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扁政府伸手? 華航千億購機挨轟

看板Aviation作者 (N368PA)時間16年前 (2008/04/03 19:31), 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遵從版大指示,貼上原文) http://blog.xuite.net/amu390/CYWBCC/16516060 本週(4/2)出刊的壹週刊第358期,A本封面故事主打「府主導選前簽約,華航千億購機 弊案」。在扁政府搞出一堆「臨去秋波拚命撈」新聞的情況下,當然頓時引發整個臺北 新聞界的一路追打。 不過在下認為,以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的資訊,壹週刊與藍營立委作出這麼大的指控,其 實證據力是顯得相對薄弱的。比起鐽震案、臺灣都市更新公司案、臺灣郵政挹注陽信案, 華航採購A350到底算不算一個"scandal",其實還很難說。 ※※※※※※※※※※※※※※※※※※※※※※※※※※※※※※※※※※ 如果分層次來講的話: ◎一、華航的購案會不會受到政治影響? 【答】當然有:假設去年底今年初華航採購定案時如果美國政府對公投表現得比較友善 ,或是讓阿扁來個紐約或華府過境,即使787價錢報出來是A350的兩倍,只怕政府也非逼 華航買不可。這次正好政府跟華府「感情溫度」陷於低潮,當然不必命令華航非得犧牲 色相去「和蕃」。 ◎二、華航高層或政府高層急於簽約,有沒有個人好處的因素存在? 【答】以華航這種「經營高層隨著政府高層輪替」的公司,大家來來去去如過客,趁機 為自己撈好處,其實聽起來非常合理,不過這也只限於是「合理的懷疑」層級。至於華 航這次的購機過程比起以往、或比起其他公司,並不見得特別匆促。 ◎三、所謂購買「未來飛機」,不合理嗎? 【答】一點都沒有不合理! 目前民航機市場的情況就是嚴重供不應求,在中東、大陸、印度航空業瘋狂成長、購機 數以「打」計的情況下,又只有波音與空中巴士兩家供應商(俄國飛機大概願意買的人 很少),「排隊」根本是正常之舉。所以航空業者對於「艦隊建軍規劃」的時程,也必 須要比過去預想得更遠(聽起來有點像在作期貨買賣)。 以A350而言,目前已有三百架以上訂單,從2013開始交機;以787而言,目前已有六百架 以上訂單,從2009開始交機。所以現在下訂,除非花大錢去搶其他已訂客戶的slot,否 則都是要五年以上才會交機。以華航的A350從2015年開始交機,此時A340機隊已經將近 十五歲,第二批747-400客機(B-18201~18203,18205~18209,18251)最老的更達二十歲 ,是到該汰換的時後。 ◎四、購買過程中有沒有買貴? 【答】老實說,就目前資訊無法看出。壹週刊列出了不少表格,但是最重要的雙方報價 卻付之闕如。雖然文章開頭提到「20架、共42億美元」,實際上那是A350的官方牌價, 任何一筆交易的真正成交價錢根本就不會是該數字,而且也都是機密,雙方都不會證實。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通常買方本錢越厚(購買機隊數量愈多、或是在業界具有引導風向 的地位),能夠談到的條件就越好。例如同樣是波音737-800,華航與中華民國空軍差不 多時候訂購,但是華航購買價據傳是4000萬美元以下,而空軍卻花了5000萬美元以上( 政府預算可以查到),原因就在於空軍只買一架,在廿年內恐怕也不會買第二架,波音 幾乎完全不需在議價時低頭。 據當初華航訂約後,「公司派」在工商時報放出的消息,廿架飛機的大約是22億美元, 這數字聽起來還在行情的合理範圍內。能不能再殺低?裏面有沒有灌水?老實說相關程 序的複雜、變數之多,遠遠超出我們一般人能分辨範圍,決不是幾個數據就能得知。 (壹週刊說飛機採購合約複雜,「有如一本電話簿」,其實還是太簡單化,應該說是「 一整櫃子電話簿」比較接近實情。) ◎五、買A350棄787是不是「錯買」? 【答】絕不能這麼說:選飛機不是像媒體慣用的方式,列兩個簡單圖表,各圈幾個「勝 」就能知高下。更甚至於其中變數很多:未來十幾年這批飛機在公司服役期間,整個市 場環境會變得如何?都可能會使得現在作出的選擇變成錯誤之舉。 例如1960年代由於噴射機進入民航界,使得市場蓬勃成長。波音公司與汎美航空這兩家 業界牛耳因此決定合作,要生產載客量是707兩倍以上的747,而汎美搶先訂下25架。但 是沒想到飛機服役不久就遭逢石油危機,油價大漲使得航空市場成長速度頓挫,載客量 雖大、但是耗油量也大(雖然如果滿座的話,「每個座位的成本」低於其他飛機)的747 ,由於不容易達到足以打平成本的載客數,反而造成汎美沈重的財務負擔,最後導致該 公司在1991年結束營業。 另外如長榮集團在1990年代中期宣布選購麥道新推出的MD-90客機,當時在市場上已陷頹 勢的麥道為了籠絡長榮這個大戶,給了極划算的折扣。但是沒想到沒過幾年,麥道就不 堪賠累,被波音併購。由於MD-90與波音的737角色重複,因此隨即停產,總共只造了一百 多架。這下子原本「撿到便宜貨」的長榮反而手頭多了十幾架燙手山芋:雖然零件維修不 成問題,但是飛機的「折舊率」頓時暴增,未來面臨在二手市場上難以賣出的窘境。 以這次爭奪華航新一代中長程客機的兩種飛機而言,目前銷售數字上787是領先,但是它 比A350推出時間要早,而雙方現在都已累計相當高的訂單數,其中也都不乏業界動見觀瞻 的「大戶」。因此應該說,以華航現有A340與部分747、A330的後繼者角色而言,目前看 來,買兩種飛機都不能算錯。 ※※※※※※※※※※※※※※※※※※※※※※※※※※※※※※※※※※ 另外壹週刊這篇調查報導的作者曾建華君就是當年《風雨華航》一書的作者。關於在下 對這本書的評論,請見本站舊文。(http://blog.xuite.net/amu390/CYWBCC/3641054) 因此,雖然說扁政府「打包」的紀錄斑斑,雖然大家都知道靠關係空降到華航的趙國帥 董事長,其位置在政權輪替後也將垮台,但是這些「動機面」與「前科面」的「合理懷 疑」,以及本期壹週刊所舉給我們看的部分資訊,足不足以證明這又是另一個鐽震案或 陽信案?我想至少到目前為止還不夠,尚待繼續挖掘,"guilty"這個字眼方能出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38.119

04/03 20:19, , 1F
好文啊。
04/03 20:19, 1F
※ 編輯: CLIPPER 來自: 118.165.218.197 (04/03 21:48)

04/03 21:48, , 2F
哇,得P美女讚美,不勝榮寵啊~XD
04/03 21:48, 2F

04/04 00:59, , 3F
好文~另外...350的引擎用RR的...也有人說會增加維修負擔
04/04 00:59, 3F

04/04 01:00, , 4F
上次看了華航的雜誌...內有寫到要購新機的內容~
04/04 01:00, 4F

04/04 01:00, , 5F
有提到引擎有另外簽維修的約~所以華航不用備料及維修
04/04 01:00, 5F

04/04 01:02, , 6F
不過能像長榮都用奇異的也是不錯啦...
04/04 01:02, 6F

04/04 10:55, , 7F
今天聽到新聞說 A350 也會取代 B737, C教官準備跳槽...
04/04 10:55, 7F

04/04 19:13, , 8F
那每條航線都得載客量加倍才行.....
04/04 19:13, 8F
文章代碼(AID): #17zC0BaR (Av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