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Re:消失的兩分

看板BASKET-RULES作者 (鯰魚效應)時間15年前 (2009/08/26 18:24),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消失的兩分"原文網址: http://www.roundballcity.com/blogs/doctorlee/archive/2009/08/13/269736.aspx 致亦伸君: 個人與亦伸君結識已經超過20載。在HANDBOOK籃球工作室成立之初更承蒙 撰文鼓勵 吾等工作室同仁,始終認為亦伸君為熱愛籃球的好朋友。 HANDBOOK工作室尊重亦伸君諸位資深裁判朋友所給予中科之役判例解讀。 惟依據FIBA規則條文的規則,有關該役臨場三位國際裁判的判決:「取消中華隊罰球 得分,由科威特發界外球恢復比賽」乃正確之判決。現場狀況請連結: http://www.handbookstudio.com/download/temp/wrongfreethrower.WMV 引用相關條文及判例,就如圓球城市市長於 08-08-2009, 3:29 AM 由 圓球城市/Mayor 發表之Official Basketball Rules 2008 [亞錦賽判決參考用]乙文中。 http://www.roundballcity.com/forums/thread/266788.aspx 對於國際規則第44條:得予更正的錯誤 44.1敘述的是其定義;44.2敘述的是更正的程序。 從44.1敘述的定義中得知,整個44條是允許裁判對4種特定的因無心造成之錯誤做出 更正,其中1種正是中科之戰判例中的「主罰球員錯誤」。 (在1990以前,FIBA並無相關規定,錯誤一旦構成就成事實,不得更正。) 從規則精神層面探討,第44條並無44.1「裁判錯誤」與44.2.7「球隊教練蓄意的戰略 運用」之別,(44.2.7乃06年規則之序號,08規則已將原序號改為44.3.3)。不管球隊是 否蓄意造成錯誤,只要錯誤構成,臨場裁判均須負起責任,因為儘管是球隊蓄意欺騙, 臨場裁判仍有責任注意並避免,因此全條文均屬裁判錯誤的範圍。 要注意的是,在規則條文中,所運用的字眼是「更正程序」 "procedure",而非「罰則」 " penalty",因此儘管處理程序取消罰球得分由對隊發界外球,這仍然只是更正程序 而非處罰。(或許從更正程序的內容中,含有某些處罰的意味,但無論如何從定義上看, 它就是更正的程序而非罰則) 至於所謂裁判應負的責任只能在事後考核與未來的工作指派中呈現,並不會於比賽現場 有所謂裁判應負責之作法或程序。 至於之前有關「違反運動道德犯規」的說明,就曾引用FIBA的範例、註釋及教學影片作 陳述。我們對違反運動道德犯規之定義的盲點在於對「致力於比賽」一詞的解讀,在原 文規則中使用的文字是legitimate attempt to directly play the ball,國內多年來 將之翻譯為"致力於比賽",從原文字義看其實有明顯的差距。只要我是努力的要贏得比 賽,就是致力於比賽了,但很明顯的,不見得一定就是directly play the ball。 凍結時間的犯規戰術是被允許的,但必須是"致力於directly play the ball,也就是 我們一般口語所說的,是針對人還是針對球。無論是進攻或防守,球員所做的動作都 必須是directly play the ball,且不得造成過度的身體接觸。 第2個癥結點是國內愛好籃球運動者均推崇NBA,收看NBA比賽的機會又遠多於正式國際 賽,惟NBA 與FIBA在這一部份的規則精神上,的確有著完全不同的詮釋。 2008年3月FIBA更在其出版的第3集裁判教學影片中,強烈並清楚地宣導此一觀念,由於 原文繁多無法詳述,僅節錄部份如下。欲參全文請自行連結下載 http://www.fiba.com/downloads/v3_expe/refe/Volume3Script.pdf You can now often see at the end of a close game players from the losing team doing everything possible to stop the clock from running. They deliberately commit fouls even when the ball is in the hands of the throw-in player. 可以經常看到,一場比數接近的比賽最後階段,落後的一隊會盡一切可能使比賽時間 停止。他們故意地製造犯規,甚至球仍在發球員手中就先犯規。 Unfortunately, in the modern game there are many other recent examples when fouls become a tactical weapon. A common practice usually happens at the end of the game. 遺憾的是,在現代籃球比賽中,許多例子顯示,犯規成了戰術上的武器,這樣的情況通 常發生在比賽的最後階段。 FIBA sends a strong and clear message to all officials. Everything that is seen here underlines once mo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officials to follow the Rules of the basketball and importance for everybody involved to always remember about the spirit of the game. FIBA傳達一個強而有力且清楚的訊息給所有的裁判。這裡所看到的每一件事都一再強調, 裁判遵循籃球規則的責任;以及每位參與者了解比賽的精神之重要性。 These actions are not basketball at all and must not be allowed to take place in our game.這些動作並非籃球動作,並且不應被允許在比賽中發生。 以上繁瑣的說明是希望各位喜愛籃球運動的朋友,更能詳盡地瞭解FIBA對於籃球比賽之 規範。 最後,HANDBOOK的宗旨是討論、分享,集思廣益,若討論分享的過程中遣詞用字有不敬 之處,當虛心檢討改進。惟凡未具名HANDBOOK籃球工作室或成員姓名之文章,概與工作室 無關。 祝 耑安。 陳傳仁 伍銳威 敬上 http://www.handbookstudio.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3.3 ※ 編輯: scad 來自: 219.80.3.3 (08/26 18:25)

08/26 18:41, , 1F
狂推認真的老師們
08/26 18:41, 1F

08/26 20:45, , 2F
推認真的老師們
08/26 20:45, 2F

08/27 00:44, , 3F
老師把這件事情解釋的很詳細 超正
08/27 00:44, 3F

08/27 09:37, , 4F
看來當個好裁判老師,文筆也要很棒,至少邏輯能力要強!
08/27 09:37, 4F

08/27 10:12, , 5F
推認真的老師們
08/27 10:12, 5F

08/29 01:07, , 6F
大推認真的陳老師、伍老師~~
08/29 01:07, 6F
文章代碼(AID): #1AbGrwoP (BASKET-R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