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金馬影展10年光景--我的李滄東電影拜讀記

看板Artfilm作者 (曾灶財)時間12年前 (2011/11/25 17:0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 http://a8924275.pixnet.net/blog/post/36235467 2011年金馬影展於11月24號結束了。今年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又重新在大銀幕看了完整 的李滄東,還能如願觀賞到百聞卻使終難見的『青魚』,非常高興。 李滄東的電影,我形容是「醜陋美麗下的醜陋」;乍看之下是個醜陋的故事,但導演用一 個美好的拍攝手法,讓觀眾覺得這可能是與現實不同的、有著完美結局的甜美物語。只是 在思考其內容之後,會發現到其本質還是殘酷的、醜陋的現實。 2003年的金馬影展所播放的『綠洲曳影』,是我第一次接觸李滄東的電影,電影描述剛出 獄的犯人,和一個腦性麻痺被家人拋棄在空屋不理的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導演選擇了兩 個不是社會主流的人物來談情說愛,已經很讓觀眾抗拒了,電影裡還不對男女主角進行美 化的描述 (男主角其實就是撞死女主角父親的兇手、且他還有一段想要性侵女主角的戲份 )。總之,電影裡的角色都是討厭的,不讓人喜歡的,但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看著兩人 遭受歧視、受苦,竟也開始同情他們起來,特別是影片中段,女主角幻想與唯一在乎自己 男主角正常談情說愛的片段 (話說飾演此角的文素麗演技超棒,電影裡絕大部分的狀態是 腦性麻痺,但有時會出現她幻想自己正常的橋段,因此也會有正常的演技表現。) 又有著 韓國電影那種甜蜜的柔情,觀眾彷彿也覺得這部電影會是個Happy ending。但很快地便會 被澆醒,在社會道德的壓力、與週遭眾人的批判下,罪犯與腦麻女孩還是不會有好結局的 ,這才是人生… 記得當年我在觀影之後,情緒久久都不能回復,沉浸在那抑鬱的氣氛裡。電影的畫面與內 容,之後時不時的也會在我腦中出現,也就從這部作品開始,我便深深傾心於李滄東的作 品。 2007年香港亞洲電影節推出其新作『密陽』,這部作品讓全度妍贏得坎城影后,我則衝著 『綠洲曳影』的震撼,還有我最愛的宋康昊主演 (我從『殺人回憶』起便無可救藥的愛上 他) 而買票觀賞。這次李滄東探討甜蜜「宗教」下醜陋,信仰是否能帶來救贖?宗教是幫 助加害人、受害人、還是它到底是幫人、亦或是害人?美麗的詩歌禮讚、告解祈禱,在這 部片都顯得十分滑稽。導演也用了一些醜陋橋段,例如全度妍去色誘牧師,去拆穿那份甜 蜜。『密陽』裡最後一個鏡頭十分溫暖,太陽照常升起,女子似乎真的得到希望?但對我 而言,那個太陽只是告訴觀眾,一天仍在運行,痛苦仍在繼續,醜陋的人生還沒有停歇呢 2010年的『生命之詩』,是李滄東最溫柔的一部作品,也是他讓我在金馬影展流類最多的 一部作品。「醜陋美麗下的醜陋」,影片裡出現的老人洗澡、甚至是中風老人性騷擾、要 求做愛等描寫,絕對不是『麥迪遜之橋』那種唯美的遲暮之戀。老人不斷遭遇現實的各種 壓迫,也是現實絕對的醜陋。甚至片尾暗示的老人自殺,更是灰色、絕望的極限了。但比 起『密陽』裡最後的那一輪暖和日光,卻仍然對未來沒有方向,『生命之詩』裡的老人縱 深一跳之前,卻已完成了那首最美的詩。如果說『密陽』裡的全度妍證明了宗教只能是被 動地安慰,甚至是裹著糖衣虛假式的安慰,那『生命之詩』裡老人去學詩則像是主動出擊 去尋找救贖,雖然最後是放棄了外在的生命,但內在的靈魂卻超脫宗教,得到更形而上的 洗滌…,多麼地美麗動人啊!但回歸到現實面,殘酷地看著此刻身處的環境,這終究還是 被醜陋的茶米油鹽醬醋茶的逼迫,醜陋的人生百態之一罷了。 『綠洲曳影』、『密陽』、『生命之詩』,焦點都在女性身上。但早就耳聞導演的前兩部 以男性為主的作品也是精采萬分,只是一直無緣欣賞,一年前好不容易才買到導演第二部 作品『薄荷糖』的DVD,這次金馬則在大銀幕放映,那份衝擊感透過大銀幕傳遞、感覺果然 不同。 『薄荷糖』開頭很長一場戲,描述男子莫名奇妙醒在鐵軌上,莫名地走入了一場草坪宴會 ,莫名地大鬧會場,莫名的結束。然後再已回述的方式,告訴這個男子在一年前、兩年前 、五年前、十年前的各個際遇,觀眾就像是上帝,看遍了這個男子的荒謬、無奈、與歷境 滄桑。原來導演早已洞察先機,知道人生就是一場鬧劇。戲裡的人生,對比正在看電影、 正在過人生的我們,彷彿就像是打了一巴掌似地,折服卻也無言以對。 2011年,金馬影展在台首次放映李滄東的首部作品『青魚』,這部我遍尋不著影碟的大作 ,還是得拜金馬影展才得以觀賞,無比感謝。相較於後四部作品在敘事手法以及題材選擇 上的特殊,『青魚』則中規中矩地描述了一個剛退伍的年輕男子,如何在社會壓力與個人 選擇下漸漸地沈淪滅亡、以及這個社會沒有邏輯的遊戲規則。敘事四平八穩,壓迫感卻仍 然強大;劇中老大一直問小弟有沒有夢想,不斷強調人因夢想而偉大,但最後親手摧毀小 弟夢想也就是老大。小弟人生當中僅存的小小夢想,卻怎麼樣都沒有辦法在活著的時候如 願,一定要化作塵土了才得以成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社會上人心狡詐的道理各各都知 ,但如此赤裸裸的被描繪出來,無怪乎在觀影完之後還是只能長嘆! 觀賞『青魚』時,赫然驚覺我看李滄東,竟與『薄荷糖』的敘事手法相同。先看中間一部 ,然後往後看,再回到第二部,最後看首部,頗感有趣。也或許是最後才看其第一部作品 ,總會與之後的作品對比呼應,也發現後作有許多概念或環境都是延續『青魚』;『綠洲 曳影』的腦麻早在本片已有出現。『青魚』片中老大的女人在不快樂時只能自我安慰式的 唸著祈禱文,盲目地尋求解脫與救贖,彷彿就是『密陽』全度妍的前身。『生命之詩』的 那首詩,也就是『青魚』的那個夢想,最美的詩,在逝去的那一刻才出現,最甜美的夢想 ,也只能在逝去的那一刻,才得以實現。 十年光景,觀賞李滄東的五部作品,明白一個道理:「人生在每個階段都會是個悲劇」; 『青魚』以順序角度看著年輕時代的凋零。『薄荷糖』再用倒敘手法給觀眾檢視中年人生 路上的荒誕。之後的三部作品則告訴你、家庭生活、老年人生都有可能遭遇更沉重的打擊 與無奈。就連能否找到救贖與綠洲靠岸也是個未知數。人唯一能做的,好像也只能夠在孤 單冰冷的人生路裡嘗試看看,找尋屬於自己認可就夠了的密陽溫暖,或試著看以自己的方 式寫出生命之詩… 人家說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要不時的拿出來看,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感觸也會更深刻。2011 年金馬影展重看李滄東,竟讓我想起了這段話,小津跟李滄東剛好是兩個極端,小津用人 與人之間的溫情去對比那份冷漠,李滄東則是用電影裡的各種疏離、冷漠,讓人去思考真 正的溫情、與溫情的意義何在。「醜陋美麗下的醜陋」,隨著我人生體悟漸多,感受也有 所不同。但觀看這個「醜陋美麗下的醜陋」電影所帶來的震撼,以及對李滄東的喜愛, 卻始終沒變。 -- 市民廣場->3.PttAction->7.Ptt-Charity 公益版歡迎您一起舉手之勞做公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6.165.35

11/25 23:04, , 1F
2008金馬並沒有放密陽啊
11/25 23:04, 1F

11/26 00:10, , 2F
已修正 我是在香港電影節看的 感謝
11/26 00:10, 2F
※ 編輯: yiklun 來自: 219.86.165.35 (11/26 00:12)

11/30 22:59, , 3F
綠洲至少還留了一個希望的尾巴
11/30 22:59, 3F
文章代碼(AID): #1Eprh387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