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 賢君忠臣 壹

看板BB-Love作者 (Gen)時間11年前 (2013/07/26 02:0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名看上去年約十七、八歲的少年坐在客棧一角,身著青色錦衣,腰間用一條黑色 的帶子繫著,上頭掛著一塊小玉牌,一看就是富貴人家出來的。一張臉長得白淨,頷下 無髭,長相沒什麼特色,落在人眼裡,也就只能用「不醜」二字來形容的那種長相。   七年,新帝登基至今已有七年。   青衣少年看著外頭紛紛擾擾的市景,拿著饅頭啃著。小販叫賣聲、肉販剁肉聲、店 內小二吆喝的聲音,交織成一片繁榮的景象。是的,繁榮。看著眼前的景色,沒人想得 到在五年前有過一場邊境戰事。   客棧位在官道上,往一頭看去是皇城,轉個身就可以看到另一頭的城門。一想起自 己是如何拼死拼活拿下這客棧裡的一間房,還是貴到嚇人的上房,通鋪都滿了,只因近 日京城湧入了不少遊客。青衣少年不禁悲從中來,這個月的月俸又要少了。   青衣少年——名叫小拾子,是當今聖上身邊的貼身太監。小拾子領了密令出宮辦事 ,也就是除了他跟皇上外,沒人知到的密令。也因此,途中的花費無法經由戶部提領, 只能先自個兒墊著,等回頭了再跟他家主子請款——如果他有那個膽的話。   夾板聲響起,小拾子回頭看向客棧中用幾張小茶凳搭起的臨時台子,上頭站著一名 說書先生。   清了清嗓子,台上的說書先生就開始了今天的段子。   「承蒙各位厚愛,小生今次又來給各位看官說幾段這大秦的歷史。」說書先生矯情 地拱了拱手,台下一片拍手叫好聲。   似是很滿意這樣的回應,說書先生臉上帶著驕傲開始娓娓道來:「說到咱大秦啊, 雖然現在正是天下太平、歌舞昇平的盛世,但在八年前,唉呦,這可真不是我在說,那 是民不聊生啊!」說書先生面露哀戚之色,視線掃過逐漸聚集起來的聽眾。   台下聽眾們開始交頭接耳了起來。   「那可不是,俺還記得那時俺婆娘一滴奶水都擠不出來,差點沒餓死俺的孩子—— 啊!」雙頰緋紅的女子惡狠狠地掐了一把大漢的腰側肉,總算打斷了這嗓門奇大的發言 。   「哈哈,可不是嗎,要不是咱們皇帝治國有道,小生今天可無法在這邊給各位說段 子呢。」說書先生面不改色地拍起了遠在皇城內的皇帝馬屁。   小拾子牙齒一扯,惡狠狠地將手上的饅頭咬下一大塊——好個治國有道!他每個月 的月俸都貢獻給這個治國有道的國君了!   「你這說書,怎麼還沒開始啊!」嬌滴滴的小姑娘不滿地說道。   說書先生扯出一個自認風流倜儻、高深莫測的笑容,看得小拾子是一陣惡寒。而小 姑娘仍鼓著嘴,不滿地看著台上的說書先生。   發現自己的美男計不管用,說書先生尷尬地咳了幾聲,說道:「這不是要開始了嘛 。」從袖袋中掏出一個瓷碗,說書先生不動聲色地將之擱置於他腳下,一旁的聽眾心領 神會地,紛紛往那碗中投入大小不等的銅錢。   笑瞇了一雙小眼,說書先生開始說道:「這說到八年前自先帝駕崩以來,禍事可還 真是接踵而來啊!先是駐守於北境的太子因蠻夷突襲受了箭傷,嘿,皮肉之傷也就罷了 ,這箭上居然還塗了劇毒!偏那邊境之處,醫藥短缺,累得太子被連夜送回京城,只可 惜這太子命薄,數日之後便去了。」   輕嘆一口氣,說書先生斜眼看向台下聽眾,卻不見碗中響起匡啷聲。   於是,說書先生咬咬牙,繼續說了下去:「這先帝、太子接連逝去,宮中群龍無首 ,偏偏此時宮內爆發急病,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接連患病,不出數日,就與世長辭 了。整個皇室中,就連年紀最幼的當今聖上,當時也臥病不起。」看見幾名年紀稍長的 客倌搖頭嘆息,似是想起了那段混亂的日子,說書先生清了清嗓子,向東面作揖,拔高 了音量繼續說道:「幸而這皇太后睿智,垂簾聽政、母儀天下,硬是帶領著群臣撐過了 這段帝位空虛的時間。」   「可我怎麼聽說這皇太后氣量狹小,上朝第一件事便是肅清了後宮,將幾名最得先 帝寵的妃子給殺了,剩下的,都給先帝陪葬去了。」   說書先生尷尬地順了順嘴上的八字鬍,隨即一本正經道:「皇太后這是依法行刑、依 禮葬人,英明啊英明。」   才剛含進嘴中的茶水,差點因這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的調調給噴回杯中。因此嗆到而 咳個不停的小拾子,雙眼怨懟地看著連皇太后的馬屁也拍的說書先生。   幸而他坐在角落,沒引起什麼人注意。   此時,另一名客倌問道:「那怎麼在皇帝登基前,一票朝臣都換了?」   說書先生故作深沉地說道:「這可不好說……不好說……」然後,彷彿不經意地踢 到了盛了幾個銅錢的瓷碗,幾名識相的客倌,便又往裡頭扔了幾枚。   「唉呦,這今天小生就是來給大家說故事的,務求讓大家盡興、盡興啊!」說書先 生笑瞇了眼,續道:「這朝臣替換的原因,大概除了皇太后本人,沒人知曉。可小生捉 摸了下,可不就是要讓咱皇帝登基時,能替朝中注入新血嘛!各位想想,如今的六部尚 書,可不就是當時拔擢上來的。要沒這皇太后清查滿朝文武百官,他們能有今天嗎!」   小拾子嘴角一抽,決定還是將手上的茶先給放下,繼續啃著他的饅頭。   聽眾們紛紛點頭,似乎接受了這樣的說法。陸陸續續又有幾個銅錢被扔進了地上的 瓷碗,說書先生樂道:「難得小生與各位客倌有緣,就來給各位說說那宮中的秘辛。」   小拾子眉一挑,嚼著口中的饅頭,兩眼有神地看著台上的人。   「咱皇帝在潛龍時期啊,是由當今宰輔一手教出來的。」說書先生清嗓,目光悄悄 打量著台下的看眾們,卻發現每人臉上都寫著不耐煩,想來是這事並非什麼祕辛。   「嘿,說起這宰輔啊,可是京城中響噹噹的人物!出身百年書香世家林府,雖非嫡 長子,但誰不知道這林宰輔的才華可比他大哥來得出眾,要不然,哪能讓他不及弱冠就 拿下文狀元,還進宮當起了咱皇帝的太輔!」說書先生手上的夾板敲得勤,連帶著底下 的人也跟著專注了起來。   似是滿意於這樣的發展,說書先生滿意地一笑,接著說道:「同年,林宰輔的童年 玩伴,也奪得了武狀元,嘿!說巧不巧,這兩人現在可都在朝為官啊!自此之後,想必 各位客倌也知道,咱京城東南一塊的房價啊,可是咻咻咻往上升啊!沒人不知道那的風 水好,一連出了文武狀元!」   「可不是嗎!」一名婢女脆聲道:「我家小姐就是那年嫁進了東南城的,現在可和 姑爺兩,幸福得不得了呢!」   一幫男子在旁笑得頗為猥褻,可那婢女卻不覺自己的話有哪裡出了問題,只是納悶 一旁的廚娘怎麼一直拉她的衣袖。   說書先生沒多說什麼,只是接續道:「雖然兩人同朝為官,但這趙將軍自皇帝登基 以來,就一直駐守北境,即使這仗在五年前就打完了,卻還是不管不顧的守在那,就怕 這匈奴再次興起。」說書先生停下,拿起擱在一旁桌上備好的茶,潤了潤口,聽著瓷碗 傳來進錢的匡啷聲,笑彎了一雙小眼。   就在一片叫好聲中,青衣少年眉頭緊皺,似是不能苟同這段話。   沒注意到在這客棧的角落,有人對自己的段子起了異議,說書先生開口道:「不過 啊,也虧得這林宰輔對自己的兄弟,有情有義。自那邊境之戰結束後,便不斷上折子給 皇上,便是要皇上下令讓這硬膀子的兄弟回京一趟。」   「不對啊,」台下傳出了疑問,「這京城裡頭沒幾個姓趙的啊!這宰輔跟將軍怎可 能自幼就在京城長大呢?」   說書先生一笑,手上的夾板清脆地拍了幾響:「這趙家現在確實不在京城,早在二 十年前就搬離了京城。不過各位應該知道這皇帝在五年前賞了趙將軍一棟趙府吧?嘿! 那趙府就是以前趙家的地方!」   台下一片瞭然聲。其中幾名年紀大的,紛紛點頭說自己對這趙家確實有印象,卻沒 想到趙家大公子居然就是現在的趙將軍。   此時,小拾子眉間的皺摺越來越深,而手上的饅頭,卻在不知不覺間消失殆盡。當 他準備再咬一口饅頭,卻咬到了自己的手指後,青衣少年淡定地捧起桌上的茶杯,淺酌 一口,一派安然無事貌。   只有手上紅紅的齒痕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事。   現在,台上台下的氣氛是越來越熱鬧。說書先生再度以茶潤喉,滿意地看見瓷碗中 的銅錢越來越多,甚至有一兩枚碎銀。   「想必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皇上下了聖旨,要趙將軍領著一干將領返京領命。聽 說啊,這聖旨早就擬好了,但皇上就怕這皇令不夠讓趙將軍這死性子領命,硬是等到朝 堂上文武百官由林宰輔帶頭,跪成了一片,皇上才終於有理由拿出來。」   聽到這超越了拍馬屁的說詞,小拾子臉上卻是一派淡然,只有拿著茶杯、微微發顫 的手可以證明,他現在有多激動。   「不過啊……」說書先生咳了幾聲,醞釀情緒,將群眾的心眼提到了最高點,「這 朝堂之上開始有人懷疑,怎麼這宰輔大人對趙將軍這麼上心,回京一事硬是讓他給定了 下來。有人認為,是皇上授意宰輔這麼做的,畢竟,沒人有這閒功夫去關注一個遠在天 邊的人。當然,這咱們誰也不知道真相是怎樣,所以現在也有人認為,這林宰輔跟趙將 軍之間的關係,不單純。」   「不單純?」台下的聽眾們都一臉茫然,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對童年玩伴,如今的 朝廷重臣,他們之間的關係到底哪裡不單純了。   說書先生刻意往左右兩旁掃了掃,像是在忌諱著些什麼,就連接下來的話,也刻意 說得小聲。   「有人在傳,林宰輔與趙將軍……是男風啊!」   「噗————」   於是,小拾子口中的茶還是噴回了杯中。 *   掌櫃搓著手,涎著一臉笑意,走進了自家客棧的上房。   青衣少年——小拾子看著這掌櫃貪財的肥臉,就氣不打一處來,畢竟這趟出門,能 報多少公帳還不清楚,自己領的是秘令,這錢自然是無法用財庫報銷,他只能揣著自己 那所剩不多的月俸,努力辦事。   回頭跟皇上暗示暗示自己阮囊羞澀,不知道有沒有戲……   「掌櫃的,可是有消息了?」小拾子手上把玩著銀兩,漫不經心地問著。   掌櫃笑開了臉,一口金牙閃得看者差點沒瞎了眼。   小拾子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不斷腹誹。自己玩這一手炫富,嘿,這掌櫃的卻是一 開口就讓人感受到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這可真是……高招!   「消息是打聽到了,可這過程真可謂艱辛……」   「行了,」沒等人將接下來不知多少辛酸血淚給說完,小拾子便直接切入重點:「 獎勵是少不了的,你還是給我直接說結論吧。」   手中的銀兩一上一下,讓掌櫃也跟著抬頭低頭,晃動滿身滿臉的肥肉,雙眼死盯著 ,就像是狼崽看到生肉般——雖然應該用豬崽比較切合實際。   「爺,我那在城門當差的舅子說了,昨晚傳令使已經快馬入京,傳達軍中消息,說 是要城門準備好,北行軍再過兩日就會來到城下。」客棧掌櫃目光隨著銀兩上上下下, 嚥了一口口水,又道:「另外,說是京城裡面的幾家大客棧都接到了消息,說是要備宴 迎接北行軍,所以這幾日的雞鴨魚肉都被大批收購了去,幾個精明的店家,還專程派了 人手在城門,就為了第一時間知道啥時要開火上菜。」   小拾子手上拋著銀兩,隨口一問:「哪來的大戶人家擺宴招待北行軍的?」要知道 ,北行軍共有十萬兵馬。戰爭期間,這十萬兵馬就耗去了每年稅收的七成,累得兵部一 群人天天去敲戶部的門,確認各地的稅收狀態,就為了讓這糧草能夠及時送到。   「爺有所不知啊,是這京城林府啊!」掌櫃一頓,笑彎了一雙眼:「爺,您剛來京 城沒多久吧。」這雖是問句,但卻含了十足十的肯定。   小拾子一怔,脫口道:「你怎麼知道?」   「呵呵,」掌櫃八卦兮兮湊到小拾子耳邊悄聲道:「這林府擺宴款待北行君一事, 京城人知道了,可都是眼皮都不會動一下,只有那不熟內情的外地人,才會不解其意啊 。」   小拾子嘴角一抽,似乎是聯想到了什麼。   掌櫃瞧見這一臉的糾結,便知道對方聯想到了什麼,連忙說道:「這宰輔跟將軍自 小玩在一塊兒,想必兩家人間的往來也不少,這林府是替不在京城的趙家擺宴為將軍接 塵的,男風什麼的,這純屬傳言啊!」   小拾子面無表情地看著掌櫃,心想,這傳言怕是已經傳得人盡皆知,也虧得林府子 弟無事不出門,一派文人雅士的作風,不跟一般市民往來,不然要是聽到這種傳言……   他嘆了一口氣,將銀兩往桌上一扔,隨手揮了揮,示意掌櫃可以走了。   掌櫃連忙拾起散在桌上的銀兩,一雙眼已經笑到只剩一瞇縫,連聲道謝,便關了門 離去。   小拾子起身,推開窗,憑欄而倚,眼下是一片繁華的榮景,人聲鼎沸。   不遠處,是錦旗飄揚的主城門。   「七年了啊……」   猶記得七年前,他還只是個在御膳房打雜的伙夫。只不過貪個小懶、躲在御膳房外 的一處空地吃汙來的雞腿,就被一個老太監逮著。問了一兩句話後,隔天他就被通知榮 升為新帝身旁的貼身太監,負責皇帝的吃喝拉撒睡。然後那個老太監再看到自己魏顫顫 地接下指令後,留下一句「君心難測,萬事不得顯露於外」,便拍拍老屁股告老返鄉了 。   告你爸的老,返你媽的鄉!   要知道啃個雞腿會招來往後的這七年,他絕對可以忍得一時的!   皇上跟自己同齡,即位時也才不過十三,但一張臉卻已沉靜如水,不顯山不露水的 ,也不知道是跟一群大人混太久還是怎麼著,小拾子當時對著一張沒表情的小臉,就只 有崩潰二字。   有看過一個人一臉雲淡風輕地將自己不喜歡的菜撥到你碗裡嗎?第一天,當皇上說 要他跟自己同桌而食時,他差點沒將這輩子的赤膽忠成全獻給皇上,但當他後來兢兢業 業地開動後,就發現他這側的菜皇上連動都沒動。好心給皇上夾個幾筷,皇上居然不動 聲色地夾回了他的盤中。   然後,他深刻體會到了皇上挑食挑得有多嚴重。   人都說,伴君如伴虎,古人誠不欺我也!   嘆了一口氣,小石子決定不再想這些往事,決定來想想這段時間裡頭,在京城傳言 中搶盡風頭的人物——宰輔與將軍。   林柊成,京城林府二子,十五歲狀元及第,是不世出的天才。隔年,被先皇招攬入 宮,成了五皇子的太輔,也就是當今聖上,後來先皇駕崩、太后執政,便一直深居內宮 ,與五皇子相伴,也因此當五皇子登基為皇時,便被拔擢為當朝宰輔。一人之下、萬人 之上。   「人都說林家人面若冠玉,溫文爾雅,怎麼林宰輔……」一想起那雙似笑非笑的眸 子,小拾子便打了個冷顫。   最怪的莫過於,他總覺得自己好像在哪見過宰輔……唔,算了,多想無益、多想無 益。   另一人,則是最近引起京城客棧一片供不應求的趙申成。與林宰輔同年奪得武狀元 ,聽說當時在京城中蔚為佳話。出身於二十年前搬離京城的趙家,在應試隔年便隨著當 時的太子遠赴北境視察,沒想到卻碰上了北境戰亂爆發,太子身受毒箭,便是他連夜策 馬護送回京的。雖然太子仍不幸身亡,他之後卻領了軍權,領著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北上 。沿途還招攬了五萬,之後更連連大敗北夷,在五年前結束了那場戰爭。   此次京城客棧供不應求,便是平民百姓們想要一睹這被封為御前大將軍的人,是何 等雄壯威武而來。   而他,也是其中之一。 *   兩日後   小拾子下樓便瞧見客棧中擠滿了人,無不興奮交談著。他一頓,邊擠過了人群,向 站在櫃台後,笑得合不攏、兩手飛快打著算盤的掌櫃,著急地問:「是不是趙將軍的北 行軍已經來到城外?」   掌櫃噙著笑道:「爺,可不是嘛!瞧瞧這些個客人,都是衝著今日將軍入城而來的 !」荷包滿滿啊今天!   「今天?」小拾子一怔,隨即擠出了客棧,加入那列隊在街旁、翹首以待的群眾行 列。   果不然,遠方一陣馬蹄聲響起。   遠遠的,有幾名騎在馬背上的人影。由於京城密度過高,十萬大軍無法全部入京, 所以將軍只帶了幾名親信將領隨行入京,其餘的士兵們則在城門外架棚。若不是看得出 遠方幾人身上穿著軍服,他們與一般百姓看上去並無兩異。   小拾子瞇起了眼,試圖看清那領頭人的面貌,身旁都是百姓交頭接耳的聲音。   當人影逐漸接近時,陣陣歡呼聲響起。   在一片歡呼聲中,小拾子終於看清了馬上人的長相。   然後,他瞪圓了一雙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7.102.217.19

07/27 23:03, , 1F
小拾子回來了QVQQQQQQQ
07/27 23:03, 1F
文章代碼(AID): #1HyMYKhi (BB-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