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甘懷真歷史出爐囉!

看板B94303XXX作者 (原來筆記是公共財)時間18年前 (2006/06/20 02:03), 編輯推噓12(1200)
留言12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歷史期末參考題: (以下整理僅為參考,略有出入以實際教學內容為準) 1.「中原王朝」的出現的歷史脈絡,尤其站在比較王權的立場,這個中國  初期王權的特色為何? (張少嫣 整理)    若比較中國的皇帝制度是將中國的皇帝制度視為世界史中的王權之一。初期的王權特色, 主要以戰國與秦漢為一個面向。所謂皇帝制度國家的定義是一個以自己為「天下」政體也 可將其視為一種「國體」,但當時人對於此「天下」的認識,並不同於現代人所泛指的世 界一類空間概念而已。    第五世紀以後,日本的大和朝廷要擺脫向中國朝貢與接受冊封的地位。日本即宣告自己是 一個可以與中國並列的帝國的同時,也宣告自己的政權是「天下」,故有「治天下大王」 的稱號出現。自第八世紀起,「大王」的漢字稱謂提昇為「天皇」,更在律令中引入了中 國式稱謂的「皇帝」、「天子」。這些政治稱謂的出現,一方面反映了日本要建構一個自 主性的政權,另一方面也證明中國自戰國至漢代所建構的皇帝制度論述,尤其是天下政體 的理論,已成為東亞這個區域共通的政治理論。進而創造「天──天下──天子──民」 的關係架構,而建構天子與民之間的倫理關係,皇帝制度前期的國體型態,此當為關鍵之 一。 在皇帝制度的形成過程中,「天下」政體建構的困境在於「君民」關係。戰國以至漢代的 儒家藉由經典詮釋創造君民結合的理論,在當時的環境中,君民結合的事實需要有更高的 理據。透過祭祀制度所展現的宇宙秩序還有祭祀即「報本反始」等。西漢郊祀禮的成立為 國家祭祀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藉由宗教機制以確立天子與民的關係。所謂郊祀就是皇帝 以天子的身分,扮演上述「聖人」的職責,代表萬民與天神、地祗溝通。藉由這種溝通, 宇宙秩序得以合諧。此「天下」政體當是皇帝制度的特色,為世界史的比較王權之資。 2. 如何從東亞政治秩序中的「朝貢」與「冊封」制度,討論日本天皇制成立的歷史脈絡。 請參考第一題第二段關於日本政權成立的描述。 3. 日本的現代化為什麼會走到天皇制「復辟」的道路?其中的儒教觀念發揮什麼作用? (小鐵 整理) 第七世紀後期日本天皇已無實權,然而天皇卻依舊存在,(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十九世紀面 對外力侵略(十三、十四世紀幕府將軍是實質國王),選擇「大政奉還」,這數百年間天皇 制名存實亡,「萬世一系」的政治論述面臨崩潰危機,以當時德川幕府的實力要打敗天皇 可說輕而易舉,為何當權者最後選擇將天皇「神主牌化」保存下來?右派史學家網野認為 天皇制發揮強大功能,使天皇成為日本民族的象徵,日本許多地方傳說充斥「王子落難記 」這樣的傳說,間接成為地方民眾共同的記憶,也是日本天皇名存實亡的功能。 面對此局勢儒學家會澤安提出「自國認同」應變,在當時日本由各國割據,尚未形成日本 整體國家的觀念,人民之上是國家,再往上才是天皇,會澤安嘗試以天皇制作為自國認同 的資源,建構「一君萬民」的體制,所謂「億兆一心、以親其上」,將原本各國武士階級 內部與人民為「忠」的關係,藉由儒家觀念「孝」來建構新的關係,人民皆是天皇的赤子 ,天皇就像父親一樣偉大,所有的人民都應該孝於天皇,會澤安同時以日本古代天皇制神 話傳說佐證,以尋求其理論的事實根據。 祝大家歷史期末考順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5.38

06/20 02:14, , 1F
辛苦了~~ 大感恩
06/20 02:14, 1F

06/20 02:38, , 2F
辛苦了~~ 感謝
06/20 02:38, 2F

06/20 08:22, , 3F
辛苦了~~ 謝謝你們(淚)
06/20 08:22, 3F

06/20 09:00, , 4F
我也想要上甘懷真ㄒ^ㄒ 淚推
06/20 09:00, 4F

06/20 10:53, , 5F
大感激~~ 辛苦了
06/20 10:53, 5F

06/20 12:03, , 6F
有沒有打算衝一下柯菊民法的呀... 昨天忘記約了XD
06/20 12:03, 6F

06/20 13:27, , 7F
謝謝你們阿~LOVE
06/20 13:27, 7F

06/20 22:25, , 8F
謝謝小鐵>///<
06/20 22:25, 8F

06/20 23:51, , 9F
噢 感謝你們:)
06/20 23:51, 9F

06/21 02:03, , 10F
非常感謝!
06/21 02:03, 10F

06/21 08:23, , 11F
樓上考試時見
06/21 08:23, 11F

06/21 10:01, , 12F
辛苦了~~~謝謝你們~~
06/21 10:01, 12F
文章代碼(AID): #14bkRZ5y (B94303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