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MIT媒體實驗室測試建築尺度的3d printing

看板Architecture作者 (朗朗設計)時間11年前 (2012/12/05 16:57),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好讀版: http://goo.gl/gLCOi < MIT lab testing building-scale 3D printing > 如何將 3d 列印技術運用在建築的尺度?Neri Oxman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有能力用 這樣的技術來蓋房子。她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試驗出一種新方法 ,由小型可動的代理機器人透過群聚(swarm)列印的方式,來完成一個大型的結構。 由這種代理機器人擠出的快速固定材料具有雙重的功能;生成類似澆灌混凝土牆時的模具 ,以及具備熱隔離的功能。這樣的技術帶來過去傳統工法所沒有的好處,包含速度,客製 化造型,以及造價。同時,像是諸多建築設備與管線的預埋,也可以直接整合在列印的過 程中。Oxman 希望這個技術最終能把這些設備一起"列印"進去。 在 Media Lab 裡,自然界的設計法則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在數位製造的技術中。以蜘蛛機器 人(Spiderbot project)這個專案為例,這是由 Ben Peter 這位機械工程背景的學生所 設計的大尺度 3d printer。蜘蛛機器人是一款吊索式/繩吊式(cable-suspended)搭配 起重架系統(gantry system)的裝置,提供一種相較於其它大型3d列印方式,更為容易設 置(deployable)的平台(如圖所示,只需要固定於由四支立柱組成的外框)。 機器的主體由列印噴嘴、儲存的材料、以及平行的電子絞車馬達所構成。與機器所連結的 纜繩是懸吊於環境周遭數個穩定的高點,像是大樹或是高樓上。這種驅動方式的安排,允 許大型的列印而免除掉傳統的那些前置作業(傳統方式裡,需要預先在作業的路徑上架設 硬體),過程就像一隻蜘蛛在結網一樣。這個系統是容易架設且適合可移動的專案,而且 提供大眾能接受的解析度和列印範圍。它可以存放/使用快速固化材料像是快速發泡樹酯 (expending polyurethane foam),讓一個建築尺度的作品快速地成型。另一種有機會發 展的材料,是擠出式/吐絲式的張力材料,就像纜繩或繩索。這樣的張力元素被運用在像 是橋體或是網面,可以包裝、編織、視周邊環境的特殊性來串連,或與先前生成的材料相 連接。 Oxman 說這會是世界上最大的 3d printer。她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把數位製造技 術運用在各種材料的建構,以滿足各種不同的功能需求;不論尺度,所在何處,立即列印 (POD = Print on demand,輸入指令後立即列印)。房子被 3d 列印的這件事,會在這些 列印機器人充斥我們四周之前發生,到時候"建造"會變得是更有趣的一件事。 -- 數位/設計/生活 http://lunglungdesign.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138.98

12/05 21:06, , 1F
太厲害了!!
12/05 21:06, 1F

12/06 01:29, , 2F
Oxman好正 (離題)
12/06 01:29, 2F

12/06 08:52, , 3F
MIT安潔莉納裘莉
12/06 08:52, 3F

12/14 20:48, , 4F
推,就收藏=)
12/14 20:48, 4F

12/19 22:38, , 5F
他媽媽也是建築界知名學者-兩人同領域
12/19 22:38, 5F

12/19 22:38, , 6F
曾經一同寫論文投稿~~
12/19 22:38, 6F

12/19 22:44, , 7F
Oxman本人很小一支~ 不到160...
12/19 22:44, 7F
文章代碼(AID): #1Glmo01x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