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植物油簡介(關於油種分類與成分1)

看板Aromatherapy作者 (move forward)時間11年前 (2012/12/07 01:4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Q. 每種油都有好多不同的功能喔! 要怎麼選適合自己的成分呢? Q. 為什麼書上都會要我們混合幾種油來用? 不能只用一種嗎? Q. 如果我要混合好幾種,又該怎麼挑選? 這裡我只摘要書上的綜合概述,各種油類的特殊功效可以到精華區找到喔~ 下表可以看到各種不同油類群的脂肪酸成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混合幾種不同的油使用,算是截長補短,錦上添花, 更是加強了植物油的功效。當然要單獨使用一種也是可以的,視情況做選擇。 比例上則可以參考配方上所推薦的。或是混和後使用的舒適感。 後面有標示[高效能油]者,即使使用的劑量很少,都還是有強大的功能, 通常也就屬於價位較高的油類。可以少量混合其他價格較低的油類使用。 出處:商周出版 植物油全書 第207~210頁 脂肪酸族與油種 1. 飽和脂肪酸-月桂酸群 共通性:能快速被皮膚吸收至深層;適合偏乾性.受刺激.易龜裂的皮膚 及老人.嬰幼兒使用。有效舒緩異位性皮膚炎且適合護髮用。 主要代表油類 (括號中為所含該類脂肪酸百分比) 巴巴蘇油 (約45%) 椰子油 (約45%) 棕櫚籽油 (約46-55%) 飽和脂肪酸-植物乳群 共通性: 油性高,使用後會有呵護肌膚的良好感受,但不適用油性膚質。 主要代表油類 可可亞脂 (約55-68%) 棕櫚油/脂/乳 (約40-45%) 乳油木 (45%) 2.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油酸群(OA) 共通性: 適合作為按摩油,適合老人.幼兒與嬰幼兒。 敏感性.乾性易裂的皮膚。吸收速度較慢,具保護及保養效果。 主要代表油類 杏桃仁油 (約65-70%) 酪梨油 (69%) 榛果油 (約78-90%) 夏威夷果油 (57%) 甜杏仁油 (80%) 水蜜桃仁油 (65%) 橄欖油 (75%) 油菜籽油 (60%) 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亞麻油酸群(LA) 共通性: 重建肌膚的外層防護,強化免疫系統,促進細胞再生。 適合乾性.油性及發炎的皮膚使用,也適合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防曬保養 主要代表油類 紅花籽油 (78%) 大麻籽油 (54%) 玉米胚芽油(35-60%) 罌粟籽油 (65%) 黑種草油 (50-60%) 大豆油 (50%) 葵花油 (47-64%) 葡萄籽油 (70%) 未完待續喔~ 天哪! 即使用word打好再貼上來還是覺得排版好累X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02.227

12/07 12:58, , 1F
辛苦了,謝謝喔~
12/07 12:58, 1F
文章代碼(AID): #1GmDYxDa (Aroma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