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驚悚末日的一點感想

看板Artfilm作者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夜晚)時間12年前 (2011/09/20 01:47),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奇怪,為什麼Lars von Trier 的電影中文名稱總是要給人很希區考克的感覺? 包含這支 片子,驚悚末日,老實說根驚悚扯不上什麼關係;包含原來的片名,Melancholia,憂鬱 症,也是末日星球之名,跟驚悚沒啥關係。若要說那星球是驚悚的,好像也說不太過去。 Anyway,出招的都出招了,我們也只能接下了。 整部片大概是說一個名字稱為Melancholia的星體離地球越來越近,原本以為只會掠過地 球,但最後它還是要撞上來了,患有憂鬱症的第一女主角與正常的第二女主角面對終究還 是來臨的世界末日的心境歷程。 照文本來看這部片子應該是要對照出正常人與憂鬱症者在面對歡樂的慶典與無可避免的末 日所產生的截然不同的反應與美學風格。第一單元憂鬱症者(新娘)把婚禮搞得七葷八素最 後爛成一團似乎很不上道,而理智的主辦人(新娘的姊姊)煞盡心力想辦好這場婚禮到頭來 徒然無功。到了第二單元面對鬱星越來越靠近地球時,姊姊正常的理智開始被吞蝕殆盡, 憂鬱症妹妹反而好像越來越正常,還可以敞開心胸(真的敞開到一絲不掛曬鬱星)面對這件 事情。 理智的人往往刻意選擇相信或不相信一些事情,自我矇蔽很多時候被視為美德,然而憂鬱 症患者往往是不打算這樣做,把事情想到最糟糕,承受所有可能的條件,再全盤接受這些 事情。這部片子我覺得一直不斷顯現出Zizek不停再強調的一些東西,而那是非常有趣的 。 可以把鬱星想成拉康的"實在界",實在界堅固無比,具有最邪惡的禁忌性與不可描述的惰 性,人類超越快樂原則的毀滅性慾望,一旦太過接近實在界,人的心理狀態將被完全撕裂 殆盡。因此,理智的"正常人"必須建立起一道屏幕,去掩蓋實在界,以避免遭受實在界所 吞蝕,夫妻關係、母子關係,所有的故事都繞著實在界打轉。然而憂鬱症患者"不打算向 慾望讓步",他們對於實在界,並不打算以挑戰的方式去掩蓋它,而是沒有中介地接受了 它....這就是神經病。但本片中的真實界是越來越接近的,也就越來越挑戰理智人的想像 界之極限..... 同時鬱星也表現出了"重複產生真理"的演譯,第一次鬱星可能撞擊地球時,只會被當作突 如其來的、創傷性的經驗來體會,那是噩夢一場,不像是真的;然而到了第二次就被當真 是真理而可得被記錄下來了,故事也就可以因此結束。片尾用幾支數支搭起所謂的魔洞, 那並不是絕望的象徵,而是人類心理由於這樣的經驗而得以回溯於生命之源(子宮)的自我 救贖。 Well,這部片子是拉康少數表達比較少東西的電影,但並不會是壞電影,感覺起來頗有融 合前期超現實風格與後期批判--心理分析的味道,可以更期待拉斯的電影在日後又會更上 一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81.212

09/20 14:17, , 1F
推 有趣的分析
09/20 14:17, 1F

09/20 21:44, , 2F
中文片名只能看做片商的要吸引人的操作
09/20 21:44, 2F

10/14 01:18, , 3F
推~實在界的解析幫我解惑不少
10/14 01:18, 3F
文章代碼(AID): #1ETu0tX3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