 窗口與戶外榕樹視覺結合,展現國際級地標的企圖心十分強烈。 法蘭馨說,靈感來自戶外一棵大榕樹,透過「三明治」式的建築構造,讓表演藝術的 劇場能與戶外流動空間結合,使民眾有如置身在大榕樹下欣賞藝術演出。 三劇院兩劇場 容納六千人 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指出,為讓這座南台灣劇場與世界接軌,預定一年內完成規畫設 計,二○一二年完成國際級音樂廳(二千三百席)、戲劇院(二千席)、中劇院(八 百至一千席)等三劇院及兩座小劇場(二百至五百席)和相關服務設施。 同時,還編列七點六億元的經常門經費,計畫辦理藝術表演人才及團隊的培育、節目 策畫,以及表演藝術推廣與交流等相關事宜。 文建會衛武營籌備主任林朝號也說,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最初定位為「南部兩廳院」 ,目的是希望提升南台灣地區表演藝術場地的設施水準。所以它不是一個區域型的文化 中心,而是一個超越地域觀念的「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 擔任高雄縣政府藝術顧問的新象藝術中心創辦人許博允認為,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無論從佔地面積、演展功能、建築設計風格及經費等各方面,已遠遠超越台北兩廳院 ,未來將是代表台灣的國際藝術新地標。 硬體軟體規模 都遠勝台北 他還說,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占地面積廿五公頃,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涵蓋腹地 廣達近六十八公頃;高雄三廳院也比台北兩廳院的演展功能強許多;至於兩地國家廳 院的興建經費,台北是七十億元,高雄則為八十三點六億多元。兩相比較,勝負已見。 值得注意的是,南台灣藝文界期盼,紅樑綠瓦的台北國家兩廳院,在傳統中國外衣下 滋養了國內西方藝術蓬勃發展力;但未來擁有超現代風貌的高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營運重心卻應在全球化風潮下找到本土藝術的根。如此南北廳院銜接一起與國際接軌 ,才真正有意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5.30.23

04/09 23:57, , 1F
期待~~
04/09 23:57, 1F

04/13 03:41, , 2F
五年後@@人事已非吧...我看得到嗎Q Q
04/13 03:41, 2F
文章代碼(AID): #166c00VZ (BROAD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