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分享給 Yamatai兄 我的隔振實例品

看板Audiophile作者 (Tback)時間7年前 (2017/05/23 13:59), 7年前編輯推噓9(9018)
留言2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性能優良的隔震墊是否有實際例子? 這是關鍵阿
談到隔振,當然就脫離不了隔振性能,然而在音響圈中號稱隔振的墊材不少,不過幾乎都 無關於隔振性能的相關數據,往往都僅流於口說,而玩家們絕大多數也無測試隔振性能的 儀器設備,所以長久以來,音響圈中的隔振產品,就只是口說,真實性能如何,多不得而 知。 黑膠系統是個有趣而不錯的經驗 對於許多老玩家而言,如黑膠系統的老玩家,他們知隔振很重要,但卻不知產品的隔振性 能如何,而且也無測試儀器設備,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尋出了簡易的試法,雖無法精準 ,但仍有一些參考性。這些黑膠老玩家,將黑膠系統放於腳架上(許多故意以金屬腳架為 之),黑膠系統與腳架間不放入隔振品及放入各式個樣的隔振品,然後以金屬小板手、小 鐵鎚…等器物敲擊鐵架,在敲擊鐵架後,看喇叭會不會產生因振動而發出啵、啵、啵… 的聲響。 在這樣的測試中,許多老玩家試過的市面上的許多物品及產品,如石墨板、石墨墊、碳纖 維板、碳纖維墊材、工業橡膠圓墊、角錐、鋼珠、彈珠、BDR、TAOC、魔豆、自創的三明 治墊法及市面上有名的墊材產品……等,不過隔振效果多不佳,從他們的經驗中,我也試 過了不少墊材,效果確實不太佳。 隔振 由於認識了在音響聲學振動方面有相關專業的人士後,也學習的一些基本認知,了解到, 隔振不是靠口說,那是能有一定性能測試的,因此開始尋試良好的隔振品,在學理與實務 上,隔振台系統是能夠達到很低的自然頻率,隔振平台有被動式的,然而價格已不便宜, 更高階的是主動式隔振平台,價格更是不斐,若要拿來當喇叭的墊物,都比喇叭還貴了且 在喇叭上並不好用。因此,就繼續尋試是否有能符合我的書架喇叭使用的隔振材。 前些時候,在網上尋得一隔振墊(RT-100),其有經三軸測試的自然頻率數據,因此就買來 試,此品的隔振性能確實有很好的水準,經詢查得知,myav的C1047先生也是以此墊做黑 膠系統敲擊測試,在其測試下聽不到喇叭發出啵、啵、啵….的聲響。 以上就是小弟使用的實例品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8.153.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495519180.A.F10.html ※ 編輯: Tback (42.73.217.62), 05/23/2017 14:11:44

05/23 14:19, , 1F
頭推
05/23 14:19, 1F
※ 編輯: Tback (140.128.153.200), 05/23/2017 14:30:06

05/23 14:56, , 2F
4塊4800好像還可以吧?
05/23 14:56, 2F

05/23 15:35, , 3F
這好像是工業用的....
05/23 15:35, 3F

05/23 15:36, , 4F
我自己用過類似的,老實說是不喜歡,聲音變死...
05/23 15:36, 4F

05/23 15:37, , 5F
而且我還只拿來墊前級...理論上已經不是那麼敏感才是
05/23 15:37, 5F
工業用的產品我試過很多種了,外型類似的產品也試過不少種,工業用的產品多為高荷重 設計,魔豆就極像工業用的產品,而音響用產品不似工業那般高荷重,因此隔振墊須對輕、 中荷重設計,RT-100並非工業用那般的高荷重設計之品,此點我已試過很多,其材料也與 一般工業用墊材不同。 若有疑,可拿工業用墊材去與RT-100試看看,就知其差異多少。我將RT-100使用在喇叭下 方,使用後,聲音不只不會變死,反而聲音更清楚,細節更明顯。 ※ 編輯: Tback (140.128.153.200), 05/23/2017 16:45:53

05/23 18:43, , 6F
哪裡有得買阿?
05/23 18:43, 6F

05/23 18:44, , 7F
這個怎麼很像以前 thxman 在推的東西.......
05/23 18:44, 7F

05/23 18:50, , 8F
你該不會是 thxman 吧? 怎麼越看越像
05/23 18:50, 8F

05/23 18:54, , 9F
如果是來推銷自己的產品的,那就難怪這麼用力戰文了
05/23 18:54, 9F

05/23 19:26, , 10F
看了看文筆,還真的有像....
05/23 19:26, 10F

05/23 19:30, , 11F
終於有人突破盲腸了XD他力推的那個部落格...一點進去我就
05/23 19:30, 11F

05/23 19:30, , 12F
笑了
05/23 19:30, 12F

05/23 19:51, , 13F
看了一系列終於突破盲腸了
05/23 19:51, 13F
首先在此聲明, 我不是thxman,如果不信,大家可來見面. 就我所知,thxman並不是音響業商家,也不推銷產品,也沒在賣產品,我用了這個產品,不 要把我抹黑成他,竟然還說我是在推銷產品.請你自己好好看清此篇與前面的文章,是誰提 問"性能優良的隔震墊是否有實際例子? 這是關鍵阿"??? 難道不是你問的嗎?如果不是你 yamatai 提問要實例,我也懶得說.現在我說出的實例,就開始想抹黑?針對知識的正確認 知與否提出論述,就變戰文?不要故意亂抹黑,而如果一昧的亂抹黑,不敢針對知識與技術論 述,那也難怪前面那麼多人用力在鬧文,一下子richter說我誤導新手,一下嗆井底之蛙,這就 是本版的素質水準嗎? 另外,從你提出thxman,讓我更清楚了,原來那麼多人故意鬧,故意想抹黑,是不是因為 thxman? 是不是你們的知識、技術、實務輸人,怕許多音響圈的神話被講破?你們是不是 有意的這樣鬧文? 不敢就知識與技術面做討論?越看越清楚,難怪一堆人鬧文,還有人故意 問我實例,然後再來抹黑我.這樣的手法太好笑也太粗劣了. ※ 編輯: Tback (140.128.153.200), 05/23/2017 20:02:15 ※ 編輯: Tback (140.128.153.200), 05/23/2017 20:04:04 ※ 編輯: Tback (140.128.153.200), 05/23/2017 20:05:21

05/23 20:05, , 14F
的確是看起來不太像 因為他以前還用過 fubar fostex
05/23 20:05, 14F

05/23 20:05, , 15F
如果是我認錯了 真是很抱歉 因為thxman 用很多分身
05/23 20:05, 15F

05/23 20:06, , 16F
而且在音響圈還蠻 "有名" 的
05/23 20:06, 16F
我以前也怕他是分身帳號的商家.就我查過thxman沒分身,他只在thxman後面加編號.你說 他用過很多分身,我將你說的在他出沒的論壇傳給他看好不好? 我告訴你實例了,也分享給你知了,你呢??在那邊說是不是分身??我覺得你們根本不是想討 論,打從一開始似乎就是要來鬧的. ※ 編輯: Tback (140.128.153.200), 05/23/2017 20:22:24

05/23 23:38, , 17F
看來你跟 thxman 很熟的樣子? 那我還是閉嘴好了
05/23 23:38, 17F

05/24 00:20, , 18F
yamatai也是很認真的在回覆您這個討論,中間穿插一些質疑
05/24 00:20, 18F

05/24 00:22, , 19F
T兄既然很大方澄清大可不用在意,說真的不是質疑就是要來討戰
05/24 00:22, 19F

05/24 00:25, , 20F
真要討戰,之前y大分享黑膠中間被穿插那篇才是正格戰文 XD
05/24 00:25, 20F

05/24 00:28, , 21F
y大被討戰的莫名其妙...好好的一串討論差點毀了
05/24 00:28, 21F

05/24 08:39, , 22F
XDDDDDDD 搞了半天原來..... 差點快笑炸
05/24 08:39, 22F

05/24 10:04, , 23F
說到黑膠,最近有一些新的想法,改天再來寫一串
05/24 10:04, 23F

05/24 11:02, , 24F
一直強調''知識的正確認知''什麼的,分享的也不過是
05/24 11:02, 24F

05/24 11:02, , 25F
相對好聽的聽感而已,真的沒必要這麼火還一直強調
05/24 11:02, 25F

05/24 11:02, , 26F
什麼知識或戳破神話之類的詞語
05/24 11:02, 26F

05/24 23:13, , 27F
Try&errorman
05/24 23:13, 27F
你們在分享你們所謂的相對聽感,然而我不是,因為那它太主觀了,我分享的是一些相關 的知識與技術。 ※ 編輯: Tback (111.252.176.177), 05/25/2017 01:00:54
文章代碼(AID): #1P8y_CyG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