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下學期中文系讀書會:空間的想像、權力묠…置底

看板B941010XX作者 (炸彈)時間15年前 (2009/02/11 16: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下學期中文系讀書會:空間的想像、權力與認同 讀書會目的:空間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藉由閱讀,在作品與理論之中找到平衡點, 不偏重理論,也不只是閱讀作品。 進行方式:閱讀文本之後,每次由組員輪流帶討論,並由導讀人進行補充。從相關理論專 著篇章開始,俾使對理論先有通盤認識,再進行部分細讀,搭配文學作品作為輔助理解。 時間:每週一晚上六點半 地點:中文系大學部閱覽室 導讀人:陳建男(中博二)【專長:明清詩詞、女性文學】 籌備會時間:2/16(一)晚上六點半於中文系閱覽室 成員簡單討論對於讀書會的想像,形成共識,並且決定實際進行的方式。 欲參加者可以站內信通知 聯絡人:吳嘉浤bomb621 相關主題: 1空間感、神聖空間、樂園、烏托邦 在第一個主題裡頭,先讓大家認識「氣氛」做為空間感,如何成為一種媒介,閱讀文本以 伯梅的氣氛美學為主,搭配閱讀村上春樹與楊牧的作品。再來則是延伸氣氛、儀式等作為 空間感形成,閱讀巴舍拉、伊利亞德、卡西勒的著作,空間不只是家屋想像、延伸,更有 神聖、神話特質的部分。最後則是在西方的烏托邦論述中,找到中國相應的樂園論述,除 了桃源意象,中國文學在道家、世俗文化中也汲取養分,創造自己的樂園空間。 2不在之在、想像與認同 接續第一個主題最後所提到的烏托邦或是樂園論述,從此處擴充探討認同的問題,虛擬或 想像的焦慮於焉呈現。所以閱讀董啟章、西西的作品,這是對香港九七大限的心理反應; 此外,延續上學期對虛構地誌的閱讀,谷川渥和卡爾維諾的作品則是讓我們去思索奇幻、 魔幻的書寫中,如何締造新的「遠方」。理論部分則先讀Tim Creswell所著一書的導論, 對地方與認同進行初步瞭解,搭配索雅對「第三空間」的導論,安德森想像共同體從地圖 、博物館等殖民論述以及記憶、遺忘等問題去探討認同的問題, 3權力空間、性別空間 前一主題牽涉到認同,就必定涉及權力,因此,在這一主題中,則探討權力如何在空間中 呈顯。首先閱讀傅柯的兩場對談與布迪厄對權力的闡述,再讀蘇碩斌對傅柯的解讀,在文 本方面則以米蘭‧昆德拉與侯文詠的作品當做對照。性別空間也牽涉到權力的糾葛,最明 顯的則是新公園/二二八公園的轉變,所以閱讀王志弘的文章,再進一步探討。 4虛擬空間、身體感、廢墟 相對於之前閱讀的想像的地誌和地圖,網際網路則是營造出更炫奇、更疏離的空間,所以 不能忽視這一新興的虛擬空間。 延伸:視覺文化與空間 附錄:參考書目 一、 空間感、神聖空間、樂園、烏托邦 伯梅(Gernot Böhme)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 〉,《當代》第188輯(2003年4月),頁10-33。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 第188輯(2003年4月),頁34-43。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 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一、二章。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 公司,2000年),第一章。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第四章。 鄭文惠,〈新形式典範與共同體圖景——陶淵明「桃花源記并詩」的美學結構與樂園想像 〉,《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 歐麗娟,〈唐詩中桃花源主題的流變繼承、轉化與發揚〉,《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6卷第 2期(1997年12月),頁89-131。 楊牧新詩、村上春樹小說。 二、不在之在、想像與認同   董啟章,《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 西西,《飛氈》,臺北:洪範書店,1996年。 谷川渥著,許菁娟譯,《幻想的地誌學:虛構地圖大旅行》,臺北:邊城出版社,2005年 。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3年。 Tim Cre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 ,2006年),導論。 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臺北:桂冠圖 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導論/旅程/序曲」。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 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九、十章。 三、權力空間、性別空間    王志弘譯,〈地理學問題〉、〈空間、知識與權力:與米歇‧傅寇對談〉、〈社會空間與 象徵權力〉,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 書局,1993年增訂再版)。 蘇碩斌,〈傅柯的空間化思維〉,《臺大社會學刊》第28期(2000年6月),頁155-187。 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合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 ,臺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 王志弘,〈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22期(1996年4月),頁195-218。 黃克武,〈暗通款曲:明清豔情小說中的情欲與空間〉,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 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頁243-277 。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侯文詠《白色巨塔》部分內容。 四、虛擬空間    王志弘,〈技術中介的人與自我:網際空間、分身組態與記憶裝置〉,《資訊社會研究》 第3期(2002年7月),頁1-24。 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戴維.莫利、凱文.羅賓斯著,司豔譯,《認同的空間: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和文化 邊界》,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Martin Dodge、Rob Kitchin著,江淑琳譯,《網際空間的圖像》,臺北:韋伯文化公司 ,2005年。 延伸 一、視覺文化與空間 衣若芬,〈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東華人文學報》第九期 (2006年7月),頁111-134。 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Ⅰ:帝國─亞洲─主體性》,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維譯,《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服飾符碼》 ,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李維譯,《流行體系(二)──流行的神話學》,臺 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二、身體感、廢墟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 館,2001年。 余舜德,〈物與身體感的歷史:一個研究取向的探索〉,《思與言》 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0 期(2002年6月),頁39-56。 侯迺慧,〈園林圖文的超越性特質對幻化悲傷的療養──以明人文集的呈現為主〉,《政 大中文學報》第4期(2005年12月),頁123-154。 侯迺慧,〈清代廢園書寫的園林反省與歷史意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2006年 11月),頁73-112。 克里斯多佛‧武德爾德(Christopher Woodward)著,張讓譯,《人在廢墟:文學、藝術 與歷史中的廢墟美學》,臺北:邊城出版,2006年。 中田薰著,中筋純攝影,陳美瑛譯,《廢墟本》,臺北:麥田出版,2008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9.1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9.1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9.1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9.128 ※ 編輯: bomb621 來自: 140.112.249.128 (02/11 16:20)
文章代碼(AID): #19aedifs (B94101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