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多神論與無神論

看板Atheism作者 (恩典)時間13年前 (2011/02/26 01:54), 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71 (看更多)
※ 引述《hermitwhite (不存在的騎士)》之銘言: : 1.我在不同的資料裡看到「科學命題」一詞的意義有不同的用法,但從你舉 : 出的特性來看,在你引用的否證論中,它應該是指「具有發展成科學假說 : 之可能性的命題」而非「由科學假說推論所得到的命題」。 : 2.Popper自己又曾指出馬克斯主義、精神分析學派和占星術都是偽科學。雖 : 然這些理論事實上都含有一些語法上可指出相反的假說之主張,但他認為 : 它們實質上無法有效被檢證,因此將其歸類於不可證偽的命題。藉此我們 : 可以得知Popper不只從語法邏輯上來分析命題是否不可證偽,同時也分析 : 陳述的語義來指出某些命題不可證偽。所以即使「只要依○○修行即可獲 : 得神通」這個句子形式上可以被檢驗以至於我們只分析語法時會說它是個 : 可證偽的命題,但在分析語義時會發現它實質上不可檢驗,因此改口說它 : 是個不可證偽的命題。Popper本人就這麼用。 沒有完全根上你們的討論, 不過看到這我想幫忙澄清一下基本概念的問題。 hermitwhite說的沒錯, 我再補充一下, 一般我們說「可證偽」(falsifiable)或「可檢證」(verifiable)時, 通常指的就是可被「經驗」證偽或檢證(falsifiable BY EXPERIENCE) 所以神通的命題就算它可被證偽, 你必須說它可以被什麼證偽, 被你的形上學假設證偽, 被你個人主觀的宗教經驗證偽, 還是被客觀可觀察的經驗證偽。(也就是Carnap-Quine所謂的觀察語句) 如果能拿來證偽它的不是客觀可觀察的經驗, 那就不是Popper所謂的可證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6.30.200.214 ※ 編輯: MathTurtle 來自: 86.30.200.214 (02/26 01:57)

02/26 02:02, , 1F
專業的來了!感謝!
02/26 02:02, 1F

02/26 02:02, , 2F
感謝西哲版友伸出援手 我實在是解釋不到點
02/26 02:02, 2F

02/26 02:05, , 3F
要是我能說得這麼清楚 f版友就不會鬼打牆了 真對不起他
02/26 02:05, 3F

02/26 02:58, , 4F
在確立「客觀」和「經驗」的定義及範疇之前,這樣說並不
02/26 02:58, 4F

02/26 02:58, , 5F
能解決問題。比如當十個超能力者互相獨立地做出一致的觀
02/26 02:58, 5F

02/26 02:59, , 6F
測結果,這結果對平凡人而言是不是客觀經驗?
02/26 02:59, 6F
這個問題深入一點會觸及到實証論與否証論的問題, 不過至少這些人不是沒有考慮過的。 簡略提一下, Carnap 和Quine 會用所謂的「觀察語句」(observation sentence) 來回答你這裡提的問題。 首先我們可以定義一個觀察語句為, 對於相同的(感官)刺激, 所有社群裡面的人都會affirm (或dissent)的句子。 例如: 「這是白色」, 所有社群裡面的人都會對相同的白色的感官刺激affirm。 接下來便可以定義「可否證」: 一個理論具可否證性, 若且惟若給定初始條件下, 存在一個觀察語句的集合, 使得此理論與初始條件與此集合是不相容的。 (我不是很清楚關於「神通」的觀察語句是什麼就是了) ※ 編輯: MathTurtle 來自: 86.30.200.214 (02/26 03:19)

02/26 03:10, , 7F
第十一個平凡人用同樣的觀測方法卻得到不同結果,
02/26 03:10, 7F

02/26 03:11, , 8F
而第十二至一百個平凡人也得到不同於超能力者的結果
02/26 03:11, 8F

02/26 03:11, , 9F
那麼那十個超能力者的觀測結果顯然不是客觀經驗。
02/26 03:11, 9F

02/26 03:12, , 10F
但如果你那星球上全是超能力者 那就是客觀經驗
02/26 03:12, 10F

02/26 03:20, , 11F
唔唔 真正專業的寫出來果然不一樣!!
02/26 03:20, 11F
文章代碼(AID): #1DP-pcym (Athe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P-pcym (Ath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