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暫停出售

看板Audiophile作者時間10年前 (2013/09/25 01:16), 6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前言] 本文為系列文 會以連貫的方式繼續寫下去 如果已忘前文可以在此做復習: PSU系列-海韻PRIME鈦金1000瓦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02201561.A.F22.html PSU系列-海韻PRIME鈦金1000w 續篇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02616044.A.F41.html 重點回顧: [如何選項適合自己的PSU] 提供給你壞蛋大教我的選擇法 原文在這篇: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56761308.A.2E6.html 寫給看不懂那篇文的人: 1.估算自己PC所用瓦數 例如算出來的結果是184瓦 2.去查買得到且想買的PSU資料 3.(海韻1200W為例) 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s/Seasonic/P1200/9.html 10% Load = 120W 20% Load = 240W 所以184瓦落在 20% 這邊 然後去查12V 得: 20% Load = 16.8 mV 16.8mV是海韻1200w這顆對應你PC的12V數據 ★這個值愈小愈好 之後你就依這個方法找各廠牌PSU"值最小 & 價位最適合你"的那顆 這也是「現在電源是不是都以大瓦數為主?」的解答 可注意那個表 低負值時mV那個值通常也比較低(優秀) 所以這也是「現在電源是不是都以大瓦數為主?」的由來 選擇法其實是活的 要找最適合你的那顆而不像是某顆一定最好 [提升程度為何?] 八個字:「中幅提升低度變化」 換PSU的提升不是走向的改變而是體質上的提升 比較像是負面的東西減少了 所以正面的東西出現了 這些細節像是本來就有 但是基於一些原因而被遮掩住而沒呈現出來 [為什麼換數化訊源的PSU和模組線會對聲音有變化?] 原因之一如下: 1.各GND之間互相導通 2.GND腳位與PSU上蓋銀色部份以及螺絲導通 也與PSU AC地PIN導通 3.若PC又與音響器材共用一排插或迴路則: GND 與 排插上所有器材的地PIN 及 機殼金屬部位 導通(包括揚聲器的GND線也是) 系統各部位被一條看不見的線(電源地)所串連 換掉其中一段會帶來一連串的影響 與為數位訊源換電源線、壁插…等會有提升感的因素雷同 對於以電池為源的隨身玩家思維來說 這條看不見的線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天方夜譚 但是如果你是以市電為本的桌機玩家 這也許會左右你整個系統的表現 **************** [前言] 本文為系列文 每篇有每篇的探討主題 雖然可以獨立收看 不過若要了解測試背景的前因後果 仍是建議全文觀閱 以減少低導入期的不適 PSU系列-海韻PRIME鈦金1000瓦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02201561.A.F22.html PSU系列-海韻PRIME鈦金1000w 續篇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02616044.A.F41.html PSU模組線 ---------------------------------------------------------- [模組線價位概念] 模組線花費(以海韻原廠附線做舉例): 系統碟模組線 = 4條40cm線 = 1.6m (40cm是第1節SATA;之後每節+15CM) CPU模組線 = 8條65cm線 = 5.2m 主機板模組線 = 27條60cm線 = 16.2m 若系統碟模組線一條為 4000元 那麼以同款線去做估算 系統碟模組線 = 4000 X 1.0 = 4000元 CPU模組線 = 4000 X 2.6 =10400元 主機板模組線 = 4000 X 10.1 =40400元 ----------------------------------------- 外帶全家餐 = 4000 X 14.7 =54800元 滿漢全席 = 4000 X FF.F =(破表) 主機板那條線先無視 自己算出來後也嚇了一大跳 (我知道很貴但不知道這麼貴- -|||) 心得還會是以"實用"為主 著重在「系統碟模組線」和「CPU模組線」 不過...會花多少錢自己仍要有心理準備 **** [必要的準備] 1.正確的量出你需要的線長:太長花錢 太短不好用或不能用 2.取一條閒置同款線寄給店家:店家測量完腳位定義之後會取下接線頭開始做線 [線材選擇] 這次的模組線我是交給宇祥那邊幫我處理 店上有三種線可供選擇 「奏嗚曲 Sonata 」、「夜曲 nocturne」、「進行曲 marc」 三種線材的價位大約等於[價位概念]範例(±10%左右) 我挑線的過程很簡單 老闆:你要什麼樣的表現 文青:想要補強下盤;要低頻層次的那種下盤 不要低頻厚度量感的那種"調音" 老闆:那就進行曲了 文青:這線優劣在哪? 老闆:無味 層次定位佳、下盤好 文青:好!就它了!!! PS:只希望無味不要是無味到靠北的那種無味.... 另外既然都提進行曲了 我請老闆順便幫我整理一下其他線簡評 為之後的選擇舖路 不避諱就直接PO在這裡了 夜曲: 重染 高頻延伸好 下盤少 奏嗚曲:微染 高頻微甜 下盤中等 進行曲:無味 層次定位佳 下盤好 不過這是店家的心得 另有玩家leonhung97大的心得可參考: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83948067.A.F3B.html 多方比較不會吃虧的 [模組線選擇] 首先遇到的是"模組線要先選哪一段?" 以下分岐: 1.板上說CPU這段比較有感---------------純愛路線~ 2.老闆說系統碟這段比較有感------------商道路線~ 3.直接衝公認最有感的主機板模組線------鬼畜路線~ 4.偏要選公認最"無感"的音樂碟這段------無慘路線~ 註:上面的選項其實每一個路線都對應各路玩家心得 勿看起來好像很宅就覺得很廢 現階段戰略考量: 思索3、4路線: 無感 = 無慘;鬼畜 = 鬼價格 你敢先選??? 思索1、2路線: 這兩條路的提升感相對比較有保證 而且不特貴 其中系統碟又比CPU模組線還來的便宜 選商道路線應該會比較穩...? 更深層的戰略考量: 通常第一條線要最有感才對 若PSU+第1條模組線上機後提升感依然慘淡 那麼就得要考慮設停損點以失敗收場 (畢竟已花15K) 商道線CP值的確高很多 而且近可攻、退可守、推坑也好用 一石三鳥!! 應該是一個好選項!! (註:這不僅是我的停損點也是你的停損點 若上機後真的無感就不要再堅持) 總之.... 直 接 攻 略 老 闆 吧 !!(誤 系統碟模組線in進行曲 -------------------------------------------------- 上機後的提升感 有讓我抖了一下 很有感! [提升概觀] 1.高度順暢低度個性 2.音場寬廣並且深遂 3.中低價位中高提升 高度順暢: 頻寬大、淤積感低、音色順暢、細節度高 低度個性: 老闆原先是以"無味"來形容進行曲 雖然老闆沒說錯 但我覺得形容得不夠好 對我來說的無味是指: 「原本無味的地方還是無味 但是有味的地方變無味 也就是表情死光光那種無味」 所以進行曲"無味"這個形容 讓我一直到上機前都還是有一點害怕 還好上機之後 並不是我想像中的那種無味 著實讓我鬆了一口氣 中頻厚度雖然比原廠線淡和薄一點點 但味道和走向仍跟原廠配線有87%像 所以比起無味這樣的形容 我覺得用"淡味、低個性或是零調音"來形容進行曲會更貼切 當然單以"淡味"、"低個性"、"零調音"這樣的形容 仍是抽象的描述 那麼現在我就具體的告訴你"差別" 1.中頻 上機後的中頻味道淡了一些 比較像頻寬拉開(就像RUN了很久很久或是QBT到死) 讓原本擁擠的中頻變得寬鬆順暢而使味道變淡 而不像是用"無味"的調音壓掉原本的味道 2.低頻的提升 聽到低頻UP 可能有些人會很害怕 不過這裡指的低頻不是指懂滋懂滋那種濃厚低頻 而是低頻密度、低頻下潛、低音細節、低頻動態以及低頻空間感的等比提升 算是實質上的低頻音質提升 具體來說 你會感受到更沉、更有力、更精準、更Q彈的鼓聲和動態 而不會覺得是一坨一坨毫無細節的濃稠低音積在下盤 而這樣的提升感 一樣是建立在寬頻大開淤積感降低所延伸出的音質進化 與中頻較不一樣的地方 感覺上像是這邊的厚度略有強調 因此下盤頻寬大開的同時卻仍與原廠線有同樣的肉感 而不會像中頻那樣會呈淡調 2.音場寬廣並且深遂 聽起來一樣像是頻寬大開後的延伸 不但變寬也變深遂 嫌4181 Z軸拉得還不夠 這邊還可以再拉一次 拉到你開始明白什麼叫縱深以及什麼叫頻寬 還有縱深拉深頻寬變成之後 對細節的呈現會讓你有多暗爽 3.中低價位中高提升 如果說換海韻頂級PSU的提升感:中小~中 那麼上這條線給我的感覺則是:中大 而且海韻9300元才得到中小提升感 進行曲模組線只要一半價卻能比換PSU時的提升感更大 Q:"中大幅的提升感"落在哪 A:略小於更換4181 [其他] Q:我PSU沒用這麼好 提升感仍有嗎? A:我用P460上機測試 提升感仍在水準之上並沒有明顯的滾降感 (不過提升幅度仍是跟著PSU體質成正比 這時候才覺得PSU正開始發威) Q:如果不用先換PSU就有效果 那我現在做好線以後換PSU是不是又要再做一條線? A:只需把做好的這條線 寄回給幫你做線的老闆交替腳位定義即可 [結論] 當初發佈4181這顆壁插的心得之前 全台灣對於4181幾乎都是詢問文沒有心得文 而一年後的現在4181幾乎變成居家必備(? (當然!!某淘賣得便宜其實才是主要因素) 不敢說每個人都會喜歡 不過滿意度應該算是高標的 現在 4181大家應該也玩爛了 系統碟模組線一條大約4000元左右 對我來說 提升感接近當初上4181時的快感 要不要玩自己看著辦吧~ 別說我都玩貴33的東西 (門檻建議:PSU+耳機:20K以上 DAC+擴50K以上;導入於壁插及鐵殼之後) 進度 購入項 價格 提升感 CP值 短評 ----------------------------------------------------------------- PSU PRIME鈦1KW 9290 中低 普 非主力提升感但間接影響後續 系統碟模組線 進行曲 3890 中高 高 下盤好、音場大、中頻略淡 音樂碟模組線 NONE:??? (通常不推薦玩這項) CPU模組線 NONE:??? (上機中) 主機板模組線 NONE:??? (PSU關卡大魔王) ※ 編輯: purplesky911 (111.249.138.166), 08/31/2017 17:55:08 ※ 編輯: purplesky911 (111.249.138.166), 08/31/2017 18:02:57 ※ 編輯: purplesky911 (111.249.138.166), 08/31/2017 19:36:38 ※ 編輯: purplesky911 (111.249.138.166), 08/31/2017 19:55:34
文章代碼(AID): #1IGSZJk9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