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T Incline入手兩週微心得

看板Audiophile作者 (頂好先生)時間8年前 (2016/03/23 14:54), 8年前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踏入喇叭的領域】 我是一名微木耳的電腦喇叭使用者, 自從5年前買了Edifier m1335, 才明白,在那之前的22年對於聲音的需求,都只是隨便用299的電腦喇叭帶過! 然後一路從m1335→C2→C3升級到Incline。 【桌子的4聲道系統】 先說明一下 http://i.imgur.com/N9XMd8i.jpg
我的桌子是上圖這種雙向收納書桌, 只是我把左邊那塊反向安裝, 這樣從側面看較整齊又兼具收納的功能, 也在桌下左側內夾層放了另一組喇叭T30, 用5.1音效卡與桌上的Incline做4聲道同時輸出, 這樣整體音場範圍尤其是低音效果會更好! (桌下喇叭的升級史-299電腦喇叭→vs2620→MX5021衛星+小D擴→T30) 【入手Incline公司貨】 原本C3用爽爽的沒打算換, 年前看到版友在徵代買DT Incline的文才注意到這喇叭, 終於在年後看到有人在沒屋頂以公司貨的半價出售二手的Incline公司貨, 看看上架時間是10小時前,但已有人在問與答詢問了, 當下立馬Call&傳訊給賣家,當晚就擁有這寶貝, 以公司貨+收入的價格+喇叭狀況,日後升級脫手也很保值! 目前已入手兩週 【Incline vs. C3】 訊源: 皆來自Youtube HD 720p 線材: C3喇叭線用Run兩年的Belden 8471,訊號線用HIOFC手工銅線 Incline用Run兩年的100元OFC訊號線,其餘皆原廠 聽感: C3是人聲很突出的喇叭! 原廠把C3的高音尤其是人聲調校的很突出, 其它細節部分則是點到為止, 這是與Incline交叉測試後得到的聽感! 而Incline有C3的優點! 同時音場與細節又表現得比C3更好, 在Adele-Hello 720p版本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HsXMglC9A
無論是布從沙發抽離的聲音, 還是Adele中間講電話與男主角的Murmur, 都比C3清楚。 Incline只有C3的4/1體積,但低音比C3好聽扎實, 在Fun.: We Are Young 720p版本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6dMFF_yts
那鼓聲與重拍被Incline詮釋的很!好!聽! 是以前聽C3沒有聽到的聽感! Incline在樂器方面的表現比C3好! 如果用聽演唱會來比喻的話 C3像是坐在$800~1600的看台區 聽見舞台傳來的表演同時又讓你人聲聽的特別清楚! Incline像是在舞台邊$3600~6000搖滾區, 音場力道與清晰度很原汁地貼近你的耳朵! 【總結】 C3與Incline都是聽音樂的好喇叭, 端看你有多少預算決定你要的聽感, 不過Incline如同大家說的一樣, 「DT Incline的音場真得很飽滿」 賣我喇叭的版友據說曾擁有多套主動式喇叭, 也曾擁有B&W MM-1,他還是覺得Incline的音場比較威! 此版友現已入坑更多小朋友加持的被動式! 以上是我的微木耳心得 希望有幫助到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59.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458716054.A.B2D.html ※ 編輯: w90925 (49.159.59.28), 03/23/2016 14:56:38 ※ 編輯: w90925 (49.159.59.28), 03/23/2016 14:59:17 ※ 編輯: w90925 (49.159.59.28), 03/23/2016 15:35:47

03/23 15:54, , 1F
推 快要從5021掉入更深層的坑了....
03/23 15:54, 1F

03/23 17:07, , 2F
大推心得,請問原po房間幾坪?
03/23 17:07, 2F

03/23 18:56, , 3F
MV裡是 Windows Phone XD (重點錯誤)
03/23 18:56, 3F

03/23 19:21, , 4F
房間約3坪喔
03/23 19:21, 4F

03/24 02:01, , 5F
寫得很好幫推一下,另外不曉得您有沒有試著換過USB線
03/24 02:01, 5F

03/24 02:01, , 6F
看看,聽感變化很大喔
03/24 02:01, 6F

03/24 22:23, , 7F
謝謝J大的建議,我有使用過USB,但因為想要同時讓兩組喇叭
03/24 22:23, 7F

03/24 22:24, , 8F
發聲,所以還是以類比輸出為主,之後看怎樣再慢慢升級週邊
03/24 22:24, 8F
文章代碼(AID): #1MyZsMij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