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長期慢性刺激 口腔癌發生主因

看板Anti-Cancer作者 (Bloody Monday)時間13年前 (2011/01/13 18: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3/128/2kpxl.html 2011/01/13 00︰07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近年來的研究報告指出,口腔癌及咽喉癌居世界最常發生之癌症排名第三位。本國衛生署 也公布,台灣地區十大常見癌症排名中,口腔癌從過去排名在十以外,大幅進升為十大癌 症中的第四名,是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最快的癌症,五年內各增加30%及25%。近年來口腔 癌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已經成為二十五至四十四歲男性青壯年排名第一名的癌症,而且平 均死亡年齡才五十五歲,遠較其它癌症年輕十歲以上!其中,菸、酒、檳榔就是罪魁禍首 ! 天主教若瑟醫院耳鼻喉科蘇金泉醫師表示:長期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主要成因,其中 以嚼食檳榔為主,臨床上約九成的台灣口腔癌患者都有嚼檳榔的習慣。過去民眾有個錯誤 的觀念,認為檳榔的添加物,包含荖花、石灰、紅灰才會造成口腔癌。的確,如此加成作 用的致癌性最強,但是即使單純檳榔內之成分—檳榔鹼和粗大的檳榔纖維都具有強烈導致 突變性的潛力,而造成口腔黏膜硬化,甚至口腔癌。蘇醫師表示:有很多嚼檳榔的朋友們 ,同時也都有吸菸、喝酒的習慣,如果這三種習慣皆有的話,罹患口腔癌之機率更為一般 人的一百二十三倍之多!如此驚人的數據,可見這些不良嗜好有多麼危險!蘇金泉醫師也 提醒:民眾若能在口腔黏膜初期病變,還未進展為口腔癌之前,便提早檢查診斷出來,還 能及時處置預防,阻止進一步轉變為口腔癌的悲劇。 若瑟醫院耳鼻喉科蘇金泉醫師表示:醫院通常是在辦理體檢或免費口腔黏膜篩檢時,檢查 出受檢民眾口腔內長有白斑、紅斑等,甚至有超過兩個星期沒有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這 些都是有可能進展為癌症癌前病變的危險因子,因此,會請民眾再前往耳鼻喉科接受免費 篩檢,如有異常,醫師將施行黏膜組織切片檢查。一旦確立診斷,醫師即可切除喉部病兆 ,例如:舌扁桃腺腫大或會厭囊腫..等。蘇醫師也呼籲近期國健局積極推動“免費口腔黏 膜篩檢”。 -- 天婦羅 鼎邊趖 九份芋圓 豪大大雞排 米粉 貢丸 奶油螃蟹 大餅包小餅 肉羹湯 水煎包 竹塹餅 肉粽 燒酒螺 沙茶牛肉 蚵仔煎 白頭蔡肉圓擔 羅蔔絲肉羹 滷豬腳 虱目魚河粉 棺材板 沐鴨翅 擔仔麵 香酥雞柳 土魠魚羹 炸豬排 麻婆豆腐 清燙盲鰻 烙紅蟳 千層糕 炸彈蔥油餅 蓮花蟹肉羹 大腸麵線 花蓮薯 金線蓮土雞 魚翅灌湯包 鴨賞 麻糬 臭豆腐 紅茶 綠茶 奶茶 奶綠 花茶 烏龍茶 咖啡 可樂 啤酒 紅酒 白酒 剉冰 冰淇淋 豆花粉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22.211
文章代碼(AID): #1DBisIkQ (Anti-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