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CNEX首屆影展 都是錢的故事

看板Artfilm作者 (alessio)時間16年前 (2007/10/05 07:23),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bucklee (alessio)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新聞] CNEX首屆影展 都是錢的故事 時間: Fri Oct 5 07:22:53 2007 中國時報  2007.10.05 CNEX首屆影展 都是錢的故事 吳垠慧/台北報導  這真是個錢的世界哪!要以十年百部紀錄片為目標,留下當代華人生活影音資料庫 的「CNEX主題紀錄片影展」,第一屆選定的主題是《開眼˙見錢》,廿七部片子全都圍繞 著錢,不過這影展的宗旨「不是見錢眼開,而是來看看錢的問題」。  CNEX製作總監張釗維說,這次影展的作品在於各國的不同導演們,同時處理錢的表 面及背後意義,一方面呈現的是個體遭遇的故事,其實又具有普遍性。  德國 拍出欺騙的藝術  德國導演亞朵夫(Alexander Adolph)的《行騙天下》,描述的四名獄中服刑的詐 欺犯「騙錢」的手法,說謊與欺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門藝術,其中一名犯人說 「你越是告訴別人你不想要他們的錢,他們愈想把錢塞給你...」。挪威導演傑可森《馬 路街童》則紀錄一對瓜地馬拉的兄弟,每天在車陣與濃厚的廢棄中表演雜耍維生。  荷蘭導演波切提(Anna Bucchetti)的《數字會發夢》,紀錄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市民 幾乎每天都去彩券行報到,傳統天主教徒的背景並不會讓他們覺得去彩券行不對,失去親 人的老人、變性人...等不同背景的人,都把自己的未來夢想寄託在這彩券數字上。  荷蘭 記錄平民彩券夢  華人作品方面,台灣導演林宏杰的《卡到了》,描述的是台灣卡奴問題和卡神楊蕙 如的兩段故事。中國導演杜海濱執導的《傘》,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則是一部以少見的 非敘事性手法拍攝的紀錄片,紀錄大陸不同地區的年輕人在工廠製作或是批發雨傘的生意 。中國導演彭輝的《浮萍》描述一位原本在深圳賣飲料的小販,最後竟然成了億萬富翁, 有前後一心想跨足文化領域,投資導演拍攝電影等等。  台灣 描述卡奴與卡神  蔣顯斌說CNEX的的意思是「看見未來」(See Next),與「華人新世代」( Chinese Next)的意含。他認為,未來十年會是華人崛起的關鍵年代。因此,以每年拋出 一個與當下華人社會最為相關的議題,作為當年度的主題,向兩岸三地的紀錄片導演廣徵 拍攝計畫,最後由選出十件左右的計畫提供經費、技術,協助導演完成。之後可以在台北 、北京參與影展。  第一屆以「錢」作為直指當代華人社會的核心議題後,共收到一百多件作品,選出 十二件進行補助。十月五日在誠品開幕的「CNEX紀錄片影展」中,可看到其中八部作品, 及十八部國際紀錄片導演所拍攝的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10/05 21:14, , 1F
感覺所舉例的電影 不很吸引我 有點老套
10/05 21:14, 1F
文章代碼(AID): #171NNRpS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