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成大生探祕 發現菁寮教堂手稿

看板Architecture作者 (藝術與城市)時間14年前 (2009/10/13 11:00), 編輯推噓12(12011)
留言23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成大生探祕 發現菁寮教堂手稿 中時 更新日期:"2009/10/13 02:34" 顏玉龍/北縣報導  ▲台南縣後壁鄉菁寮聖十字堂。(洪榮志攝) 中國時報【顏玉龍/北縣報導】 「一個西元一九八六年生的孩子,找到一九八六年普立茲克得獎的建築師手稿!」成大建 築系學生林均翰探險,意外找到菁寮教堂原始設計的手稿。事隔將近兩年,銘傳大學建築 系老師徐明松到成大演講,提及他正在做菁寮天主教堂的調查,林均翰將翻拍手繪圖燒成 光碟給他,讓菁寮聖十字教堂手繪稿重現。 「記不起是冬天還是夏天,也記不得是豔陽高照還是微風徐徐,更別說我穿了什麼衣服, 但我卻記得在那灰塵滿布,凌亂不堪的昏暗房間裡,懸臂書桌的上方,一排釘在牆上的木 櫃,我跪上那有著一層灰的桌子,打開老舊而發出聲響的木櫃門,伸手摸到一個積滿灰塵 的厚厚牛皮紙袋」,林均翰回憶那次發現台南後壁鄉菁寮教堂手繪圖的經過,雖然事隔三 年,他仍難以忘懷。 1986年出生者尋獲同年普立茲克得主作品 三年前,就讀成大建築系的林均翰,在課堂上聽到系主任傅朝卿提到菁寮教堂,並強調陳 其寬和貝聿銘共同署名的東海大學路斯易教堂,並非台灣第一座普立茲克獎得主作品;由 德國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設計的台南後壁菁寮教堂,才是台灣第一座普立茲克得主作 品。 為此林均翰與友人帶著崇仰的心一同前往菁寮教堂,原本以為能感受到教堂空間因聖歌而 充滿靈性,沒想到教堂大門深鎖,兩人於是攀爬欄杆,入內一探究竟。 林均翰說,主堂的氛圍,是一種讓人想泡茶看書、睡個午覺的地方,陽光從東方朱紅色的 窗櫺灑進,聖壇前除了樸實的木椅,還放了一座及腰的香爐,但隱約帶著一絲神祕,像是 有人在角落喃喃著,至今仍無法忘懷。 不過,主堂右方、傳教士的起居房間,卻吸引林均翰的注意。他說,房內昏暗,空氣中充 滿塵埃和霉味,凌亂的東西散落在布滿灰塵的地上。他享受著尋寶的過程,雖然沒想到會 找到什麼寶貝,直到在懸臂的書桌上方,發現一排釘在牆上的木櫃,他跪在有著一層灰的 桌子上,打開老舊而發出聲響的木櫃門,伸手進入那漆黑櫃子觸摸,找到一個積滿灰塵的 厚厚牛皮紙袋,袋內竟是建築師的鋼筆手繪稿。 三年前探險尋寶 不料竟換回連串怪事 林均翰心想,「這是他要給我的吧?一個一九八六年生的孩子,找到一九八六年獲普立茲 克獎的建築師手稿!」原以為是上天安排的巧合,抱著滿心的喜悅及滿腦子的幻想回到租 屋處,小心翼翼翻開一張張手繪圖,同時將教堂帶回來的實木基座檯燈插上電,暈出橘色 黃光,他拿起相機按下快門。 「『喀!』特別大的一聲,相機竟壞了,完全沒反應!」林均翰當下頭皮發麻,背脊涼了 ,立即將檯燈收起,扔在客廳不顯眼的角落,再關上房門,將牛皮紙袋放在衣櫃頂端。那 天,他睡的特別不安穩,過了幾天,發生了一些小怪事,還出車禍受傷。 兩個月過後,林均翰用修好的相機將手繪圖翻拍,再將檯燈、手繪圖送回教堂。他用透明 袋裝著手繪圖,放在上鎖的準備室桌子正中央,還特地留下一張電腦打字,寫著「這是非 常珍貴的普立茲克得獎主的手繪圖,普立茲克獎可媲美諾貝爾獎,請一定要好好保存。」 事隔將近兩年,銘傳大學建築系老師徐明松到成大演講,提及他正在做菁寮天主教堂的調 查,林均翰獲悉後,將翻拍的手繪圖燒成光碟給他。 在林均翰的協助下,讓菁寮聖十字教堂的手繪稿重現,對於徐明松等熱中建築史料蒐集的 學者而言,如獲至寶,尤其對於台灣戰後建築研究格外重要,因為曾是人口密集的後壁鄉 菁寮地區,與其他農村一樣,面臨人口外移問題,連教堂也外移至其他地方,但透過教堂 手稿重現,讓台灣學界、中央與地方重新聚焦菁寮,重新為地方注入活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13/4/1supq.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4.93.209.197

10/13 11:34, , 1F
太戲劇化了.........
10/13 11:34, 1F

10/13 12:02, , 2F
如果教會這邊有發現並且報警..吃-不-完-兜-著-走
10/13 12:02, 2F

10/13 13:01, , 3F
耶?這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10/13 13:01, 3F

10/13 15:38, , 4F
有沒有覺得這篇新聞好怪XD 根本就是去偷人家的手搞嘛
10/13 15:38, 4F

10/13 15:39, , 5F
說不定教會根本就是把手稿收在那裡...
10/13 15:39, 5F

10/13 21:16, , 6F
為什麼我看完頭皮一直發麻...
10/13 21:16, 6F

10/14 00:14, , 7F
直覺:小偷........告他
10/14 00:14, 7F

10/14 14:10, , 8F
小偷與探險者只有一線之隔啊= =
10/14 14:10, 8F

10/14 14:41, , 9F
我請教過律師朋友關於此事 當事人取走後又歸還就不能
10/14 14:41, 9F

10/14 14:41, , 10F
算竊盜 除非能舉證他有不法佔有該物品的意圖
10/14 14:41, 10F

10/14 19:12, , 11F
樓上正解,而且教堂方跟文化局都知道這件事情
10/14 19:12, 11F

10/14 19:12, , 12F
如果有問題,這位學弟應該會出事,所以別學八卦酸民
10/14 19:12, 12F

10/14 19:17, , 13F
即使如此 這種未告知就先取走的行為依然不是好事阿
10/14 19:17, 13F

10/15 03:47, , 14F
我只是很好奇 這個新聞為什麼要提那麼久以前的事情
10/15 03:47, 14F

10/15 12:22, , 15F
也許是最近消息才曝光?!
10/15 12:22, 15F

10/15 12:56, , 16F
其實徐老師演講時就講了 戰後第一代展覽那時候
10/15 12:56, 16F

10/15 12:57, , 17F
可能這次手稿展剛好提到這件事情 畢竟也是個普立茲克
10/15 12:57, 17F

10/15 12:57, , 18F
大師的作品 不過這份手稿是楊嘉慶重繪的還是原稿?
10/15 12:57, 18F

10/15 20:31, , 19F
偷竊吧...還說這是要給他的...
10/15 20:31, 19F

10/15 20:33, , 20F
還有實木基座檯燈....
10/15 20:33, 20F

10/16 01:05, , 21F
據徐明松的說法,這是波姆從德國寄來台灣的原稿
10/16 01:05, 21F

10/18 18:15, , 22F
我記得波姆還不記得他有設計這間教堂,暑假去教堂內
10/18 18:15, 22F

10/18 18:16, , 23F
還有手稿的複製稿俵在牆上,徐明松老師的展也有出來.
10/18 18:16, 23F
文章代碼(AID): #1Aq-rEYM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