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無神論2.0

看板Atheism作者 ( )時間10年前 (2013/08/28 22:33),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偶然在TED上看到,個人覺得滿有趣的。不確定能不能這樣單純分享,如果不行的話 我再自刪。 http://tedxtaipei.com/2013/08/alain-de-botton-atheism-2-0/ 在西方世界中,在區分族群的時候,他們喜歡將人分成有神論與無神論不同的兩派,這兩 種派系的衝突其實就是宗教信仰與科學事實的衝突,理性的科學家們不斷嘗試用科學事實 去破除信仰者對神的崇拜、去挑戰千年累積的文化中的宗教信仰。Alain de Botton嘗試 用一種新的無神論態度,去調和有神論與無神論之間的紛爭,去改變人們對立的情況,用 一種中性的思考模式去體會宗教的美好和現代社會進步的價值。 新舊無神論 簡單來說,無神論或無神論者是指認為神靈不存在,也不接受有神論的思想和立場。部分 的無神論者甚至否定一切超自然現象。無神論中又細分為許多不同的群體,有人只是單純 不考慮去崇拜任何信仰,有人則是立場堅定的反對任何與神靈有關的思想。 什麼是無神論2.0? Alain de Botton說,新的無神論是:我們的內心、我們的靈魂需要宗教所提供的正面能 量,去填補生活中難以避免的空洞,讓我們活得幸福快樂,不需要向上帝、阿拉祈求或是 神明佛祖的保祐,我們也可以擁有平安健康而完整的性靈。我們還可以利用宗教的特質、 能量,去幫助我們完成更遠大的目標,或是抵達一個超脫空靈的精神境界。 宗教式的好處 對某些人來說,他們不相信宗教與神靈、不接受宗教的教條、不認為那些教條是對的,「 可是」,他們也許喜歡聖誕歌曲,喜歡蒙特納的畫作,也許欣賞古老優美的教堂建築、或 喜歡翻閱舊約聖經;宗教的某些部分是吸引人的,比如儀式、宗教中的論理、或是一些普 世共享的價值,但他們不想受到那些教條的約束,因此他們陷入兩難,難道要擁抱宗教中 的一切,才能享受那些美好的部分,還是否定它們,並騰空自己的精神世界? Alain de Botton不認為我們一定要在兩者中做出選擇,我們可以在尊重、但不崇拜宗教 的前提下,檢視宗教的內容,思考有何值得借鏡並學習到宗教中美好的內涵。若你不願相 信宗教,你可以只接受其中美好的部分。 教育、文化 我們對教育懷有莫大信心,相信它能使世界更好,並投入龐大資金希望能向世人傳授職業 技能、導人向善。十九世紀初在西歐,上教會的人流失得很快,人們開始擔心:我們該從 何學習倫理、得到指引、得到慰藉,後來有人認為是「文化」,我們可以從莎士比亞的歌 劇、柏拉圖的《對話錄》、珍.奧斯丁的小說裡,找到真理、得到指引、看見倫理。 但現在,很少人會認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用來追尋倫理、指引、慰藉的,我們已把原 來「文化取代宗教」的想法拋諸腦後,當你進入某所頂尖大學,你不會告訴別人說:「我 是來追尋倫理、指引和慰藉,我要知道如何好好生活。」我們被視為理智的成人,我們只 需要資訊與數據。 宗教的觀點迥然不同,幾乎所有的主流宗教,都稱信徒為「孩子」,人們像孩子一樣需要 扶助、需要教導、需要指引。 英國曾有一名非常偉大的傳教士,他在鄉郊佈道,指導人們如何過活,他向人宣導:父母 對子女應有之義、子女對父母由何責任、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關係,透過佈道,人們學會如 何生活。 而像是在猶太教中對於「寬恕」的概念,認為在寬恕之後便是嶄新的開始,甚至在信奉正 統猶太教的社區,到了星期五,他們會去淨身池把自己浸沒在水中,他們用身體行動實踐 哲學理念。這是宗教帶給人們正面積極的生活的其中一面。 藝術 美術館像是新世紀的教堂,當人們不再將金錢奉獻給教會,剩餘的財富就進貢到美術館, 這樣的現象也許能使藝術成為新的宗教形式。 但有兩種觀念會使得我們無法發揮藝術的力量,一是藝術純為藝術而生,二藝術的隱晦性 必須維持,否則一旦說穿,藝術就失去其魅力。逛美術館時我們是否常在想:「我真的不 知道它想表達什麼。」 宗教在這方面就比較開門見山、毫不扭捏,在宗教的觀念裡,藝術的功能是:提醒人們什 麼該愛和提醒人們有何該懼該厭,在你進入教堂或是清真寺,藝術透過你的眼睛和耳朵, 直接進入你的心靈,而你因此得到滋養。 另一方面,在一個去宗教化的世界裡,有些人仍然熱衷於精神的追求、思想的渴望、性靈 的修養,通常他們都獨自一人,寫詩、攝影、鑽研哲學,他們像小型工作室,獨立行動, 也獨自承受負擔痛苦;尤其當他們想做點什麼去改變世界,也無法真正改變。 相較之下,宗教的團結力量則非常強大,教徒們組成組織,這樣有很多好處,首先就是規 模和力量,天主教教會一年就能籌得將近一百億元的資金,這是一個龐大的架構,力量也 因此強壯。每當宗教團體提供社會協助時,總會是相當巨大的力量。 Alain de Botton認為從事各種藝術活動的人們,如果他們想改變世界,應該組織起來與 人合作,就像是宗教團體的做法,他們是國際的,而且有明確的定位,不會在繁雜的世界 中迷失。 屬靈體驗 另外在演講中也提到一個容易被質疑的問題,他要如何解釋教徒們從信仰宗教中獲得的屬 靈體驗?Alain de Botton說這種奇異感動、被宇宙的偉大所觸動的感受,並不一定要與 神靈扯上關係;在不談神怪的情況下,精準的科學觀察也能觸動人心,宇宙如此浩瀚而人 類如此渺小,在不相信宗教與神靈的前提下,也能有屬靈體驗。 和而不同 也許你是一個無神論者,或者你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但對於我們能和平相處這件事並不衝 突,在Alain de Botton 的觀念裡,無論我們對於信仰的態度是什麼,我們都可以「和而 不同」,就如同面對其他與我們相異的價值觀,我們的尊重與不批評,在現代社會是很重 要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26.11.133

08/28 23:49, , 1F
這個很像《宗教的慰藉》的說法 還不錯我覺得
08/28 23:49, 1F

09/05 22:46, , 2F
推和而不同
09/05 22:46, 2F

09/13 02:49, , 3F
除了河蟹還是河蟹
09/13 02:49, 3F

09/13 07:10, , 4F
許多原教旨教派基於信仰,暴力、反智、反動、反人性,
09/13 07:10, 4F

09/13 07:10, , 5F
完全不需要被宗重與包容。
09/13 07:10, 5F

10/02 13:44, , 6F
實用主義的宗教觀點,但如同三樓所說的,其實就是河蟹。
10/02 13:44, 6F

10/10 08:59, , 7F
宗教在世俗化的過程中本來就該河蟹,至於基本教義派則
10/10 08:59, 7F

10/10 09:00, , 8F
應該抵制,那群人只會惹麻煩。
10/10 09:00, 8F

10/10 22:40, , 9F
同意樓上!
10/10 22:40, 9F

01/04 23:11, , 10F
同意Atropos0723
01/04 23:11, 10F
文章代碼(AID): #1I7Wf8jx (Ath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