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青山真治:天堂咫尺,青山的風景

看板Artfilm作者 (酒吞童子)時間12年前 (2011/11/10 21:48),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movie.yatta.com.tw/topic_talk.php?id=4842 孤絕、壓抑、荒涼絕境,閱覽本屆金馬影展焦點影人青山真治的作品得 要先有心理準備,這絕對不會是一場歡欣愉悅的電影娛樂,卻絕對將是 一趟逼視自我心靈底層的靈魂之旅。 1964年出生於福岡九州,1984年考入立教大學文學部英美文學系,青山 真治在校期間,就開始拍攝八釐米短片以及小說創作,並與黑澤清、鹽 田明彥等人同樣拜於日本重要電影理論家蓮實重彥的門下,之後並擔任 黑澤清的副導,逐步踏入電影創作之路。相較於同門其他師兄的商業影 響,青山真治的作品顯得更加自我而冷僻,從電影的本體論出發,跳脫 文化與環境的命定框限,以更純粹的電影語言追求作者敘事的極致表現。 1996年根據個人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青山真治在首部劇情長片《無援》 就已經展現了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特色要素,孤獨、邊緣、流浪與放逐。 從第一個城市鳥瞰大遠景的逐漸搖攝、推移、進入城市中心,典型的後 現代建立鏡頭,化整而微的將焦點凝聚在接下來的追尋與放逐中,孤絕 風暴席捲世界,所有人都像是現代遊民版的尤里西斯,無人倖免。 從《無援》、2000年贏得坎城影展大獎的《人造天堂》,以及2007年的 《悲傷假期》,被視為青山真治「九州三部曲」的系列作。同樣以故鄉 九州為背景,同樣改編自個人原著小說,卻巧妙展現了導演對於生命與 存在意義的不同思索。就作品的整體性而言,青山的九州三部曲不僅完 整地陳述了個人對當代日本社會的整體思維,對故鄉的回望與悖逆之間 ,兼具文字╱影像兩種身份與形式的作者,重複的書寫中,徹底體現了 作者的九州╱日本現代論述。 《無援》中亡命天涯的浪子,《人造天堂》中尋找救贖的流浪者三人, 《悲傷假期》中各懷心事的邊緣車行,即使回到了東京,新作《東京公 園》中不同於以往的溫暖色調和密切的人際交往。乍看導演似乎給出了 中年溫柔的轉變,但隨著攝影師主角的自我檢視,隱藏在看似黑色荒謬 的情節背後,城市的角落原來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放逐,每一處都是自我 毀滅的谷底,每一個風景其實都是導演對現代人生的絕望凝視。 無望,絕望,接下來又將是什麼?人生到頭來已經不是放棄不放棄的問 題,沒那麼單純簡單。青山真治的電影讓人忍不住想起美國六零年代傑 克凱魯亞克的小說,沒那麼縱慾、迷亂、性解放,卻同樣在垮掉的世代 裡,拖著靈魂隻身上路。夜未央,生命的前方一片漆黑,或者你只能在 電光火石的微秒呼息間,隱約的,發現存在的搖曳燭光,漂流到底,究 竟天堂在哪裡?或許,在路上。 【文/楊元鈴】 -- │ http://movie.yatta.com.tw/亞達電影館臉書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YattaMovie │ -- ※ 編輯: Quiff 來自: 111.243.42.12 (11/10 21:48)

11/10 22:09, , 1F
寫得真好
11/10 22:09, 1F

11/11 01:48, , 2F
愛死了這次看到的人造天堂
11/11 01:48, 2F

11/11 16:47, , 3F
推愛死了人造天堂,私以為比悲傷假期準的多
11/11 16:47, 3F

11/12 21:52, , 4F
愛死了再+1 特別是最後那個長鏡頭 把前面
11/12 21:52, 4F

11/12 21:53, , 5F
三個半小時的壓抑整個都釋放出來了啊..
11/12 21:53, 5F

11/12 23:03, , 6F
人造天堂真的太太太好看了
11/12 23:03, 6F
文章代碼(AID): #1EkzOJcA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