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謊言偵測工具箱

看板Atheism作者 (喵)時間9年前 (2014/09/28 21:05), 9年前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手key摘自 卡爾薩根 魔鬼盤據的世界 #天下文化 陳瑞清 譯 怪的是中文版比英文版pdf少了最後兩項 Suppressed evidence & Weasel words 可能是版本問題,小譯了一下補足應該沒有太多謬誤(原譯未更動) 這些邏輯謬誤的延伸精確解釋在網路上都查得到 書裡舉的例子也有點過時了 但是作為一個初步的整理應該還是有些價值的 ====== 謊言(原文為baloney)偵測工具箱 在評估某項知識主張時, 一套好的謊言偵測工具箱除了可以教導我們應該做哪些事之外,還會教導我們哪些事 不可以做。 謊言偵測工具箱協助我們認清邏輯與修辭上最常見且最具危險的謬論。 宗教與政治上常可見到這類絕佳例子,因為這兩個領域的相關人士經常得被迫為兩項 相互矛盾的主張進行辯駁。 常見的謬誤情形如下: ●因人而異(Ad hominem) 也就是攻擊論證提出人,而非論證本身。 ●權威論點(Argument from authority) 例如:尼克森總統應該競選連任,因為他有一項秘密計畫可以結束東南亞的戰爭。 但是由於這項計畫屬機密性質,因此選民無從評論其價值; 此一論調等於要選民因為尼克森是總統而相信他—然而事實證明這項論調大錯特錯。 ●以負面後果作為論點依據(Argument from adverse consequences) 例如:獎懲分明的上帝一定存在,若非如此,那麼這個社會將更加漫無法紀, 充滿危機,甚至會失控。 另一個例子是:在一個眾所矚目的殺妻審判案中,被告必須被判有罪, 否則會有更多男人受到鼓舞而謀殺自己的妻子。 ●訴諸無知論點(Appeal to ignorance) 亦即無法證明是假的事情一定是真的,反之亦然。 例如:既然沒有充分證據顯示幽浮未造訪地球,因此幽浮一定存在,而宇宙其他星球上 也一定有智慧生物。另外一個例子是:宇宙中或許擁有無限多個世界,但是至今仍未發 現任何世界擁有如地球般的道德先進程度,因此我們的地球依然是宇宙的中心。 這種曖昧不明的焦躁態度可用一句話來批評:缺乏證據並非代表證據不存在。 ●詭辯法(Special pleading)—通常用來為深陷修辭困境的陳述自圓其說。 例如:仁慈的上帝怎會因為一個女人違反命令去誘拐一個男人吃蘋果, 而詛咒未來的子民受苦受難?詭辯回答法:那是因為你不了解精深的自由意志教條。 第二個例子:同一個人要如何扮演聖父、聖子、聖靈這三個彼此神似的角色? 詭辯回答法:那是因為你不了解神秘的三位一體論。 第三個例子: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培養信徒的慈悲與憐憫胸懷, 獻身於崇高的理想,然而上帝怎會允許他們長期為惡? 詭辯回答法:那也是因為你不了解自由意志。不管如何,上帝的行事方式神祕難解。 ●迴避問題(Begging the question)—又稱假設答案。 例如:為了杜防暴力犯罪,我們必須實施死刑。 然而實施死刑之後,暴力犯罪率真的降低了嗎? 另一個例子是:昨日由於投資人的技術調整與獲利了結,所以股市指數下跌。 然而是否有任何「獨立」證據顯示暫時性的指數下跌真是所謂「調整」 與獲利了結所引起?這個看似合理的解釋究竟有無說到重點? ●憑觀察選擇支持對象(Observational selection),亦稱「列舉有利情況」; 哲學家培根則如此形容:只計算擊中的次數,未擊中的次數多寡無所謂。 例子:這個國家只會頌揚出過幾位偉大的總統,對連續殺人犯的猖獗卻避而不談。 ●小數字的迷思(Statistics of small numbers)—近似「憑觀察選擇支持對象」謬論。 例如:大家常說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 這怎麼可能呢!我認識好幾百個人,其中沒有一個是中國人。 又例如:今晚已連續擲出三個七,看來是穩贏了。 ●誤解統計數字的本質(Mis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tatistics) 例如:據調查,整整一半的美國人智商低於平均值, 艾森豪總統得知後大感意外,甚表擔憂。 ●前後矛盾(Inconsistency) 例如:針對某個潛在軍事敵人做最壞的打算,卻對研究環境危險的科學計畫漠不關心, 只因為這些環境危險未獲「證實」。 第二個例子:前蘇聯人口的平均壽命下降,是因為共產主義在多年前即宣告失敗;然而美 國新生兒的高死亡率(在主要工業國當中位居首位),卻絕對與資本主義無關。 第三個例子:宇宙會持續在未來中永遠存在,這是合理的推測; 至於宇宙的過去也是無限久遠,則是荒謬的想法。 ●前後不連貫的陳述(Non sequitur) 例如:因為上帝偉大,所以我國將會持續強盛。 其實幾乎所有國家均如此認為;德國的說法是「上帝與我們同在」。 提出前後不連貫陳述的人,通常不會注意其他可能性。 ●「在此之後,因此之故之說」(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 例如:馬尼拉總主教西恩表示:「我看過......一位二十六歲的少婦因為服用避孕藥丸, 所以如今看起來像六十歲。」 另一個例子:在女性取得投票權之前,世界上根本沒有核武器。 ●無意義的問題(Meaningless question) 例如:無堅不摧的力量碰到堅固不移的物體時,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這世上真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就不會有堅固不宜的物體了,反之亦然。) ●不考慮中間因素(Excluded middle) 「亦稱錯誤二分法」,也就是指考慮兩個極端,不考慮其中各種可能性。 例如:我先生最完美了,聽他的準沒錯,我卻老是做錯事; 不愛國就是叛國;如果這個問題你無法解決,那麼你就是問題的來源。 ●短視與遠見之爭(Short-term v. long-term)(本末倒置)—衍生自不考慮中間因素。 這個現象很嚴重,所以我特別指出來請大家留意。 例如:我們沒有多餘的經費補助營養不良的小孩與學齡前兒童; 眼前最棘手的工作便是街頭上的犯罪問題,必須立刻處理; 如今預算赤字如此大,為何還要花錢探索太空或是進行基礎科學研究? ●直接聯想(Slippery slope)—與「不考慮中間因素有關」。 例如:如果我們允許孕婦在懷孕初期幾周進行墮胎, 未來將更不可能防止足月胎兒遭墮胎的命運; 反例:如果州政府禁止懷孕以九個月的婦女進行墮胎, 很快地也將頒布懷孕初期禁止墮胎的法令。 ●關聯性與因果關係混淆不清(Confusion of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例如:某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同性戀的比率高於大學以下的學生,因此同性戀是 教育造成的;雖然木星比天王星更大,也更接近地球,但是安地斯山脈發生的地震與 天王星逐漸逼近地球有相互關係,因此地震是天王星造成的,與木星反而無關。 ●稻草人心態(Straw man)—諷刺對手的立場以利攻擊。 例如:科學家認為各種生物共處一地純屬偶然,這種說法是蓄意閃避達爾文的中心思想 ,其實達爾文認為,自然萬物在邁向密切結合的過程當中,是將適合生存者留下,不適 合生存者予以淘汰。 ●隱瞞的證據(Suppressed evidence)—或稱片面事實。 例如:一個駭人精準且被廣泛引述的"雷根總統刺殺攻擊預言"在電視上播出, 但重點在於這是在事件前後所記錄。 或者:「政府的弊端需要革命」、「不打破雞蛋就做不成煎蛋」。 是的, 但進行革命是否比被先前的政權統治而可能使得更多人傷亡? 所有對抗暴政的革命可能性是否都值得嚮往並且符合人民的利益? ●黃鼠狼的話語(Weasel words) 例如:權力分立的美國憲法明訂美國不能未經國會宣戰而開戰。 但另一方面,總統被授予掌控了外交政策與作戰指揮的權責,而這些都是潛在促其連任的 強大工具。 任一黨派的總統可能因此受到誘導而籌備戰爭,同時搖旗吶喊著鼓吹戰爭或其他行為— 警力行動、武裝侵略、防禦性反擊、和談、保衛美國人民的利益及其他更廣泛多元的操作 ,例如:正義之師作戰(Operation Just Cause)。 對戰爭委婉的說法往往都是基於政治目的話語再發明,塔列蘭(Talleyrand-Périgord) 曾說過:「做為政治人物的一門重要技巧,在於替制度在陳名下的醜惡除舊佈新, 包裝以新的名目予公眾。」 愈了解這些邏輯與修辭謬論,我們的謊言偵測工具也更為齊全。 然而如同所有工具一樣,謊言偵測工具也會遭到誤用,脫離其原本的適用範圍, 甚至被當作代人類思想的機械是另類想法。 不過若妥善運用,謊言偵測工具將可以為全人類呈現全新的局面, 更可以讓我們在向他人提出各種論點之前,正確評估其真實性。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80.10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theism/M.1411909522.A.0F1.html ※ 編輯: Ricin (36.224.180.106), 09/28/2014 21:09:35

09/28 22:02, , 1F
一半的人智商低於平均 XDrz
09/28 22:02, 1F
※ 編輯: Ricin (36.224.180.106), 09/28/2014 23:26:05
文章代碼(AID): #1KA0UI3n (Ath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