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餅乾 (給亭攸的文章)

看板Anthro-R91作者 (忙碌也不忘優雅)時間15年前 (2009/09/08 19:1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抱歉我不知道亭攸你的ID 只好post上來。 以下是有關C3C4植物對於碳12/13同位素不同固定速率研究的review文章。 這個議題一直到目前仍是植物生理學很重要的議題。 但為了不希望讓誤入的朋友覺得無聊,先來講個冷笑話好了。 (覺得好笑的人可以推文嗎? 羞) 等等要提到一個重要的酵素,縮寫是Rubisco,有沒有覺得唸起來很熟? 對,Rubisco的發現者Dr. Wildman(野人博士) 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做出像Nabisco公司做的餅乾們一樣, 好~好~吃~的菸草,所以在決定發現酵素的名字時,取成Rubisco.... 好,原因實在是很不明白的野人博士餅乾故事結束。(這是真人真事!) ----------------------------------------------------------------------- 1989 對於現象上的描寫 (這時代的分子生物學歸因有做跟沒做一樣 但請別怪他們) http://espm.berkeley.edu/classes/espm-c220/farquhar.pdf 2004 對於pattern的描寫 (真的進入細緻分子歸因的時候,就充滿著機率計算,嗯嗯...) http://wikis.lib.ncsu.edu/images/1/19/MEA760_plantref_hobbie_werner2004.pdf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談, (1)是碳同位素(及其衍生物)本身的性質, (2)是酵素對於同位素的選擇性。 我昨日向你說的第二點錯比較大, 某些酵素對同位素的選擇性可以很明顯。 (2)C3植物與C4植物的第一個固碳酵素個別是 Rubisco(C3),PEP carboxylase(C4) 後者是不偏食的好人,前者反之他一碰到C13就意興闌珊, 之間的差異可以到24%那麼多(第一篇)。 (1)在實際的酵素動力學研究上, 有發現同位素在生化反應中形成分子時, 會有被抓去某個鍵結位置的傾向,但不是一定, 但這就會讓分子被打破時,最後產物裡同位素的分佈不均。 舉本例裡的主角C12/C13的固碳產物來說的話, C4植物裡的C13容易被抓去比較穩定的碳鍊裡, 而不是邊邊角角,那種動不動被去掉的官能基邊緣。 相反地C3裡的C13本來就少了,又容易被抓去角落, 這樣一下就被做掉,變成CO2,尤其是植物餓了的話, 但你知道,C3植物很容易餓。 以上,文章裡的算式看不懂沒關係,結論有看懂就好, 因為生化人以外的人,應該只能看懂皮毛而已。 至於在動物體裡,各部位使用的食物碳源並不相同, 因此,各部位易累積的碳同位素比例也不同。 不過,個體差異都很大,只有很約略的趨勢而已。 但有關同位素的細緻議題,還是很值得處理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80.170 ※ 編輯: aminama 來自: 123.193.80.170 (09/08 19:16)

09/08 19:17, , 1F
喔喔謝謝妳 我看完有問題可以再問妳嗎?
09/08 19:17, 1F

09/08 19:26, , 2F
當然~ 加油吧!
09/08 19:26, 2F

09/09 21:16, , 3F
我推我看不懂耶 XD
09/09 21:16, 3F
文章代碼(AID): #1AfZn6Zb (Anthro-R91)