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使新進動物適應水族箱part1 by Jay Hemdal

看板Aquarium作者 (阿揚)時間12年前 (2012/05/15 12:10), 編輯推噓4(4011)
留言15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版權所有 http://www.tfhdigital.com/tfh/201203#pg59 翻譯新手 有所錯誤請不吝指教 感恩喔~ *****************************主題******************************** 使新進魚隻適應你的水族箱 part1 技巧簡介 by Jay Hemdal ***************************本文開始******************************* 大部分水族初學者都聽過,要讓任何新進動物成員acclimate到他們的水族箱環境中 (有時候寫作"acclimatization"),意思就是讓新成員逐漸適應你的水族箱這個新 環境的過程。有許多方式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差別只在成效好不好而已。 很多水族人誤解相信,適應的過程單單只是混合買來時塑膠袋裝的水族店家水, 與自己魚缸水這個動作而已。的確,廣義的說,這個適應過程從牠在野外閒逛被抓 (或是先前是在另一個水族箱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然後到檢疫缸做適當地檢疫, 再被安頓到新家,整個過程可以花上數周到數個月。 --魚隻的壓迫緊張感-- 水族箱裡的成員在適應環境期間通常經歷兩種形式的壓迫:長期不斷的與急迫性的。 白話來說,慢性的壓迫是一種較低等級的壓迫發生持續一段時期。 急性壓迫則是強烈等級的壓迫發生持續在短期間。 實際上還有其他兩種等級:急性的與輕度的(輕度不正常;無臨床症狀的)。 急性的是:當壓迫等級極高而且持續時間很短 (因為通常在更多時間消逝前,牠們已經被這些壓力壓垮早早升天) 輕度的持續時間不定,可長可短,可是影響過於微小並不會造成新成員的健康問題。 一直以來,在適應過程中對新成員來說,難免會有一些壓迫感,咱水族人必須儘可能 將之減少至上述的輕度等級。 那麼當新成員面對環境變遷,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急迫性壓力呢?水溫變化快速??可能不是 你想像的那樣喔。想想看魚兒在野外水中游的例子吧,他們會直接游過不同水溫的地方 (叫做越溫層:海洋或大湖中將較熱的表面水層及較冷的深水層分開的中間水層)。 這些魚兒在幾秒內經歷攝氏12度的溫差,卻一點都沒有受到壓迫的徵兆出現。 一種小熱帶魚被觀察到會將卵產在越溫層的邊界。每個水浪從上頭打過去就造成越溫層的 邊界上下移動幾吋。此時魚跟牠的蛋蛋被暴露在連續的溫度變化中-------------- 卻絕對沒有任何壓迫病害效應! 有些漁業生物學家選擇只在溫差大於攝氏8度的環境,來使他們的魚隻適應其中 (這邊我不能理解._./洗三溫暖嗎?? )。 實際上其他兩個對於水生生物適應新環境時,比起溫度更為重要的水質參數是 PH 與 比重/鹽度。 接下來有很多資訊都是以"經驗意見"為基礎,這不表示這些意見因為這樣被打折扣不被信 任。記住在水族箱中的動物們,牠們受到的壓迫感不能簡單地測得(單單要抓住牠們,然後 量測血液中與壓迫感相關之化學參數這個過程,其所受的驚嚇就先使血液中這些混合物 的等級提升)。 ~就是還沒開始量光抓就嚇死啦 XD~ 因為這個因素,只有少數科學研究藉由不同的方法,完成量測魚隻所受到壓力。 一個能夠信任、依據的意見是經由龐大的經驗累積而成,雖然不像科學假說的證明這麼站 得住腳,起碼仍好過憑感覺或是依據少量經驗所下的結論。而且這篇文章經由數學計算 適應存活率,發現這裡許多意見是經得起考驗的。不過實際情況仍是這樣 ...每當提到如何使魚兒適應良好的技巧時,你會聽到很多很多種方法。假使魚店老闆建 議的方法不同這邊所敘述的,問他們為什麼。如果他們的解釋是有道理的, 那麼你應該遵循他們的建議 (行得通就是好方法~ 養的大又健康的是老大~), 尤其是 他們的魚兒在檢疫時,是否用的是他自己經驗累積而成的方法,讓魚兒存活率更 好(叨魚的方法??)。 --甚至在你還沒買牠之前-- 在還沒買牠們之前,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步驟你可以遵循,以確保新進動物有個平順的適應 過程。首先,直接詢問你看上的牠住地水族箱裡的水質數據(PH、鹽度、溫度), 然後調整自己水族箱的水質幾乎與之相同。直接買來丟進去,那麼即使兩個水族箱差異 極小,你也很有機會迎接失敗的發生! --基本適應流程-- 下面逐步地方法包含廣泛不同的適應案例。一些特別的案例將會在這篇文章的Part2涵蓋 所有的新買的魚隻都小心仔細地按照這個程序,那麼問題將減至最小。 當然,意外總會發生,所以水族人需要謹記在心,要更有把握的話,準備好模擬這些 步驟。 --魚隻剛到達時優先要做的步驟-- 魚隻運送到你的魚缸的過程中,有些簡單步驟水族人可以先做,使得魚隻所受的壓力減至 最輕。 1.對於運送中的魚隻保持黑暗,然後忍住途中想打開看一看的慾望(遮臉)。 (所以適合買魚時間是晚上囉?) 2.運送時間超過45分鐘時,應該給予打氣或是灌氧氣。 圖片1:一個已經證實幫助魚隻適應的技巧就是滴流,藉由控制水管的釋放來控制水滴流 量。 圖片2:打氣可以幫助讓魚兒適應,就算是打在運送的塑膠袋中也有幫助。 3.根據魚隻的運送時間 與春夏秋冬的季節溫差,可能需要保溫或保冷的包裹來維持適當 溫度。 4.這個應該無庸置疑,運送途中避免任何瞬間的震動。不單只是震動會嚇到魚隻導致牠很 不舒服,而且魚隻身體可能會因為運送容器中的水來回攪動而碰撞到容器導致外傷。 5.記住在運送途中魚隻的傷亡率並不固定。實際上是運送時間越長,傷亡率會遽增。這代 表若是運送時間若有延誤,傷亡率將會急遽增加。 所以這就很重要了,當你買完魚之後,儘可能快一點使魚兒到新家好讓牠們適應。 ~貼心提醒 安全駕駛也很重要喔~ --魚隻肉體上的適應-- 一旦魚兒到達目的地,他們應該被安置在一個合適的檢疫水槽。 一般最佳的對水程序如下: 1.保持可以看到就好的微弱燈光,除去外在包裝(盒子、塑膠袋..etc),然後將仍然密封 的袋子放入容器,直到袋子裡與容器水溫差在攝氏1~2度之內。這過程通常只需要 10~15分鐘。運送途中受凍的魚隻適應到合適的溫度同樣只需要10~15分鐘。 10~15分鐘絕對沒有討論反駁的餘地,再長沒有意義。 --------------------------------------------------------先對溫 2.取樣裝魚袋子裡的水, 得知其PH與鹽度(如果是海水生物)。假使運送時間超過36小時 你可以推測袋中水PH將會偏低,而且阿摸尼亞等級將會非常高。 這種經歷長時間運輸後對水適應的方式將在文中的Part2提及。 倘若袋中水的鹽度是0.004,或是更低於你的檢疫水槽,那就要使用特別的方式幫助魚隻 適應(一樣在本文Part2提及)。 3.打開裝魚的袋子,然後留點縫把袋子倒過來。儘可能倒掉袋中的水,剩下的水量只要夠 讓魚隻舒服地在其中即可(怕失敗就準備適當大小的容器)。 這個步驟相當重要,直接影響到剩餘步驟你需要多少水族箱水(新家的水)。 混合袋中水與水族箱水的步驟如下: step1:比如說袋中水100cc,那麼加25cc的魚缸水進去,現在總共125cc,等待5分鐘 step2:將袋中水倒掉25cc,回到100cc,然後加進50cc的魚缸水進去,現在總共150cc, 再等5分鐘 step3:再將袋中水倒掉50cc,回到100cc,然後加進100cc的魚缸水進去,一樣等5分鐘 這個水的增加量每個步驟創造25%的相對地穩定改變,而且只需要袋中水量 175%的魚缸水。 每次加完水的等待時間決定整個對水的耗時。 例行的對水,每個步驟等待5分鐘較為適當。也可以拉長對水時程;比如每個步驟10分鐘( 可是就必須要補上打氣)。另外,增加這個步驟次數(例如增加執行step4再將袋中水 倒掉100cc,回到100cc,然後加進200cc的魚缸水進去),袋中水來到300cc, 可是所得到效用極低。 4.準備將新成員放入水族箱中。 讓她們進入新家前確保新家中水質與袋中水質非常接近 (ph在+-0.2,溫差在+-1度C,鹽度在+-0.005)。 假使兩邊水質在這些範圍內,那麼魚之便可進入其中。 大部分水族人避免店家的水進入他們的水族箱中。 假如魚兒們的新家原本就有其他魚兒住在那兒,接下來的24小時必須要特別關注新成員是 否適應其中。入缸後持續查看新成員至少15分鐘,看看有沒有任何異狀。 (如果水族箱有其他魚住裡面)持續至少每小時查看一下新進魚隻,是否有適應不良的徵兆 經過幾天,如果你注意到任何魚隻間有展現侵略性的徵兆,那麼你必須依據此情況調整 觀察的時間表,然後評估一下哪隻魚該被分開。 新成員每天都應該被觀察評估下列幾點: a.魚隻有沒有吃得好,維持體態有沒有維持有沒有變瘦 b.進入水族箱中後的行為是否正常?極度膽怯與超級勇敢都是發生問題的癥兆 c.魚隻的呼吸頻率應該每日都觀察一下。假如頻率極度快於你先前買來時的頻率,或牠似 乎高過你預期的通常頻率,那麼你要嘗試推測各種可能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通常正常來說,小型魚呼吸比起大一點的魚會較為急促,然後魚兒在較溫暖的水中呼吸 頻率會快過較冷的水中。大多數的小型熱帶魚,呼息頻率少於每分鐘110下是被認為正常 的;當頻率高過120則可能指出魚兒發生問題。 d.如果在檢疫缸中已經住著其他魚隻,評估新成員要如何融入其中。新成員即是是小小的 受傷產生,也是即將發生問題的預兆。 e.在這段 適應/評估 的時期過去後,正規的檢疫程序能繼續持續(如果你有採用)。假使 魚隻在初期症狀已經被診斷出明確的病因,那麼儘快用適當的方式治療牠吧! 謝謝觀賞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36.81

05/15 12:30, , 1F
推~感謝分享~
05/15 12:30, 1F

05/15 12:31, , 2F
我都是直接倒一部分原包裝的水出來,測量所有數據 XDD
05/15 12:31, 2F

05/15 12:33, , 3F
經驗上的確能觀察到是否能快速適應...水質落差越小
05/15 12:33, 3F

05/15 12:33, , 4F
適應的速度越快速,自家水族缸的水質越接近原生地
05/15 12:33, 4F

05/15 12:34, , 5F
越沒有緊迫及適應的情況~
05/15 12:34, 5F

05/15 12:35, , 6F
但我仍只是個無聊且資源貧乏的飼養者...
05/15 12:35, 6F

05/15 12:35, , 7F
能測量的數據仍是水族常用的那些粗略的數值而已..
05/15 12:35, 7F

05/15 12:38, , 8F
推推~
05/15 12:38, 8F

05/15 12:42, , 9F
1F太謙虛了 經驗真的很重要!!
05/15 12:42, 9F

05/15 13:10, , 10F
我都直接滴流對水而已 更簡陋
05/15 13:10, 10F

05/15 13:12, , 11F
推,揪甘心ㄟ!
05/15 13:12, 11F

05/15 14:08, , 12F
我都沒有測量員包裝的水, 只有滴流對水
05/15 14:08, 12F

05/15 14:08, , 13F
不過我沒養過魚, 只養過蝦子 :)
05/15 14:08, 13F
※ 編輯: lingling0000 來自: 59.120.15.106 (05/15 14:13)

05/16 12:32, , 14F
基本上 這是最完整的做法 問題在於 多數人沒有太多
05/16 12:32, 14F

05/16 12:32, , 15F
器具可以去完成這樣的對水對溫流程 只能用簡易方法
05/16 12:32, 15F
文章代碼(AID): #1FiTTIz2 (Aquar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